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老巷书店的旧书笺 > 第一百二十一章 童声绘巷景 墨香染童心

第一百二十一章 童声绘巷景 墨香染童心


第一百二十一章  童声绘巷景  墨香染童心

老巷的午后总裹着层暖融融的光,斜斜穿过青砖黛瓦的缝隙,像一把细碎的金箔,轻轻落进“砚知书坊”半开的木门。风跟着光一起涌进来,门楣的铜铃叮当作响,混着巷口老槐树的叶沙沙声,撞在排排书架上,惊起书页间浮沉的微尘。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踮着脚闯进来,裙摆沾着槐花瓣,手里攥着粉笔,脆生生的脚步声踏碎了书店的沉静,也踏进了这满室墨香里。

“李老板!我们能在墙角画画吗?”领头的小姑娘额角沁着汗,脸蛋红扑扑的,举着半截白粉笔的手微微扬起,声音像刚剥壳的荔枝,清甜又响亮。她身后的两个小姑娘跟着点头,最小的那个攥着一把彩色粉笔头,指尖被染得花花绿绿,眼神里满是期待,连呼吸都带着点小心翼翼的雀跃。

李砚正低头整理刚收来的旧书,指尖刚触到《唐诗三百首》里夹着的梅花纹书签——那是爷爷留下的,边角被岁月磨得圆润,墨色梅花纹沉淀得愈发温润。听见声音,他抬眼望向三个小家伙,阳光恰好漫在她们亮晶晶的眼睛里,像盛着两汪浅浅的星河。他指尖摩挲着书签纹路,嘴角勾起温和的笑:“画吧,靠墙角那片,别蹭到书架和书就行。”

“太好了!”孩子们欢呼着跑到墙角,粉笔盒撞在青石板上,哗啦一声撒出半盒彩色粉笔。那片墙根挨着旧木架,架子上摆着泛黄的线装书,青石板被阳光晒得发烫,连空气里的墨香都变得绵软起来。她们蹲在地上,小胳膊肘蹭了灰也不在意,领头的小姑娘率先捡起白粉笔,在墙上簌簌落笔:“先画老槐树!要画满树槐花,像雪一样飘下来!”另一个小姑娘立刻抓过黄粉笔,在树下勾出糖画担子的轮廓:“还要画卖糖画的爷爷,他总给我们留最圆的小兔子!”最小的那个怯生生拿起粉蓝粉笔,在书店门口画了个小小的圆圈:“我想画铜铃,像门楣上那样会响的。”

童声叽叽喳喳,像枝头蹦跳的小麻雀,闹得安静的书店鲜活起来。李砚低头理书,指尖一页页拂过泛黄纸页,墨香混着孩子们带来的粉笔甜腥味,在空气里酿成清爽的味道。他偶尔抬眼,看见阳光顺着墙根慢慢移动,漫在孩子们的发顶,镀上一层金边,她们的影子和墙上的画重叠,竟像是画里的风景活了过来:老槐树的枝干遒劲,槐花瓣轻飘飘沾在糖画担子上,铜铃的线条稚嫩却翘着俏皮的弧度,原本斑驳的墙面,渐渐被童心填满了暖色调。

忽然,一阵小声的啜泣钻入耳膜。李砚连忙转头,只见最小的小姑娘蹲在地上,肩膀轻轻耸动,手里攥着断成两截的粉蓝粉笔,眼圈红得像浸了水的樱桃。“怎么了?”他放下书走过去,领头的小姑娘急忙解释:“她想画铜铃的挂绳,要细细的线,结果粉笔断了,画不成了。”

李砚心里一软,摸出那枚梅花书签,蹲在小姑娘身边。阳光漫在书签的梅花纹上,折射出细碎的光,他轻轻把书签卷成窄窄的圆筒,套在粉笔断口:“试试这个‘粉笔套’,握着不滑手,就能画出细线条了。”小姑娘愣了愣,接过粉笔试着画了一笔,一道细细的蓝线平稳落在墙上,恰好连住铜铃和木门。她立刻破涕为笑,露出两颗浅浅的小虎牙:“谢谢李老板!这个‘笔套’好香,和书一个味道!”

李砚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没立刻走开,站在一旁看着她们继续画。阳光慢慢偏斜,漫过墙画的边缘,他的目光忽然顿住——在孩子们画的书店门口,铜铃旁多了个刻着梅花纹的小门牌号,纹路竟和自己手里的书签一模一样,连花瓣的弧度都分毫不差。“这门牌号是哪里来的呀?”他轻声问。

领头的小姑娘仰起头,脸上沾着白粉笔灰,笑得眼睛弯成月牙:“是奶奶说的!她小时候住这巷里,说书店门口挂着带梅花纹的门牌号,阳光漫进来的时候,墨香能飘到槐树下,她就是跟着香味找到书店的。”另一个小姑娘接着说:“我们想画出来给奶奶看,让她想起以前的样子。”最小的那个也点点头,在门牌号旁添了几朵小小的梅花:“像李老板书签上的一样,奶奶肯定认得。”

李砚捏着书签的指尖微微一顿,心里涌上一阵软和的暖意——爷爷说过,砚知书坊是爷爷奶奶年轻时一起开的,门口确实挂过梅花纹门牌号,后来老牌子被风雨浸坏,就没再换过。没想到这些被岁月埋起来的往事,竟被奶奶讲给了孩子们,又借着粉笔落在了墙上。

孩子们画得格外投入,连巷口传来的糖画叫卖声都没惊动她们。直到夕阳沉到巷尾,橘红色的光斜斜漫进书店,给墙画镀上一层金边,领头的小姑娘才拍拍手站起身:“画完啦!”三个小家伙围着墙画转了一圈,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哪里的槐花最像雪,哪里的铜铃最像在响,笑声飘出书店,落在巷子里,惊飞了槐树上的几只麻雀。

“李老板你看,好不好看?”她们拉着李砚的衣角邀功,眼里的光比夕阳更亮。李砚认真地看了一遍,点点头:“画得真好,比我小时候画的墙画好看多了。奶奶看到,一定会想起老巷的样子。”

孩子们欢呼着道别,跑出门时还不忘回头喊:“明天我们带奶奶来!还要画书店里的书架和书!”李砚笑着挥挥手,看着她们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槐花瓣跟着她们的脚步轻轻飘落,落在青石板上,像一片细碎的阳光。

书店里渐渐恢复安静,只剩下风声和槐树叶的沙沙声。李砚走到墙角,指尖轻轻触碰粉笔勾勒的铜铃和门牌号,阳光还残留在墙面上,带着淡淡的温度。他捡起地上沾着书签香气的粉笔头,和那枚梅花书签一起,小心地夹回《唐诗三百首》里。合上书页的瞬间,墨香混着粉笔的甜腥味漫出来,萦绕在鼻尖,像把此刻的暖光也封进了书里。

李砚靠在书架上,望着窗外最后一缕漫进来的阳光,忽然明白:老巷的温暖从不会消失,它会借着阳光落进书店,借着粉笔落在墙上,借着一枚旧书签,藏进孩子们的童心里。这些细碎的、柔软的瞬间,就像墨香一样,会在时光里慢慢沉淀,又在某个午后,被一阵风、一声笑、一抹阳光轻轻唤醒,漫进更多人的心里。

他抬手摩挲着书架上的旧书,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仿佛触到了爷爷奶奶年轻时的温度。老巷的暮色慢慢沉下来,书店的灯亮了,暖光漫过墙画,漫过书架,漫过桌上翻开的书——墨香还在,童心还在,老巷的故事,也还在继续。


  (https://www.shudi8.com/shu/752712/3536002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