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324章 大明要讲自古以来了

第324章 大明要讲自古以来了


“安南。”

    皇宫之内,达德望着梁王说出了他的选择。

    听到达德所言,梁王微微的愣了一下,而后开了口。

    “为何是安南?”

    “因为安南这边距离咱们比较近,咱们这边率领兵马前去,倒也方便。

    而且,安南那里一直各种事情不断,可谓是诸多麻烦缠身。

    咱们向安南那边用兵,很容易就能获得大胜利。

    在安南那边站住脚。”

    达德说出了他的考虑。

    他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他们这里打不了明朝,那还打不了安南吗?

    对付一下安南,还是不成什么问题的。

    柿子挑软的捏,明朝要对自己这边动手,自己这边打不过,那自然要找更好打的打。

    舍弃了这片地方,去安南那里就是一件比较稳妥的事儿。

    “咱们这里取了安南,把这里留给了明朝。

    那明朝若是拿下了这些地方后,还继续往南,又该当如何?

    咱们不是成了为王前驱,给明朝那里做嫁衣了吗?”

    把匝剌瓦尔密出声说道。

    “回禀王上,这……这确实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部份。

    只是咱们这里,就已经是足够宽阔广大了。

    这朱元璋的明朝,想要将之给吃下来,并没有那么的容易。

    拿到手中之后,进行治理也同样需要很多年。

    明朝的地方已经足够广阔了,想要短时间之内,再有所动作那是不可能的。

    有了那么多地方,能拖住他的手脚。

    今后有他忙的。

    不会再想太多。

    安南这里和西南这边不太一样,不是汉人固有的土地。”

    如此说着,达德的声音又小了几分。

    “王上……若是不放心的话,我们这里也可以不对安南下手。

    可以越过安南,向更远的地方行动。

    依照咱们手中的兵马,还有粮食,足够所向披靡。

    到那边打下诸多的地方,在那里称王称霸,还是不成问题的。

    只要和明朝那边离得远,明朝就不可能真的往咱们这里打。

    真打也不怕。

    吃的地方太多,足可以将之给撑死!

    如此,也算是个好事一桩!

    让朱元璋这么个玩意儿,好好的难受难受。”

    达德说出来了,他在这件事情上的想法。

    其实,这才是他的真正计划。

    至于说去打安南,只不过是专门说出来增加一些难度,吸引一下大王的注意,从而好让自己想要办成的事儿给做成罢了。

    安南那边,确实距离这边太近。

    和明朝离得太近不安全。

    既然是跑了,又怎么可能只跑这般近?

    那岂不是真的是成了给明朝当前锋,来做事儿的吗?

    这等蠢事他的确不会做。

    而且,这些汉人最会说什么自古以来。

    往唐朝那边去数的话,安南还能算到一些关系。

    他们若是弱小之时,这些会按住不提。

    一旦强大了,进行扩张了,那就会开始翻书,拿着书里面的记载,据说自古以来。

    说那些,原本就是他们的地方,如何如何。

    这一招,他一定要防备住。

    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中了明人的奸计。

    如今这种情况下,和明朝那边进行硬拼,显然是不可能的。

    本来明军那边就很强大,如今在见识了他们是如何在短短时间之内,就将王庭给打破,连皇帝都给抓起来斩首之后。

    对于明人的强大,就又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知。

    毕竟王廷那边的力量,是远超他们这边的

    连王廷那边面对明军,都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被人这般的给打败了。

    就更不要说是他们这边了。

    和其进行作战,真的只有死路一条。

    他不太想死,也不想让梁王去死。

    他们的大王对于他们,还是挺好的。

    当然,若是真的有一战之力。有所胜算了,他也绝对不会这样的怂,是真的愿意也打上一打。

    梁王不想离开这边,他又如何想离去呢?

    可现在这种情况,是真的不能打,打了就是死。

    不如留下一些力量,到别的地方去接着过日子。

    凭借着他们手中掌握的力量,到更南面的那边去,那是绝对的霸主,无人能够匹敌。

    打下一大片地方来容身,不会有什么难度。

    在听了达德所说的话后,把匝剌瓦尔密看了达德一眼,没有多言,而是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达德微微的低了一下头,只觉得自己方才似乎被王上给看穿了。

    “容我考虑考虑吧。”

    良久之后,梁王望着达德说出了这等话,并没有当场做出什么决定。

    而达德对此也并不意外。

    面对这等大事,想要在短时间之内做出相应的抉择来,自然而然是不容易的。

    他们这边,也确实风景如画,各种物资也都很丰富,在这里生活惯了,自己尚且不想离去,更不要说是王上了。

    他能理解。

    不过王上并没有因为自己所说的这些话,而进行什么责怪。

    想来事情是有戏的……

    达德离去之后,把匝剌瓦尔密,在原地坐了很久。

    随后起身来到了宫墙之上,站在这里,想上外面看看,将一切都给收入眼底。

    神色不断的出现着一些变化,看得出来他的心情很是复杂。

    他在这里站了很久很久,一直等到夕阳西下,星光满天。

    王妃走了上来,拿了披风给他披上。

    “王妃,你舍得离开这里吗?”

    把匝剌瓦尔密转头望着王妃出声询问。

    声音之中带着一些沉重。

    梁王妃摇了摇头:“自是舍不得。

    这是我大元的地方,也是咱们的地方。

    咱们在这里生活,生儿育女,这么多年,就这般离去,谁又能舍得?”

    “那咱们就不离开了,就在这里生活下去,共存亡!”

    梁王出声道。

    梁王妃点头:“一切都听王上的。”

    梁王顺手揽住了王妃,点了点头。

    静静的在这里站了一会儿后,梁王摇了摇头道:“算了,还是离去吧,不能真死在这里。

    该舍弃也要舍弃,不然的话,只怕咱们都会没了命。

    只是,今后都要过苦日子了。”

    梁王妃闻言,眼中闪过了一抹的欣喜,和如释重负。

    她满是温柔地出声道:“不苦,只要和王上一起,再苦的日子都甜如蜜。”

    “能听到王妃这话,我便放心了,再没什么忧虑。”

    他点头说道。

    其实,除了不战而走,以及和明军这边进行死战之外,他这边还有另外一条路好走。

    那就是投降大明。

    只不过这条路他不想走。

    站的太久了,不想跪下去。

    而且,从他们陛下的遭遇上面来看,如今的朱元璋强势的一塌糊涂。

    根本就不考虑什么后果。

    不在乎他们的生死。

    更说出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样的话。

    他这边先前时,斩杀过朱元璋使者。

    在这种情况之下,若是前去投降,只是怕很难有什么好下场。

    弄不好也有可能,会被朱元璋砍了脑袋。

    一旦如此,那可就太冤枉了,

    既然这样,那反倒不如直接远离这边。

    带着兵马武器等这些东西,就此离去。

    这样的话,也算是一条比较好的路了。

    最起码要远比投降明朝那边,更加的稳妥。

    虽然如此作为,肯定是比不上现在这样的日子好过,

    可却远比投降明朝要好。

    达德虽然有着一些私心,也算是给出来了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对达德有利,对自己也同样有利。

    只要能把事情得做得好,还算可以。

    再说,自己做出这等选择,倒也没有什么好过于羞愧的。

    毕竟先前是,先皇他们就做出相应的选择。

    抛弃了大都,来到草原保存实力。

    若不是当年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只怕王庭早就已经没了。

    自己大元灭亡的要比现在还要早。

    既然先皇他们都已经打了样,告诉了自己该如何选。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也没有必要在这里死守。

    适当的离去,没什么不好。

    在这个决定,彻底的做下,只觉得心里面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没有那般的煎熬了。

    也是直到此时,他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其实也是不愿意打的。

    ……

    第二日,达德,录尔这两个梁王的左膀右臂,被招了过来。

    梁王对他们说出来了他的决定。

    在得知他这边要做什么之后,忍不住满心的欢喜。

    只觉得分外的庆幸,心里面的大石头都落了地

    尤其达德,最是欢喜。

    这是他最希望看到的一种情形。

    还好,王上最终采纳了自己的意见,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发了牛脾气。

    这才是最好的,最聪明的选择。

    至于说录尔这个先前,说要和提起兵马和大明这边进行死战的人,也并没有进行什么反对。

    同样很支持把匝剌瓦尔密的这个决定。

    从这里能够看出,先前达德和他分别提出不同的意见来,只怕不单单只是想要和明朝这边进行死战。

    也有不小可能,是和达德两人各执一词,以此来试探梁王的态度。

    现在,梁王的最终态度,做出了决定,自然而然便也不必在这等事情上继续多言。

    做出来了决定之后,梁王他们这边的行动很是迅速。

    梁王亲自召集诸多臣子将领,说了与他们这里共存亡,要让明军在这边流干最后一滴血的话。

    而后调兵遣将,前去驻守白龙江等诸多的险要之地。

    一时之间,有很多人为之忧虑,但同样也有不少人觉得,热血为之沸腾。

    事情就该如此做,才是最好不过!

    于是,整个西南这边,随着梁王令下,马上就开始行动起来,进行备战。

    各种粮草物资都开始进行汇聚调动。

    只不过,表面上面是如此,可实际上梁王等人却是趁机调动精兵强将,往这边进行汇集。

    同时也将诸多的粮草物资,朝着相反方向进行运输。

    嘴上说的好听,进行死战,实际上不过是趁此机会抓紧逃跑。

    忽悠一些人让他们到前面去替死。

    能尽可能多的阻拦明军一些时间。

    当然,也是因为直接宣布放弃抵抗,进行逃窜影响太大了,人心很大一定程度上会散。

    而且,西南这边的诸多部落头人等,也会进行反抗,趁机作乱,得不偿失。

    所以,还是迂回一下比较好。

    他们的这个安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令的不少人都被骗了。

    而梁王这些人所进行的逃跑计划,也在顺利的进行。

    实施的很顺利。

    哪怕是到了后来,有些人发现了事情的不太对劲。

    一切也都已经晚了,已经影响不到大局。

    ……

    一个月后,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带着梁王妃以及左右丞,以及等诸多的贵族,还有大量的兵马,金银财宝,粮草物资离开了昆明这边。

    朝着南面而行。

    在那边,已经提前有一些兵马在那调集,进行等待。

    而他们往这边进行调兵理由,是察觉到安南那里,也对他们这里蠢蠢欲动。

    想要和明朝那边联手,分上一杯羹。

    对他们这边不利。

    最后看了一眼昆明城,梁王眼中有着诸多的不舍。

    最终还是骑在马上转了头离去。

    而在他离去之后,昆明城这边繁华之地,也一下子显得比较荒凉和凌乱了起来。

    不过,并没有火焰升腾。

    有人曾提议他离去之时,将这里付之一炬,什么都不给明人留下。

    但是他想了又想,最终还是没有同意这么个提议。

    因为这里也是他生活了很久的地方,他不愿意就此烧毁。

    另外一方面,该带的物资已经带走了很多。

    重要的东西带走,剩下的留在这里也无妨。

    当然,最为深层的一部分原因,他谁都没有说。

    是因为他觉得,这样也能做事留上一线,别把事给做绝了。

    三国时张鲁那边逃走,没有点燃城池,焚烧带不走的粮草。

    成为了一个曹操那边没有对其进行赶尽杀绝的理由。

    如今他这边留下昆明这座城,也是如此作想。

    想要多多少少留一点念想,留条后路。

    虽然这后路,基本上不可能能用得上。

    但是,该留还是要留的。

    ……

    蓝玉纵马而行,直奔西南。

    整个人都格外的振奋。

    终于动兵了!

    听说西南梁王那边不知死活,非但不逃走,反而点起兵马,与自己等人这边进行作战。

    这才最好!

    正是他所想要看到的情况!

    接下来,正是他建功立业的时候!(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724/2837555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