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雍州大震荡,刘备威震三秦(求首订求
推荐阅读:火影圆梦大师! 君见妖否? 拳之下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1978:从参军开始的文豪 清冷师祖要修无情道?我离,闺蜜也离!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日本战国:真田家的野望 我名黄天,苍天已死什么鬼? 冰汽神座
以张温多年的为官经验,没有任何人能与整个雍州吏士豪贼为敌。
最常规的做法就是:分化一批,拉拢一批,打压一批,谁不听话,就弄死谁。
而刘备的做法却是:不是我针对谁,而是在座的都是垃圾,我要掀桌子了。
一个方式稳妥有权谋,一个方式激进如莽夫。
而刘备,就是张温认为的莽夫方式。
诸县县令、县长及长吏,哪个不贪?哪个不结朋党?哪个不跟当地豪贼利益相关?你一个新任雍州牧,刚来就要与整个雍州吏士豪贼为敌?
这不是取死之道是什么?
张温忽然感到一阵懊悔。
倘若早知道刘备这么莽,就该在盖勋离开的时候一同去弘农。
然后在弘农静观其变,也不至于今日被刘备既羞辱又威胁,徒生闷气。
不过现在醒悟也不算晚。
张温已经打定主意,绝对不能引火烧身。
搅吧!闹吧!
让刘备去跟雍州的吏士豪贼搅闹吧,等再搅闹出凉州叛乱三辅震动,就是老夫归来之时!
蔡由和黄广虽然舍不得右扶风和左冯翊这两个两千石的官,但也不敢独自留在雍州。
跟着张温走,还能继续捞好处,今后还有机会再回来。
不跟着张温走,指不定哪天就被刘备抓起来杀鸡儆猴。
“我等谨遵张公教诲。”
为免夜长梦多,张温在次日一早就向刘备辞行,右扶风蔡由和左冯翊黄广也在同一时间递交辞呈的。
“既然二位不愿再出任右扶风和左冯翊,我也不勉强,但二位可以携带家眷离开,府中的财货不能离开,若是同意,我这就许二位文书。”刘备也不阻拦,更不客气。
蔡由脸色一变,刚要发作时,就被张温提前喝断:“昨日就跟你二人说了,右扶风府和左冯翊府的财货都是属于雍州府的,你二人辞官之后,岂能再拿?”
蔡由委屈不已,又被张温眼神警告,只能拱手应道:“使君放心,凡是府中财货,我二人都不会带走。”
黄广亦是应声。
刘备拍了拍手,陈到端来一个小箱子递向张温。
见张温面有诧异,刘备解释道:“素闻司隶校尉一向清正廉洁,此番前往弘农,路上也不能没有钱财度用。我特意准备了三百金,请司隶校尉笑纳。”
张温脸色一变:“司隶校尉府的财货,也不能带走?”
刘备温润而笑:“司隶校尉说笑了,这长安城哪有什么司隶校尉府?”
张温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紧握的双拳中,手指都嵌入了掌心:“刘雍州,你未免过分了些。”
刘备笑容依旧:“整饬吏治、安定万民、讨伐叛贼等等诸事,都需要大量财货,然而雍州初设,府库空虚,我总得想些筹钱之法。”
“我又听闻盖勋初为京兆尹时,有长安令杨党,自恃为中常侍之子,贪污腐败,为非作歹。盖勋核实杨党贪污千万,遂上书弹劾。有权贵为杨党求情,但盖勋置之不理,先帝遂下诏将杨党及党父革职查办,因此威震一方。”
“司隶校尉若肯主动捐赠财货,我也不用再劳费心神去清查账目,你我都是明白人,何必再多此一举?”
看着刘备的笑容,听着刘备的威胁,张温将怒气狠狠的压在心头,转而笑道:“都是为国家办事,区区财货,老夫又岂会吝啬?谢刘雍州相赠三百金,今后老夫必定百倍偿还。”
听着张温那咬牙切齿般的“百倍偿还”,刘备的笑容更是灿烂:“司隶校尉有心了,一路顺风,请!”
看着张温三人匆匆离去的背影,刘备又唤来许攸:“子远,清查三府财货之事,就交给你了。所得财货,你可自取一成。”
许攸脸色一变:“使君以为某为贪财之人吗?”
刘备轻笑:“子远何必这般生分?君子亦爱财,取之有道即可。酒色财气,除却清心寡欲之人外,谁又不爱呢?我在雍州严明法纪、整饬吏治,势必会有人构陷我左右之人。与你一成,亦是避免你今后遭人陷害而我又不得不拿你以正法纪。”
史载许攸就是因为贪财而被审配抓住把柄,让袁绍不得不拿许攸以正法纪,最终导致官渡大战惊天逆转。
看似许攸贪财所致,实际上是河北豪族见官渡要赢了,想趁此机会除掉袁绍的左膀右臂。
只不过审配玩脱了,既没想到袁绍不仅没有将许攸抓捕下狱,也没想到许攸一个敌方军师竟还能得到曹操的信任,更没想到曹操敢对乌巢发动殊死一搏。
刘备既然用了许攸,自然也要提前防备。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许攸没想到刘备竟然会思虑如此深远,连自己贪财会引起有心人针对陷害都预料到了。
“使君庇护之情,某没齿难忘。”许攸不由双眼湿润。
随着张温、蔡由、黄广的离开,长安城的各部吏士也纷纷坐不住了。
一部分选择跟蔡由、黄广一般辞职追随张温而去,一部分直接辞职回归郡里。
对于辞职的各部吏士,刘备也不挽留,唯一的条件就是不能带走官署财货,刘备则按照不同吏士的俸禄标准发放离职补偿。
而剩下一部分吏士眼见带不走财货,又想到刘备在宴席上的“既往不咎”,纷纷惊惧不敢请辞。
也不知道是谁带了头,主动上缴历年贪墨所得后被刘备返还了一半财货视为州府赏赐,接二连三的有吏士上缴。
刘备也不在意吏士是否如实上缴,只要肯上缴的,都会返还一半财货。
不到十日,新设的雍州府库便堆满了财货。
“庶民都被贪官污吏豪贼恶霸压榨得喘不过气了,哪还有什么钱啊?向庶民征税又哪有抄没贪官污吏的财货来得快?”
刘备默默计算这些时日府库增加的财货,嘴角微微翘起。
“接下来,就是追捕盗贼的时间了。”
所谓盗贼,其实就是诸县试图卷款而逃的贪官污吏。
刘备虽然给了诸县一个月的时间考虑,但不意味着刘备就在长安坐等。
都是贪官污吏了,谁又会真的愿意将贪墨的财货老老实实上缴?
刘备等的,就是这些贪官污吏卷款逃窜。
如果不逃,那就没办法以盗窃雍州诸县财货的罪名追捕。
“令,司马关羽,追捕扶风郡诸县盗贼。”
“令,司马赵云,追捕京兆郡诸县盗贼。”
“令,司马张辽,追捕冯翊郡诸县盗贼。”
“如遇阻拦,皆视为盗贼同党,格杀勿论。”
“令,簿曹从事杨阔,征召义兵,协助运回盗贼所盗财物。”
“令,功曹从事简雍,挑选贤士,以补诸县空缺。”
“.”
一个个的军令下达,关羽、赵云、张辽各引本营猛士,快速的向三郡进兵。
犹如狂风扫落叶一般,但凡被追上的贪官污吏,无一例外都被诛灭,所得财货也由杨阔征召的义兵运回本县封存。
伴随杀伐日重,诸县官吏皆是惊骇不已。
这才明白刘备压根就没打算给诸县官吏隐瞒不报的机会,要么自己滚蛋,要么上缴财货。
讲道理?
刘备讲的道理跟诸县官吏理解的道理截然不同。
刘备讲的道理就是:我说的话你们要认真执行,仅此而已。
到了五月底。
扶风郡、京兆郡、冯翊郡三十八个县,官吏七成被罢免,剩下的三成还是因为部分县离得太远,刘备暂时还管不了。
即便如此,也让刘备威震三郡。
就连在扶风郡屯兵的皇甫嵩,都不由惊骇。
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将扶风郡、京兆郡、冯翊郡三十八个县的官吏干翻了大半!
皇甫嵩见过生猛的,没见过刘备这般生猛的。
真就不怕三辅大乱,官吏豪贼勾结凉州叛军?
而事实上,刘备还真不怕。
官吏豪贼若是不去勾结凉州叛军,刘备都没有讨贼的理由。
对付官吏,刘备可以用官威压人,可以整顿吏治、论罪查处。
对付豪贼,这套就不能用了,总不能老老实实的去度田查户?那得查到猴年马月?
光武帝都搞不定的度田查户,刘备也不想再去浪费精力。
天下大乱即将开始,刘备得在董卓掌权前,以最快的方式完成对三辅之地的掌控。
否则今后刘备若是出兵在外,这三辅之地就极有可能如兖州反曹一般,让刘备进退维亟。
随着舆论的发酵,刘备的威名和凶名也在诸县疯传。
扶风郡,郿县。
看着眼前自诸县而来的十余豪士,法衍顿感头皮发麻。
由于刘备在诸县清理贪官污吏,也引起了本地豪族的忌惮。
贪官大部分都是外地的,就算被清理了也影响不到本地豪族,可县中吏士,大部分都是本地豪族。
就跟豫州的情况一样,刘宏卖官鬻爵引发本地豪族争相买吏,吏士豪族形成不可分割的利益体。
刘备动诸县吏士,其实也是在动诸县豪族的利益。
原本众人是想拥护司隶校尉张温的,结果张温见势不妙直接跑路,连带着将右扶风蔡由也带走了。
刘备也没任命新的右扶风,就一个劲儿的在追捕“盗贼”。
不愿就此屈服的诸县豪士,寻到了正在守孝的名士法衍,想让法衍牵头反对刘备。
法衍之父是名士法真,对诸子百家经典以及谶纬之学都颇有造诣,又以清高而著称。
法衍的祖父还是旧日的南郡太守、青州刺史,可谓是家世显赫、家学渊博。
然而,法真虽然是名士大儒,法衍并无这个威名和才学,面对众人的裹挟,不敢太强硬。
“家父去岁方逝,我尚需守孝,不宜擅离。”法衍硬着头皮寻了个理由。
然而诸县豪士却不给法衍退缩的理由。
同县豪士鲁方扬声道:“不用法兄擅离,只要法兄点个头,我等愿为法兄奔走。”
其余豪士也纷纷附和。
不论法衍有什么借口,出头鸟一定是要让法衍当的!
诸县豪士不过是想借助法衍这个“法真之子”的名头,去拉拢更多的豪士反对刘备。
法衍推脱不过,只能暂时应付道:“兹事体大,还请诸位许我三日时间思虑。”
见状,众人也不好逼迫太甚,纷纷抱拳离去。
“祸从天上来啊。”法衍更是忧虑。
法衍虽然才学不如亡父法真,但也不是傻子。
刘备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免掉了诸县大半官吏,更有两千自洛阳而来的西园军为倚仗。
不仅如此,扶风郡还驻扎了皇甫嵩三万兵马!
牵头?
我疯了?
可如果不同意,三日后那群豪士再来,法衍也难以清静。
都是在扶风郡混的,法衍又没有亡父法真的威望和才学,也镇不住诸县豪士。
最重要的是:法真虽然有名望但为人清高不爱置办家业,有钱都去买书了。不似其他豪士一般兼并田宅、强抓奴农。
否则法衍也不至于守孝的时候还能被诸县豪士堵门了。
在雍凉之地,有名望的清高之士被豪士裹挟也是常事,并非只有法衍如此。
不过,众豪士堵门的行径,却惹恼了法衍之子法正,虽然只有十三岁,但法正因为家学渊博而远慧于常人。
少年多慧又是名儒之后,法正自有傲气,又不似法衍一般遇事考虑太多,行事反而更似郡中游侠,既恩怨分明,又睚眦必报。
今日一回来就见到法衍守孝被堵门,这心头的怒火也随之迸发:“一群蠹虫,不敢明着去招惹刘使君,只敢躲在暗处让阿父去出头。阿父与其去纠结三日后如何回应,不如借刘使君之力将这群豪贼尽数诛除,也省得他们再骄矜不法,祸乱诸县。”
法衍吓了一跳,忙呵斥道:“你这孺子,不可忘言,莫要招来祸事!刘使君此番行径,必会引发三辅动乱,眼下刘使君自身难保,你竟还想赶上去凑热闹?你这几日闭门读书,莫要掺和。三日之后,我自有应对。”
法正自幼跟着法真熟读法家经典,性子不似法衍软弱,不服道:“阿父三日之后,是想假装偶感风寒还是想假装失足断腿?你以为那群豪贼会跟你讲道理?他们要的是先祖父的名头而非阿父意愿,为达目的不折手段之事,那群豪贼做得还少了?”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2854/2837578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