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太平记 > 第241章 变局

第241章 变局


聂生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耳边却想起当初魏聪的那句话:“阿生,你赵叔叔不在了,我如失一臂,你要好好努力!”

    “义父,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聂生攥紧拳头,心中暗自发誓道。

    ——————————————————————

    宛城,南阳太守府。

    “按照昨日送来军情,官军与蛾贼在新野、湖阳鏖战数日,斩首三千余级,所获甲仗山积,……”

    后堂上,一名校尉正对着悬挂的地图,讲述着军情。坐在当中的大司农张奂已经谢了顶,下巴的胡须已经花白,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就像一棵被风沙打磨了数百年的胡杨木,没有任何表情,两厢的军官们皆屏住呼吸,无人敢于出声打扰。

    “魏侯已经乘舟东下,抵达桑落洲,称将截断贼人粮路,少则七八日,多则半月,蛾贼必将不战自溃!”

    校尉一边讲述,一边用炭笔在桑落洲所在的位置划了一个代表魏聪所部的叉,这在两厢的军官们当中激起了一番涟漪。

    “魏聪这厮总算挪地方了!”

    “是呀,自从三月到了江陵,就寸步不移,坐视冯车骑和蛾贼拼个你死我活。朝廷的催促诏令一份又一份,他只当没听到。”

    “是呀,现在蛾贼大军已经沿着汉水北上,兵锋直抵宛城了,他倒是跳出来了,不得不说,这厮的兵法倒是学的好!”

    “是呀,别人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位干脆是完全不听君命了。照我看,别说宛城,就算蛾贼打到雒阳城下了,他没有必胜的把握,也不会出兵!”

    军官们的抱怨声不绝於耳,虽说张奂统领的这支军队是刚刚从青、徐、兖、豫四州募集的新军,但这些军官却多半是跟随他在凉、并、幽州厮杀了二三十年的老革了。魏聪的一举一动,他们看在眼里,哪里还不知道里面的打算?从兵法上讲是没问题,但问题是别人要敢这么干,雒阳一封诏书就立刻送去诏狱吃牢饭了,唯有魏聪他不怕,朝廷要敢下诏书拿他,他就敢带兵跑回交州自立为王。

    咳咳!

    张奂的咳嗽声就好像一个信号,军官们不约而同的闭住了嘴,他们屏住呼吸,目光聚集到了自己的老上司身上。说归说,骂归骂,那位魏侯爷的玩法谁也学不了,各人有各命,还是得听老张将军的号令。

    “新野,湖阳二地已经激战五日,新兵不耐苦战,须得更替!”张奂:“胡安,你去新野,刘复你去湖阳,两日后替换守军!”

    “喏!”两名军官躬身领命,退出门外。

    “徐舒,你接应新野,湖阳替换下来的军队,补足缺额,令其退往安众修养!”

    “喏!”

    张奂就好像脑袋里装着一张无形的地图,有条不紊的发布着军令,将第一线已经与蛾贼激战多日的部队撤回,用生力军一一替换,这种十分复杂的军事行动,他却能根据各支部队、道路、城郭的情况,有条不紊的发出一条条可以执行的军令,这若非经历了数十年戎马的宿将,是不可能做到的。

    “派出足够的斥候,尤其是随县方向!”

    当张奂发出最后一个命令,他的脸上已经满是疲惫之色,显然,刚刚的一系列命令已经消耗了他大部分精力。他擦了擦额头,对侍从道:“我去里面歇息一会儿,若有军情,立刻叫醒我!”

    “喏!”

    张奂的休息并没有持续多久,只过了大概一个时辰左右,侍从就叫醒了他:“将军,雒阳有使者来了!”

    “雒阳使者?是谁?”张奂从卧榻上坐起身来。

    “骑都尉袁本初!”侍从低声道:“带了三千人来!”

    “有援兵终归是好事!”张奂松了口气:“来,先帮我更衣!”

    在侍从的帮助下,张奂换上了绯色的袍服,戴上武冠。当他来到前堂,看到正朝自己这边走来的那个英俊威武的青年时,内心深处不由得生出一股老人对青年特有的那种艳羡。

    “下官拜见大司农!”袁绍恭谨的向台阶上的张奂躬身行礼,三天前他得到前往宛城增援的军令时,心中还有些惊讶,难道前线已经紧张到这种地步,连自己这点新募兵都要被派去了吗?

    “本初请起!”张奂走下台阶,将袁绍扶起:“好,好,好,果然闻名不如见面,雄姿英发,气宇过人,国家正处多事之秋,若是后辈皆如本初这般,我等老朽就放心了!”

    “后学不敢当!”袁绍低声问道:“在下出发前,听说蛾贼攻势十分猛烈,不知——”

    “进来说话!”张奂把住袁绍的手臂,回到屋中,两人分宾主坐下:“你得到的是先前的消息,蛾贼前几日的确对新野和湖阳猛攻,但都已经被击退了。”

    “原来如此!”袁绍松了口气:“那王师死伤多吗?”

    “嗯!”张奂点了点头:“战场上死伤在所难免,不过形势已经有所变化了。魏聪的舟师已经从江陵出发,顺江而下,于桑落洲设寨,蛾贼的粮路已经被他截断了!”

    “哦?这倒是个好消息!”袁绍闻言笑了起来:“那蛾贼必然退兵,我等只需衔尾追击,必获大胜!”

    “事情没有你说的这么简单!”张奂道:“魏聪没有控制夏口,而是去占了桑落洲。这当中的差别可就大了!”

    袁绍看着张奂的手指在地图上点了两个地方,夏口即今天的武汉,是汉水和长江的交汇地,东汉时期的武汉地区大部分都是湖泊和沼泽,只有几座位于高地的城塞,后来的夏口城是三国时孙权所驻守。蛾贼在水师沿着汉水逆流而上时,留下了重兵驻守那几座控制两江交汇口的城塞。

    而桑落洲位于今天皖、赣、鄂三省交界处长江中的一处沙洲,一面面对鄱阳湖,一面面对雷泽。魏聪的水师没有去攻打夏口,却直接占据桑落洲的目的很明显——他并没有截断蛾贼从长江通往汉水的道路,而是摆出一个攻打蛾贼所控制的豫章、庐江、九江等郡县的架势。如果是前者,蛾贼唯一的选择就是全师回援,和魏聪拼个你死我活;而后者蛾贼的选择就多多了,可以分兵,可以退守,换句话说,他用不着自己一个人面对蛾贼的全部压力。

    “所以本初你明白了吧!”张奂叹了口气:“虽然魏聪出兵了,但情况实际上并没有众人想的那么好。夏口还在蛾贼手中,蛾贼的水师可以毫无障碍的从汉水进入长江。一旦进入长江,那这仗的胜负就很难说了!”

    袁绍点了点头。要知道汉水和长江虽然都是江河,但对当时的水战却是两个概念,汉水的宽度充其量不过一公里上下,如此狭窄的水面,水战的失败者根本没有逃跑的地方,只有全军覆没的份。而即便是今天长江的宽度也是汉水的十几二十倍。而且东汉时候的长江中游还有云梦泽和彭蠡泽这两个巨大的湖泊群,如此广阔的水面,复杂的地形,一旦蛾贼的水师进入长江水系,魏聪就算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将其全部消灭,而不消灭蛾贼的水师,想在长江流域彻底消灭蛾贼就是白日做梦,那战争就会陷入泥沼化长期化,这是东汉朝廷最不希望看到的。

    “所以我看不太明白!”张奂叹了口气。

    “不明白?你是说魏孟德吗?”

    “嗯!”张奂点了点头:“如果他这么做只是不想一个人面对蛾贼的全军的话,那我还能理解,毕竟众寡悬殊之下,故意让开道路,击其堕归,这也是兵法中的常有之规范。但如果他是故意让开道路,好让这场仗一直这么打下去,把大汉拖疲,拖垮,那就很可怕了。说实话,大汉现在已经是真的拖不起了呀!”

    “这,这应该不至于吧?”袁绍苦笑道。

    “但愿如此吧!”张奂叹了口气:“你和他也算老朋友了,对这个人怎么看?”

    袁绍的眼前闪过魏聪的身影,脑子里突然灵光一现,他想了想之后方才道:“是个很有本事的人!”

    “我当然知道他有本事!”张奂不满的看了袁绍一眼:“我是问他这个人对朝廷,对大汉,对天下怎么看?这才是最要紧的,光有本事有什么用?王莽当初也不能说没本事吧?然后呢?”

    袁绍被张奂问的哑口无言,以魏聪的在交州的所作所为,他也很难把其说成那种对朝廷,对大汉无限忠诚的人。他想了想之后答道:“这个我还真不好说,不过他在交州整治田亩,兴盐铁之利,讨伐蛮夷,百姓的确得到了不少实惠!”

    “若是这样,那也还好了!”张奂点了点头:“至少交州百姓得了好处,只希望他这次对蛾贼有点公心,早日平定这场战乱吧!”

    夜色已深,袁绍站在窗前,白日张奂的话还在他的耳边回响。“公心”这个颇为陌生的词汇,让他毫无睡意。从来袁绍自以为自己是一个颇有公心的人,毕竟在当时的士子看来,要想天下治平,那第一件事就是要天子亲君子,远小人。那天子身边最多的小人是谁?自然是那些宦官阉人。

    所以对当时的士子们来说,消灭天子身边那些奸佞小人,就是最大的公心。袁绍是这么想的,也是做的,而且他真正做到了,比所有人预先的最好情况还要好——从汉和帝开始的宦官集团被袁绍带领着年轻党人们彻底的消灭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完美无缺,权力落入了窦太后和他的父亲窦武之手,换句话说,权力落入了外戚之手。

    的确,窦武他熟读史书,为人谦逊,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一个外戚,他的权力来源是他的女儿,并非他个人的才能和品德,这一点袁绍是非常清楚的!而且随着窦武上台掌权的时间越来越长,袁绍也看出了这个人的缺点——他缺乏真正的才具。用魏聪的话说,他没有使用权力的能力。想起魏聪在交州所做的一切和窦武在雒阳做的一切,袁绍更是不得不在内心承认魏聪说的是对的。

    “如果把魏聪调回雒阳,当我的副手,辅佐我治理朝政,那大汉会不会能够恢复到明章皇帝时候的盛况呢?”

    这个念头就好像一颗落入干草堆的火种,不可抑制的蔓延开来。袁绍有些烦闷的扯开衣领,从墙上取下宝剑,走入院子里挥舞了起来。月光映照在剑锋上,反射出阴冷的光,袁绍只觉得胸中那股厉火烧的愈发旺盛,几乎要从皮肤下面喷射出来,把自己烧成一堆飞灰,被大风一卷,直冲云霄。

    砰!

    随着一声轻响,袁绍稍微清醒了一点,才发现自己的剑锋不知道什么时候深深嵌入树中,他用力拔出剑来,用力斫砍了几剑,将那颗小树砍断,笑道:“畅快,畅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阳郡,朝阳县。

    蛾贼营地。

    “大贤良师,我要求增加一万援兵,才能攻下新野城!”说话的是大贤良师的大弟子张嵩,他是个身材敦实的汉子,出身矿工的他,在最早起事的那批矿工中有很高的威望。

    噗!

    冷笑声在静谧的帐篷里很刺耳,张嵩迅速找到了声音的源头,他愤怒的问道:“齐铁,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齐铁拍了拍衣衫上的尘土:“我只是想起来一件事!好像七天前,大师兄你也说过这句话。对了,你当时还说,只要给你一万援兵,五天内就一定能攻下新野城!”

    “你——”张嵩的脸上迅速涨红了:“那是因为官军派了援兵来,不然我早就攻下新野城了!”

    “废话!”齐铁冷笑一声:“难道你预先没想到官军会派援兵来增援新野城?你该不会以为只有你会要援兵,新野城的守将就不会朝上头要援兵了吧?”

    张嵩被问住了,他张大了几次嘴,却始终没有说出话来,最后只得道:“好,好,我在前头和官军拼死拼活,你却躲在后面说风凉话!师傅,你评评理!”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978/2837563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