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国防科工委提前挂牌,十号工程!
“磨洋工,拖生产?呵~”
谢威冷笑了一声,“只要他们的领导干部不担心自己位置坐不稳,不顾国家利益,他们尽可能地搞事儿。甚至都不用我们出头!回去的时候,咱们有必要去拜访一下郑部长。”
“五机部那边呢?”
“不用。他们会比部里更关心这事情,全国不是只有这三家厂能生产火箭炮跟火箭弹!要不是因为他们产能大,生产线稍微调整就能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也不至于选择他们不是?”
对于这点,谢威比谁都清楚。
随着改革开放后军费不停被削减,各大军工单位的生产计划也跟着被不断削减,甚至有一些没有自己产品、技术落后的军工配套单位的生产计划直接降为零。
如此庞大的生产,哪家单位想要放弃?
“亏得当初102还想把所有订单都给吞下……要是全部都由他们生产,到时候发现问题,才是要命的。”
刘德宝叹了口气,看向谢威的眼神让谢威心里发毛。
老家伙又想到什么了?
“我算是明白当初你为什么非得要求多几家单位生产,虽然给管理上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质量问题也容易发生,可这能让不同单位下属的生产厂相互竞争……”
原来是这。
当初谢威提出让不同机械工业部下属的单位生产远程火箭炮的时候,刘德宝跟李瑞等人都是反对的,甚至连七机部的上级领导也有些不理解。
还是谢威以交付期短,生产任务重,时间紧张的理由说服李瑞,让他去说服七机部领导的。
“只有竞争,才能更快发展。”
谢威丢了这样一句话,也不去关注后勤系统的大佬们如何开会讨论解决方案,直接回到自己的房间睡觉去了。
一众大佬就在招待所的会议室里开会、讨论。
甚至直接要求102、北方工业跟江山机械厂的负责人拿出解决方案。
在部队大佬们的介入下,范志强跟曹兵这两个大厂负责人,也只能不停地点头答应。
“谢威,这样真的能控制质量吗?要是卖出去的火箭炮精度跟我们之前提供的参数差距太大,招牌被砸了,到时候受到影响的可不只是我们的火箭炮,还有全国的军工出口业务。”
第二天,回程路上,方鹏举一脸担忧。
他告诉谢威,昨晚上众多部门大佬们开会讨论了一晚上,连休息都没有,早上直接就踏上了返程的道路,急着回去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国家军用标准》的事。
军用标准推出,绝对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
可现在,出口的150远程火箭炮的问题急需解决。
“102跟北方工业拿出的方案是什么?”
谢威没有直接回答方鹏举的问题,而是问了另外的话题。
“缩小公差范围,统一选择一样的公差,确保生产质量一致……”
“这不就得了?这也是我们想要的。”
谢威咧嘴笑着。
方鹏举先是一愣,随后也意识到,只要三家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都选择同样的公差,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做,质量问题就得到控制了。
“超差一点就直接报废?配合的零部件修改一下,也能使用,这样不是太浪费了吗?”
谢威跟刘德宝两人刚到郑部长办公室,郑部长就开口了。
范志勇这是先来告状了?
当着部队领导们的面保证了,转过来就找部里领导告状,说什么浪费?
范志勇这人不太行啊。
“不是范志勇同志来找我,目前第一批生产的不少零部件都存在问题,要是全部报废,可能会影响交付……”
郑部长见谢威的小表情,叹了口气,“从其他方面也能想办法解决……”
“部长,这次测试结果您知道了吗?”
谢威同样没有直接回答。
“知道。这应该是别的问题导致的吧?按照102跟北方工业开始的装弹,不会出现这么大的误差。部队在使用的时候,完全可以从一开始就进行测量、分类……”
谢威瞪大眼睛看着郑部长。
他万万没想到,郑部长会如此看待这事情。
或许,不只是郑部长,而是很多高级领导都是如此的认知。
标准化的推行,难度这么大的么?
部里去年才出了7904七专技术协议啊!
“领导,一旦战争爆发,前线官兵在打完发射箱中的火箭弹,先测量分类再装填?您可别说在战争之前就完成这些。一旦爆发战争,炮兵动员起来,谁都不知道作战部队会如何布置,而弹药的后勤补给也不可能每个连甚至每个排都专门配备吧?”
郑部长不是部队出身,那也是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
不可能连这点都不清楚。
隔壁三哥家的部队战斗力为什么那么差?武器装备来自世界各地,后勤补给系统极其复杂,还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
“部队要改革,减轻后勤补给,同样是改革方向之一。目前部队因为装备生产的质量问题,后勤压力都很大……部里出台七专技术协议,只控制元器件的质量,机械零部件的质量一旦无法稳定,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某个零件出了问题,就进行修改,不仅浪费更多时间,同样会对产品的整体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军品咱们先不说,卫星跟火箭发射前的检查,也没少检查出机械零部件的问题吧?”
饶是面对七机部的最高领导,在原则问题上,谢威也是丝毫不退让。
郑部长的目光紧紧盯着谢威。
谢威同样没有任何退缩地迎着郑部长的目光。
一时间,办公室的气氛变得凝固、压抑。
“部长,总参、总后、总装备等部门领导已经做出决定,准备推出适用于全国装备生产的《国家军用标准》……”
一直都没说话机会的刘德宝,生怕谢威给郑部长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谢威的进步。
此刻,终于有开口的机会了。
七机部只是一个工业部,整个部队跟装备相关的部门都重视起来,统一搞全国装备的标准,七机部只是部队装备供应部门之一,不能不支持不是?
郑部长看了刘德宝一眼,“你们现在护他,是原则都不讲了么?”
“领导,这可不是不讲原则。部队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统一标准,可以让后勤的压力降低……”
刘德宝急忙解释。
郑部长只是看了刘德宝一眼,转头看向谢威:“部里其实一直想要解决生产质量问题,你之前不仅提出要搞复杂系统管理探索,现在又提出标准化,标准化也是复杂系统工程管理中的一部分对吧?”
这话让谢威有些意外了。
不明白郑部长想要说什么,也不好接话,只是看着郑部长。
“你对这些方面思考多,也熟悉,有没有兴趣参与到里面来?”
郑部长的话,让谢威急忙摇头,“领导,我现在手头工作都忙得不行,校企办那边还是一团乱麻没有理顺,好几个科研项目我也都参与其中……”
“空军的那个新一代战机项目么?”
郑部长一脸玩味。
“……”
谢威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不管怎么说,飞机属于三机部业务范畴,学校是七机部下属单位。
“部长,战机项目是三机部611所负责的,我们学校只是部分参与……主要也是为了复杂系统工作的管理探索……”
刘德宝急忙解释。
“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谢威见躲不过去,心中无奈叹了口气,开口说道:“领导,不管是三机部还是七机部,都是国家单位。随着技术发展,武器装备也不能再简单地划分到某一个工业部……举个简单例子,战机上如果要装脉冲发动机,这归七机部管还是归三机部管呢?”
啥玩意儿?
战机装上脉冲发动机?
刘德宝陡然瞪大了眼睛。
“还有,航天飞机,那个应该是七机部管辖吧?可飞机又是三机部的业务范畴……虽然目前咱们每年的航天发射不多,但是早晚有一天,我们得往太空上送人,去月球上看看不是?”
“……”
此刻,连郑部长也都麻了。
这小子也真敢想啊。
不过,就是得有这股子冲劲,国家才能发展不是?
“美国跟苏联都有航天飞机,而我们目前连卫星技术都差,也许要等几十年后才会搞空间站,但是得提前做准备……哈工大作为七机部下属唯一的高校,为部里承担部分空白技术领域的探索工作,是义不容辞的……之所以要搞战机项目,也是为了积累飞机相关的设计经验,为未来设计、制造航天飞机做准备……”
谢威越说越兴奋。
真能吹!
刘德宝此刻已经是目瞪口呆,万万没想到,谢威敢在部长面前吹这么大的牛逼。
可此刻的他也不敢揭穿啊。
别说刘德宝,郑部长也被谢威口中说出来的未来航天任务规划给搞得热血沸腾,甚至恨不得现在就开始往太空中送宇航员,准备建设月球基地啥的。
而在另外一个办公室。
“谢威真的能解决?”
尤利华担忧地看着李瑞,“你得知道,要全国推广统一标准的难度有多大。而这次借着机会搞战机项目,所需的经费还大,七机部内部肯定会有很大意见的。”
三代机,目前国内没有任何技术储备。
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而总装、总后跟空军都拿不出太多的经费来支持这个项目。
要正式研制,除了部队每年给的支持,就得哈工大支撑剩余所需的经费。
“谢威会说服七机部领导的。”
李瑞心中没底,可有对谢威的信心。
“这不是一笔小钱,甚至会影响到哈工大在其他项目领域的投资……而要推动战机项目的国际合作,这也需要很大一笔费用……”
尤利华满脸担忧。
“跟美国的合作,有眉目了?”
李瑞惊讶地问道,“这才没有多长时间啊!”
“之前美国推销F-16/79战机,除了急需先进战机的空军,总装、总后都不支持引进这款战机。咱们技术落后,需要引进的装备很多,只要有了初步的合作,后面更大规模的合作自然也就容易了……”
尤利华无奈地说道,“他们看重的不是眼前的项目……美国的军工联合体,为了利益甚至不惜推动战争的爆发……”
“他们就不怕咱们学到了他们的技术,超越他们?”
李瑞冷哼了一声。
“上面给这个项目命名为十号工程,不属于正式研制项目,由哈工大牵头,秘密搞这工程,相关部门会以相关的课题、技术项目等,每年为哈工大拨款8000万……”
“这么点?”
李瑞皱起了眉头。
不正式立项,是为了避免麻烦,尤其是目前全国大量先进军工项目下马或面临下马的环境下,要搞一款三代战机项目,肯定会遭到很多人反对。
特别是今年,歼-9项目正式取消。
“PL-4改,中距空空导弹、地空导弹,部队就给了不少钱……这事儿,你得跟学校方面沟通一下。”
尤利华的目的,就是这。
李瑞的组织关系已经转移到总参下属的国防科技委,却还担任着哈工大校长的职务。
“另外,为了推动《国家军用标准》,国防科工委将会于年后提前挂牌成立……”
“确定吗?现在很多筹备工作都还没做啊!”
李瑞没想到谢威这次邀请部队众多单位的领导们去现场观看实弹打靶,作用如此巨大。
刚冒出这想法,就否决了。
部队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临时决定,他们才刚回来呢。
“哈工大的PL-4改,对部队刺激太大了。战机探测雷达距离,不如一款导弹的探测距离……”
尤利华叹了口气。
李瑞明白了。
在跟尤利华谈完后,顾不得手里的其他工作,专门去招待所找谢威跟刘德宝。
恰好两人从郑部长那里回了招待所。
“十号工程?不正式立项,却给了工程名称,掩耳盗铃不是?关键是给多少经费?”
谢威很意外。
终于提前了5年正式立项歼-10了。
“初期每年8000万……”
“这么点啊?那些先进技术,几千万砸进去,泡都不一定冒一个……”
刘德宝皱起了眉头。
学校握着几亿的经费,还没有过几天好日子,这又要勒紧裤腰带了?
“有个消息,目前没有正式发布……”
“国防科工委?不仅管装备,还负责项目规划等?这得多大的权利!”
刘德宝不可思议地看着李瑞。
李校长这进步得太让人羡慕了不是?
“十号工程都提前启动了,国防科工委提前挂牌也是正常的。标准化归国防科工委管,对吧?有个单位统筹,也是好事了。”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3560/2837557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