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世子稳重点 > 第893章 欲盖弥彰

第893章 欲盖弥彰


双脚踩在泥土里,才知众生皆苦。

    韩忠彦等人站在贡井村外,仅仅只看到那些荒芜的农田,以及破败的茅草房屋,他们便已知道众生有多苦了。

    这样的苦难,大部分养尊处优的官员是不知道的,而且他们也不想知道。

    此时韩忠彦方知官家的苦心。

    官家为何要监察府彻查此案,为何当初要让百名官员下放到民间体察疾苦,为何对盘剥百姓的官员如此痛恨。

    韩忠彦脸色沉静,心中虽然泛起怒火,但却不形于色。

    扭头望向甄庆,韩忠彦道:“甄勾当,还请劳烦皇城司所属,去请贡井村里长来此一叙。”

    甄庆点了点头,然后头也不回地一挥手,身后几名皇城司所属立马朝村里飞奔而去。

    没过多久,一名五十来岁的老者被皇城司所属请了过来,脸上带着几分忐忑和惶恐,走到韩忠彦面前二话不说,纳头便拜。

    韩忠彦露出一抹微笑,将老者扶了起来,道:“老兄便是贡井村的里长?”

    里长局促地双手搓了搓衣角,陪笑道:“是,老朽便是里长。”

    韩忠彦笑道:“老兄莫慌,我等只是想与你聊一聊,轻松一点,就当是闲话家常了。”

    里长的笑容僵硬,他虽没什么见识,可眼前这伙人气质不凡,模样尊贵,一看就是大人物。

    韩忠彦聊天很有技巧,拉着里长的手,倒真的跟他聊起了家常。

    家里几口人,村里收成如何,阖村共计几头耕牛,老兄年岁几何,身子可康健,子孙几人等等。

    家常越聊越投机,渐渐地,里长也没那么紧张了,谈话间神情松弛了许多。

    最后韩忠彦才指了指远处的农田,道:“如今已是秋收时节,村里的土地为何荒芜至此?多好的良田,难不成没赶上春播?”

    里长叹了口气,道:“这些荒下来的田地,地主另有其人,不是咱村的……”

    韩忠彦挑了挑眉,道:“哦?本村的良田,为何给了外村的地主?”

    里长迟疑了一下,低声道:“这些土地大多被县里的地主买下了,买下之后却没有那么多劳力耕种,又听说今年先帝大行,新君即位,朝廷风向不明,地主们不敢妄动,怕担了祸事,于是大好的良田便荒了一年。”

    韩忠彦微笑道:“老夫还是想不通,本村的地为何会卖给外姓人,这不合规矩吧?这些良田原来的主人呢?”

    里长苦笑道:“原来的主人早已逃难去了,如今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老兄能详细说说吗?”

    里长叹道:“都是朝廷的新政害的,咱们下苦人,大字不识一个,县衙的差官告诉咱们,朝廷颁下什么‘青苗法’,大概意思是要咱们百姓向官府借钱……”

    “大家日子过得好好的,就算遇到灾年,咬牙挺一挺也就过去了,不是活不下去的光景,谁愿意向官府借钱?”

    “可官府不答应呀,他们说这是官家下的旨,不管你缺不缺钱,反正必须要向官府借钱,今年借一贯,明年还两贯,此事没得商量,如若敢不借,官府不但扒了你的房子,还把你的亲人拿进大牢。”

    “怎么办?当然只能借了,今年一贯,明年还两贯,翻倍的本息,咱穷苦人咋承受得起,于是到了第二年,还不起钱的百姓越来越多,官府也不讲情面,还不起就拿你家的田地来抵债。”

    “一来二去的,咱好好的村子,人丁少了一半,全都是还不起债,不得不卖了田地,举家沦为流民,如今杳无音讯,不知生死。”

    里长说着眼眶泛红了,抬手擦了擦老泪,叹道:“都是安安分分过日子的人,谁能料到朝廷降下这么一桩横祸……”

    “如今村子只剩了一半的人,这一半人估摸也待不久了,明年若是官府仍推行那个‘青苗法’,逼着咱们向官府借钱,大伙儿只能都把地卖了,拖家带口当乞丐去。”

    里长语气平静,但字字血泪,韩忠彦等人脸色渐渐铁青,甄庆沉默地站在身后,牙齿咬得格格响,脖子上青筋暴跳。

    “这些土地后来都卖给了谁?”韩忠彦平静地问道。

    里长摇头:“官府从中牵的线,说是县城里几家富户地主有意买下来,买地的钱还没到乡亲手里,立马便被官差抢了去,说是还‘青苗法’的本息。”

    “到头来地也没了,钱也没了,落得个空空荡荡,也不知我们前世到底造了什么孽,竟得如此报应。”

    韩忠彦点头,与吕惠卿和李清臣迅速交换了一记眼神。

    事情基本已经清楚了,官府歪解新政,强行摊派,借此敛财,而且还把利息翻倍,最后农户被逼卖地,本地的地主趁机压价收地,卖地的钱也被官府收了。

    果真落得个空空荡荡,这是一点活路都不给啊。

    所以说,监察府和皇城司当初只罗列了十二名官员的名单,确实远远不够,庆幸的是官家对此事看得深远,他很清楚这件事不是靠一两个官员的一手遮天就能完成的。

    这是一条成熟的,有严格分工的完整利益链条,涉案的人不仅是本地官员,同时也包括本地的商人和地主,他们共同勾结起来,才能遮蔽地方上的天日。

    其他就没什么好问的了,事实已经很清楚。

    接下来便是皇城司该出手了。

    韩忠彦正要说点什么,却见一名皇城司所属匆匆赶来道:“禀诸位大人,陈州知州曾叔礼,商水知县罗弘业,以及陈州署衙通判,推官等官员赶来了,距此不到两里。”

    韩忠彦的脸上顿时浮起冷笑:“来得如此主动,岂不是欲盖弥彰,做贼心虚?”

    片刻后,一群官员匆忙骑马赶到,距离韩忠彦等人百步外,曾叔礼等官员便急忙下马,小跑着朝韩忠彦奔来。

    “下官陈州知州曾叔礼,拜见监察大夫,拜见左右丞……诸位大人来陈州,下官有失远迎,实在该死。”

    曾叔礼满头大汗朝韩忠彦等人长揖,身后赶来的本地官员也纷纷跟着行礼。

    里长见到这么多当官的都在向这位老者行礼,顿时心中一惊,情知刚才跟自己聊天的必是了不得的大人物。

    想到刚才自己大倒苦水,对本地官员说过一些不敬的话,里长愈发惊惶忐忑了,根本不敢抬头见这些官员,生怕被官员们记住了他的模样。

    于是里长深垂着头,不敢多说半个字,低垂着脑袋逃命似的跑开了。

    韩忠彦含笑看着里长仓惶逃跑的背影,也不阻止他。

    扭头再看向面前这些官员时,韩忠彦的眼神闪过一抹冷色,脸上却露出几分亲切的笑容。

    “曾知州言重了,老夫只是路过陈州,往别处办差,倒是不便惊动地方,故而未曾知会。”

    曾叔礼等人闻言,心中顿时一松。

    原来是路过,那就好办了,好吃好喝,连吃带送,赶紧送走这几个瘟神吧,有他们在陈州境内,曾叔礼可太紧张了。

    曾叔礼擦了擦脸上的汗珠,陪笑道:“韩大夫来我陈州,下官忝为地方官,理应隆重款待,您和诸位大人若不弃,不妨来我陈州城歇息几日,下官也好近身侍候,恭聆教诲,略尽地主之谊。”

    韩忠彦摇头,却突然指着远处贡井村荒芜了一半的农田,不解地蹙眉道:“曾知州,老夫偶然路过此地,发现这些上好的良田竟无人耕种,曾知州作为一地父母,可知其中缘故?”

    曾叔礼一怔,眼神闪过一抹慌乱。

    身后一名官员却突然站出来,道:“禀韩大夫,陈州辖下平原甚广,民风朴实,不过本地农户却大多懒惰成性,不事劳作,宁愿让良田荒芜于此,也不愿下地耕种,错过了春播,故而颗粒无收。”

    韩忠彦恍然:“原来是本地农户太懒了,难怪,难怪!”

    说着韩忠彦眼睛微微眯起,打量这名说话的官员,道:“不知阁下是……”

    官员急忙长揖道:“下官,商水知县罗弘业,拜见韩大夫。”

    韩忠彦微笑道:“原来是本地的父母官呀,失敬失敬。”

    罗弘业连道不敢。

    曾叔礼陪笑道:“此地离陈州城不过四十余里,韩大夫和诸位大人不如进城一叙,下官为您各位接风洗尘,还请务必赏光。”

    韩忠彦嗯了一声,道:“不必了,我等只是路过陈州,接下来还要去拱州和颍昌,就不叨扰诸位了。”

    曾叔礼顿时长舒了一口气,刚刚苍白的脸色立马红润了许多。

    原来真是路过啊,好了,这一关过了,万事大吉,百无禁忌!

    “既如此,请给下官一个机会,我等将您和诸位大人送出陈州境。”曾叔礼客气地道。

    韩忠彦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地道:“不必了,你我很快会再见的,何必依依不舍。”

    曾叔礼心中咯噔一下,然后仔细咂摸韩忠彦这句话的意思。

    “很快会再见”是啥意思?

    曾叔礼坚持要送,韩忠彦坚持不肯让他们送,双方谦让客套半晌,韩忠彦终于劝住了他们。

    于是在曾叔礼等人的目送下,韩忠彦骑上马,继续朝东行去。

    待到韩忠彦等人的背影已消失不见,满面堆笑的曾叔礼这才收起了笑容,表情也随之冷酷下来。

    “把刚刚那个说话的老者叫过来,仔细问问,韩忠彦到底跟他聊了什么。”曾叔礼冷冷道。

    …………

    韩忠彦一行人离开了贡井村,策马飞驰了数里地后,渐渐减缓了马速。

    望向一旁沉默不语的甄庆,韩忠彦道:“事情差不多清楚了,接下来就是搜集官员罪证的过程,辛苦甄勾当安排布置了。”

    甄庆用力点头:“放心吧,这次皇城司保证把这窝杂碎连根拔起!”

    说完甄庆猛地回头,望向身后的皇城司所属。

    一句话都不必说,身后众人立马会意,顿时拨转了马头,各自奔赴不同的方向,片刻便不见身影。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482/2837498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