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最年轻的优青
推荐阅读:透支未来,修出个绝世武神 西游:从金兜山开始修炼 从修炼毒功开始无敌 从摸鱼刷广告开始修仙 无限恐怖:中洲队全员轮椅级强化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我靠吃妖成尊,杀出长生不死 让你养狗,你养成了恒星级巨兽? 冠军都拿腻了,居然还要青训? 海贼:不是幻兽,是幻神哒!
哦!
原来他还没有完成证明!
所有人有些遗憾,心头有些空落落的,却又都松了一口气。
但即便是这样,就陈辉目前的成果,也足以让人心惊。
张继平盯着舞台上的几块白板,将那些式子从头到尾再看了一遍,心中已然有些骇然。
因为即便最后陈辉没能完成对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的证明,但这一工具若实现,必定会重塑非微扰场论的计算范式,这个工具本身的意义,并不比证明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差多少。
会议室中沉寂了许多时间,大家都在盯着舞台上的白板,陈辉也期待的看着台下众人,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启示。
可惜,并没有人站出来说话。
等了好一会儿后,张继平才再次开口说道,“陈辉同学围绕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证明问题,提出了离散化纤维丛:时空的“量子网格”法,其技术路线兼具前瞻性与可行性,逻辑严谨、表达清晰,凸显了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独立科研能力。
研究方案紧密结合学科前沿,预期成果有望在杨米尔斯方程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对相关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价值,综上,我同意陈辉同学的课题申请,希望申请人继续聚焦核心科学目标,整合资源深化研究,力争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为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做出更大贡献!”
说完,他看向评委席其他成员,最后将目光落在了田阳身上。
原本答辩结果是不会当场宣布的,但陈辉的表现已经没有任何可以质疑的地方,即便当场宣布,也不会有人有意见,当然,也算是给老朋友一个面子。
温亮支吾一声,最终还是没有说话,虽然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再反对,坐在位置上,靠着椅背,躺平了。
研究高能物理的,大多数学也不会太差,刚才陈辉的方法,他能听懂大半。
虽然陈辉的方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的确让他们看到了一丝曙光,严格来说,这一丝曙光,本身就已经是不小的成果了。
这个成果,用来评这个优青项目,已经足够了。
温亮这个旗帜鲜明的反对派都没意见,其他人就更不会有意见了,最后陈辉的答辩全票通过,成为了这次优青答辩第一个知道结果,通过的候选人。
这一刻,所有人都看向台上那个面色稚嫩的小家伙,这恐怕是华夏历史上最年轻的优青了吧?
“牛啊!”
“大佬,你的团队还缺人吗?我也是研究拓扑的,你觉得我怎么样?”
回到后台,刚刚答辩完的耿玉坤就凑了上来。
陈辉确定通过后,他知道自己希望渺茫,倒也不气馁,反而趁机想要混入陈辉的团队,可想而知,如果最后真的能够攻克杨米尔斯方程,哪怕混个三作四作,他都发达了。
其他人看着耿玉坤,心中暗暗腹诽没脸没皮,但他们也就是拉不下面子而已,如果有机会,他们同样会毫不犹豫的加入陈辉的团队。
但这个团队负责人只是个大一的学生,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他们一时间还无法接受,无法适应,自然不可能这么快调整心态去讨好一个比自己小二十来岁的小家伙。
“不好意思,我还是更喜欢一个人做研究。”
陈辉拒绝了耿玉坤的申请。
“今天答辩就到此为止了,明天继续。”
这时,工作人员走进准备间,对还在准备的众位教授说道。
陈辉答辩时就已经是两点半,后来整个讲述过程足足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评委们大多全神贯注的听了两个多小时的课,这个强度与评审优青答辩可不是一个级别的,他们现在也都有些头晕脑胀,自然没法再答辩下去了。
准备了好半天的教授们哀叹一声,只能无奈的收拾东西离开。
这种感觉就像是都已经准备好了慷慨赴死,结果却告诉你,你先别死,再忍一晚上,这一晚注定是难眠的。
会议室中众人也陆陆续续散去,田阳扶着杨振宁起身,红光满面的说道,“杨老,怎么样,我这个徒孙,可还能入您老的法眼?”
“我能有什么法眼?”
杨振宁扶着田阳手臂,缓缓摇头,“能看到华夏出了这么厉害的年轻人,这一趟就没算白来!”
话虽如此,谁都听得出来杨振宁的心情很是不错。
“你呀,还真是好运气。”
两人往会议室外走去,杨振宁看到了坐在后排,此时正站在门口等待的袁新毅,对袁新毅招了招手,然后忽然开口对田阳说道,“眼看着学生快要拿到菲奖了,又冒出来个这么厉害的徒孙!”
“新毅和小辉都是很不错的好孩子!”
田阳沉默。
他当然明白杨老的意思,无非是想当和事佬,调解他跟袁新毅之间的矛盾,你看看,你学生这么争气,现在你学生的学生也是朝气蓬勃,不看僧面看佛面,有些事情,就让他过去吧。
他不知道杨老为什么愿意出来做这个和事佬,至少不会是因为袁新毅,否则,杨老早来了。
或许,他是为了让小辉有个更好的环境,毕竟,他作为燕北大学老牌院士,还是很有话语权的,有一个菲奖老师和一个老牌院士保驾护航,陈辉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
想通此节,田阳避而不答,“杨老晚上就留在燕北吃个饭,到时候我叫上小辉,再探讨探讨今天的课题。”
杨振宁原本想要拒绝,他这个年纪,对什么饭局早就不感兴趣了,但若是跟那个小家伙多接触接触,他还是有兴趣的。
既然田阳主动做出邀请,无非是帮陈辉搭上自己这条线,在为陈辉铺路。
田阳虽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但其实已经回答了,他是在帮陈辉的。
既然如此,田阳跟袁新毅的恩怨,倒是不重要了。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杨振宁笑着说道,“正好跟年轻人多接触接触,去一去我这一身的暮气。”
“不过现在我得先回去休息休息。”
人上了年纪,精力自然就没那么旺盛了,他晚上,是真的想要再跟陈辉讨论讨论学术问题的。
走出会议室,一个女子接替田阳,扶着杨振宁往停在会议室外的车上走去。
陈辉走出准备间,正好碰到吃完瓜的邢继广,笑着打了声招呼,“邢老!”
“可别,这我可当不起,叫我邢老师就行了。”
邢继广摆摆手,他还记得自己批改陈辉CMO试卷时的事情,谁知道转眼间这个小家伙就已经成长到了这个地步,当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他忽然想到了曹波那日在讲座上说的话,或许真的有一天,华夏的数学天才不会再想着要去什么普林斯顿,而是会将华夏当成数学圣地,西方的天才们蜂拥而至。
或许,真的会从这个小家伙开始!
“邢老当然当得起。”
陈辉不知道一瞬间邢继广心中转过了这么多的念头,这句话却是真心实意,邢继广在凝聚态物理上的造诣很深,当日在研讨会上给他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数学家实力怎么样,一开口就知道了。
邢继广屏除杂念,开口说道,“你那篇论文我看了,当真是天马行空,羚羊挂角,不过你当时是怎么想到要引入Riesz势函数来计算……”
话还没说完,走出会议室的两人就看到了等在会议室外的两位大佬,邢继广话语一顿,然后说道,“我还要去给我那不争气的儿子开家长会,下次再聊。”
一想到自己儿子,邢继广不由得悲从中来,要是那小家伙有陈辉十分之一的实力,他做梦都要笑醒了。
不过儿孙自有儿孙福,只要那小家伙能过得开心也不错。
“好的,邢老,此间事了我再去找您。”
陈辉点头,与邢继广道别。
这才上前,先是与邱成梧打了声招呼,“邱老。”
哪怕他再不关注外界的事情,自家师门那些事情也多少有些耳闻,这位师爷爷的老师,他自然不可能不认识。
邱成梧点头,脸上充满笑意,就像是在看自家有出息的后辈。
“师爷爷。”
陈辉来到田阳身边,然后才看向袁新毅,“老师。”
“你小子,已经做出这么大成果了,竟然还瞒着我。”
田阳话语责备,但脸上的笑容还是出卖了他的真实想法。
“只是一个初步想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也算不得成果。”
面对学术问题,陈辉也严肃起来。
只有袁新毅在一旁会心一笑,想到了当初让陈辉发论文时的场景,这个小家伙对学术的要求还真不是一般的严格。
“走走?”
田阳说着当先迈步向未名湖畔走去,同时自顾自的开口说道,“规范自由度的问题,或许可以引入群论来解决,但想要保证对称性,拓扑电荷守恒,却需要好好思考思考。”
陈辉点头,他也是这个思路,群论本来就适合用来解决对称性和周期性结构的问题,杨米尔斯方程本身就与群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想要解决这个难题,群论必定是绕不开的关键。
可要怎么用好群论这把武器,或者说,要挑选群论中的哪一把武器,还是创造出新的武器,陈辉一时间还没什么头绪。
袁新毅跟在老师身后,没有说话,但同样在认真的思考着。
随着田阳陈辉三人远去,邱成梧也迈步往东门方向走去。
……
《自然物理》编辑部,一如既往的繁忙。
这里每天都会收到从世界各地寄来的大量稿件,与数学期刊不同,作为在应用科学学术界两大顶刊之一《自然》的子刊,自然物理在学术界同样拥有巨大的名气。
为了能在这里发表论文,投稿者们也是不择手段,因此在这里每天都能看到各种“突破性”的进展。
佐恩觉得自己这份编辑的工作,更像是淘金者,从一大堆屎山中找到有价值的论文,然后交到合适的审稿人手中。
“shit!”
喝了口手边特浓黑咖啡,佐恩大骂一声,移动鼠标,将眼前的论文扔进垃圾箱中,然后熟练的点开下一篇投稿。
“我觉得应该给我们开发一个筛选机制,将那些滥竽充数的垃圾全都扔进垃圾桶里,免得来污染我们的眼睛。”
等待PDF打开的间隙,佐恩向身旁的同事抱怨到。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工资就是拿来给我们治眼睛的?”
同事胡维佳生无可恋的回答到,“刚才竟然有篇论文说他合成了室温超导体,这么重大的发现,他为什么不去投主刊,不去投《科学》,要来为难我一个小编辑……”
“嘿,朋友,说不定他真的有了不得的发现呢,你可撞大运了!”
佐恩调侃的笑着说道,这样的论文他没看过十篇也看过八篇了,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
“的确是大运,但是大运卡车!”
胡维佳翻了个白眼。
佐恩显然没听懂这个黑色幽默。
胡维佳才继续说道,“但凡他制备室温超导材料的方法不是用手术刀切石墨烯,我可能都会把这篇论文交给学术编辑。”
哈哈哈哈……
佐恩发出夸张的笑声,他知道同事的描述略显夸张,但他还真遇到过有一个印度人给他发来的投稿,说是使用恒河圣水清洗复合碳材料,再请求佛祖赐福,就能制成室温超导,并给出了清洗和祷告的详细步骤,这可花了佐恩不少时间去研读,也成为了他当年最大的乐趣。
电脑上的PDF早已打开,跟同事聊完之后,心情放松了不少的佐恩收回目光,看向这篇论文。
《黄金比例分形缺陷诱导的声子局域化突破:实现ZT=2.1的CuSe基热电材料》
作为自然物理的编辑,佐恩当然知道什么是热电材料,也知道ZT值代表的意义,如果这是真的,这无疑是个意义重大的发现。
尤其是这篇论文的标题和摘要还都看起来挺正常的。
然而,当看到论文的作者时,佐恩心中的预期顿时下降一大截。
江城大学huichen,一个在华夏高校学习工作的华夏人,他现在有些想把这篇论文直接扔进垃圾箱中了。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但就在他点击鼠标时,心中忽然一动,江城大学huichen,前些天那个在数学年刊上发表论文的华夏人,似乎也叫huichen来着。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3164/2837570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