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青年万岁!
推荐阅读:宗门不收天才,出门都成巨擘了? 绝区零:请叫我寂灭之龙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请叫我大道祖 抽象派影帝 遮天:开局圣体,不死道人来偷袭 苟在修仙界种田长生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穿越柯南三十年前,截胡妃英理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
在片儿城迎来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北大校园也迎来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纪念运动!
校园里早早就挂上了“弘扬一二·九精神,投身现代化建设!”、“青年兴,民族兴!”、“科技兴国,从我做起!”的横幅。
图书馆前广场上,火炬方阵人潮汇聚如海,外围是各系学生组成的整齐方阵,中间是一条被临时划出的火炬传递路线,两侧拉有红绸,维持秩序。
随着广播台播放一曲激昂的《黄河大合唱》,无数学生站在未名湖畔升起的冬日晨雾之中,纪念“一二·九”运动的火炬传递仪式隆重开始。
作为火炬传递手,
一大早陈露阳就站在了自己的点位,时刻做好着准备。
北大的火炬队伍由十八人组成,涵盖各院系年级,象征代代青年接力传承。
陈露阳是第七棒。
在他的前面,皮埃尔冻的逼呵的原地跑步搓着手。
瓦蓝瓦蓝的眼睛写满了兴奋和激动,时不时还站起来蹦几下,想看看火炬到没到。
掌声骤起,口号声接踵而来。
火焰在远处跃动,像是从历史深处一点点被点燃,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再传到下一个人。
等到了皮埃尔那一棒,这个一脸冻得通红的老外猛地往陈露阳这边一冲,像扛着世界最光荣的使命似的把火炬高高举起!
“Here we go!陈!”他大喊,喘着粗气把火炬递过来。
陈露阳接过火炬那一瞬,掌心一热,心跳也跟着“咚”地一震。
他猛吸一口凉气,将火炬高举过头顶,忍不住高喊了一句:
“青年万岁!!!”
当他接过火炬,迈开步伐奔跑在通往图书馆的甬路上时,
耳边是迎风的呐喊,四周是如林的标语与欢呼人群,
两旁列队站立的同学方阵中,有人鼓掌,有人挥舞小旗,有人跟着喊起口号:
“振兴中华,从我做起!!”
“青年兴,民族兴!!”
“……”
熟悉的呐喊从历史中回响而来,跟着他手里的火焰一起呼啸穿过这风声与人声交织的长廊!
仿佛一瞬间,他不是在1981年。
他穿过的是1935年的街头,是百万青年走上街头、投身风雪、敲起鼓点高喊口号的历史现场。
当他抵达第八棒,稳稳把火炬交给前面数学系的女生时,四周爆发出一阵更响的掌声与呐喊。
“好!!”
“加油!!”
“北大加油!!”
火炬继续传递,
队伍继续前行,奔向北大东门外的红色纪念碑广场——李大钊先生铜像所在的地方。
铜像高高伫立在冬日寒风中,肃穆沉静,仿佛正默默注视着这群传承他信仰的后辈。
广场四周已站满了学生和教职员工。
校广播台正在宣读一二·九运动简史: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北平数千名青年学生,以北大为先锋,走上街头,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揭开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篇章……”
最终,当最后一棒火炬手——学生会会长陆正平将火炬高高举起,与前方两侧汇聚而来的队伍一起齐聚铜像前的火盆时,
掌声如雷!
李大钊雕像巍然伫立,在飘雪中肃穆庄严。
广播中传来男主持人魏楚雄浑厚有力的声音:
“请全体肃立,默哀一分钟,向李大钊先生致敬!”
全场高呼:“敬礼——!”
十八位火炬手整齐举起右手,在大钊先生铜像前庄严肃立。
广播员用清亮而庄重的声音领读誓词:
“我们在此庄严宣誓——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传承精神,敢为人先!
立志图强,服务人民!
不负时代,不负青春!
刻苦学习,勇于探索!
献身祖国,振兴中华!”
数千名学生齐声应和:
“献身祖国,振兴中华!!”
喊声震天,回荡在燕园上空,仿佛连未名湖都因此结了一层晶亮的光。
宣誓完毕后,
魏楚雄介绍下一环节:“本次纪念活动的新生代表,经济系一年级学生,陈露阳同学发言!”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
陈露阳站在麦克风前,冲着大家鞠了一躬。
他没有稿子,深吸一口气,声音清澈而坚定:
“李大钊先生曾说:‘青年者,国家之魂。’
五十六年前,也是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日,北大的前辈们走出了课堂,冲上了街头。为了民族生存与国家命运,冒着严寒、忍着镇压,喊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
那不仅是一次学生运动,
更是中国青年觉醒的起点!
是一代代北大人至今为傲的光荣传统!
正是他们的流血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校园安宁、学术自由。
我们不能忘!
青年不能只满足于读书、考试,
更要胸怀天下、肩负时代使命!
要讲求专业,更要讲理想;
要能翻书,更要敢翻山!
五十六年前,他们高呼‘救亡图存’;
五十六年后,我们高呼‘振兴中华’!!!”
当年他们是铁肩担道义,
今朝我们当敢于下车间、进厂矿,
去田野、下乡村,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做一个真正顶得住、冲得上、靠得住的青年!”
话音落地,掌声雷动!
广播站响起雄浑的《我们走在大路上》,高音喇叭里传来魏楚雄激动的声音:
“一二·九的精神没有褪色,它正被新时代的青年用新的方式继续传承!
“青春不息,奋斗不止,振兴中华,吾辈当行!”
……
宣誓仪式结束那一刻,陈露阳的耳朵还有些嗡嗡作响。
掌声、口号声、广播里雄浑的《我们走在大路上》交织在一起,像一股热浪将他整个包了起来。
他站在李大钊像下,手心还残留着火炬传递时的那点余温,呼吸间都是冬天刺骨的冷和胸腔里翻滚未平的热血。
“露阳,走,集合了!”
沈飞在后头冲他招了招手,“咱们得赶紧去大礼堂了!”
陈露阳这才回过神。
这次“一二·九”纪念运动,为了搞得既热烈又庄重,校团委可是下了大力气,不光有火炬传递和李大钊像前的宣誓仪式,还排了整整一天丰富而紧凑的活动:
有政法系与地质系联合出演的校园剧《风起云涌》;
有北大与多所高校联合举办的“青年在行动”交流座谈;
有中央乐团、北大舞团、留学生联队参与的“时代的回声”纪念晚会;
还有邀请1935年亲历“一二·九”的老校友返校演讲的“火种计划”。
陈露阳不光是火炬手、大一代表发言人,还是学生会外联部的骨干成员。
这些活动,他不但要参加,有的还得帮着联系、有的要布置现场、有的甚至临时客串演出。
想像普通同学那样,挨个活动逛下来、沉浸式体验一天纪念氛围?
做梦!!!
一整天下来,
等到“时代的回声”文艺晚会的最后一曲落下,灯光打亮舞台,校领导、演职人员、留学生团队一齐谢幕的时候,陈露阳已经累得连腿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他个子高,自觉地往队伍后排站,特意把前头位置留给了女生和留学生。
大灯打在他满是汗水的脸上,照的他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舞台上,校领导走上前来,一边和演员同学一一握手,一边微笑着寒暄鼓励。轮到陈露阳时,他刚伸出手,就听见团委的王老师笑着向领导介绍:
“这个就是陈露阳,咱们今年的风云人物。”
说话间,
站在最前面的中年人抬起头,一边主动跟陈露阳握手,一边笑呵呵的一脸慈祥道:
“怎么今天没带红领巾呐?”
草……!
陈露阳老脸造通红,硬着头皮道:
“老师,今天风太大,我怕把红领巾吹跑了。”
这话一出口,几个校领导和王书记都乐了。
这陈露阳反应真够快的了,这时候还能现场挂上一句。
等校领导和所有学生演职人员一一握完手,这场纪念运动的压轴大戏,终于算是圆满收场!
现场的学生、志愿者、演员们,包括那几位留学生,也一起把会场里里外外收拾干净,确认没落下什么,这才陆陆续续离开。
“好家伙……总算把这摊大活儿干完了。”
走出会场,沈飞重重呼出一口气,整个人似乎累到不行。
陈露阳故意哪壶不开提哪壶,笑嘻嘻道:“沈哥,咱还有元旦晚会呢,这才哪到哪儿,您可不能松懈啊!”
沈飞一脸生无可恋:“到时候再说吧!”
“从开学到现在,团委这事那事就没停过。”
“我再不抽空看看书,等期末考试的时候就得光荣挂科,直接抹脖子了。”
沈飞抹不抹脖子,陈露阳不在乎。
”沈哥,我那木牌你可别忘了给我啊!”
这可是“一二九运动”的纪念小木牌,刻着年号和图案,超级有纪念意义!
陈露阳惦记好几天了。
“啥?!还有小木牌!?什么小木牌!?”
旁边的马铁丽听出了重点,调门一下就起来了。
“对啊沈哥,什么小木牌?”
小中文一脸茫然的看着沈飞:“你不是说是给钢笔吗?”
“啥?!还有钢笔?!”
马铁丽眼睛都瞪大了:“你不是说给书签吗?!”
“咱校长亲手写的书签!”
啥?!
陈露阳这次也坐不住了。
北大校长亲自写的书签?
这可比小木牌牛逼多了。
瞬间,陈露阳不乐意了。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埋怨:“沈哥,你这怎么搞得还分人分批次呢?”
“我们仨还怎么还每个人给的东西都不一样呢?”
小中文也不依不饶:“那我到底发啥呀?”
沈飞咬着后槽牙,死死盯着陈露阳,眼神里写满了“你就不能少说一句吗”!
你说你好好的,没事儿说什么小木牌啊?
沈飞重重叹了一口气:“有,都有,你们仨啥都有!”
“小木牌、钢笔、书签,一个不落。”
真的?
陈露阳不相信地看了看沈飞,疑惑问道:
“沈哥,你不会还藏着其他好东西没给我们吧?”
沈飞瞧着陈露阳,幽幽开口道:
“我还有俩腰子值钱,你要不要?”
“你要的话我现在给你们。”
陈露阳瞧出沈飞怒了,赶紧赔笑道:“不至于~那不至于沈哥!!”
“这玩意儿挺金贵的,您自己留着好好用,你这给我们了,我们也用不上。”
沈飞眼神瞪了他一眼,甩了甩脖子上的围脖,气哄哄的扭头走了。
“呸,这不要脸的!”
马铁丽气得忍不住指着沈飞的后背骂:“他一天天满嘴跑火车,逮谁给谁画大饼!”
“他还有脸生气!
陈露阳见马铁丽生气,赶紧帮着沈飞打圆场,把话往回拉:
“马姐,你别生气。沈哥要真偏心,也就偏你一个人~”
“你看,钢笔我们大家谁都有,可校长亲笔签名的书签,出多少钱都买不着。”
“部长心里还是很心疼你的。”
“心疼我???”
马铁丽一听这话,脸立马变了色,像是被哪根筋戳中了,语气都拔高了半度:
“开什么玩笑?我用他心疼?他算老几?”
说完,马铁丽一跺脚,撩起围巾哼了一声,扭头气鼓鼓地走了。
看着马铁丽转身离去的背影,小中文凑过来,压低声音悄悄问:
“陈哥,我怎么感觉沈哥和马姐……他俩的状态不太对劲呢?”
陈露阳转身看向小中文,胆战心惊道:
“别管对不对了,总之离他俩远点,别回头人俩没咋滴,再给咱俩溅一身血!”
……
虽然“一二·九”运动的事儿刚刚落下帷幕,但陈露阳的日子却一点没轻松下来。
刚歇了一口气,新的任务又追着来了。
全国高教外语英语演讲比赛,初定12月20日举行,离现在也就十天出头。
为了备赛,魏楚雄几乎天天按点来找他。
虽然大家知道他是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但无奈“许云峰”的身份实在太深入人心。
每次看到魏楚雄的时候,经济系的学生就条件反射似的没什么好脸。
甚至郑哲还忍不住问陈露阳,
是不是他也是被魏楚雄批条子批过去,给他当辅导陪练的。
惹来了陈露阳好几个大白眼。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4608/2837538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