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简陋但实用的风洞
推荐阅读:拳之下 重生八零:她踹渣男,嫁八块腹肌! 妃命难抗 腐朽世界 见过发光料理吗,你就画美食番? 1978:从参军开始的文豪 重生1878:美利坚头号悍匪 冰汽神座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火影圆梦大师!
对于这门新炮的数据,所有人都是认同的。
负责冶炼铸造锻压的张师傅,对于这门火炮炮管的锻造认为没有什么问题。
锻造75毫米口径的炮管,这对于五百吨锻压机来说,完全在它的压力范围之内。
绝对能够把棒材的棒芯给锻透。
至于那对铝镁合金的轮辋,和火炮上各种铝合金部件的铸造工作。
这对于老铸造张师傅来说,那可就更简单了。
机械厂的刘师傅,对于使用无缝钢管管轧机,初步加工出来这根炮管,和之后镗孔和拉销的问题,也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并对加工出来这门七五口径炮管,和那个加大药室结构的炮尾,给立下了军令状。
保证能够完成加工任务。
而精密件厂的吴师傅也对这门炮上那个,液压空气弹簧驻退复位器上的两个核心部件驻退活塞给出了保证。
对于这炮上的机械瞄具和光学瞄具也是打了包票。
他们能够做到技术图纸上的技术要求。
总部军械厂的赵厂长,对整个炮架的加工。
和高低机以及转向机的加工,也认为这完全在他们的技术范畴之内。
因为这个炮架主体结构,和他们现在生产的步炮一型步兵炮的炮架主体结构,基本上一致。
唯一不同的,也就是板材厚一些,重量大一些。
一些细节的地方有些区别。
因为这门炮为了把左右射界放大到左右十五度。
所以放弃了施耐德M1923山炮的单驻腿结构,而是采用了开式双驻腿结构。
所以如果不算一些细节的话。
这个新型山炮,它的炮架总体结构,就和那个步兵炮的结构基本相同了。
弹药厂的刘厂长,在面对这门新炮的炮弹时,虽然感觉到会有一些难度。
但是他对于攻克这枚炮弹的制造工艺他还是有信心的。
至于这门火炮炮轮上那对,三腔室空心轮胎。
轮胎厂也认为没有问题。
他们都不需要换模具,直接用三轮车的轮胎,手工胶合上三个橡胶隔板就可以了。
至于内胎,不过是用制作大内胎的方法制作成三个小气囊而已。
这种事非常简单。
而且陈常在在设计炮轮的时候就考虑到了通用性的问题。
所以他选用的就是三轮车的那个外径660毫米的后轮轮胎。
只是把它的钢轮辋,给换成了铝合金轮辋而已。
这样一来,除了通用性之外,这门火炮的总体重心也变得非常合适。
再加上,它同样使用了,步兵炮上使用的,Z型可调拐臂轴。
这让这门炮在发射时的重心更稳,行走时的通过性更强。
这些人之所以这么信心满满。
一个是因为,陈常在已经把图纸给他们全都弄出来了。
再一个这些东西的制造工艺,陈常在也给他们列出来了一个大纲。
而他们本身,对他们所需要生产的东西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所以这门新炮,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太困难。
这不管怎么说,也不过就是一个小口径短管炮。
在制造工艺和制造难度上,距离长身管,大口径火炮来说,难度距离差的还远着呢。
这时一直坐在旁边,始终没有说话的总部军械部的领导,看到这各个工厂的技术带头人,或是厂长。
都纷纷发言认为这门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他们也完全能够做到这门炮的技术要求。
领导的脸上,这才露出了笑容。
刚才当陈常在说完这门炮的数据之后。
总部军械部的两位领导,还真的是把心给提到了嗓子眼里了。
他们虽然也是懂点军工技术。
但是说白了,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懂得的那点东西,不过就是皮毛而已。
在面对这个车间里的这些技术人员时。
他们也不过就是知道个,这开炮需要拉火绳的程度。
再多的他们是真的不知道了。
但是他们感觉这门炮,要是达到像陈常在说的那么厉害。
他们还真的是为这些工厂的技术能力捏了一把汗。
这倒不是说他们能力不够,而是大家的分工不同。
作为军械部的领导。
他们的主要工作并不是在一线搞技术生产。
而是能够全力协调好各个部门的配合。
还要保证这些军工厂的原料供给,人员输送,等后勤保障的问题。
这些事情的复杂程度,其实并不比这些一线技术人员,所需要面对的技术问题时更简单。
有些时候反而是更复杂。
如今这个技术会议能有个这么好的成果,他们当然是非常高兴的。
一位领导这时说道:“既然大家都对这门炮没有什么意见。
而且大家也都能做到这门炮的技术要求。
那么我想大家就尽快的动起来吧。
早日让这门炮出现在我们面前。
它能够早日出现一天。
那么我们就能早一天用它来打鬼子。
早一天消灭了小鬼子,我们国家的老百姓,就会少受它们一天蹂躏。
所以这里的技术和生产问题,我们就拜托诸位了。”
领导说完就给所有人敬了一个军礼。
而在场的所有人也都回了一个军礼。
并大声喊道:“保证完成任务。”
领导放下了手臂后说道:“好,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做到。
陈厂长,我有个问题不知道该不该问,我先声明,我没有给你们压力的意思。
我只是想要心里先有个数。”
陈常在笑着说道:“领导,您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就是了。
我们当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军械部领导这时说道:“陈厂长,我想问一下,这门炮的第一门样炮什么时候能够出来?
如果正式投产的话。
咱们这门炮的产量能够做到多少?”
陈常在先是看了一下他身边的这一圈人,然后又低头大概想了一下后。
对所有人问道:“我约么十天的时间,应该够这门样炮出来了吧。
这里面最难的就属于张师傅您那边的炮管锻造了。
铝镁合金,现在铝厂那边,已经生产出来了不少的铝合金锭。
所以熔铸轮辋和这门炮上的其它的铝合金配件,也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而轮胎厂那边也差不多,这门炮用的就是三轮车后轮胎,他们手动改一下就行。
刘师傅这边的加工能力也没问题。
不管是无缝钢管的制造,还是镗孔和拉膛线。
这边也是有准备的。
我想总部军械厂那边,对于炮架应该没问题,它基本上就是步炮的放大版。
机械瞄具和光学瞄具以及炮队镜,精密件厂也是有准备的。
现在最困难的可能就是弹药厂刘厂长那边了。
你们那边需要我们支援吗?”
“不需要的,陈厂长您那些个跟着您学弹药的几个亲传弟子,可都是在我们那边扛大梁呢。
现在您这里已经给出了图纸和生产工艺。
我们保证在十天之内,一定能够把合格的炮弹给拿出来。
虽然现在现开模具,时间肯定是不够的。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机床加工,加工出来这些炮弹的。
十天之内,你给出来的这两款高爆榴弹和榴霰弹,我们每种炮弹,一定能够加工五十枚出来。
而且还是保质保量的拿出来。”
陈常在听了刘厂长的话后,说道:“那就好,那我们就约定个时间。
十天,十天之后我们就要让这门样炮打响。
五天的试炮过程之后,我们必须要找出来这门炮的毛病和不足。
如果没有大问题,那么我们就要让这门新炮暂时定型。
在这十五天的时间里,我们也要做好量产这门新火炮的准备。
按着我们现在工业产能的产能分配。
我们一个月生产十门到十二门这款新火炮,应该还是能够做到的。
你们认为呢?”
这些个生产技术负责人和厂长们,也都在心中暗自算着自己现在的生产任务计划,和产能分配的空间。
最后也都点头说道:“可以的,我们现在的生产计划虽然也很紧张。
但是有十五天的缓冲期。
还是能够安排过来,重新调整的。”
现在既然已经定下来了样炮生产计划,那么一切就可以按着计划一步一步的向前走了。
两位总部军械部的领导,也需要回去向总部领导,详细汇报这边的情况。
赵老哥那两位老炮手,在离开之前,还向陈常在询问,车间里的这个木制模型他们能不能带回去。
一个是也能让领导们看看这个新炮是什么样的。
再一个也可以让他们这些试炮的炮手,和未来准备使用这门炮的炮兵们,能早一点熟悉这门炮的使用。
对于这点陈常在当然不会反对。
因为这个木制模型的作用,第一个就是可以让所有人,第一眼就能够直观的看到这门炮的样子。
第二个就是可以让使用这门炮的炮兵们,先熟悉这门炮的操作流程。
这个模型,其实本来就是给他们准备的。
这个一比一的火炮模型,除了全都是木头的之外,其他所有的东西都是和真炮一模一样。
连炮闩和高低机这些东西都是可以使用的。
当所有人都散去,开始为这门新炮忙碌的时候。
陈常在也要开始了他新的工作了。
今天下午,他需要和苏志宏以及他们整个航空小组,一起对他们制作出来的木头飞机模型,进行第一次风洞测试。
风洞是一个非常简单且简陋的低速风洞。
其实就是用红砖水泥,搭起来了一个长长的圆拱顶,里面内径一米六高的涵洞。
在这个涵洞的一头,有一个由一台电动机带动的,直径一点五米的大风扇。
电动机通过变速箱,可以让这个大风扇以不同转速产生不同的风速。
它吹出来的风,能够模拟260-280公里时速的风速。
而现在所要测试的模型不过是速度在一百八十到二百公里双翼教练机。
所以这个简单的小风洞也已经够用了。
因为需要的急,再加上这个最基础级的教练机,也不会做什么太大的机动动作。
所以这个风洞只是一个直筒的试验段风洞,整个风洞的长度也就是不到四米。
像什么收缩段,扩压段,一律没有。
这个风洞唯一像点样子的地方。
也就是在风洞两边,有两个由双层胶合钢化玻璃做成的观察窗,和两边向风洞里送烟的可调烟管了。
钢化玻璃如果是在自己家里制作可能会有点难度。
但在能够烧制成功光学镜片的精密件厂中制作这东西,就非常简单了。
说的简单点,就是把普通浮法玻璃加热到六百到六百五十度。
让玻璃接近软化点但却不融化。
这时再向玻璃便面吹冷空机,让玻璃快速冷却。
这就在玻璃内部形成了互相拉扯的应力。
这时玻璃如果受到重击,它内部的应力,会让整块玻璃全部碎裂成小块。
而在两层玻璃之间夹上胶。
那么玻璃即便碎裂,也会被胶给粘住,减少它们飞溅伤人的可能。
而这个风洞观察窗,之所以选用夹层钢化玻璃,那是因为这个风洞内的风压可不小。
虽然说,听起来感觉模拟260公里的风速并不高。
但是那只是相对后世几个马赫的风洞风速来说的。
其实模拟风洞里的风速是非常大的,可以达到30-60米每秒。
我们如果在高速上开车,时速在一百公里的时候,你放下车窗伸出手。
你就能够感觉到那种风的力量,那还只是这种低速风洞里面风速的一半都不到。
而在这样的风力下,风洞内的风压也非常大,一般的玻璃是承受不住这种压力的。
只能使用这种胶合钢化玻璃。
而那两个伸进风洞内部的,可调排烟管。
则是观察风洞内模型的最直观方法。
在模型吹风洞的是时候,想要观察到气流在飞机模型上的走向,和对飞机模型的作用以及干扰。
想要看到飞机的那个部位容易产生涡流。
哪里的风压会大,那里的风压小,会不会产生乱流。
那么使用烟流法和丝线/丝簇法就是最直观的方法了。
这也是后世风洞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而烟流法,就是用矿物油加热后产生的白色浓烟,通过可调节烟管送到飞机模型前面去。
然后让风扇吹出来的强风,把这些烟吹到飞机模型身上。
剩下的就是人员在观察窗外观察那些烟的流向了。
这些烟的流向,就是飞机在飞行的时候所要面对那些气流。
当那个机身长0.85米,机翼翼展1.15米,高度0.35米,十比一的双层机翼飞机模型,被固定在了风洞中后。
这次的风洞实验就要开始了。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2856/2837579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