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魂穿朱由检,重用魏忠贤! > 第31章 新的名词,新的规则

第31章 新的名词,新的规则


钱谦益站在所有官员的最前面,表面上看起来平静得像一口不起波澜的古井,但实际上,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龙椅上那个年轻的身影上。

以前,这位年轻的huang帝虽然工作勤奋,但眉目之间总有一股消除不掉的急躁和暴戾之气。面对大臣们引用古代经典来争论时,他常常会显得没有耐心,甚至会粗暴地打断别人的话。

那是一种属于年轻人的、总想快点看到结果的冲动。

而这种冲动,正是他们这些老官员最希望看到的。

因为冲动就容易犯错误,只要huang帝犯了错,他们就有机会拿出“祖宗定下的规矩”这件最厉害的武器,来“纠正”他,让他明白,就算是huang帝,也必须在他们设定的规则里面做事。

但是今天,huang帝和最近几次上朝时一样……非常安静。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听着张楷情绪激动地发言,听着那些附和他的官员们痛心疾首的陈述。

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的波动。那张年轻的脸,被投下的阴影遮挡着,有点看不清楚,但却透露出一种和他的年龄不相符的、让人心里发慌的沉稳。

钱谦益的心里,再次冒出了一丝不安的感觉。

他原本以为,成国公朱纯臣的倒台,是这位年轻huang帝在被压抑了很久之后,一次猛烈但也鲁莽的情绪发泄。接下来,他应该会像所有刚刚尝到权力味道的年轻君主一样,洋洋得意,急着表现自己的权威。

而他们这些文官要做的,就是用兰阳县黄河决口这件“小事情”,像一盆冷水那样,浇灭他的得意忘形。

让huang帝明白,治理天下不是杀几个人、抄几个家就能办好的,它需要的是各方妥协,是利益平衡。

然而,huang帝此刻的平静,完全打乱了他的预料。

这不像是一个刚刚打赢了一仗的年轻人,倒像一个下棋下了很多年的老手,正冷冷地看着对手,走出了他早就料到的一步棋。

果然,在大殿里关于“这件事到底该谁负责”的争论,持续了大概半个小时之后,huang帝开口说话了。

“户部尚书王永光,工部尚书李从心。”

他的声音不大,但却让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被叫到名字的两位,赶紧从队列里走出来,弯下腰回答:“臣在。”

“兰阳县黄河决口,救济灾民和修补河堤这两件事,到底需要花多少钱、多少粮食,你们两个部门有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huang帝问道。

户部尚书王永光是个在官场混了很久的老油条,立刻开始哭穷:“报告陛下,国库里面已经没什么钱了,全国各地到处都需要用钱。守卫北方九个边境重镇的军队军饷,已经拖欠了两个多月没发了。对于兰阳县的灾情,臣心里也非常着急,但是,实在是……钱不够用啊!臣认为,应该先让河南当地自己想办法解决一部分,然后朝廷再看情况,给一些补贴。”

这是官场上典型的推脱话术,把难题又踢回给了地方。

工部尚书李从心也跟着说:“报告陛下,修补河堤这件事,花费非常大。如果想要彻底修好,没有十万两白银是办不到的。现在国库是这个情况,臣……不敢随便乱说。”

他又把难题,踢回给了户部。

大殿里的官员们,脸上都露出了心照不宣的微笑。

看吧,事情又回到了老样子,这就是官僚体系的厉害之处。它能用数不清的“程序”和“实际困难”,把任何一件具体的事情,都拖进没完没了的泥坑里。

他们都在等着看,huang帝会怎么发脾气,会怎么做出决定。

……

朱由检看着下面两位的表演,心里一点波动都没有。

他用一种不带任何感情的语气说道:

“朕,不想听你们争论谁对谁错,也不想听你们说有多少困难。朕现在,要你们两个部门,去办三件事。”

他伸出了一根手指。

“第一,朕要一份‘预算方案’。”

“预算方案?”这个新词,让大殿里的所有人都你看我、我看你,一脸迷惑。

朱由检没有理会他们的困惑,自己继续解释:“户部必须在三天之内,给朕拿出一份详细的救灾花钱计划。朕不要一个大概的数字。朕要看到,买大米需要多少钱,买药品需要多少钱,雇佣民工需要多少钱,运输这些物资一路上又要花多少钱。每一笔钱都要写清楚是从哪里出的,具体花在什么地方。朕要知道,朕的每一个铜钱,到底用到了哪里!”

户部尚书王永光的额头上,立刻冒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

详细的预算?

还要列出每笔钱的去向?

这……这从古至今,就没有这样的规矩啊!

朝廷拨款向来都是给一个总数,至于下面具体怎么花,中间有多少“损耗”,有多少“合理亏损”,那都是大家心里明白,但不会说出来的潜规则。

朱由检没有给他慢慢想的时间,伸出了第二根手指。

“第二,朕要一份‘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又是一个从来没听过的词。

朱由检的目光,转向了工部尚书:“工部同样在三天之内,给朕一份修补河堤的详细计划。朕要知道,你们打算用什么材料来修?是用泥土夯实,还是用石头砌?需要多少民工?整个工程需要多长时间?由谁来负责监督工程?在施工期间,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比如下大雨,比如爆发瘟疫,你们又准备了什么办法来应对?朕不想再听到‘需要十万两’这种空洞的话,朕要看到一个可以实际操作、详细周到、考虑全面的计划!”

工部尚书李从心,那张一直很平静的脸也开始微微变了颜色。

这……这简直是把他们当成干苦力的工匠来使唤了吗?

他们是朝廷的高级官员,是谋划国家大事的,什么时候需要去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

这些不都应该是下面具体办事的小官该操心的吗?

朱由检好像看透了他们的想法,语气里带上了一丝冷意。

“怎么?两位尚书觉得这件事很难办吗?”

他慢慢地伸出了第三根手指。

这一根手指,像一把刚刚从刀鞘里拔出来的利剑,闪着逼人的寒光。

“第三,朕要建立一个‘绩效问责制度’。”

“绩效……问责制度?”

这个词比前两个更加陌生,也更加……让人害怕。

朱由检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冰,砸在百官的心上。

“预算方案和可行性报告,朕会亲自查看。一旦朕批准了,就会把它公开向全国宣布。然后由户部和工部,一起推荐一位总的负责人。这位总负责人要在朕的面前立下军令状!预算多少钱,工期多少天,都要写得清清楚楚,不能反悔。如果他能够按照规定的时间、保证质量、并且在预算范围内完成任务,朕,绝对不会小气,一定重重奖赏!但是,如果……最后花的钱超过了预算,或者耽误了工期,又或者河堤修好之后,出现了‘豆腐渣工程’……”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像闪电一样扫过全场。

“那么,这位总负责人,以及所有当初在报告上签名、按了手印表示同意的官员,从尚书到具体管事的小官,朕,全部一起追究责任!处罚轻的,撤掉官职,这辈子都别想再做官!处罚重的……我们大明朝专门关押犯罪官员的诏狱,里面还有很多空位置等着呢!”

“轰——!”

这句话就像一道突如其来的巨雷,在太和殿里面猛地炸开了!

整个大殿,瞬间陷入了一片死一样的寂静,安静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所有的官员,全都呆住了。

他们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像一群被人掐住了脖子的鸭子,发不出一点声音。

他们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有一个想法在疯狂地打转:

huang帝……他到底在说什么?

预算方案?可行性报告?绩效问责制度?

这些都是什么玩意儿?是哪个外国传来的奇怪说法吗?

他们感觉自己好像在听神仙讲话,完全听不懂。

这已经不是在讨论怎么救灾、怎么修堤了。

这是在彻底改变规则!

huang帝想要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品德高尚的臣子”,而是“能把事情办成的官员”!

他评价一个官员好坏的标准,不再是你写的道德文章有多漂亮,你的名声有多清高,而是看你到底能不能把实际的问题解决好!


  (https://www.shudi8.com/shu/752714/3535746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