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比赛嘛我心里有数!
推荐阅读:宗门不收天才,出门都成巨擘了? 绝区零:请叫我寂灭之龙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请叫我大道祖 抽象派影帝 遮天:开局圣体,不死道人来偷袭 苟在修仙界种田长生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穿越柯南三十年前,截胡妃英理
第484章 比赛嘛~我心里有数!
这一天,陈露阳刚按着约定来到教室,就被魏楚雄拉到了外语系,说是高红鸣要见他。
等进了教师办公室,
高红鸣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封面还带着墨香的新书,递给陈露阳。
“这本《英语实用交流手册》,是作为教材版印刷出的第一本,专门送给你这个原作者。”
教材版?
陈露阳兴奋的接过,打开一看!
和之前由省大出版社出的小册子不同,
这一版封面换成了深蓝色布纹底,烫金大字,封面右上还特别加了“教育部推荐参考教材”几个红色小字,
最显眼的,是下方一排字:
编著:陈露阳
这几个字正儿八经地排在北大出版社与教育部教学处审定标志中间,规规矩矩、板板正正!
这排场,哪还只是本“参考书”?
根本是能上图书馆玻璃柜、登校园橱窗的那种!
陈露阳指头微微发紧。
他小心翻开目录页,页面排版整齐统一,字体、字号一改之前那种油印式的草率,还配了中英文对照、实景插图、句型变换表。
再往后一页,是一份音频资料附录页,上头清清楚楚写着:
“本教材配套录音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音频组制作。”
这规格,比之前那个“小工具书”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高红鸣笑道:“你那上次印出的版本,是作为工具书印的,印数几百,流通范围有限。”
“这次是正式挂教育部备案的高校教学参考书,走的是全国高校教材系统,寒假后会统一发行,先从外语系重点院校铺开。”
“首批印数三千册。”
陈露阳兴奋道:“真哒?”
“你手里拿的就是第一本样书。”高红鸣笑了笑,“假不了。”
陈露阳内心激动的疯狂呐喊。
印吧……
印吧!!!
印的越多越好!
最好让自己的名字传遍大家南北才好~
“不过也别光激动。”高红鸣笑着打断。
“你要是还有补充或修改意见,这两天抓紧看一遍。”
“定版材料下周一就上报,要是真漏了错别字、想加个例句、补个章节,得赶紧提。”
“虽然这书已经过了教育部的审核,但是还需要你这原作者一锤定音才行。”
“明白!”陈露阳点头。
“我这两天一定抓紧看,好好看看。”
“对了,还有一件事。”高红鸣说着,又从桌上的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盖着红章的浅粉色请柬式文件,递给他。
“全国高教外语英语演讲比赛组委会,正式邀请你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
啥?
陈露阳当场愣住了,手都差点没接住那张请柬。
一旁的魏楚雄也跟着瞪大眼睛,下巴都要掉下来似的,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我去当评委?!”
陈露阳诧异:“这……合适吗?”
“这怎么不合适!”高红鸣笑着开口。
“你是教材的编著者,学校外语系提了你,组委会也点头同意了。”
“不过,”
高红鸣顿了顿,看看陈露阳,又看了眼魏楚雄,道:
“评委归评委,比赛的时候可一定要公道正派。”
“不能因为小魏是咱们学校的选手就偷偷打高分,知道吗?”
“那不能!”陈露阳一本正经的开口:
“我哪能干这事啊!”
高红鸣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听陈露阳严肃道:
“比赛嘛~我懂!”
“打出最高分可是要被去掉的!”
“???”
高红鸣顿时一愣,像是没听懂:“你说啥?”
“老师你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陈露阳的神情无比正经。
“我会到时候见机行事,给魏师兄谨慎打分的!”
高红鸣:(⊙_⊙)?
魏楚雄:Thanks(ω)
陈露阳:(*▽*)
……
虽然高红鸣口口声声说,教材正式出版前还需要陈露阳这个“原作者的一锤定音”,
但这本书早就被省大出版社精细打磨过一轮,又经教育部专家组逐字逐句审核。
别说错别字了,就连一个标点符号的用法,都是一群审校老师围着标点规范手册仔细商量过的。
之所以把书给陈露阳,只是单纯的尊重他这个原作者的身份,将初版书送他一本而已。
而陈露阳,自然是乐得接下这份尊重。
在陈露阳的疯狂口语训练下,魏楚雄的英语口语水平肉眼可见地突飞猛进。
平时大家忙着上课,
好不容易到周末了,
魏楚雄死活要请陈露阳吃饭,却不成想再次被陈露阳死活拒绝了。
“魏师兄,真不是我不去。”
“我外面还有一个修理厂呢,厂里还有十来号人等着吃饭,我周末得回去瞅瞅。”
魏楚雄一听这话,顿时泄了气。
现如今,全校都知道经济系大一的陈露阳,白天上课,晚上写报告,课余时间要指导市里项目,
不仅是北大校外实验室的项目课题负责人,还在校外有一个挂着“市级产教联动试点”的汽车修理厂。
学校甚至还给他特批了个“弹性修读”的专属权限。
虽然大家都是“批条子”,
但是魏楚雄平时也就是给戏剧社批个活动教室,给自己批一个练英语的小屋子啥的。
跟陈露阳这个“弹性修读”根本比不了!
况且这么忙的情况下,
陈露阳还能在学校给魏楚雄抽空指导英语,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魏楚雄叹口气:“行,那等你有空的再约。”
陈露阳乐了。
他拍拍魏楚雄的肩膀笑道:“害!一顿饭的事儿,赶明儿我请你!”
……
上完了周五的课,陈露阳马不停蹄,背着书包坐车回到了修理厂。
刚一拐进西客站大广场,陈露阳就眼睛一亮!
只见熟悉的厂房门头上,“北京大学力学系实验点”的牌匾下方,不知什么时候又多出了一块金灿灿的新匾!
“片儿城市产教联动试点单位”
六个正楷红字,嵌在金边牌框中,在路灯下反着一圈暖光,刚刷上的膨胀螺丝头还带着未清干净的白石灰。
陈露阳瞅乐了。
不用猜,这绝对是陆局弄的!
他背着书包快步走近门口,抬头左看看、右瞧瞧。
说实话,这修理厂虽说最初是炒瓜子的铺子改的,但门脸真不算小,
仔细说起来,甚至比西南的那些小作坊都要气派。
可是再大的门脸,也架不住这一路挂招牌的速度啊!
只见修理厂的大门,四四方方的一圈,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几乎全都被牌匾给贴满了。
“劲霸小汽车维护修理中心”
“北京大学力学系实验点”
“校企联合实践,工学结合育才”
“标准化配件通用化,助力四化大潮头”
现在又多了一个“片儿城市产教联动试点单位”
嘶……!
再来两块,怕不是得把大门堵死了。
陈露阳的表情深邃了……
“小陈主任,这大冷天的不进屋,你在外面站着看啥呢?”
陆局裹着大棉袄,手里拎着一布兜子冻梨,正瞧见陈露阳背着书包站在大门口沉思的模样。
陈露阳深沉道:“我看看咱们这片儿地方,还有没有地方能扩充一下。”
扩充?
陆局一愣,诧异的看着陈露阳:“您这是嫌咱这地方小了?”
“我觉得有点小。”陈露阳指了指门头,
“你看这牌匾,一圈贴下来跟糊窗缝似的。”
“再来几块,咱这门就真封了。”
陆局乐了:“害!这不是因为你能耐大,干的事儿多?所以咱们这小修理厂也跟着跟上了排面!”
“可这排面也得有地方摆才行。”
陈露阳叹了口气:“是啊!咱们干的事儿多,人手也越来越多。”
“这点地儿已经快放不下了。”
这小半年来,
这个坐落在西客站、带院子、带仓库的二层临街旺铺修理厂,人数已经从最初不到十人,扩展到了如今的二十多个。
虽然后加进来的十来个人是北大的学生,不算修理厂正式编制,
但他们吃饭、喝水、写资料,一天到晚的吃喝拉撒,全都实打实地在修理厂解决。
厂房里的设备,也不仅仅是最初省机械厂送的那几台基础机器了。
现在,
不但添了老苏联留下的重型车床,还在院里专门摆上了一节改装过的火车车厢,被力学系当成实验平台来用。
至于仓库,那就更别提了。
原先还能转身打包、留出一角堆原料,现在连下脚的地儿都快没了。
各种钢材、胶垫、配件试样,全堆得满满当当,一不小心就得磕着碰着。
原本还算宽敞的工作区,如今被挤得只剩基本操作空间。
大冬天人挤人还暖和点,
等明年夏天一到,
别说人了,机器都得热冒烟!
看来,等第二批通用件量产步入正轨之后,
厂房扩建、空间调整,就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了。
陈露阳微微皱了皱眉,把这事儿默默记在了心里,随后跟着陆局进了屋。
此时的修理厂里暖呼呼的。
一早入冬的时候,陆局就琢磨着得提前准备过冬的柴火,领着李河、孙红军、焦龙仨人备了足够的木头绊子,又批了几百斤蜂窝煤,码得仓库后头墙根子一溜排。
炉子一烧起来,小小的修理厂里烧的热乎乎的。
最近几天,大家点灯熬油将之前送来检修的车都修了七七八八。
虽然外面还停着几辆新送的车没有弄完,但是基本上已经都快完事了。
此刻炉火正旺,大伙儿干完活,围坐在炉边歇气。
孙红军捧着一大盆刚缓好的冻柿子,从厨房走出来,正热络的给大家伙儿分。
“哎呀,陈哥回来了!”
瞧见陈露阳回来,孙红军高高兴兴的挑出最大的一个大柿子递过去。
“真甜!”
陈露阳摘下围巾,将冻柿子咬破一个皮儿,随后舒爽的裹着里面的汁。
“甜就多吃几个,我买了不少呢。”
孙红军一边说,一边接过陆局手里的冻梨,接着放盆里缓化了。
“这可是我特意去大安门菜市场抢的,一毛六一个,老贵了!”
孙红军一边心疼柿子钱,一边开口道:
“贵是贵,但你瞧这个头!老大了!”
“行啊你红军,都开始抢冻柿子了。”焦龙笑着吃柿子。
“你这战斗力,咋不去火车站抢票呢?”
“说到火车站!”李河一拍大腿,
“你们听说没?昨儿前门那边抓了个倒票的,说是抢过年的票,一张票能翻三倍,站票都敢卖七块五!”
“真敢要价啊……”
张国强接过话头,“我记得去年我回一趟丰阳,硬座才四块八,现在这都能炒出七块五来了?”
“害,现在都是托关系走门路!”陆局开口道。
“我姐家侄子在车站当临时工,说今年人多得吓人,连厕所门口都能睡觉!唉,这年景……好是好,就是人太多。”
“我听说有人为了抢票,把自行车一锁,扔大栅栏就开始排队,一排就是两天!”
李河一边擦手一边咋舌,“这得多想家啊……”
孙红军凑过来小声说,“我还听说,有人专门跟着外宾走,帮着拎包,然后带去外宾商店换罐头、换毛巾……据说那罐头拿出来卖,一瓶能顶仨月工资。”
“真哒!?那这活适合我去干啊!”陈露阳乐了。
他这不光能拎包,还能跟人家说两句。
咋不能再多赚点。
“可不!”焦龙在一旁搭茬,
“咱这修理厂要真有这门路,还修什么车啊?全厂集体改行,开个‘罐头批发公司’得了。”
“瞎说,哪有那么值钱的罐头!”陈露阳一边舔着柿子皮的内瓤,一边开口道。
“要是真有这么贵的罐头,那都不够饭店里面的员工分的!”
“嘿!对啊。”李河立马来了兴趣,
“陈哥,你之前不是就在外宾饭店上班吗?到底外宾饭店里面都有啥啊?真有那么贵的罐头吗?”
陈露阳回答:“外宾饭店里就是外国人多点,好吃的多点,洋气东西多点,有点特供的糖果、啤酒、饮料香肠啥的,贵也不至于贵出三倍工资去。”
李河更好奇了:“陈哥,那是不是进了外宾饭店,就都能学会外语啊?”
这话一说完,修理厂人有一个是一个的全都看向陈露阳。
众所周知,陈露阳这一身武功源于外宾饭店。
在那个坐落于江边的美丽又神秘的地方,
孕育出了一名精通英、日、德、法、意……就是他妈不会俄语的全能型语言人才!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608/2837538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