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我信王信
推荐阅读:不能开高达那我还参什么军! 诸界龙劫 柯南里的除灵侦探 游戏开始了,这次绝对没BUG 斗罗:龙王之霍雨浩活在万年后 真乃人间太岁神 人在皇宫:从升级化骨绵掌开始 红楼晓梦 科技入侵现代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以前扬州营解散后,安置到扬州岛的士兵们,他们的子弟有一批已经长大了。
“读过书吗?”
王信打量着眼前二十几个局促不安的后生,担心吓到对方,语气十分的和蔼,摆出一副温和长辈的架势。
许多后生已经放松了些许。
“读过。”
“林老爷给我们请的先生。”
领头的后生十九上下,也是这帮人里最沉稳的。
“会一些什么?”
“会骑马。”
“也练过拳脚。”
越是了解。
王信越是不知如何形容。
当初有意无意栽下的小树苗,没想到真会有发生作用的一天。
其实也不应该奇怪。
扬中岛在后世可是一个市,岛上人口二十八万。
而扬中岛的历史又很短,明朝中晚期才开始有人烟,如果岛上有十万人,那么岛上资源必然匮乏,可岛上不过万人的话,岂不是理想之地。
岛上水草旺盛,可以养马。
有耕地,有水塘。
还有山林,又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之中,除了不适合工业的短板外,已经找不到其他短板。
否则王信也不会看重此地。
正是因为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机会才能被自己掌控。
那么当初安顿的几百老兵携家带口,不超过两千人而已,这些年过去,能迁移到岛上的也不过数百人,所以眼前被送来的二十几名后生之多,足以见得当初老兵中,大多数人没有遗忘自己的恩情。
自己不过做了点分内的事情。
底层人就是如此朴素。
可惜。
贵族子弟们惯会抹黑底层人民的形象,把为了生活而挣扎的,经常用少部分人的坏,代替了整个底层的形象。
却忘记了。
他们祖上三代不也是底层人民么。
只有真正聪明的人才明白,真正值得依靠的是底层,历史上那些聪明的君王,皆会从底层百姓中挑选出人才,最后成为左膀右臂。
不过帝王终归是帝王,大多数时候仍然是用完则弃。
因为百姓子弟最好拿捏。
王信不再多想,与这些后生中,竟然有部分不是初次见面。
“你是唐清安的堂兄?”
王信惊奇道。
“回总镇大人,小的正是。”
为首的那名后生,也很好奇,得知大伯常常挂在嘴里的将军,如今已是总镇,心里不禁越发崇拜起来。
与他一样。
别的后生大多崇拜的看着王信。
他们是在父辈的叮嘱中长大的,听得最多的就是将军的故事,包括他们岛上的一切,都是将军为他们操办起来的家业。
唐清安是王信取的名字。
岛上第一个婴儿。
正确的说是林黛玉提供的名字。
而且扬中岛上在官方的登记,很多事也是林如海出手解决,看来当初他就打上了主意,不知道他花费了多少心思在里头。
王信于是问道:“林老爷经常上岛吗?”
“经常去的。”
唐铁虎一板一眼的回答,虽然努力保持镇定,但是额头的汗水却能看出,眼前的年轻人内心紧张的很。
其他的后生大多表现不如唐铁虎。
很多人不敢出声。
虽然在岛上不缺吃喝,但也没怎么见过世面,还缺乏磨炼。
王信都看在眼里。
心里有了主意。
吩咐了一旁的严中正,带他们去吃饭。
严中正还在发愣。
从哪里来的这么一批优良子弟。
寻常百姓谁会如此去培养孩子?大多数跟着干活,少数送去读书,光着一样就耗尽了家底,或者说拼尽全力。
勋贵子弟绝大多数又吃不得苦,只会贪婪享受。
犹如贾家两国公府,如此多的子弟中,竟没有一个能吃得苦,愿意去军中打熬的,从中可见一斑,勋贵再落寞也是勋贵,从小锦衣玉食,谁会没苦硬吃。
听到将军的吩咐,严中正回过神来,喜笑颜开,连连答应。
于是在严中正的带领下,一帮后生哗啦啦的离开。
“总镇打算如何安置?”
曾直也赶了过来,好奇的问道。
王信没有隐瞒,笑道:“时间紧张,我要赶在京营出动之前,把这批人安顿入营。”
曾直皱起眉头,不明所以,“没有经历过战场的兵,训练再久也不是真正的精锐,话虽如此,但现在就如此安排,是否太过急躁了些?”
“怎么会现在就让他们打仗呢。”
王信哭笑不得,连忙解释说:“趁着这个机会,让他们先熟悉下战场,反而是操练,什么时候不能操练呢。”
曾直恍然大悟。
“看来将军很重视他们,不过这批后生的确都不错。”
王信又摇了摇头,叹道:“不指望这批后生个个成材,但是培养自己的人才体系,起码有了个良好的开头。”
手里没有人才,想要干什么都不成。
曾直眼睛一亮。
忍不住又看了眼自家总镇。
他早就看出自家总镇的不凡,只是缺一些机会,可如今看来,机会是越来越近了,可惜自家总镇不够狠,不过越是如此,自己倒是越高看一眼。
真要是曹操那样的人物,自己还不愿意呢。
王信不知道曾直的想法,想了片刻,决定去找朱伟父子。
“为何不留在河西营?”
曾直不明白为何要这么安排。
“我要的是整个右路,不是一个河西营。”王信忍不住高兴,笑道:“以前手里人少,只能集中解决河西营,现在河西营已稳,要把视线盯着整个右路了。”
曾直明白了王信的思路,虽然感到高兴,可有些担心。
如果是个曹操似的枭雄,管这些后生会死多少,活着的就是人才。
不过总镇不会。
总镇会当做自家子弟一样的看顾,而不是不在意别人的性命,只在乎自己的目的。
所以曾直更不明白了。
“李威他们虽然明面上听总镇的,可知人知面不知心,真要是把人交给他们,有个万一的话,只怕后悔也来不及啊。”
曾直提醒道。
总镇退了一步,不争取带兵出征的机会,好处是有资格争取的人都对总镇改变了态度,就算不拉拢,此时也不会得罪总镇。
坏处是等尘埃落定。
有人带兵出征之后,那时候就由不得总镇。
“我准备交给杨荣。”
“杨荣?”
曾直一脸错愕。
右路军一参将两游击。
总镇什么时候与杨荣攀扯上了关系?自己怎么不知道。
如果杨荣倒向总镇的话,接下来的路好走了很多。
可自己不知道啊。
曾直一脸无语。
王信没有继续解释。
无论什么原因,杨荣对自己做事的方法,或者目前右路的环境等等,杨荣是支持的,并且是内心高度支持的那种,不过明面上没有表现出来。
他可能有他的顾虑。
那么利用这个契机,自己把自己看中的一帮后生送到他的手里,两人能配合默契的话,可以做到许多本做不到的事情。
河西营已经是自己的人马,谁都会猜忌和打压,不会任由自己发展。
无论是张吉甫,还是朱伟父子,双方虽然利用自己来斗,但是都不会愿意看到自己超出他们的掌控范围。
所以把人交给别人去培养。
不明所以的人虽然会怀疑和猜想,但不会像防河西营一样的出手阻止。
“属下还是无法明白总镇为何看中杨荣,不过既然总镇拿定了主意,属下可以去见一见杨荣。”
“好,交给你去办。”
王信点了点头。
自己直接去见杨荣,很多人会关注,杨荣也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交给曾直去办则好了很多。
而且曾直办事的能力,王信也比较相信。
右路军的营区是分散在通州以西,京师以东的区域。
杨荣围着炉子。
炉子上放着铁锅,铁锅炖着一锅肉。
一杯酒,一口肉。
屋外头寒风瑟瑟,能听到狂风的呼啸声。
“哐啷。”
门被推开,走进来一人。
那人毫不客气的坐到杨荣身旁,拿过小方桌上的酒壶和酒杯,倒满之后一饮而尽,然后拿起一双筷子,捡着锅里炖烂的肉吃。
杨荣看得心疼,默默的喝着酒。
那人吃爽了,才把筷子一丢,问道:“怎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
杨荣慢条斯理的说道,眼神里仿佛是迷茫。
“别装了。”
那人胡锋一转,“右路军虽有七千人马,青壮不过一半,分别掌握在李威,你和我的手中。李威的人马最多,近两千人,然后是你和我,分别有七八百人。”
杨荣没有反驳,拿起地上的火钳,把火炉下的炉门板拨开了一边,露出了煤炉里的煤炭,因为煤炉门打开,空气涌入其中,煤炭很快烧红了起来。
那人继续说道。
“自从王信来了之后,想要重建河西营,建立他的威望,其中一半是从老弱中挑选出来的,还有一半是王英等人想方设法从别部要过来。”
“王英原来是李威的人,所里李威给的最多,他的心思很好猜,既向王信表忠心,获得王信的信任,同时又能利用王英继续掌控自己的人马,左手倒右手。”
“他虽然给出了两三百人,其实等同于没给,反而你我各自给出的百余人,那是真正的舍了出去,听说总镇给了你二十几名青壮,这算是什么?”
那人紧盯着杨荣,一字一句的问道:“算是补偿你?”
煤炭烧的旺盛,屋子里越来越暖和。
杨荣亲手把铁锅拿下放到地面,然后换上铁壶,铁壶里装满了水,做完了这一切后,他又把火炉门板闭上。
屋里的暖和可以维持好一会。
同时还能省不少的煤炭。
最后还有热水可以用。
“这种煤炉,还有蜂窝煤听说是总镇发明出来的,我也是用了之后,才觉得好用啊,相信以后京城都会改用这种。”
杨荣突然感慨起来。
方便,实惠,省钱,节约.
用过的人都说好。
不用的人自然也看不上。
“我可是了解你的,你鬼主意多,瞒不了我。”那人紧盯不放。
杨荣无奈道:“钱龚礼,那么多人不去盯着,你天天盯着我干什么?我不过是一个游击。”
“别怪我没提醒你。”
知道老伙计不爽了,钱龚礼语气缓和了些,“已经有了眉目,此次挂帅的人,你们谁也想不到,别下错了赌注,到时候悔之晚矣。”
“你认识?”杨荣扬了扬眉。
钱龚礼支支吾吾起来,最后起身,“你要是相信我,什么都别做,最后我不会让你吃亏。”
杨荣没有说话。
谁都有野心,谁都想找靠山。
看来钱龚礼也找到靠山了,大概是此次挂帅的人。
听到语气,不可能是朱伟父子,也应该不会是自家的总镇,那么会是谁呢?
算了。
关自己屁事。
等钱龚礼走后,杨荣招了招手。
“将军。”
有人走了进来。
“那帮后生怎么样?”
进来的人面色古怪,竟然犹豫起来。
杨荣越发好奇,“说话呀。”
“都很厉害,给他们指的哨官压不住他们。”
杨荣摸了摸下巴。
看来总镇做了许多后手啊,这样的一帮子弟,没有个好些年如何培养的出来?——
经过一个冬天。
挂帅的人选终于争出来了。
朱家父子输的彻底,张吉甫赢的毫不意外,新的挂帅出征之人,是张吉甫的心腹,原来金陵应天营的刘齐,如今的京营北军总兵。
京营北军的提督空缺,所以才有张吉甫调刘齐到北军的举动。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培养刘齐掌握北军。
现在机会来了,扑灭了山东贼军,有了实打实的战功,升任北军提督顺理成章。
刘齐是老将。
一上任就点京营四军各路总兵。
其中有河西营,点将王英,有东军右路,点将李威、钱龚礼、杨荣。
唯独没有王信。
王信被彻底抛弃。
明眼人知道,这又是给张吉甫做嫁衣了。
“辛苦忙活了一年,你们投入如此之多,又一次打了水漂,败家也没有你们这么败的。”
贾赦愤怒的找到贾政。
贾政想要反驳,又不知如何开口。
一举一动都是人情。
为了王信,贾政无法否认,自己的确用了很多人情。
“王信有他的安排,他说了没事的。”
贾政无力的解释。
“哼哼。”
贾赦被气笑了,指责贾政说道:“到了这般地步,你还信他胡说,我看你就是不愿意承认你走眼了,你别太自私。”
“我自私?”
贾政一脸无语。
“你不就是怕输给我么。”贾赦毫不客气道:“荣国府的爵位是我的,袭爵的是我,本就是我的。”
贾政听到贾赦的话,只觉得心寒无比。
“我信王信。”
贾政不愿意浪费口舌,留下这句话径直离开,懒得与大哥纠缠。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536/2837552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