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342章 融入香港

第342章 融入香港


军政府在港府举办了一场晚宴,邀请香港的知名人士参加,感谢大家为英国继续统治香港给予的各方面支持,陈光良亦在邀请的名单。

    他想了想,自己也没有发表什么‘卖国言论’,而且一同参加的华人也不可能发表‘卖国言论’,大家只是基于香港民生的原因,而帮助港府稳定环境。

    所以,他前来参加了一次晚宴,并带着自己的夫人严人美一同参加。

    “陈先生,听说你们平安银行正在提高利息而吸纳存款,你知道,这样或许并不是很合规矩!”一名‘英国绅士’走到陈光良夫妇面前,颇有些居高临下的说道。

    他便是汇丰银行的大班——摩尔。

    实际上,汇丰银行在香港沦陷期间,一共死了两位大班。而摩尔一直在伦敦,他在英国政府和殖民部的支持下,担任了汇丰银行的大班。

    而汇丰银行在香港沦陷前夕,已经将一些外汇储备运到伦敦,同时有在美国有大批的美元储备,所以抗战后的汇丰银行,依旧有着相当的财力。

    再加上汇丰银行如今第一时间复业,以其在远东的银行网络,仅需两三年便能恢复元气;当然,免不了在1950年遭遇下一个大损失。

    陈光良笑道:“法无禁止即可为,更何况这种情况在银行业并不稀奇。”

    摩尔随即也笑了起来,说道:“很有道理。听说平安银行在香港注册,希望以后我们香港银行能多多沟通。”

    实际上,他也就是试探。

    换做其他人,摩尔不会如此重视,特意跑过来交谈,他本质上是看不起华资银行的。

    但陈光良的身份不一样,他是华夏目前最成功的商人,并有华夏‘四大银行家’的美誉,其余三人是陈光甫、贝祖诒、李铭。

    “当然,我和汇丰银行一直有不错的合作。”

    此时很多人都瞩目在两人身上,在香港毕竟是英国人的天下,如今有个华人居然被主动的摩士大班交谈,这显然属于一场。

    但当看到华人是谁时,大家便觉得正常了,如果陈光良定居香港,那么也是‘高等华人’的地位。

    而大家最近更是听说,陈光良有意‘从政’,所以帮助军政府解决粮食等生活物资的麻烦。

    在摩士大班离开后,陈光良夫妇随即被何东爵士夫妇、周寿臣爵士夫妇联络起来,大家在1937~1940年时,见过不少面,交流抗战的心得。

    周寿臣说道:“陈先生,我觉得以你在华人的地位,待军政府结束,可以考虑主动一些,去争取行政局非官守议员。”

    最近陈光良在香港定居,也牵动着很多人的心,总司令甚至邀请他回沪市,帮助国民政府稳定沪市的经济。

    只可惜这一次,陈光良是抗令了,以‘战争后遗症’和‘家庭的关系’留在香港静养。

    事实上他这样做,很多人都认为——是陈光良对国民政府贪污腐败的一种不满,对沪市的奢靡之风感到悲哀,所以干脆远遁香港。

    否则,对抗战有大功的陈光良,不应该不留在沪市,享受胜利的战果。

    陈光良委婉的说道:“周爵士过奖了,不过我向来对政治保持着一定距离,主要是精力的原因。更何况,战后我们华人在香港的地位,急需港英政府改善,而要做这一点,需要更熟悉香港、更有精力的华人去做。你们两位不就是最好的选择么!”

    何东笑着说道:“我们都老了,哈哈!不过我也认为,关于战后华人在香港的地位,需要得到改善,这是一个很好的政Z工作。”

    他是第一个获准在山顶居住的华人,实际上也有可能沾了混血儿的光。

    周寿臣也点点头,说道:“不错,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争取。”

    三人明目张胆的交流着——争取华人更高地位的话题,主要是讨论取消香港的一些民族歧视问题。

    在这一方面,三人都有底气,毕竟华夏是二战的战胜国之一、主要参与者之一、独自硬抗日本法西斯四年多的国家。

    这个民族在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经战起来了。例如张发奎的部队进驻香港时,军人们表现出极高的民族自信心,一言不合就准备和英国人战斗的架势,陈光良也是看到的;而当时的英军,只能委婉的安排,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政Z来解决问题。

    只能说,是国民政府上层的考虑和妥协,但绝不是华夏军人的妥协。

    而一旦民族觉醒,那么给每一个华夏人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以1932年前的租界为例,那时候华人看到洋人,会有低人一等的想法,甚至歧视也无处不在;但自从‘一二八’战争后,华人的团结和斗争勇气,都在逐渐改变华人在地位。

    当天晚上,陈光良也积极融入香港上层社会中,他虽然不会直接参政,但依旧会和政府保持着紧密的关系。

    他要逐步掌握香港的经济,提高在华人心中的地位,带领香港华人一起过上美好生活,这才是他接下来20年要做的事情。

    回去的路上,严人美在车上说道:“感觉你的影响力太大也不是好事,很多人都会对你警惕!”

    自己的丈夫影响力确实大,对抗战的影响也大,不说后方的工业,就是资助青霉素一项,为南鲸政府争取到美援,都已经足够让人敬佩。(PS:至少比前世多杀几万鬼子)

    陈光良说道:“无妨,很快大部队要来香港,我自然就没有那么瞩目。等将来我们儿子成长起来,我们便可以死死的钉在香港,掌握着香港经济走势。”

    二代主要是经济,三代就可以发展政Z、科学、艺术了。

    “嗯,那他们的教育可得抓紧点。”

    “松弛有度才对”

    严人美娇嗔道:“你倒是做上好爸爸了”

    相比儿子的教育,陈光良更能耐着性子,反复的进行沟通,这样的效果也比较好;而严人美是以为‘严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嘛!”

    第二天,陈光良带着蒋梅英来到时代影业的北角凤凰制片厂,只见这里已经重新繁荣起来。

    在日本进攻香港前,陈光良已经下来将时代影业的电影器材设备,全部搬到奥门的仓库秘密封存,并让职员和演艺人员撤向大后方。

    所以,时代影业能第一时间开始复工,不过也有一些进步电影人士,在东南亚和奥门被杀,但那也是他们继续从事工作的原因,属于个人的大无畏风险。

    但对于时代影业来说,那只是极少数人的选择,更多的人还是生存下来,并第一时间投入时代影业的怀抱。

    “老板,蒋小姐”

    陆涵章和庄铸九等高层,已经在等候他们,大家称呼蒋梅英‘蒋小姐’,是陈光良的意思,更能突出女性的地位。称呼二夫人,一般都是佣人、保镖等称呼。

    “嗯,待我参观一下吧,也不知道你们工作做的怎么样了!”

    “好的,请”

    随后,一行人在制片厂参观起来,只见摄影棚、录音棚的设备齐全,这些都是当初卢根斥巨资买下的设备,属于十年前最先进的一批设备。

    整体来说,目前也是够用。

    “目前香港的制片业务,主要是在这里完成,我们在10月份便开始拍摄,计划是极少的抗战胜利宣传片,更多的是投入到商业电影的开发。”

    “九龙的电影设备已经遇到沪市,那边也启动了一个中等制片基地,这个月也准备拍摄电影。”

    时代影业在复工方面,属于最快的,在8月11日时,就在重庆召开复工会议。在尚未恢复航班的情况下,很多人都是通过火车、汽车、步行、航运的方式,在香港军政府美到之前(8.30),就已经来到香港;至于留在奥门的员工,更是已经陆续回港,将制片基地整理。

    陈光良给大家定的方向是:以香港为制片基地中心,但暂时仅用北角名园山的凤凰制片厂;与此同时,将部分设备运至沪市,启动一个‘第二制片基地’,但投资不如香港。

    这主要是考虑到,毕竟还有四五年时间,沪市取景的电影,总不能没有个制片基地。更何况,陈光良以后也会赶1949前,将设备和职员等撤离。

    整体来说,陈光良现在的事业,依旧是离不开沪市,只能说重要性已经不如香港。

    “嗯,工作都进展不错。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们,不要过度参与政Z,我们时代影业从来都是如此,这是企业的问题,不是大家的问题;若是有想法,可以让他们另谋高就。”

    左或者右,都不是时代影业的选择。

    拍摄抗战题材的电影,那也是从华夏军人的角度出发,不参与政Z。

    陆涵章点点头,说道:“这个我们会把好关的,我们时代影业能生存下来,便是老板指挥得当。像明星、联华、天一同时代的大制片公司,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唯独我们能在战后迅速崛起。”

    陈光良说道:“要逐步转型成全面商业电影,战后人们不再会怀念战争和苦难,需要更多的娱乐。我们不要追求什么奖什么奖的,我们要的是票房。”

    如果这句话让别人说,在场的十几位电影人士,一定会出言反驳。

    但陈光良说出这些话时,大家却很认可,就算不认可的,也没有底气反驳。

    随后,大家走进会议室,交流起来。

    “庄经理,战后你就在沪市、香港、东南亚奔波,我们在院线和发行上,有什么的工作进展?”

    庄铸九现在也是很热爱这份工作,他的妻儿,到现在还是住在重庆;而他的本人,早在第一时间飞抵沪市,组织沪市的电影院开业的问题;在沪市的工作组织好后,他又马不停歇的来到香港,和赶赴东南亚,组织时代产业的院线逐步复工的问题。

    以他的身份,自然只需要招纳旧部,拿回产业,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所以三个月时间,他也将初步工作做的差不多了。

    “沪市的1家一轮电影院、5家三四轮电影都已经先后复业.香港和东南亚的98处电影院和2家游乐园也已经拿回,陆续复工的有一半,剩余的在三个月内会陆续复业.”

    东南亚和香港的电影院确实多,这是1937~1941年他们攒下的基业,但其实东南亚的一家电影院投资,当时都算很小,基本上也就是沪市的四轮电影院规模,但投资却小的多。

    “接下来,我们的电影院投资重点,依旧是东南亚和香港,内地不再投资。赚的钱,还不够法币贬值的速度,而且局势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

    众人都想问,但很明显老板没有细说的意思,也只能纷纷认同这种。

    在大方向上,陈光良依旧是一个‘独·裁·者’。

    开完会后。

    陈光良和庄铸九单独在一起聊了聊。

    “陈先生,你觉得沪市的局势该怎么走?”

    对于陈光良,庄铸九那是绝对的佩服,不管是1937年,还是1941年,都预判了大事发生。而在1941年,大家及时撤退后方,更是神来之笔。要知道当时不提前撤退,那么真到事情来临前一刻,机票都没有。

    陈光良笑道:“你是担心家人吧?”

    庄铸九点点头,说道:“爱颐想回沪市住,但沪市的局势我也知道,贪污腐败,享乐成风,至于安不安全”

    陈光良说道:“安全当然没有问题。目前国民政府就面临两个问题:贪污腐败,享乐成风,这必然导致经济溃败、法币贬值;第二个便是XX的挑战,国民政府如果继续这样,势必会失去人心,那么XX就会得到人心。我不跟国民政府走,是知道他们失去人心;而不跟XX走,是因为我们的阶级所以,真有那一天,你们两口子该如何选择,我相信你应该明白。”

    庄铸九认真的说道:“多谢陈先生指点,这是太重要的事情。”

    “你就那么相信我,毕竟真到那一天,做决定还是很难的。”

    “我绝对相信陈先生”

    好吧,看庄铸九的样子,是跟定他了。

    陈光良便说道:“嗯,你现在是时代影业的总经理,也该跟着公司的方向走。”

    有庄铸九这个得力助手,时代影业他基本可以做甩手掌柜,董事长也只是象征性的。

    此时的陈光良,已经放弃《东方日报》,因为他不想现在卷入政Z,也不想让港府认为他是一个政Z人物,和国民政府关系很亲密,所以这家报纸现在和他没有什么关系。

    而时代影业是电影企业,如果只拍摄商业电影,自然不存在政Z倾向的问题。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2022/2837553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