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黄忠投刘备,袁术后方起火(求追订
推荐阅读:火影圆梦大师! 君见妖否? 拳之下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1978:从参军开始的文豪 清冷师祖要修无情道?我离,闺蜜也离!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日本战国:真田家的野望 我名黄天,苍天已死什么鬼? 冰汽神座
黄忠不由紧蹙眉头。
眼前这人话也太多了。
只想将许攸打发走的黄忠,也不多想,直言道:“朝野官吏,皆为贪得无厌之人,我不愿与之为伍。”
“哈哈哈~”许攸大笑,随后嘲讽道:“我本以为黄壮士隐居此地,必是忠义高洁之士,没想到竟只是个愚昧无知的乡野匹夫。恕我眼拙,这便离开。”
随后许攸直接拉过满脸惊愕的张咨,转身即走。
然而这话却是激得黄忠怒冲脑门,忍不住双手颤抖,厉声喝问:“休走!你怎敢辱我?”
许攸回头冷笑:“你说我辱你?何出此言啊?”
黄忠怒气不减:“我不愿与贪得无厌之人为伍,为何就是愚昧无知?如此辱我,真以为我不敢杀你吗?”
“杀我?”许攸眼神更为轻蔑:“就凭你?昔日我与刘皇叔合谋诛灭宦官时,多少人恨不得我死,我依旧活得好好的;就你这般黑白不分的愚昧之人,也不配让刘皇叔招揽。”
在听到“合谋同诛宦官”时,黄忠脸色一变,不由惊问:“宦官是刘皇叔诛灭的?”
“哼!”许攸也不作答,翻身上马,又朝张咨打眼色。
张咨此刻也看明白许攸的用意了,故意高呼长叹:“没想到刘皇叔昔日不畏强权、舍身诛灭宦官,又持先帝密诏扶立新君,如今不仅被袁氏奸贼污蔑矫诏,连个乡野匹夫都认为刘皇叔是贪得无厌之人。可悲啊!许参军,今日是我眼拙了。”
看着冷哼不答的许攸以及高呼长叹的张咨,黄忠心头更惊,忙大步上前呼道:“二位先生,还请留步。”
一听这称呼变成了“先生”,许攸心头大喜。
若黄忠不受激将,那今日就难以招募黄忠了。
话到嘴边,许攸佯装冷笑:“前据而后恭,思之令人发笑。”
黄忠面色更为羞惭,拱手道:“是我误信谣言,又生偏见,以为朝野尽是贪得无厌之人,不识刘皇叔英雄。两位先生既来寻我,必有我能效力之处,我愿略尽薄力,向二位先生致歉。”
见黄忠姿态放低,许攸也恢复了初时的笑意,亦拱手道:“原来是误会一场。方才我言语激动,也请黄壮士海涵。”
黄忠忙又请道:“屋外天寒,还请入内一叙。”随后招呼两个稚童去屋内烧水。
稚童应声,一个去打水一个去抱柴,颇为勤快。
“黄壮士倒是生了两个好儿子。”许攸不由赞道。
黄忠摇头道:“许先生误会了。抱柴的是我儿子黄叙,打水的是我故友之子魏延,故友犯事离乡托我照料。这也是我会自宛县迁入新野的原因,并非是要躲避刘皇叔的征辟。方才我只是想让先生赶紧离开,故意那般言语。”
“原来如此。”许攸轻轻捏着短髯,笑意更甚:“我看这两小儿身材壮实又颇为勤快,今后必也是大将之才。若能拜入刘皇叔门下,今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黄忠惊道:“许先生说笑了。我一介粗鄙之人,岂敢有此奢望?”
许攸哈哈一笑:“黄壮士客气了。刘皇叔善于识人,能让刘皇叔派人征辟的猛士,必有过人之处。而今雍州军八校尉中,助军左校尉徐晃和左校尉典韦皆是刘皇叔在西园军时就征辟的猛士。”
“倘若黄壮士当初应了刘皇叔的征辟,今日必然也会是雍州军八校尉之一。黄壮士也不必沮丧,去得早不如去得巧,此番若能立功,来日再见刘皇叔时,刘皇叔必也会倚重黄壮士。”
黄忠连道不敢,又邀许攸、张咨二人坐下,道:“寒舍简陋,让二位先生见笑了。”
“无妨。”
许攸为刘备奔走多日,早已经习惯了风餐露宿,此刻好歹还有遮挡寒风之处。
“不知二位先生今日寻我,有何事需我效力?”黄忠又问。
“我便直言了。”许攸微微敛容:“自刘皇叔秉承先帝密诏与董卓等人扶立陈留王为帝后,袁绍袁术二人便诬蔑刘皇叔矫诏废立,更召集袁氏门生故吏举兵叛乱。”
“刘皇叔不忍南阳士民受战祸波及,遂开武关,又沿途设驿站置钱粮接纳南阳士民入关,这本是利民之举。谁知袁术却发兵夺了武关,想要兵入关中。”
“以刘皇叔之能,我料袁术此番入关必败;然而袁术人多势众,即便败了也可回南阳重振旗鼓。袁术为人又极为贪婪,若让袁术继续留在南阳,南阳与关中必然战祸不休。”
“故而我有意在南阳募兵,然后趁着袁术在关中兵败之时,将其逐出南阳,如此可让南阳士民与关中士民都能免受袁术之祸。”
“听张从事说,黄壮士能开两石之弓,百发百中,若能为大将助我统兵,必能让袁术惊惶而逃。不知黄壮士意下如何?”
黄忠面有犹疑,叹道:“非我不愿。只是我家中情况,二位先生也都看到了。我若统兵为将,两小儿就无人照料了。”
许攸看向张咨,张咨点头,提议道:“我如今为荆州从事,新任荆州刺史刘表与刘皇叔既是同宗又有旧谊。若黄壮士信得过我,我可先将二人送入宜城。等将袁术驱逐出南阳后,黄壮士再接二人入关中拜谒刘皇叔,如此可好?”
听了张咨的提议,黄忠不由心动,又看了一眼正在烧水的黄叙和魏延,迟迟未下决定。
正迟疑间,黄叙和魏延又将热水端来。
许攸笑着问道:“方才见你二人弹丸打得挺准,可想过长大后的志向?”
黄叙和魏延对视一眼,皆是咧嘴一笑,异口同声:“当大将军!”
黄忠脸色微变,忙呵斥道:“休得胡说!”
许攸笑意更甚:“在这里可当不了大将军,想当大将军,得先去长安。”
黄叙和魏延皆是一愣。
“长安是个很长的地方吗?”
“到了长安就能当大将军了吗?”
见两小儿越说越离谱,黄忠正欲呵斥时却被许攸止住:“黄壮士,童言无忌。”
随后又对黄叙和魏延道:“长安是天子所在的城池,大将军今后也会住在长安。虽然到了长安未必能当大将军,但不去长安肯定当不了大将军。”
“若你们有大将军之志,可先去长安,然后习文练武,才有可能当上大将军;不过你们现在还小,想要去长安城,得黄壮士带你们去长安。”
许攸本奔走四方本就以口才擅长,诱两个小儿更是手到擒来。
配上那表情语气动作,几句话就将黄叙和魏延的兴奋不已,最后竟还反过来劝黄忠,让黄忠安心,他们会在宜城等着黄忠回来。
颇有“望父成龙”“望叔成龙”之意。
见状,黄忠也打消了心头的迟疑,拱手道:“愿助许先生成事。”
许攸大喜,遂许黄忠为假校尉,等今后到了关中后再正式表黄忠为校尉。
有张咨在南阳的士望,有黄忠这个熊虎之士,许攸很快就在南阳募集了一批猛士。
为免袁术起疑,许攸对外谎称“南阳太守部曲”,直接玩起了灯下黑,在阴县操练军士。
与此同时。
江夏太守刘祥也收到了许攸的来信。
刘祥为苍梧太守刘曜之子,与孙坚一向交好,亦是袁氏故吏。
袁绍的檄文传至江夏时,刘祥虽然表示了响应之意,但并未举兵去鲁阳会盟。
若是早个十年,刘祥直接就带兵去会盟了。
而今刘祥娶妻生子,儿子刘巴又年幼,这心头便有了顾虑。
虽然袁绍的檄文中,刘备董卓是矫诏废立,但刘祥又担心万一不是矫诏,今后前程就没了。
刘备将密诏给董卓,不仅影响了大势,还影响了不少人的人生轨迹。
譬如张咨,原本张咨是董卓任命的南阳太守,会被孙坚斩杀。
刘祥也因与孙坚同心而被南阳士民怨恨,最终被南阳士民攻杀而亡。
仔细看了许攸信中的利弊分析,刘祥心头又是侥幸又是惶恐。
若真去鲁阳会盟了,今后必会被问罪。
仔细权衡利弊后,刘祥如许攸所料,选择了中立观望。
如今局势不明,袁氏若赢了,是密诏还是矫诏就不重要了;袁氏若输了,有许攸这封信在,再择立场亦是不迟。
至于许攸信中所言刘皇叔门生,刘祥倒不是很在意,刘皇叔门生既不是天子门生又不是大儒门生,对刘祥的吸引力并不强。
刘祥的中立让刘表大喜。
如今原荆州刺史王叡死了,长沙太守孙坚去武关了,武陵太守曹寅离得太远,江夏太守刘祥又中立,长沙苏代、华容贝羽、襄阳张虎陈生等都只是一介勇夫。
只需要先解决本土势力宗贼贼首,那么似太守县令这些外来势力也就不足为虑了。
刘表也是狠辣,在蒯越、蒯良、蔡瑁的协助下,诱请宗贼首领五十五人入宜城赴宴。
随后,刘表在与众人讲道理讲不通后,直接掀桌子将这五十五人尽数斩杀,又袭杀这五十五人带来的部众,尽兼其众。
雷霆之势,即便是献策的蒯越都忍不住心生敬畏。
现在的刘表还不是二十年后那个年迈昏聩的刘表,年轻时就参加太学生运动,又因言获罪险些受到党锢。
黄巾之乱后又直接出任北军中侯,而今更是与刘备、董卓等人奉诏废立。
威名和风格远非寻常名士能比。
随后,刘表又借着杀宗贼首领五十五人的威名,派遣蒯越与庞季单骑前往襄阳劝降张虎陈生。
二人在襄阳多年,就连前荆州刺史王叡都得笑脸相对,哪里见过刘表这般强硬的作风,被蒯越与庞季一劝,二人直接就抱着印绶入宜城请降了。
闻刘表威名,不论是武陵太守曹阳、江夏太守刘祥,还是长沙苏代、华容贝羽等人,皆是惊惶不已。
由于孙坚自长沙举兵后,沿途打着袁氏旗号聚兵,几乎将各郡县能打的军士都给带走了。
而各郡的豪强,跟着孙坚走了一批,被刘表杀了一批,剩下的豪强更不敢吱声。
自官吏到豪强,无一人能掠刘表锋芒。
就连保持中立的刘祥在听闻刘表强势后,也主动派人向刘表示好,希望刘表能遵守约定。
刘祥也怕啊。
本以为刘表会徐徐图之。
结果刘表快刀斩乱麻,差点就将荆州给掀翻了。
下意识的,刘祥再次翻出了许攸的来信,再看信中利弊分析时,刘祥又有了更深的领悟。
一个刘备,一个刘表,刘家人都这么生猛的吗?
虽然刘祥也姓刘,但跟刘备刘表这两个上了宗族世谱的高祖之后完全不一样。
刘祥不由暗思:
我虽然保持中立,但刘表如今在荆州威名赫赫,即便我现在归附刘表,刘表也未必能容得下我。
不如等袁术兵败之后,我便直接向刘表请辞,看许攸之面,刘表必会放我入关中。
虽然袁术与刘备的战事还没出结果,但刘祥已经不看好袁术了。
这俩姓刘的太猛了,猛到刘祥心悸。
换刘祥是袁术,刘祥也想不明白要怎么赢刘备和刘表。
尤其是再看许攸信中那句“昔日在洛阳时,刘皇叔以八百骑兵大破丁原等人万余人,无一阵亡”,刘祥就更感毛骨悚然。
八百破万人,还无一阵亡?
我八万打万人也做不到无一阵亡啊!
许攸也是奸诈,既没说刘备那八百骑兵全员带甲、甚至还有三百马铠而丁原等人几乎没什么甲胄,又没说丁原等人是打都没打直接跑了,更没说最勇猛的吕布主动脱离战场以及利于骑兵的地形优势。
只管怎么唬人怎么吹。
瞥了一眼正在聚精会神读书的刘巴,刘祥心头又生出几分心思:我儿聪慧更甚于我,倘若真能入刘皇叔门下,今后我儿成就必定远胜于我。
对自家儿子的聪慧天赋,刘祥也是颇为自豪的。
此时的袁术还不知道荆州后方都已经火烧屁股了,正对着蓝田城破口大骂。
“刘备小儿,你只会死守城池当乌龟吗?”
“速速出城与我一战!”
然而在城头。
刘备却是架起了火盆,一边烤着火一边哈着气,完全没有理会在城外大骂的袁术,脑海中反而还回忆起了烤红薯的味道。
“可惜,可惜,若能有红薯就好了,今后若有机会,一定要派人去美洲找找,不仅是美味,还可以当防灾粮啊。”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2854/2837572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