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王信输了
推荐阅读:不能开高达那我还参什么军! 诸界龙劫 柯南里的除灵侦探 游戏开始了,这次绝对没BUG 斗罗:龙王之霍雨浩活在万年后 真乃人间太岁神 人在皇宫:从升级化骨绵掌开始 红楼晓梦 科技入侵现代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左云县。
西军总兵府。
其实就是以前王信办公的场所,原来的参将府。
王信一切从简,整个参将府更像个普通的民房。
现在换了块牌匾,虽然升格为了总兵府,在很多人眼里依然充满了寒酸。
“噼里啪啦。”
账房中几名账房先生拨弄着算盘,小小的珠子和主框,发出了美妙的声音。
平平无奇的小物件,却起到了辅助人闹的不可思议的功效。
此时。
案几后静坐的周文黑着脸,让整个屋子更加沉寂,连他的亲信幕僚也不敢胡乱多言,催促着账房尽快把今年的账目算出来。
大同军镇名册兵额营兵三万,民兵九万。
实际上一半不到。
永兴军能有四千营兵就算公正严明了,根据周文的了解,以前冯庸在的时候,永兴军的家丁的确超过三千,甚至有四千之多。
现在嘛,四千没有,三千还是有的。
民兵有个两三万的样子。
大同西军的营兵倒是多,竟然有整三千之数,加上满额的民兵,高达一万二千兵。
刚成立不到三年的大同西军,底蕴已经超过冯胖子在大同积蓄二十年的一半,用了三年的时间,走了别人十年才走完的路。
而且冯胖子是节度使,吸取的是整个大同军镇的资源。
反观王信,他刚来大同的时候,只是刚刚提拔起来的普通参将。
王信的本事,周文已经很佩服,不过这些便宜自己了,虽然此人必然留了很多后手,不过周文并不担心。
人走茶凉。
一切不过是时间问题。
不过张阁老无法给自己太多时间,但是有张阁老的帮助,一年之内拿不下大同西军,周文认为自己可以自杀谢罪了。
人——怎么能无用到这样的地步呢。
“从去年十月到今年十月,经过查账可以确定,从朝廷和地方一切来源,大同西军收到的钱粮折价不到十二万两银子。”
一名文人和账房确定之后,严肃的来到周文身边。
“我不该意外的。”
过了片刻。
周文突然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
“是啊。”
文人也变得惆怅。
大同西军每年的军费合计在十六万两银子左右,如果遇到战争,费用往往要翻一倍。
正常情况下。
大同西军应该像隔壁大同的永兴军一样怨声载道。
去年。
大同军镇打了一场大胜仗。
光行军就走了好几千里,人人都喂饱了一肚子的风沙,苍老了几岁似的。
开拔银,赏赐银,功劳银,犒赏银,抚恤银
结果朝廷改革。
没等来赏赐,先遇到的是裁军,更过分的是军费还在拖欠着,光说裁军,裁了人家把拖欠的军饷补足给别人也行啊。
可谁都知道不可能。
如果朝廷有银子还会裁军?
正是因为没银子才裁军,结果倒好,裁军还要多发银子,那还裁个什么军。
整个大同军镇闹翻了。
不光是大同军镇在闹,别的军镇也在闹,只是大同军镇怨气最大,谁让大同军镇去年刚刚打过仗呢,拼了命换了这样的结局谁能甘心。
幸亏朝廷心里也有数,这次裁军唯独大同西军受到的影响最少,并没有强硬的要求。
可也只能尽人事而已。
终归还是要钱粮来说话。
按照周文的计划,别处他管不着,大同西军一万二千人就养了三千营兵,实在是有些多了,不过这些都是宝贝,自然是不愿意丢手的。
张吉甫也支持。
朝廷再怎么缺银子,每年挤一挤总能挤出来,不缺周文的一份。
所以在朝廷正常拖欠之外,内阁可以独补周文一年几万两银子的军费,可见张吉甫为了培养自己的嫡系,的确是拿真金白银。
如以前金陵应天营的刘齐,现在调去京营北军,每年也是给了不少钱。
几万两银子到了手里,花出去要见效果。
什么效果?
当然是把大同西军控制住。
“也就是说一个聚众昌,一年里给大同西军提供了不下于十万两银子。”周文不敢置信的问道。
“恐怕不止十万。”
周文的亲信幕僚脸色同样难看。
这般比较下来,周文手里的五六万两银子还不到人家的一半。
难怪聚众昌在大同耀武扬威,有时候周文都想动手收拾一下,幸亏忍住了,这帮大户现在不光朝廷有人,手里有钱,还有枪杆子撑腰了。
“本镇以前见过王信,看上去性子沉稳,怎么做起事来乱弹琴。”
周文板着脸抱怨。
大同西军众将面对周文的时候非常团结,让周文无处下手,然后一个聚众昌形成了一股势力,同样令周文动弹不得。
有种面对刺猬的无力感。
“杨先生认为接下来该怎么办?”
“急不得。”
那名亲信幕僚缓缓开口。
周文面色恭敬,这名幕僚名气极大,原是周阁老的文书,有他的帮助,自己省了很多功夫。
“只怕张阁老那边催。”
周文脸色更黑,虽然知道幕僚说得对,但是心里忍不住的担心。
“镇台大人越急,他们越是紧密抱在一起对抗镇台,镇台越是不急,越是不动他们,他们自个都会闹起来,到时候镇台不费吹灰之力。”
“万一?”
周文面露迟疑。
大同西军不像别处,周文心里没底。
那幕僚信心十足。
“利益动人心,何况还牵扯到大同的那几家,不光镇台盯着西军,这块肥肉,想要吃到嘴的不少,其实镇台有帮手。”
“哦?”
“大同的这几家与镇台利益并无冲突,可以联合起来,各取所需。”
过了片刻。
周文认可了幕僚的计策。
进展太慢,万一误了张阁老的事,张阁老就算看在周阁老的情分上不动自己,日后也不会大用自己。
大风险大机遇。
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
既然遇到了,光一个人总兵的位置,周文并不愿意止步。
说来也巧。
外头有人急忙进来通传。
“刘游击来了,急着见镇台大人。”
“让他进来。”
周文意外的看了眼幕僚。
刘通前几日离开归云城,周文是知道的。
不过去何处,刘通并没有告知。
经过打听,周文知道刘通是去了威远关,最后又跑去大同,具体什么原因,周文虽然不清楚,但是和幕僚商讨过,总不是因为内部的事情。
大概就是汤平与赵雍之间的矛盾。
两人的不和,大同知情的人很多,几年前赵雍还在雁门关的时候,两人就互不信任,因为王信在的原因,两人才没有闹。
“机会来了。”
那名幕僚胜券在握,算无遗策的提醒周文。
“杨先生对人心的算计,本镇佩服的五体投地。”
“哈哈。”
周文拱了拱手。
不久。
周文呵斥了赵雍,同时调拨了三万两银子犒赏汤平部,奖励汤平升任参将,并且大有培养汤平当做自己副手的架势。
加上大同以周家为首的几家大户推波助澜,汤平在大同西军的威势更高了。
针锋相对的是坐镇威远关的赵雍。
赵雍取得和张灿的联系,两部合手支持牧民,商行一切违约的行为不受支持,并且任何以优势地位来压榨欺负牧民的行为,都会得到高额的罚款。
这一天。
张灿在关外三城分别扣押了聚众昌合计价值近十万两银子的牛羊马匹,一个月后,以九万两的价值拍卖给其余商行。
这笔九万两银子算作对聚众昌的天价罚款。
大同西军彻底闹开。
首当其冲的是周世明,这批货物里大部分是周家的货物,可谓是损失惨重。
周圭气的到处说张灿造反。
奈何张灿在关外,向来不回关内,而关外的三城,包括聚众昌等在关外的生意本身就不在朝廷的视线之中,谁也不想摊开到明处。
“汤平,你是我妹夫,这件事你要帮我。”
周圭找到汤平。
汤平这回没有拒绝周圭,点齐兵马后要杀出关外。
士兵们很担心。
“头,咱们这么干,朝廷会不会大怒?”
“真要是和张灿去打,咱们怕是打不过吧,咱们这帮老兄弟,一半都在他那边,拼不赢吧?”
“还是好好谈一谈。”
大家都不太愿意。
汤平骂道:“谁真去和他打?没有朝廷的旨意谁敢乱来,咱是去找他讨个说法。”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闹得沸沸扬扬。
整个大同都被惊动,连隔壁的山西都有所耳闻,有御史派人来打听。
周文吓了一跳。
汤平要是带着人马出关与张灿火并,这岂不是令人笑掉大牙。
别说自己兜不住,张阁老都会颜面无存,周文面对汤平一脸无语,“你是朝廷武官,不是山大王,以前王信就是这么带你们的?”
周文指责汤平骂道。
以前周文是不骂的,最近自己又是给钱,又是给粮,已经对汤平够义气了,算是半个自己人,那就可以骂了。
汤平一脸不服气。
周文懒得废话,喝止了汤平,让他解散了军队归营。
汤平嘟嘟囔囔的离开,嘴里还在骂着张灿赵雍他们,看着汤平离开的背影,周文无奈的摇头。
“听说此人以前是义乌矿工,算是跟对了人,否则一辈子的矿工命,怎么会有今日。”
那幕僚从屏风后走出来,没有掩饰,满脸鄙视的评价。
“这回本镇能向张阁老回信了。”
周文苦笑道。
以前大同抱团让他笑不出来,如今大同西军闹起来,他同样笑不出来。
别处军镇也闹事,但是人家闹事有章法,不是瞎胡闹。
大同西军真他娘的是胡来。
“不是镇台大人的阻止,那汤平大有带军出关干仗的架势,此人实在不像话,莽夫一个,周家这次是看走眼了,舍了个女儿。”
那幕僚惋惜。
周文没有反驳。
他拉拢汤平是因为汤平现在还有利用价值,等搞定了大同西军,等汤平失去了价值,自己也不会过河拆桥,但也不会把汤平真当做亲信。
自己的人都提拔不过来,怎么会浪费名额到汤平身上。
无论汤平是不是庸才,上头说他行那就行。
没有了王信带领,自己也不要,周家这回当然折了本。
“回给张阁老的书信,还请杨先生帮忙润色。”
“理应之举,只不过阁老信中询问多久能掌握大同西军,具体的时辰,还是请镇台大人定论吧?”那幕僚谨慎的问道。
这个问题,周文以前不好答,现在心里有底,“不超过半年。”
那幕僚点了点头。
以现在的情况,换在别处,很容易控制,也就是这大同西军的确不同别处,镇台大人谨慎的给了个半年时间。
如果顺利的话,三个月也差不多了。
总算是看到了眉目。
有人高兴,有人失意。
张文锦谈不上失意。
府里人在收拾行李,大车小车挤满了整条大街。
送行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督宪大人此次归京必然高升,本是一件大喜事,我等本应为督宪大人欣喜,奈何舍不得与督宪大人分别,实在是欣喜不来,还请督宪大人恕罪。”
赵焘长叹一声。
旁边的翟文低着头没说话,他可没有赵焘当众拍马屁的精神。
赵焘原来是冯胖子的亲信,后来大事不妙转投张文锦,这几年倒也是混的不错。
“翟文,你留下。”
张文锦最后留下翟文。
翟文有些意外。
“不知督宪大人有何吩咐?”
“大同的情况你是知道的,许多事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遍观大同内外,也就你能做点实事了,所以有几件事我要交代你。”
张文锦语气温和。
翟文没想到自己在张文锦心里评价如此之高,竟有些感动,连忙谦虚道:“督宪大人高看了下官。”
张文锦摆了摆手。
“俗话说得好,果真是人与群分,那王信最是做实事的人,在大同唯一交好的几个官里头,你的职位最高,我才留下你,并不是为了别的。”
王信在大同做事光明正大。
这是他的底气。
还有个叫做陶升的通译,此人职位太低,入不了张文锦的眼。
其实翟文也才五品官而已。
“张阁老欲用周文替代老夫,我观此人作风,只怕不是力挽狂澜之人。”张文锦满是忧心。
翟文经过张文锦的提点,明白了朝廷对大同未来的安排。
周文占领大同西军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升任节度使,以大同西军为根,彻底掌控整个大同军镇,以大同西军的实力,加上张吉甫的支持,周文对大同的掌控将不下于曾经的冯庸。
翟文不太明白张阁老为何要这么做,更不明白张文锦为何会答应。
张文锦也没有过多解释。
“这两年来多事之秋,大同还是不要闹起来的好,否则凭白损失,最后还得朝廷来收拾烂摊子,谁也没有得到好处,不如熬过这几年,等张吉甫裁军成功,这件事终归是好事。”
翟文苦笑:“下官岂能决定大同。”
张文锦拍了拍翟文,“你们下面办事的人用点心,结局就会不同,别的人我说了也是无用,也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翟文也贪。
不过翟文他们贪的还有些底线。
更多的人只管趁着自己还在任上,能捞多少是多少。
翟文有些无语。
想起张文锦门口堵住大街装满各色钱银珠宝的大车,竟然来劝他们用心办事,实在是有些无法形容。
翟文顾不上这些,忍不住问道:“周文真能掌控大同西军吗?”
“谁知道。”
张文锦耸了耸肩。
反正他不看好,曾经自己又不是没有拉拢过,不过他也看不出问题所在,所以无法回答翟文的问题。
翟文决定去见见汤平。
汤平要是真倒向周文的话,周文又是日后大同的节度使,自己有必要提前去拜佛。
还有王信。
听说王信要有孩子了,今年的年关,给他送份礼品去。
终归是知交一场。
大同西军花落别家实在是可惜,王信此人胜就胜在没有私心,所以朝廷愿意用他,无欲则刚,做事不怕得罪人,可输也输在没有私心。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536/2837552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