第85章 美丽的线条
推荐阅读:拳之下 重生八零:她踹渣男,嫁八块腹肌! 妃命难抗 腐朽世界 见过发光料理吗,你就画美食番? 1978:从参军开始的文豪 重生1878:美利坚头号悍匪 冰汽神座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火影圆梦大师!
风扇巨大的呼呼声,低沉而厚重,有一种压迫感。
可是陈常在和他的学生们,却根本没有在意这种声音对他们的干扰。
陈常在在观察窗外看着风洞内的,那个被固定死死的小飞机模型。
它前面的那个同比缩小的定距双叶螺旋桨,这个时候,也被模型中的小电机带动旋转了起来。
模拟它在飞行中对空气的扰动。
在风洞出口方向的侧面,有一个学生通过拉动操纵杆,用连接模型上的绳索,来控制模型的各个活动面。
在模型螺旋桨转动起来后,风洞外面的的矿物油也被加热,并冒出了浓浓的白烟。
然后这些烟就被抽风机给送到输烟管道里。
而此时的陈常在,正在微调着风洞中那个细细的,烟雾喷管的角度。
让从喷管中喷出来的烟雾线条,从飞机迎头的各个位置开始流过飞机的机头和机身。
因为矿物油烟,是由无数极为微小的油珠组成的。
它们的表面张力大,又因分子间的作用力,不易被空气吹散。
所以这些烟雾就像是一条白色的丝线一般,随着风扇吹出来的强风,不断的在飞机表面向后流去,并留下了气流运动的痕迹。
在陈常在的身边的苏志宏,则是操作着一个被稳定在支架上的,手持蔡司折叠照相机。
听着陈常在的提示,通过观察窗拍摄那些白色的烟雾画出来的美丽的线条,轻柔的流过飞机表面时的影像。
因为现在陕北这边的胶卷非常珍贵,所以只能在飞机上非常重要的部位,有明显烟雾流动痕迹的时候,苏志宏才会按下快门。
而其他在两面观察窗外观察的航空组学员,则是边观察,边把自己看到的东西,或是画图,或是用文字给记录下来。
直到一个小时之后。
这第一次的风洞的模拟实验,才算是完成。
当这在风洞中被吹了一个小时的,翼展一米多宽的飞机模型被从风洞中取出来之后。
它的身上已经留下了一层薄薄的油膜,有些地方还聚集了不少油渍。
这些地方就是飞机机身容易产生涡流的地方。
同学们也正在对这些产生涡流的地方进行记录。
这时陈常在对苏志宏说道:“志宏,看来我们选择用苏联的“乌-2”机型(1944后,为纪念飞机设计师波利卡尔波夫改名为“波-2”)。
作为我们第一架教练机的基础型号,是正确的。
它的气动布局非常巧妙,尤其是它的小垂尾,大尾舵面。
这个设计方案真是天才的想法。
这个设计,几乎让这架飞机变成了不可能坠毁的飞机。”
苏志宏也笑呵呵的说道:“是啊老师,当这架飞机进入失速死亡螺旋的时候。
只要双脚离开方向舵的踏板,双手离开操纵杆,这架飞机就能靠着它这个巨大的尾舵,自动把飞机给回正。
哪怕是飞机发动机停车了,它这对面积同样巨大的水平尾翼。
也能自动控制住飞机的下降速度。
那几乎不会超过两米每秒的下降速度,比跳伞的速度都慢。
在这种尾翼和尾舵的控制下,这架飞机想要坠毁都困。
这位苏联的飞机设计师,波利卡尔波夫同志,真是个了不起的天才。”
“是啊,这是个在飞机设计界值得被人尊重的人。
他设计的这款教练机,可是救了太多人的性命了。
他的成就是伟大的。
所以你们也要把这架飞机的基础原理给吃透。
毕竟我们使用的发动机,并不是他们使用的星式发动机。
我们学习他们的飞机,是要吸取他们的长处,再来结合我们的实际条件。
搞出来我们自己的飞机。”陈常在先是感慨了一下后,又对苏志宏说道。
这款乌-2飞机,确实是在低速时代最好的教练机。
而后世国内仿制的,被称为不会坠毁的运五,它的原型机安-2就采用了乌-2的这种安全尾翼结构。
当所有学员记录完了他们需要记录的所有数据,这架不小的模型,就被擦拭的油光铮亮后给拉回到了一个窑洞里面。
等到陈常在和苏志宏以及飞机小组的成员们再次回了他们的实验室后。
陈常在和他们一起开了一个会。
陈常在说道:“同学们,这次我们的模型风洞实验是比较成功的。
但是这距离我们的飞机能够飞上天空,还有着很远的距离。
现在我们研制成功的这台六缸直列式航空汽油发动机。
只能算是我们的第一个实验品。
它只是让你们,能够积累航空发动机制造经验的一个技术平台。
哪怕现在就把它装到飞机上,那也不过就是一个只能在超低空,慢慢平飞的小家伙。
想要让我们的飞机真正的飞上天空,还是需要用大功率的,V型或是星型发动机。
而现在你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直列式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制造经验。
那么对于第二步进入V型发动机的研发,这对你们就会更加容易一些。
至于星型风冷发动机,对我们现在来说,不管是从研发上来讲,还是从制造难度上来讲,都是一个难度非常大的挑战。
那会浪费我们太多的时间。
所以下一步我想你们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对V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发上去。
虽然我们现在的五百吨锻压机,只能满足小功率航空发动机曲轴的锻压要求。
但是我们的那个一千吨的自由锻锻压机也快要成功了。
我想最多再有三个月,这台一千吨的锻压机,就能给你们锻造出来,满足中等功率以上的,航空发动机的曲轴了。
而未来,我们还将会有五千吨、一万吨的锻压机和水压机。
到那时,你们想要什么样的曲轴我们都可以给你们锻造出来。
但是你们得至少要有这个需求才行。
别到时候,我们已经有了更好、更大的锻压机,你们却没有研发出来更新型的航空发动机,和更好的飞机。
那我们该怎么给你们生产什么呢?
所以,同学们,我们现在还只是刚刚起步,可是连一点真正的成绩都还没有拿出来呢。
我们还需要更加的努力啊。”
陈常在的这一段话,让所有飞机研发小组的同学们,只能低着头,连话都说不出来。
他们这大半年来,已经是非常努力了。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在飞机和航空发动机上面的进度却并不是那么快。
至少与地面设备和武器装备发展方面相比较,进度是非常慢的。
这里面既有材料的原因,也有技术难度的原因。
更主要的就是他们的底子太薄。
在整个航空研发小组中,学历最高、最专业的,也就是属于苏志宏了。
其他的那些人,他们的起点确实是太低了。
这些人中哪怕是有从外地投奔到陕北的,读过高中大学的学生。
但是他们所学的专业也不是航空专业。
他们之所以能够进入到飞机研发小组,一个是因为他们都对飞机感兴趣。
再一个也是陈常在认为他们对飞机这个东西有悟性,这才把他们给召集了起来。
但即便是再有悟性的人,也不可能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就完全掌握关于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的所有知识。
飞机和陆地上的东西不一样。
在陆地上不管出了什么事,你总还是有很大的逃离机会的。
所以有些东西还能凑合一下。
但是在天上的话,那可就不一样了。
人到了天空上之后,你的命运就只能交给你驾驶的那架飞机了。
如果飞机坠毁了,飞行员能够活下来的机率其实并不是那么高。
哪怕是跳伞也一样。
所以在飞机这一块,对于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重中之重。
如果没有这两点。
那么对他们这些搞工业的,搞飞机研发制造的人来说。
那就是不负责的。
航空工业的发展,本来就是极其艰难,充满了风险和挑战的。
即便是在后世那么发达的时代。
国内航空工业发展的道路,也是用了多少人的鲜血和生命给铺出来的。
所以现在从一开始。
陈常在就把安全可靠这个概念,给烙印在了他学生们的脑海中。
但想要安全可靠的东西出现,就得需要大量时间的积累。
今天陈常在说的这些话虽然也是有点重了。
但他还是得说。
因为在未来,谁掌握了天空,谁就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而陈常在心中的紧迫感,也不敢让他停下来哪怕半秒钟。
他自己不会停下来,他也不会让跟着他的学生们停下来。
他一个人是撑不起来这片天空的。
想要做到这一点,只能是让更多的人和他一起来努力才行。
看着大家有些垂头丧气。
陈常在这时却笑了起来。
说道:“怎么了?刚才在做风洞实验的时候,都还很兴奋的呢。
这会就没有精气神了?
你们要记住,我们未来要走的路才刚刚开始。
我们现在遇到的这点困难,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小石头而已。
我们未来需要面对的困难,是大山,是大河。
但是不管遇到什么苦难,我们也都要坚定的,一往无前的跨过去。
是大山,我们就爬过去。
是大河,我们就造船搭桥越过去。
只要我们拼命地努力,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我们无法战胜的。
我也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够战胜横亘在我们面前的这些困难。
我期待有一天,在我们国家的天空上,能够自由翱翔的,都是你们设计制造出来的飞机。
那些觊觎我们领空的敌人,他们的飞机,都将被你们设计制造出来的战斗机给击落。
我相信,那一天并不会很遥远,那一天也一定会很快的到来。
你们有没有信心?”
陈常在话音刚落,苏志宏他们这二十多人,纷纷从小凳子上站了起来。
对着陈常在大声说道:“有,我们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
我们有信心用我们制造的飞机,保卫好我们的领空。
我们有信心击败一切来犯之敌。”
陈常在这时也站了起来,对着他面前的这些学生们说道:“好,那我们就一起共同努力吧。
我们没有在前线流血牺牲。
但是,我们却可以在后方,为我们在前线的同志们提供最好的武器。
让他们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更好的消灭敌人。
敬礼。”
陈常在说完后,给所有学员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因为他也是一个战士。
他和他的学生、同志们,都是在工业战线上的战士。
在这次的会议之后,陈常在就全身心的,和他的学生们一起投入到了新型V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发上面来了。
这段时间,新火炮在设计上基本已经定型。
如果想要发现什么问题,那也得等到样炮试制成功之后。
在火炮实际发射测试的时候,才能发现它的新问题。
而且陈常在也认为。
以现在陕北的工业体量和产能。
它的工业容量已经进入到了瓶颈期。
在面对现在,对于地面武器装备和其他辅助设备的生产任务时。
现在的产能已经饱和。
但是想要快速提升产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除了需要更多的设备之外。
对于技术工人的培养,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
哪怕是现在总部那边的理科学校和技术学校,还在不断的培养着各种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
但在整个陕北地区,也不能把所有人都给放到工业上。
除了工人,还需要有种地的农民,还需要有作战的战士。
虽然现在通过工业的反哺,也让部分农业地区,用上了工业化的设备进行农业生产。
比如手扶拖拉机和小型农业蒸汽机,也就是后世的那种锅驼机。
但是对于工业和农业的平衡还是必须要掌握的。
当然这些都是总部的领导们需要操心的事情。
至少现在看来总部的领导们,对于这一点是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的。
虽然现在整个陕北地区的人力资源,几乎全部都被调动了起来。
但却并没有出现人力资源失衡的局面。
而现在军工部门所能生产的各种武器装备。
如果是作为进攻的一方,那么还是有着非常大的不足。
但如果是作为防御的一方。
那么以现在部队正不断开始换装的,和即将开始装备的武器装备来说。
进行防御作战还是能够做到的。
即便是面对小鬼子主力的进攻。
陈常在相信,咱们的部队,也是能够给它们那些小鬼子们一个血淋淋的教训的。
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陈常在主要的精力,就将会放在航空研发这边来。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2856/2837579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