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哈哈,咱标儿真的是越来越优秀了!
蓝玉的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
因为在他率领兵马,来到黑龙关这么一个西南险关,有重兵把守之所在的时候。
还没等他发力,里面的人就已经投降了。
蓝玉有些愣神。
不太明白这些人,先前之时明明说了,要与他们这边决一死战的。
怎么现在,就变成了如此模样。
他可是要想着要好好的和这些人打上一场的。
他们怎么能投降呢?
蓝玉心中憋闷之余,也禁不住又很快升起了希望。
让自己不要灰心。
接下来还有很多的仗要打。
总不可能这里的人投降了,别的地方的人也投降。
接下来,总有自己一展神威的机会。
如今这种情况,虽然立功立的比较快,却不是他所想要的。
和他想要的战斗相差甚远。
结果很快就有噩耗随之传来。
他这边从这些人的口中得到了消息。
说是梁王已经带着人逃窜了。
而这些人守关之人,正是因为知道了这样的消息,所以才会投降。
听到这等消息之后,蓝玉整个人都不好了。
立在风雨之中,整个人都显得凌乱。
梁王走了。
这么个玩意儿,居然提前逃走了?
不是说好的要拼尽一切,倾尽所有,来和自己等人决一死战的吗?
怎么到了这个时候,却跑的比兔子都快。
这些人是被吓破胆的兔子吗?
怎么一个二个都是这样的狗东西,一点点的胆量都没有!
怎么就不敢留下来,和自己这边好好的打上一场呢?
自己大明这里实力,也并没有那么强,怎么就非要跑呢?
自己就想好好的打上一仗,和沐英这家伙好好的比上一比,让人们知道自己蓝玉是能压沐英一头的。
可结果现在,所到之处尽皆投降。
这如何还能凸显自己的能力。
很多明军将士听到这么个消息后,都在欢欣鼓舞。
可是蓝玉是笑不出来。
和这边的众人相比,那是格格不入。
忽然之间,他就对此接着进军,失去了兴趣。
只觉得索然无味……
……
另外一个方向,白龙江这边。沐英看着自己的兵马刚刚开过来,还没有进行渡河,就已经前来进行投降的元朝人,不由的为之愣了一下。
很是意外。
一时之间,都多少有些怀疑对方是不是在耍诈。
特别是在听到了这些人所说,知道梁王竟然已经偷偷逃走这件事情后,就更加的意外。
不过,沐英却并没有其余更多的反应。
一切进行的严丝不苟。
派领兵马,一步步的探查,并带着警惕,接手对方营地。
发现一切竟然是真的。
确认这些为真之后,沐英并没有太多的可惜。
相反,还显得比较惊喜。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代表着接下来的战斗,要比想象之中的轻松太多太多了。
将会有很多将士,因此少流血殒命。
而大明这边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同样要少上很多。
这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至于说,如此一来他这边立功会少,会显得没有难度这种事儿,不是在他考虑范围之内的。
能够越轻松的赢得战斗,减少己方的伤亡。
那才是愈发让人感到开心。
只不过这一次,梁王这边直接逃窜,那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这边缺少抵抗。
没有抵抗,大明此番杀的人会少。
梁王等人逃窜后,地方上的各部头人会认不清楚大明这边的实力,同时也认不清楚他们自己的实力。
接下来,想要在这里做好治理,不算太容易。
不过,虽然不太容易,但是相对于一处城关,一处狭隘的去硬攻,还是要容易的太多。
这个时候不杀,那么今后那些人不听话了,再动手去杀也一样不迟。
这些各个地方的头人若是需要,大明不介意将他们缺少的这一环给补上。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一样能够认清楚,他们与自己大明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在这种情况之下,大明对于西南这边的进军,变得非常的顺利,进度可谓是一日千里。
没多长时间,兵马就一路推进了昆明城……
……
“算这家伙跑得快。”
武英殿内,朱元璋看着送来的战报,面上露出一些可惜之色。
他这边,原本还想着将这么个玩意儿给生擒活捉,也给斩首。
结果却提前跑了。
不过,跑了也好,自己这边会少付出很多,也算是一件好事。
上辈子时,把匝剌瓦尔密这个鞑子,面对自己大明这边的不断推进,无力对抗。
最终放弃昆明,也是提前逃走。
只不过没有逃多远,就又做出了一些别的举动。
那就是停止逃窜,而后动手而后将他的王妃给赶入滇池淹死。
而他,看着自己的王妃身死之后,则来到了草庐之中,和达德,录尔一起点火自焚而死。
结果这次,倒是而出现了一些不同。
没有再自杀,反而一路逃走了。
这应当是自己这辈子所干出来的一些事儿,出现了一些的波动,扇动了翅膀,所产生的一些变化。
毕竟上辈子自己这边动手打西南之时,实力没这么强。
最起码北元王庭没有灭,其皇帝还没有被斩首。
如今事情不同,前后之间会有这些不同,倒也正常。
不过,倒是给让治理西南那边,多出了些许困难。
但也并不是太大的困难。
只要持续的在那边干出一些事儿,治理西南也就是了。
至于那些头人,和西南那边那些部落……
该杀的杀,该埋的埋,该拉拢的拉拢。
恩威并施之下,也能让他们变得老实。
彻底将西南纳入统治之中?
“父皇,这西南那边要如何治理?”
朱标望着朱元璋出声询问。
对于大军拿下西南,朱标那是一点儿都不意外。
惟一有些意外的,是竟然如此这般的轻松。
但也仅仅只是有些许意外而已。
哪怕这个西南的梁王不投降,不逃走,自己大明这边拿下西南,也同样是铁定的。
西南这里,最为重要的不是如何将之打下来。
而是打下来之后,怎么样才能将之给守下,才是重中之重。
打下来了之后,不能控制在手中,那么等于西南这边没有打。
“标儿,你觉得该如何做?”
朱元璋望着朱标出声询问,笑眯眯的。
朱标只要一听自己家父皇所说的这话,马上就能够明白,自己家父皇这是什么意思。
来自于父皇的考验又到了。
当然,也不能说是考验,更多的其实是父皇对自己的指点和教学。
对于这些,朱标那是早就有所考虑。
这个时候听到父皇询问,只是稍微的想了想,马上就开了口。
“父皇,孩儿觉得西南那边,和别的地方不同。
西南过于偏远,而且脱离我华夏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
远远的超过了幽云十六州这些地方。
且一直没有建立起来有效统治过。
南面山高林密,地处偏远。
又有各部族在那里生活,很多都不太太服从管教,没有进行王化。
比北面治理起来更加的困难。
想要将西南那边给彻底的收服,成为我大明的领固有领土,需要下大力气。
首先得有一个能信得过,能带兵打仗,同时又不只会一味的杀伐,心细如发之人在那边进行镇守。
主导全局,恩威并施之下,才能让西南那里暂时安稳。
只有有这么一个人存在,才能谈接下来对西南诸多地方的治理。
否则,一切就都是空谈。”
朱元璋闻言暗自点了点头,觉得标儿说在这件事情上说的很对。
“那标儿你觉得让谁去比较合适?
朱标没有犹豫:“文英哥,他最合适。
文英哥领兵作战能力极强,而且很有章法,有能力却又很恪守,不会乱来。
性格不张扬,不跋扈,大任在身他能够顶得住事儿。
还不会在西南那边进行滥杀,属于文武全才。
文英哥以往是父皇义子,又没有什么家人,对父皇母后都特别恭敬,打心里眼里面爱戴。
虽解除了义父义子的关系,可实际上文英哥心里面,一直还将父皇和母后当成亲爹娘来看待。
文英哥与孩儿的关系也同样非常的好。
再说,文英哥此番也是带兵往那边去的人。
这一遭走下来,对于西南那边的情况,也同样很是了解。
所以,不论从哪方面来看,文英哥来镇守西南都非常的合适。
非他莫属。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对于自己家标儿所说的这个,很是认可。
文英这孩子,确确实实值得如此。
而上辈子从上面的情况来看,也再没有比沐英到那边进行驻守,更为合适的了。
上辈子,西南那边能够那般快的平定,并最终彻底的被收复,成为华夏一部分,不分割不动摇。
将文英这孩子,给弄到西南那边,让沐英,及其沐家永镇西南,便是最为关键的。
历史已经证明了,这孩子靠得住,他的后人也同样靠得住。
“标儿的眼光越来越独到了,说的不错,继续。”
朱元璋望着朱标点了点头,出声说道。
朱标道:“除了沐英哥在那边外,兵马同样也不能少。
而且,其中的一个重中之重,那就是尽可能多的朝着那边进行移民。
并对那边进行教化。
只有往那边移民的汉人多,并对那边的人持续的进行教化,才能让他那边的人,变得逐渐老实,并逐渐的认同我华夏。
今后,西南那边战事平定,可以令此番出征的众多兵卒以及诸多的民夫等人就地落户,在那边施行军屯制。
让很大一部分的人在那里耕开荒种地,世代留守。
忙时为农,闲时为兵,耕战一体。
对于在那边进行落户的人,也要给予很大一部分的奖励。
比如,每人给一定的钱财由官府这边发放免费的种子,农具,甚至于是耕牛等。
还可以将他们所耕作出来的土地,进行一定的免税。
比如,三年或五年。
除了这些外,还可以推行一些政策,鼓励我汉人到西南那边去讨生活。
前去讨生活的人,也进行优待……”
朱元璋听着自己家标儿所言,脸上的笑容愈发的浓郁。
只觉自己家标儿所言,实在是太对他的胃口了。
“还要在那里鼓励通婚。
当然,这个通婚最多的是让在那边的将士,去迎娶当地的女子,组成家庭。
而那些人和我大明将士,以及汉儿成亲之后,同样会有各方面的优待。
比如可以自动成为汉人,获得户籍。
甚至于女方的家人,也能够表现的好了,也一样在今后可以获得汉人户籍。
对于西南那边,也同样要进行一定的拉拢分化,分清楚谁是心向大明的。
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尽量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当然,这个把敌人搞得少,也可以是使用刀剑让他们变少。
恩威并施,一个都不能缺少。
在那边进行编户齐民,并逐渐的推行流官制度。
去寨主,去头人化。
让他们逐渐的适应我汉人官制。
削弱那些头的力量和权威。
让他们听官府的……”
朱标不停开着口说着,他在这上面的考虑。
一切都说的是头头是道。
朱元璋上听着不时点头,越听越是欣喜,脸上笑容藏不住。
自己家标儿真的是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让人觉得够可以。
“不愧是自己儿子,经过这辈子的重新培养,标儿要比上辈子的这个时候,更加的优秀。”
良久,朱标才停止了言语。
“父皇,孩儿所想到的,便只有这些了。
父皇您看看可行不可行。”
朱元璋闻言笑道:“可行,简直是太可行了。
标儿,你的这一番考虑很对。
只要今后能够按照标儿你所说的这些,好好的去办事儿,坚持下来。
那么西南那边,必然会长治久安,投入大明的怀抱,不会出什么问题。
成为我大明真正的领土。
咱标儿,当真是越来越优秀了!”
朱元璋的夸赞,那是毫无保留,不加掩饰。
朱标闻言道:“还是父皇您教导的好。”
朱元璋笑着道:“不过,标儿,你这些方面都很好,不过有一个方面倒是没有留意到。
咱需要稍稍的补充一下。”
朱标闻言忙收敛了神色,等着自己父皇开口,想要看一看自己的这番考虑,还有哪里不足……(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724/2837555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