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三分天注定
推荐阅读:不能开高达那我还参什么军! 诸界龙劫 柯南里的除灵侦探 游戏开始了,这次绝对没BUG 斗罗:龙王之霍雨浩活在万年后 真乃人间太岁神 人在皇宫:从升级化骨绵掌开始 红楼晓梦 科技入侵现代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贾府。
大观园,秋爽斋。
自从贾探春定了亲,而且还是前程极好的人,前来探望的人就多了。
如前几日史府请王夫人等去赏花,特意邀请了探春。
虽然探春是庶女,可嫁过去之后,身份会变成主母,总兵夫人的身份已经够资格,正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探春的性子要强,如今环境改善,更是不该错一步。
“小姐在屋里没有?”
蝉姐儿闻言,在窗眼内望外一看,原来是赵姨娘,连忙答说:“在家里。”
探春就坐在床上,旁边是侍书。
最醒目的是书桌旁挂着的一柄宝剑。
赵姨娘进来后,不等探春开口,一脸焦急,“老爷和大老爷吵架了,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一点也不急。”
探春反而松了一口气。
知道了赵姨娘的来意,探春平静道:“急又能如何。”
赵姨娘顺势坐到探春身边,侍书早已起身去为赵姨娘倒茶。
自从探春的婚事定下后,赵姨娘的脾气竟然变好了一些,起码不怎么与小姐争吵了,侍书也就不怎么讨厌赵姨娘。
赵姨娘不以为然,她才不在乎丫鬟们的态度。
“你知道是为了谁?”
探春没有理会。
她不想去理会,但是能理解母亲的着急。
“还不是为了王信。”
赵姨娘习惯了女儿的态度,满脸的担忧,“听人说,姑爷什么都不争,像个木头似的,又被人给利用了,还说什么都没剩。”
探春皱起眉头。
赵姨娘唉声叹气,“具体的事我们女人家也不懂,女人这辈子,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男人,如果男人不争气,女人这辈子算是毁了。”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探春终于开口,也希望母亲能听进去,“只要别人心里有我,无论是锦衣玉食,又或者粗茶淡饭,我都能满足,我就不信,有手有脚还能饿死。”
“你说的轻巧。”
“虽说你这些年过得小心,可府里几时短过的你吃穿?你是没有真正吃过苦的,才能说这些痴话罢了。”
“那母亲认为女儿该怎么办?”
探春懒得整编,直接反问。
赵姨娘如何有主意,犹豫了半天,含糊不清道:“反正姑爷不能不争,他一个男人不争,难道会让妇道人家去争不成。”
“我虽然不懂外头的道理,但是我知道,有时候不争也是争。”
任由母亲胡乱想下去,谁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探春想了想,用自己的角度去替大,继续说道,“他这么有本事,走到今日的地步,必然不会是平庸之人,不懂的人没必要瞎操心。”
这话有理。
赵姨娘也不过是想要个安慰罢了,缺乏安全感这么多年,最紧张的就是不好的消息。
“你这般有信心,希望如此吧。”
探春没有回话。
仿佛木头人似的。
女儿很厉害,赵姨娘很早就知道,看到女儿的神态,心里的不安渐渐恢复安定。
姑爷如真像女儿说的厉害,又喜欢女儿,女儿又是个精明的性子,日后的日子,只怕会很好过,再把贾环培养成才,自己这辈子就没什么后悔的了。
听闻姐夫的事,薛姨妈第一时间赶来。
“又是王信?”
薛姨妈无语。
看到妹妹的样子,王夫人好奇道:“难道你在别处也听过他?”
随着王信的地位提升,在府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王夫人不得不承认,这个以前居住在府里的客人,已经变得了不得起来。
薛姨妈没有隐瞒。
一则王夫人是她的亲姐姐,二则还要依靠姐夫一家,姐夫一家的地位越稳固,自己的日子才能越好过,薛姨妈心里还是有分寸的。
“你们家的姑爷,主意大的很,不光盯上了薛家的二房,连大房也没打算放过。”
薛姨妈笑道。
王夫人更加好奇。
王信的主意,薛姨妈本是不知,但是薛家商号那么多人,怎么会没有聪明人呢,大揽总张德辉第一时间就看清楚王信的打算。
不过王信的打算,对他们是有利的,所以更能获得张德辉的支持。
张德辉也不愿意看到商号被二房吞并。
“原来我是不知的,后来知道了,我还能管外头的事不成,总不是柜上的一些老人去做主,没想到才半年,那边生意就开张了。”
薛姨妈说到此处感慨起来,“不瞒姐姐,我那兄弟主意正的很,这回也乖乖向你家的姑爷低头。”
王夫人越发不明。
“你说的这些,我算是听懂了,可关府里什么事?”
“我也是听我那兄弟说的。”
“你们家姑爷啊,别看什么都不争,其实一直在打熬根基,等待机会一飞冲天呢。”
薛姨妈脸色悔恨,“如果探春是你肚子里生的,我也就不说什么了,可是探春虽叫你妈妈,难道你还真是她妈妈不成,当初不该听大哥的。”
王夫人脸色沉了下来,不满道:“这是什么话。”
薛姨妈不在乎道:“姐姐何必呢,都说探春丫头精,既然如此,谁知道对姐姐是几分真心,我看啊,就像你家姑爷对付我兄弟一样,无论真心不真心,拿捏在手里才是最管用的。”
王夫人迟疑起来。
薛家老二不是个省油的灯。
如果不是忌惮贾府,不可能任由薛家大房的生意分出去,早就被他吞了。
现在被王信捏在手里,能有几分真心?
又如妹妹儿所言,不正心又能如何,这就是命。
薛姨妈笑道:“府里的几位姨娘能服气姐姐?还不是命,命就是如此,她们再多的不满,也只敢藏着,丝毫不敢表现出来。”
“探春丫头还是不错的。”
“嘿嘿。”
薛姨妈笑了几声。
听到薛姨妈的笑声,王夫人感到异常刺耳。
“元春才是你的正经依靠,别人都不是。”薛姨妈说了一句。
王夫人呆住了。
姐姐虽然没有说话,但是薛姨妈知道姐姐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明明是自己的姑爷,如今成为了别人家的,薛姨妈心里有根刺。
特别是家里的生意。
王信不过是伸伸手,张德辉去了一趟大同,回来后整个人都变得神采奕奕,说那边大有可为,几代人的基业都可以捞到。
原来这才是王信的底气。
薛姨妈更加懊悔。
想到今日王信要见自己兄弟和大揽总,薛家两房都在为他办事,原本能有更好的关系,薛姨妈懊恼的离开,一路上心思沉重。
“母亲怎么了?”
薛姨妈没有回去,来到女儿的住处。
薛宝钗看到母亲心思不定大惊。
薛姨妈知道女儿聪慧,很多主意比自己还好,不瞒着宝钗,解释了一番,然后肯定道:“我也是为了姐姐好。”
薛宝钗一脸无语。
薛姨妈知道女儿心思,不愿意女儿多虑,连忙开口,“王信这么有出息,以后可能更有出息,万一真有不比贾府差的那天,到时候三姑娘不会培养她的亲弟弟?”
“自然会的。”
薛宝钗没有怀疑。
薛姨妈听到女儿都这么认为,更加底气十足,一脸的肯定,“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唯独你姨母还没想明白,还天天一口一个宝玉。等贾环有出息了,宝玉怎么办?”
薛宝钗更加没话说了。
虽然知道对探春不好,可有些事,她又能如何呢。
“明年的一年,薛家大房和二房,每房要交上来三万两银子。”
王信毫不犹豫的开口。
张德辉低着头,薛岩欲言又止。
王信话没有说完。
“我没有那么多人去盯着你们的生意,具体的账目,我无法确定真伪,既然如此,一口价,如果觉得合理,生意成交,一切照旧,如果觉得不合理,那么我会找新的合作伙伴。”
生意是生意,感情是感情。
如果无利可图,几家也没有合作的基础,更谈不上感情。
“我可以保障江南那边,大同关外只供应你们两家。”王信给出了承诺。
六万两一年。
勉强可以接受,其实薛家两房仍然占据大头的利润。
只是薛岩心里担忧,谁知道明年的时候,王信又是多大的胃口,他见多了这样的事,原本还想着应付,没想到王信如此果断,直接安排了大房插手进来。
实在是令人感慨。
换成是别的商行,薛岩还有底气,唯独大房。
二房有的,大房也有。
二房掌握的商道,也就是渠道,大房不光有,其中很多原本就是大房的。
也就是说,大房甚至可以直接替代二房。
要命的是大房又提防着二房,两房想要合作都没有基础。
昨日去见大嫂,得知贾府大房和二房争吵,心里头还在嘲笑,今日就轮到自己头上,薛岩苦涩的瞅了眼大房的大揽总,张德辉头也不抬,明显巴结王信,不想王信多心。
大房这回算是彻底站到了王信那边。
薛岩无可奈何,点了点头,答应了王信的要求。
王信松了口气。
虽然可以拿捏,甚至换人,但是也需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做生不如做熟。
买卖嘛,不就是这么谈的。
哪有直接掀桌子的。
不停的交锋,王信相信以后还会有,谁的抓手多,谁就多进一步。
如果不是实力不够,自己也没必要费尽心思。
整个关外直接收取关税。
不过这样的话,得罪的人就多了去,商人们抱团起来,自己还真不一定压得住,薛家和自己的合作,也只是想多省点钱。
两相比较,扶持薛家两房还是更稳妥。
大同关外的生意绝对不能出事。
否则大同西军一万两千人,右路军七千人,两万人马还指着这些吃饭呢。没有钱的话,就算系统在手也无用,保证不了忠心的。
敲定了明年的章程,薛岩脸上的不快消失了。
“聚众昌里有许多人,对总镇以前留下的规矩不满,私下闹出了一些事,和张灿将军闹得不愉快,总镇知道这些事吗?”
“知道。”
王信点了点头。
人多了,心思就杂了。
特别是自己离开后。
赵雍担心自己下不了狠心对付叛徒,竟然打算背着自己亲自动手,幸亏汤平的确没有背叛,入京后第一时间来找自己,自己才给了他自己的书信。
有了这封书信,赵雍就算再怀疑汤平,也不能继续动作,否则就不是怀疑,而是他背叛自己了。
这些是小事,只要自己还在,一切矛盾都镇得住。
大麻烦反而是薛岩说的事。
“我以前说过,商业很重要,很多人可能误会了,认为我离不开商人,如果这么说的话,我更离不开干活的人,谁是干活的,我就支持谁。”
王信告诉薛岩和张德辉自己的想法,免得两人做错了选择。
薛岩苦思。
虽然认为对王信有足够的了解,可今日这番话,依然令他有些费解,连薛岩都如此,更不提张德辉了,完全没有明白。
王信看在眼里,本就没有指望两人能一下子听懂,否则他就得怀疑了。
“官员不重要,因为官员不创造财富,只是分配财富。”
“商人比官员重要,因为商人能促进财富,但是比较起干活的人,干活的人创造财富,他们才是最大的根基,同样的道理,关外最重要的不是商人,而是牧户们。”
“难道不是军队最重要?”
薛岩反驳。
王信摇了摇头。
“自古以来,打到塞北的军队并不少,可最后留下了什么呢,大同西军的确能打,但是没有关外广大牧户们在关外站稳了脚跟,大同西军就算能打又如何,最后还不是得退回来。”
经过王信这么一说,薛岩有些理解,张德辉也隐隐明白。
王信毫不犹豫的说道:“如果商人和牧户之间一定要二选一,我必然选择牧户,所以你们心里有数,不要做出错误的判断。”
“可将军鞭长莫及,光靠赵雍张灿他们,哪怕算上汤平,恐怕也压不过大户们。”
薛岩理解归理解,但是不认为王信能摆平。
王信沉默了。
薛岩说的有道理。
所以自己只能等,等机会。
如果朝廷是个能干活的,把问题一个个解决掉,不给自己机会,那么自己当然只能做个朝廷的木偶,和平年代的将军,只能是个木偶。
可如果朝廷没有解决问题。
或者说遇到的问题都不大,比如这次的山东民变,王信虽然同情灾民,但是不认为灾民能成事。
三分天注定。
王信做好了自己的事,接下来就看朝廷自己。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536/2837552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