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323章 今日的惊喜,是朱元璋给的

第323章 今日的惊喜,是朱元璋给的


“不过,这科举要在三年之后了才开始。

    而非是现在。”

    正在那里,惊喜交加又带着一些不可置信,被这突然之间的大好消息给惊到的刘三吾等人,为之愣了一下。

    心里面的快乐一下子就削减了很多。

    显然是都没有想到,皇帝居然会在此时说出这种话来。

    恢复科举这样的一个大好事儿,他们只是恨不得赶紧施行了才最好不过,片刻的耽误都不要有。

    结果哪能想到,这皇帝给了他们希望之后,却又直接将这事儿往后拖了三年。

    哪有如同他这般不当人,来吊人胃口的?

    这样的作为,何其的畜生!

    但是,难受和不情愿过后,又迅速的调整了一下心态。

    虽然皇帝也总是吊人胃口,种种行为过于不做人。

    但是就目前而言,好像这事儿也并非不能让人接受。

    毕竟先前之时,不做人的朱元璋停了科举,让他们觉得这事儿遥遥无期。

    现在,皇帝主动说出要进行科举,并且还给出来了一个具体的时限,也算是不错了。

    总归是看到了希望。

    不至于像先前那样,他们绝望之下都将这希望给推迟到了多年之后,乃至于是朱元璋去世,放到了朱标的身上去。

    果然,在先前之时被狠狠的压上一压,这个时候才不会有那么多的要求。

    但是,朱元璋想要说的话,自然不只是这些。

    马上又有一些言语说了出来。

    持续给这些人送惊喜。

    “这次的科考,和先前不同。

    考试的内容,大明国子学现行新版教材为主。

    同时实行分科取士。

    不是原本那样只考经学。

    算数,物理,化学这些都在考试的范围之内。

    包括思想品德,一样如此。

    每一个参考的人,各科都要考。

    录取先看总分,只有总分达到了一定的分数线之后,在接下来才会按照其某科最高成绩来录取。

    不但经学有进士科,其余的尽皆如此。”

    到了如今,进士科越受人追捧。

    仿佛只有进士,才是真正的佼佼者。

    其余的都是末流。

    朱元璋原本也以为是如此,可是经过仔细的了解之后,才发现并非这样。

    是被这些人故意给歪曲成这等样子的。

    所为的就是抬高经学的地位,突出相应的难度,从而来进一步的在社会之上形成研习经学,其余皆是末流的一种风气。

    乃至于先前之时,宋濂等这些人参考元朝等给自己所设立出来的科考,都只考进士,别的都不考。

    这显然是完全不对的。

    现在朱元璋就是要纠正这个错误。

    同时,也是动用手段,打击众多学阀。

    千百年来,很多人靠着学问的垄断,对经学的注解等,实现了诸多的特权。

    用经学来谋取私利,形成一个个的大学阀。

    这些,同样是朱元璋所不愿意看到的。

    这个时候,以国子学他所制定的新教材作为考试的依据,就是一个对于那些人最有力的打击。

    那些人之所以能够形成学阀,依靠这些来牟利。

    是因为他们所掌握的学问,和科举挂钩,科举又和做官这些挂钩。

    考试之时,就依照他们的标准来进行。

    可是现在,他们手中所掌握的那些学问,那些标准,被朱元璋给直接废除。

    考试不按照他们所知道的那一套考了。

    如此,教育权等就回到了朱元璋的手中。

    并且,也能够通过这些考试,来推动他所想要的学问,尽可能快的进行发展。

    此言一出,刚刚在心里面说服了自己的刘三吾等人,一下子就愣住了。

    脑海当中,有着无尽的错愕升起。

    继而就变得慌乱,和忿怒起来。

    自己等人听到了什么?

    皇帝在说些什么?

    他说的这些,真的是人想出来的事儿?

    真的是人能实行的!

    他所说的恢复科举,就是这样恢复的?

    这个畜生!

    刘三吾为之大怒,心肝都在颤。

    面色难看到了极点儿。

    他又不是傻子,作为沉浸多年的人,可谓是格外的敏感。

    只听皇帝这么一说,马上就察觉到了皇帝的险恶用心。

    皇帝这不就是在给他们争夺释经权吗?

    将现行的这些全部都给废除,要按照他的标准施行科举。

    如此一来,对于他们的打击别提会有多大。

    大到了一个让他们,完完全全没有办法进行接受的程度!

    真要是按照皇帝而言,把事情这样的给办了。

    可以说万事皆休!

    皇帝若只按照他在国子学推行的那些经学教材来进行科举,可关键是皇帝完全不做人,还有更为险恶的用心!

    竟然连那什么物理化学这些算数这些,竟然也同样是要开科取士!

    这岂就是乱命!

    这是要挑战他们儒家的地位!挖他们儒家的根。

    一旦让这些,也堂而皇之的走进科考之中。

    那么今后儒家必然会大受打击。

    这是他们所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你们谁有什么不同看法,朱元璋望着群臣出声说道。

    声音落下,一片安静,无人应声。

    稍稍等了片刻,一道声音响了起来:“陛下,此……此等事情是否是否不太公平?

    这等教材,只在国子学和少数学府当中,正在教授。

    其余广大地方的众多士子,完全不曾知晓。

    若是用这些来考试的话,国子学等这些已经学过相应教材的人,优势实在是太大了。”

    开口之人为刘三吾。

    此人一开口,便有不少人心中暗自喝彩好。

    不愧是刘三吾,果然有气魄,够精神!

    “所以咱才定了三年之后,进行科考。

    在这三年时间里,官府这边会加大印刷相关书籍。

    并通过新华书店,运至大明各个地方,以供他们购买学习。

    当然,若是不想购买,每日里到新华书店中,免费阅读也同样可以。

    三年时间,足够他们追上来了。

    至于说绝对的公平,那咱做不到。

    咱没那个能力,国家也同样等不起。

    只能说能在大体上面保证公平,就也可以了。

    若事事追求绝对的公平,那么事事就都办不成。”

    对于刘三武的疑问,朱元璋给出了这样的答复。

    刘三吾闻言,没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

    他暗自把牙一咬,心一横,再度开了口:“陛下,这……物理化学算术等这些科目,是否可以不用进行开科取士?

    这些都是实用之学,不是为官之道。

    若是让这些人来做官的话,只怕……会不太好。”

    “这些人做官怎么了?

    谁说这些人就不能做官,不会做官了?

    几年前咱开科取士,那可全都是按经学来取。

    都是你口中真正的读书人。

    可那取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能力又如何?

    若非是太过于差劲,但又怎么可能会一下子关停科考这么多年?

    又在此的基础之上,一直想着如何破局,想着真正的能获得一些有才能,能治国的人?

    那两次开科取士,但凡是别那么差劲,也不至于有今日这个局面!

    只靠经学取士取出来的人,真的会为官?

    都是什么样的货色,你真就不知?

    这个时候还拿这个与咱说事儿?

    你是何居心?”

    朱元璋言辞毫不客气。

    刘三吾嘛,他很清楚这人是个什么成分。

    那是里面的死硬派。

    就目前来看,比宋濂还要更加的死硬。

    而且,上辈子时,到了洪武末年,就是以刘三吾为首搞出来了一个科举舞弊案。

    录取之人尽皆南方士子,北方竟然无有一个。

    这个时候刘三吾会站出来,并且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朱元璋那是丝毫都不意外。

    被朱元璋这么一说,刘三吾神色动了动,想要再说一些什么。

    不过终究还是没有再继续开口。

    见到刘三吾开口之后,被皇帝态度强硬的说了这样一番,剩下的人哪怕心里面对这件事儿有着很深的意见。

    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

    如今,看皇帝的样子,那是在这件事情上下定了决心。

    如果是在别的时候,他们这边或许还能据理力争。

    可是这个时候,是真的不敢。

    朱元璋不会给你讲那么多的道理。

    他们也都看出来了,这事只是皇帝这么说说而已,并不是真的要让他们要问他们的意见。

    强硬着下去,不仅不会让朱元璋放弃这个大逆不道的想法。

    反而在很多事情上,还会变得更糟。

    于是,这件事就此通过。

    ……

    众人退朝之后,朱元璋回想着南北榜案,以及刘三吾这些人的作为,不由的笑了笑。

    这次的事,刘三吾等人也必然不会就此罢休。

    但他也并不准备在此时,对刘三吾做些什么。

    他要放长线钓大鱼。

    不仅这些时间里,不会对刘三吾出手。

    相反,三年之后进行科举之时,他还会让刘三吾担任重要位置,成为主考。

    且看一看刘三吾还会不会,再干出科举舞弊这等事儿,公然与自己进行叫嚣。

    真要如此的话,那才这是让人欣喜。

    正好有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正当理由,来将刘三吾,以及其的一些隐藏的比较深的人,给一网打尽了。

    给他们送来一个大惊喜。

    ……

    “莫非,真就这般看着皇帝在这里胡作非为吗?

    就眼睁睁的看着我儒家经受此等劫难。

    儒家历代先贤,荆斩棘,呕心沥血,方才最终有了我儒家现在的这等地位。

    真就要眼睁睁的看着,那暴君倒行逆施。

    将我儒家给残害至此吗?”

    不少人汇集在一起,有人接连发出质问,带着痛心疾首。

    在这话说出之后,在场不少人,都忍不住掩面而泣。

    “都收起眼泪,哭什么哭?没出息!”

    就在这时,有一道声音响了起来。

    这人不是别的,正是刘三吾。

    被刘三吾这么一呵斥,这些人都变的安静起来。

    看着刘三吾,等着刘三吾给他们做出一个解释。

    刘三吾道:“且等着吧,现在还未到分胜负的时候。

    朱元璋如此倒行逆施,定会招致诸多人不满。

    而且咱们这些人,也并非没有办法的做事儿。

    这些时间里都老老实实的,别在这事情上犯浑。

    且顺着朱元璋,让朱元璋掉以轻心,让他以为咱们都屈服了。

    如此,等到今后三年之后进行科举,那才是咱们应该发力的时候!

    他想要通过这样的办法,来对付我等。

    我等这边就未尝没有一些相应的处置办法!

    争取成为主考,或者是审卷批改之人。

    到了那时,有些事儿又该如何做,我等还是有办法的!”

    听了刘三吾所说的这话,在场的不少人眼前为之一亮。

    只觉得刘三吾此言很有道理。

    事情还真就是如此!

    于是便一个二个收住了眼泪,开始在这里去想,今后要在这些事情上如何做了……

    到了那时,朱元璋以为他赢了。

    可实际上,他的奸计却被自己等人暗中通过一些办法给破了。

    他还自以为是,什么都不知道。

    倒也是一件令人开怀的事情了……

    ……

    “王上,段氏那边拒绝出兵,共同联手抵御伪明。”

    一个多月之后,达德来到了梁王面前,说出这话来。

    在说出这话时,他的神色显得凝重。

    但同时,心里面也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毕竟至此,这件事算是被彻底的定下了。

    按照王上先前所言,到了此时,这事情上有了结果。

    那么他们可以从这边退走了,不用和明朝那边为敌。

    把匝剌瓦尔密闻言安神色变了变。

    陷入到了沉默里。

    “他们真的不愿意出兵?”

    良久之后,他出声询问?

    “回禀王上,确实不愿意出兵。

    哪怕是臣说了,抵御了明朝之后,今后可以将这边平分,他们那里一样还是不同意。”

    把匝剌瓦尔密闻言,又一次陷入到了沉默里。

    此时,他忽然间就有些怀念段功,并后悔自己当初因为一时莽撞而将段功给处死了。

    若非如此,现在肯定不会这样。

    如此过了好一阵之后,他开了口道。

    “再动手打一打吧,在白龙江等地进行设防。

    我们这里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听到这话,达德不由的为之愣了一下。

    这王上,怎么说话不算话?

    “王上,这……这几乎是个必败之局。

    若段氏肯一起用兵,倒还有一些胜算。

    可现在……基本什么胜算都没有。

    还容易将最终的本钱也都给赔没了。

    咱们这里若是带着兵马,一路向南。

    还是能重新打下一些地方来,继续延续统治的。”

    “去哪里?”

    把匝剌瓦尔密出声询问。

    “安南。”

    达德给出了他的答案……(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724/2837555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