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第307章 32发4中,国军标不提前上线都不行

第307章 32发4中,国军标不提前上线都不行


“范副厂长,曹副厂长,难道同样标准的发射系统,就没法发射同样技术标准、不同厂家的弹药?”

    谢威板着脸质问两个厂带头的人,“当初的生产合同上,可是有着详细的标准,所有加工产品必须按照工艺文件,图纸要求生产!另外,我要求看到眼前这两套发射系统的生产工艺文件、所有零部件从原材料的炉批号到各工序的流程卡、质量追踪卡以及检验数据!”

    “……”

    无论是北方工业的人,还是102的人,脸色瞬间大变。

    就是最核心的零部件,他们也拿不出来。

    生产过程什么情况,谁都知道。

    “按照谢威同志的要求做!发射系统跟火箭弹全部都是出口的,谁都不知道用哪一套发射系统发射哪一枚火箭弹。”

    龙耀华开口了。

    他开口了,即使不情愿,102跟北方工业的人也都只能按照要求,让技术人员把已经装填好的火箭弹从发射箱里吊装出来。

    在吊装的同时,范志勇跟北方工业的副厂长曹兵两人凑到一起,没等他们商量出结果,谢威就再次开口:“换成我们的人去装填,给他们每一枚编号!我们需要更详实的数据。”

    不等龙耀华等人同意,方鹏举就示意他们带来的操作人员上前。

    这批技术操作人员是从部队选拔的一批退伍军人,也是为部队远火部队组建准备的种子教官,其中好几名都是从最早时候就跟着,全程参与了上次从东北黑土地到西北戈壁滩的环境测试跟实弹测试。

    这一次涉及到的东西很多,不然伊拉克送到这边培训的种子教官也会参与进来。

    发射系统跟火箭弹的尺寸差距大,会导致落点误差增大,一旦伊拉克知道了,已经签署好的合同非得出问题不说,连后续的销售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报告,重新装填完毕!”

    半个小时后,试射场负责人再一次汇报。

    “沿途雷达站所有雷达已开机,靶场也做好了接收准备。”

    重新装填满火箭弹的两套发射系统,已经待命。

    “单发,目标距离80公里,方位275……”

    发射车后面的发射箱在液压驱动装置下,开始快速抬升。

    “发射!”

    “轰~轰~”

    两门火箭炮,各自有一枚火箭弹弹开发射箱盖,拖着长长的尾焰迅速向着导向管所指方向扑去。

    留下的烟雾快速向着四周弥散。

    由于这次是实弹测试,所有火箭弹都不带遥测信号发射装置,试射场跟靶场有着很远的距离,各雷达站捕捉到的火箭弹飞行参数,需要整理后再汇总过来。

    当时是无法得到结果的。

    “目标140公里,方位245……”

    “轰~轰~”

    每一次,都是两套发射系统各自一枚火箭弹同时向共同的目标而去,这样也能进行对比。

    第一轮,每次都是单发。

    而第二轮就不同。

    “两发齐射!目标……”

    “轰轰轰轰~”

    “两发齐射……”

    “四法齐射……”

    “要是有一个营进行齐射,火力得多猛!短短十多秒时间就把上百发火箭弹砸到敌人的阵地上……”

    不少部队大佬觉得,只有如此凶悍的火力,才能勉强缓解部队对火力不足的恐惧。

    “火力猛归猛,弹药消耗也大啊!要是在战场上,齐射打了,补给都跟不上……弹药运输根本就跟不上消耗……还不如重炮呢!”

    “要是按照卖给伊拉克的价格,就这么短短一会儿的时间,两门火箭炮就打出去两百多万……一个营,一次齐射1000多万就没了……”

    “……”

    听到一个火箭炮营一次齐射就得上千万,部队的大佬们原本的兴奋,瞬间消失。

    火力猛归猛,成本却是奔着让本就穷的部队破产来的。

    还能指望什么?

    一千万,122毫米榴弹,都能生产20000发,这么多的弹药,可以让一个炮兵团打到炮兵们胳膊都抬不起来。

    来的都是跟装备有关的大佬,虽然对这凶猛的火力很满意,可对于高昂的成本跟庞大的后勤压力,都觉得部队不采购这150公里射程的火箭炮是明智的决定。

    如此的实弹射击测试,弹药消耗得很快。

    仅仅半个多小时,32发火箭弹全部被两门火箭弹打了出去。

    “靶场那边直升机已经出动,数据很快就会汇总到这边。”

    方鹏举向龙耀华汇报。

    龙耀华点头,随后说道,“这火箭炮火力是没得说,弹药不仅成本高,消耗对后勤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他之前就听到汇报,陆军方面自然希望能给集团军一级装备上这种火力凶猛的远程火箭炮。

    可最终,因为成本跟弹药消耗的问题,被陆军装备、总装、总后以及总参等所有部门联合否决。

    “首长,这是远程支援火力,任何一场战争,如果需要这种火力进行不断齐射,仗已经没有必要打下去了。”

    谢威咧嘴笑着说道,“从设计之初,这款火箭炮就是为了远程打击敌人装甲集群、部队集结地、战场指挥部甚至前线机场的,基本上一次齐射,就足够……”

    龙耀华一想,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轰隆隆~”

    远处天空传来了直升机发动机的轰鸣声,很快,一个小黑点就越来越近。

    “数据来了!”

    一架军绿色涂装的直-5很快就停在了试射场。

    而102跟北方工业的人,脸上却是越来越严肃,压力越来越大。

    西北戈壁冬日的寒冷比起此刻他们心中的冷意,都是温暖的。

    发射没出问题。

    可弹着点……

    方鹏举迅速跑过去,迫不及待地拿到了记录数据的纸张,随后快步跑向一旁的厢式车辆。

    这里面,不仅有着学校专门开发的弹道计算机,还有一直在里面等着的谢柔。

    “小谢,你先看看。”

    此刻裹着厚重军大衣窝在车厢一角的谢柔刚睡醒,打着哈欠接过了方鹏举手里的厚厚一叠记录着32枚火箭弹飞行轨迹参数的资料。

    “第一轮,编号17的火箭弹,落点误差1700米,编号05的误差780米……”

    “怎么可能这么大的误差!”

    方鹏举急了。

    “上面记录的落点,理论落点我们之前就已经计算出来了的,弹道轨迹需要进一步计算才能确定。”

    看到谢柔翻着白眼儿瞪自己,方教授急忙解释:“我不是说你,你继续。”

    “第二轮……”

    方鹏举越听越心惊。

    打出去的32枚火箭弹,距离理论落点,最远的达到了2376米的距离;在射击精度范围内的,仅仅只有4发!

    “要命了,这样的火箭弹如果交付给伊拉克,咱们一辈子都别想翻身啊!”

    弹道轨迹没出来,谢柔的计算能力,远比计算机更靠谱,这是早就证实了的。

    “差很多?”

    谢威早就有心理准备。

    要不然,也不会邀请这么多部队后勤系统的大佬来参观实弹试射。

    “你看吧。”

    “吸~”

    接过初步的结果,饶是有心理准备,谢威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怎么差这么多?在命中精度范围内的只有4发?”

    “谢柔给的结果,更详细的数据跟弹道轨迹正在计算,要一个小时后才能有结果。这可怎么办?如果不解决,到时候受影响的不只是我们的火箭炮……”

    方鹏举咬牙说道,“真不知道他们怎么生产的!”

    “如果非要说,他们生产的导向管跟火箭弹的误差可能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大……”

    上百公里射程,最大误差将近2400米,看似差距很大,可这是没有制导系统的火箭弹,不是导弹。

    “怎么?结果非常差?”

    龙耀华见谢威脸色阴沉,开口问道。

    谢威把初步的结果递给了龙耀华,“首长,这就是没有标准化的结果,两个厂生产的发射系统,三个厂生产的弹药。如果生产厂家再多一些,结果可能更差……”

    “这就是你邀请我们来参观实弹打靶的目的?”

    龙耀华此刻算是明白了谢威的目的。

    结果,实在是太让人难堪了。

    “对。首长,武器装备生产的标准化,任何一个机械工业部都没有办法搞起来。北方工业属于五机部……去年七机部出台的7905七专技术协议,只是针对元器件……”

    必须提前推动国军标的制定跟推广。即使等到84年再推出8406技术条件,同样也只是针对军用元器件。

    只有国军标推出,军品生产才能真正地有标准,并且按照标准生产、执行。

    目前正是最好的机会。

    先推出,然后试用,等派到美国学习的技术骨干回来,把美国人的经验融合到一起,形成自己的军用标准。

    “说说你的具体想法。”

    龙耀华也意识到了谢威说的问题的严重性,国内确实没有进行过标准化。

    基础差,工业底子薄弱,甚至穷,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是只要能修改利用的,都会改一改。

    “由总参、总装牵头,制定军用标准,然后下发到所有军工厂,任何零部件的生产都必须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执行,生产过程中任何一道工序,只要超差就报废,不允许流入下一道工序……如果成品质量有问题,就不允许装配……”

    几十年后,国军标是远比民用领域的国家标准更加苛严的标准。

    超差,即报废。

    不管成本有多高,必须无条件报废。

    至于修改跟超差零件配合的零部件?

    不行!

    “一旦制定了标准,在一些高精尖的零部件生产中,成本怕是会超乎想象啊……”

    龙耀华听完后,并没有点头认可谢威的提议。

    他负责装备相关的工作,自然清楚目前全国各大军工厂的技术水平,高精尖端的零部件,往往生产一个都需要很长时间,按照谢威这样的提议,只要不在标准公差范围内,就报废。

    成本会上升到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程度。

    “短期内确实如此。如果没有可以让所有单位统一执行的标准,在后勤维护保养方面的难题永远无法解决……我们跟122厂合作生产面包车,为了降低后勤维护人员培养成本,从一开始就要求零部件生产工厂必须按照我们提供的图纸加工生产,在生产过程我们发现,不仅生产效率提升很多,车辆的性能也都保持一致。”

    此刻,谢威直接用122厂的汽车生产说事。

    汽车工业,是全世界最早推行流水线生产的,同样也是最早开始搞标准化生产跟管理的,甚至现在的小鬼子为了控制生产质量,已经开始搞“5S”管理。

    推动国家标准出台,太难。

    先推动国军标吧。

    “32发,4枚命中……通过分析,全部是尺寸不一致导致,这点,我相信你们都没有话说对吧?”

    谢威严肃地看向102、北方工业等生产单位的负责人。

    结果他们已经早知道了,连质量控制的流程卡、质量跟踪卡都无法完整地拿出来,要没问题,谁信?

    “既然没意见,目前所有的生产,全部暂停,各单位各自出20名有经验的检验人员,相互派遣,按照我们提供的设计图跟工艺流程图,任何一个零部件超差,必须报废;整体质量必须出具检验合格报告……学校将会派出检验人员对过程巡检、零部件抽检、成品根据检验合格报告抽检,但凡检查出不合格,整批报废!做不到就请提出来,我们另外找厂家!”

    谢威这话说得就非常不客气了。

    换成其他时候、其他场合,江山机械厂的人不会有意见,但是北方工业跟102的领导,怕是直接要掀桌子。

    可当着一众部队领导在这里,他们连头都抬不起。

    32发火箭弹,4发在精度范围内命中目标,有两发还是江山机械厂生产。

    其他28发,都算不合格的。

    他们能干什么?

    可以想象,接下来整个后勤装备系统会整顿质量了。

    谢威并没有在生产质量问题上说太多,具体的情况,已经摆在龙耀华等后勤装备系统的领导面前,如何解决,就是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交给部里处理,另外,问部里要一批有经验的检验,组成巡检团队!”

    面对刘德宝的担忧,谢威反而平静。

    只要质量卡死,超差报废,火箭弹落点精度差的问题瞬间就会解决。

    又不是设计上的问题。

    “问题是,我怕他们以这为借口,到时候拖着生产……”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3560/2837557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