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回到八零机械厂 > 第485章 我是主任,听我的

第485章 我是主任,听我的


好多次,

    省机械厂的人都萌生过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外宾饭店去实习实习的念头。

    可是省机械厂实在太牛逼了。

    能进省机械厂一步到位,谁还愿意进外宾饭店?

    看着这一群充满期盼的眼神,

    陈露阳开始半真半假的编瞎话。

    “基本上吧~”

    “毕竟环境在那呢!往来进出的都是外国人,咋的都能会点。”

    “但是主要还是得靠自己,平时多学多听多积累,环境重要,但是个人努力最重要。”

    “我听明白了。”孙红军一语道破天机。

    “主要还是咱陈哥厉害。”

    陈露阳美滋滋的点点头,刚要开口,就扫了一圈,纳闷问道:

    “张楠呢?他今天没在?”

    “在。在楼上画图呢。”陆局抬了抬下巴。

    “这给人叫下来啊,画图也不差这一会儿,也不能总干活啊!”陈露阳一边嗑着柿子皮,一边皱眉。

    “叫了,叫不下来。”孙红军在旁边插话。

    “自从咱们修理厂跟市经委立了项,小张就跟打鸡血似的,人都快钻图里了。”

    “刚刚我上楼给他送了一个冻柿子,让他一边吃一边画。人家连头都没抬,说啥也不下来。”

    “是吗?”陈露阳撇撇嘴,把手里的柿子皮往垃圾篓一扔,转身顺手从盆里拿了个冻梨,

    “我上去瞅瞅。”

    虽然他没有张楠岁数大,但既然在自己的修理厂,那自己就得为他负责。

    上了二楼,推开门。

    屋里没开灯,只靠着窗边一盏小台泡亮着,

    张楠半个身子压在桌子上,手里握着一支铅笔,胳膊上套着蓝布套袖,正一笔一画地描图。

    桌子底下摞着厚厚一摞草稿纸,上面全是轮的线条、尺寸、批注。

    “师兄,”陈露阳站门口招呼。

    “咱下去跟大家伙儿唠唠嗑,吃点冻梨啥的,画图不差这一会儿。”

    “小陈?!”听到陈露阳的声音,张楠猛的一转头,兴奋道:

    “我把制动推杆那张图画出来了!”

    “真哒?!”

    陈露阳眼睛一亮,迈开大步就奔到了桌子前。

    只见张楠从边旁抽出一张蓝图纸来,指着边角的密密麻麻的批注和尺寸解释道:

    “你看这里,我改了两次,把原来角度调成斜角了,这样摆臂距离更短,空间节省下来,还能腾给喷嘴管。”

    “还有这里加了个加强筋。”张楠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抑制不住的成就感,

    “原来这一段容易抖,我加上去以后能增加横向稳定性。”

    ……

    起初陈露阳也一起跟着听的兴奋,可是越听到后来,陈露阳就觉得越是不对劲。

    这张楠的状态不太对啊!

    “师兄,你没事吧?”

    陈露阳看着张楠,只见他眼神发直,额头上一层细密的汗,脸色也泛着一丝潮红。

    “没事,就是头有点晕。”

    头晕?

    陈露阳眉头一皱,把冻梨往桌上一搁,抬手一摸他额头。

    日!

    “你这都烫手了,能不晕么!”

    张楠愣了一下:“还行……我没事。”

    “没事个屁!”

    陈露阳一把将铅笔抽出来,扔在桌子上,也不管对方挣不挣扎,抬手就往炕那边推。

    “冻柿子别吃了,我让红军儿给你煮点姜糖水,你现在赶紧上炕睡觉闷汗。”

    “可这图……”

    “图先放一边,你现在的任务是上床休息!”

    陈露阳语气一沉,脸也拉下来了。

    “这是修理厂,我是主任,听我的!”

    “赶紧上炕闷汗去!”

    “你要真烧出个好歹,张老师不得把我这地界给拆了!第二批通用件谁画?你让陆局去学画图吗?”

    虽然张楠还想坚持,但架不住陈露阳真动了手。

    东北小伙儿一身力气,三下五除二就把张楠按进了被窝,边叨咕边把人裹得严严实实。

    等陈露阳再下楼时,屋里正热热闹闹唠着嗑。

    “红军儿,切点姜,整点红糖水,张楠发烧了。”陈露阳道。

    “发烧了?!”孙红军正咬着半块冻梨,一听这话眼睛都圆了,

    “刚才我上楼给他送柿子的时候还好好的,看着精神头也挺足的啊。”

    “他那是强撑着呢!”陈露阳皱眉说道,

    “脑门烫得跟烧锅似的,也不吭声。幸亏我上去瞅了一眼。”

    “行,我这就去!”孙红军连忙把冻梨往桌上一放,撸起袖子就往厨房跑。

    陆局道:“最近病毒多,明天我领大家来个大扫除,烧点醋撒一撒。”

    陈露阳点头:“大扫除的事儿就辛苦你了。”

    “张楠把制动推杆的图纸画出来了,明天我打算趁热打铁,去跟学校当面敲下加工安排,把节奏往前赶一赶。”

    “好!”陆局痛痛快快答应下来。

    ……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陈露阳就起来了。

    外面冷得厉害,

    跟着大家伙一起吃完早饭,陈露阳穿好棉衣刚准备出门。

    还没等戴帽子呢,就看见张楠裹着厚棉袄、脖子上围着围巾,脸色发红的从楼上走了下来。

    “你咋下来了?”陈露阳一愣。

    “我跟你一起去。”张楠拉了拉袖口,语气带着坚持。

    “你烧还没退利索呢!”陈露阳皱眉,“好好在厂里歇着,我们拿着图纸就行。”

    “我不去你说不清楚。”张楠坚持往外走。

    “推杆那张图我画的,哪里能削,哪里不能动,我心里有数。”

    “到时候你要是讲不清楚,技校那边一句‘不好加工’,那我图不是白画了?”

    “再说了,”张楠顿了一下,眼神认真的看着陈露阳,

    “我就当出去透口气,别管我。再烧也烧不死我。”

    陈露阳盯着他看了两秒:“死活都拦不住你是吧?”

    张楠站在原地,双目平静的看着他。

    陈露阳叹口气,抬手接过张楠怀里那卷图纸,顺手把他围巾往脖子上又勒了勒。

    “那就走!”

    ……

    等到了丰南技校的时候,门卫大爷还记得他们,没多说什么就放行了。

    何正书正在车间里看学生调刀。

    知道陈露阳过来,何正书擦擦手从车间出来,就看见陈露阳和一个精神状态不是太好的青年站在门外。

    “何老师,我今天又来打扰了!”

    陈露阳热情的跟何正华握了握手,随即笑着回头搂着张楠,正式介绍道:

    “这是张楠,北大力学系的学生,张老师的高徒,也是项目零件的绘图负责人。”

    “你好。”何正华伸出手跟张楠握了握,随即疑惑的看了看张楠。

    只见张楠烧的眼睛湿润润、亮晶晶的,脸蛋红红,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刚刚哭过一场,别说看着还挺好看~

    “这位张同学,你这状态不太对啊,要不然一会儿去我们校医院瞧瞧?”

    “没事,吃过药了。”张楠嗓门哑哑的开口。

    “那行。”何正华也不墨迹,对陈露阳笑道:

    “上次你来,光是在办公室里坐着了,也没来我们的实践车间走走。今天带你参观参观。”

    “好啊!”

    陈露阳这次还真就想看看对方的生产情况。

    当下何正华领着陈露阳和张楠,走进车间参观起来。

    整个实践车间分成了三排操作区。

    靠墙一溜是普通车床,最靠近窗户的是两台卧式铣床和一台老旧的立铣,中间还有几张搭着铁板的工位桌,供学生做装配钳工练习。

    后排那头堆着一堆磨刀机、台虎钳和一台摇臂钻床,几名学生正围在那儿换钻头,看样子在练阶梯孔定位和铰孔操作。

    整个车间虽然显得有些破旧,但从地面清扫、工具摆放,到学生戴帽穿衣的规范程度上来看,还是挺讲规矩的。

    “这台车床能走刀吗?”陈露阳指着靠墙的一台设备问。

    “老CA6140,能走。”何正华道,“就是尾座不太准,干活得留点余量。”

    “铣床也能用?”陈露阳问。

    “可以。”何正书点点头,“那台X62W是我们系里宝贝,带横向行程限位的,可以跑点小槽,就是吃刀飘得厉害。”

    陈露阳和张楠对视一眼,心里有数了。

    技校的工具齐是齐,但都是教学级别。

    干点简单粗加工没问题,但真要上精度、控公差,可就够呛了。

    看完车间,几人站在角落的一张工装台边。

    陈露阳从帆布包里掏出图纸递给何正华,道:

    “何老师,这是图纸,您看看。”

    “你们图纸画完了?”何正华诧异地接过图纸,摊开一看,

    “……这是一体推杆?”

    听到对方问到图纸,始终站在旁边的病恹恹的张楠,提起精神,开口道:

    “对。这是我们设计的一种制动推杆,”

    “前端接制动器,尾部连联轴器。中段这圈是限位环,用来止退。”

    何正华问道:“这环你想怎么搞?割槽还是走刀?”

    张楠回答:设计时考虑的是走外刀,用3毫米刀片掏。刀架切入后带退刀斜面,顺便形成一个止口。”

    何正书皱了皱眉头,“你这环是跟推杆本体一块出的?不是分段车好再压装?”

    “是整体出的。”张楠用手指着剖视图,声音有点哑。

    “这一段不承力,要求不高,料棒够长就能直接掏出来。”

    说完,张楠轻轻的咳嗽了一声。

    他烧得不轻,说话间声音都有些发飘。

    但是站在图纸前,

    张楠还是拼命的集中注意力,一个个的去回答何正华的问题。

    等到何正书把整张图纸顺着从头捋到尾,又翻回第一页。

    他合上图纸,对陈露阳道:

    “你们的图纸我看完了。”

    “我得实话说,你这件要是全交给我们这儿搞,”

    “咱这条件,吃不下。”

    他说着伸手往车间里一指:

    “我们这边的车床顶多靠表调个±0.1公差,铰孔也就一般水平,H7就别想了。而且咱们没有内锥刀,全靠手磨,误差控制不住。”

    “再说,我们这帮学生也不是正儿八经干项目的技术工人,大多数刚摸熟机床。”

    “你这精度高、结构复杂,要真划坏了刀具、砸了卡盘,谁也担不起责任。”

    “最关键的是,我们用的是教学设备。”

    “刚性差、负载低,吃不住大料,尤其像你这推杆要是四五百毫米长,车床卡盘都未必能压得稳。”

    “那你觉得能做哪一段?”陈露阳开口问道。

    何正华思索片刻,指着图纸上的几处节点位置,道:

    “我们这边能先给你们把推杆的外轮廓粗车出来,也就是圆柱定位段、限位环轮廓、导柱初胚这几段。”

    “但像这边的精配孔、键槽还有后头这段配合段,精度高,要求严,这些咱们不敢碰,也碰不了。”

    他把图纸往回一推,语气坦诚:

    “我们技校这边的定位本就偏教学方向,练的是基本功,不是拿来做精密件的。咱这儿不比你们修理厂,老师傅天天拿活练手。”

    “我们这帮学生,轮廓粗车、开槽钻孔都没问题。”

    “但涉及到高配合精度的孔、槽,还有带公差的配合段,得靠厂里的老师傅,学生真不敢碰。”

    “明白。”

    陈露阳“嗯”了一声,语气比刚才多了几分正式:

    “还有一件事。”

    “我们这个项目,已经被市经委正式立项了,挂了市级试点的文。现在是由北大和修理厂共同申报,市经委、市科委联合备案的‘产教协同示范项目’。”

    说着,陈露阳从书包里抽出一张红头文件的复印件,递过去。

    何正华一眼瞟见右上角文号,再一看盖章,眉毛挑得老高。

    竟然还真的是市经委的章!

    陈露阳趁势继续:“所以我希望能以‘联合实践实训’的方式,把咱们技校正式纳入项目协作单位。”

    “我们修理厂负责出图纸、提供材料,并安排工艺指导老师到场。”

    “贵校这边提供场地、教学设备和操作学生,由实训老师全程参与监督生产。”

    “双方签署《联合协作备忘录》,每轮试制过程留档、结果归档、样品回收检测,资料全部入账入册。”

    “等到年底市里和学校组织项目评估,申报材料上会专门列出协作单位,只要产出扎实、过程留痕,评优表彰时您和学校的名字都会被列入推荐名单里。”

    嚯!

    何正华忍不住抬起头看着陈露阳,眼神中全是震撼!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608/2837538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