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291章 汉王英明

第291章 汉王英明


聂宇听到这里,已经差不多搞明白乡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说的明白点,就类似于宗族体系下的族规,只不过乡约属于是放大版的族规,依托地方上的里甲制度强制遵守。

    冯修永之所以选择把案子上达天听,具体可两处分析。

    首先,这案子本身确实只是寻常小案,甚至有点鸡毛蒜皮,都不用溆浦县令,黄溪口镇长就能解决,可关键就在于乡民没有选择报官,而是交由乡约规定来裁判。

    若乡约可以代替律法,那置刚刚宣发的《大汉新律》于何地?

    这是乡约与《大汉新律》的矛盾。

    其次,冯修永在接到案子后,立刻经过一番详细调查统计,发现从自己上任湖南巡抚开始,一年下来湖南全境的刑律诉讼较之往年减少了接近30%。

    这可不是寻常小事,刑律诉讼案件一下子缩水30%,里面可能有大汉承平的功劳,但再怎么说也不会锐减这么快,必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而联想到此案的两家村民,先是第一次找镇长做主,镇长和稀泥了以后,第二次就改成让乡约来裁判。

    如此轻车熟路,显然乡约在黄溪口镇已经存在很久。

    这还只是黄溪口镇,那大汉治下的其他乡镇呢?

    这么多乡镇开始推广乡约,关键大汉官府知道的还不详细。

    乡绅在大汉治下失去了大部分土地,还有作为乡绅的阶级特权,所以才悄悄推广乡约,想要依托乡约来渗透夺取大汉的基层控制权!

    那些大汉治下设立的村长、农民公会,他们见乡约内容好用,多是教人向善,所以就主动配合乡绅推广乡约,完全忽略了其中隐患。

    左观澜看完聂宇递过来的案子,里面还有冯修永专门指出的两条隐患,当下拱手说道:“大王,乡约制度已成时代旧物,早已糜烂腐化,那就该令其长埋于世,而非现在被那些乡绅拿来死灰复燃,试图败坏我大汉根基!”

    跟冯修永他们的保守不同,左观澜作为年轻人,想法反而更为激进些,直接认为应当彻底废除乡约制度。

    《大汉新律》都已经有了,那还要什么乡约?

    若是乡约继续默认其存在,那今后乡民犯法,究竟是按乡约来判,还是按《大汉律》来判?

    对于左观澜的想法,聂宇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复思量,又重新看了一遍案子记录,还有湖南各级官员对此案的看法建议。

    过了片刻。

    聂宇说道:“还是先说此案吧!此案判罚,令地方官府严格依照《大汉新律》来判,既然只是单纯吵架斗殴,就按吵架斗殴的条例判罚,不可徇私枉法!”

    听到以《大汉新律》为裁判依据,左观澜并不意外,接着问道:“那乡约制度?”

    “乡约倒是没必要一刀切。”聂宇轻轻摇头,这倒不是大汉需要乡约制度,而是这东西早已深入人心,就算真一刀切了效果也不大。

    很多地方乡镇,乡约已经成了百姓共识,而且乡约大多肯定还是劝人向善、互恤互助的,没必要真的全禁了。

    大汉虽然靠镇长、村长和农民公会把权力延伸到了基层,可要是能辅以乡约管理,让乡约受控于《大汉新律》的框架下,倒也不失为《大汉新律》和权力下乡的补充。

    聂宇做出决定道:“可以让各地乡镇,把自己的乡约全都拿出来,由官府统筹,里面教人向善的可以保留。与《大汉新律》或者背道而驰的,视实际情况进行删改,合订成一部《大汉乡约》。”

    “嗯,就把此事刊登到下一期的《大汉邸报》,让天下人都看一看,不要说什么官府干涉乡约,官府只是对乡约规范统一化。”

    “还有,新合订的乡约,今后就算执行,也不能由乡绅主持,而是该由农民公会、村长共同裁判。若是遇到意见背驰,就上报镇长,让镇长从中裁判斡旋,而且乡约每裁判一次,必须上报镇长做录。”

    简单几句话,就是乡约制度可以保留,但乡约制度的制定,大汉官府必须参与其中。

    当然,大汉不会干涉乡约内容,而且还顺带剥夺了乡绅通过乡约,来争夺基层话语权的可能。

    “是。”左观澜应声退下,去内阁传达旨意去了。

    聂宇想了想,又在案上书写一道手谕,写完后又用自己的私印盖章,而后叫来一个秘书官送往户部衙门。

    这道手谕是让户部拟定,给村长们发放俸禄的。

    不发俸禄不行了,之前大汉虽然设立了村长,但村长实际不能算在编制内。就跟原来的胥吏一样,只有个胥吏的身份,勉强算在体制内,有着管理村子的权力,却没有一分钱俸禄。

    如此,这些村长一开始可能很兴奋,觉得自己当官了。可等到新鲜劲过去,就发现自己天天管那么多鸡毛蒜皮的琐事,忙的脚不沾地,然后一分钱不拿,纯用爱发电。

    慢慢村长们就变得懈怠,他们不像镇长和分田官。这俩官职虽然俸禄很低,但好歹也是正式的官吏体制内,可以靠政绩来升官。

    所以地方乡绅才能悄无声息的推广乡约,因为村长们懈怠了,不想那么麻烦管事,又看到乡绅推广的乡约挺方便,那就顺水推舟。

    反正只要不出大乱子,许多村长都懒得去管。

    这其实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要只是村长们懈怠管事,那倒问题不算太大。

    就怕这些村长以权谋私,曾经的胥吏也是没工资,那就自己给自己创造工资,与乡绅地主勾结,盘剥欺压百姓。

    因为他们想的是,反正自己干了那么多事情,又没有工资可拿,那贪点拿点也没关系吧?

    这身上一染黑,可就没法回头了。

    聂宇给村长定俸发钱,就是准备提前养廉规避了,不给钱干活确实不得长久。

    虽然这么定俸发钱,也不一定能完全杜绝,但好歹愿意干事,保持清廉的那一批村长,就有动力支持他们继续下去了。

    至于别的村长,最好祈祷自己伸手的时候不要被抓到!

    聂宇又给刑部写了一道手谕,里面是关于《大汉新律》对地方村长、农民公会的贪污处置添加细则。

    之前定新法的时候,这俩因为不算公职官吏,所以没有单独列入。

    现在定了俸禄,那抓人判罚就得有法可依了。

    聂宇定的简单粗暴:贪污一文钱,全家土地财产抄没,三代以内不得考科举,做官,但能读书。

    旨意通过电报宣发,各地州府的反应速度都很快。

    大汉的地方官府,早就被乡绅推广的乡约给折腾的想骂人。

    都已经是大汉新朝了,他们作为大汉的地方官员,要处理协调好地方事务,居然还要跟这些乡绅们打招呼?

    好在,汉王英明!

    现在要重定乡约,还要把乡绅彻底踢出局。

    整理收集这些乡约,就前前后后花了快一个月,最终整编重订的乡约合版呈递上来,聂宇亲自提笔按照后世记忆,稍微改了几条红色的,算是潜移默化的教化百姓。

    新的乡约以《大汉乡约》的形式,刊登在了最新一期的邸报,并且专门放在了《大汉新律》的下方,作为《大汉新律》的额外补充。

    只要大汉没有立刻灭亡,百年以后它就会逐渐潜移默化,变成百姓口口相传的传统美德。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448/2837558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