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307章 安庆困局

第307章 安庆困局


大汉荆州春风得意,隔壁的安庆却是山雨欲来。

    自二月以来,汉军正式动兵,白楠所部第二师虽然只来了六千人,但兵势进展堪称神速。

    短短一个月不到,就接连拿下太湖、潜山、望江诸县,基本都是白拿。

    太湖县令主动投降,望江县令干脆跑路,剩下的文吏不得不投降,稍微有点骨气的潜山县令,手里还有个潜山营,也是反抗都不反抗,汉军一来就自尽报了大清。

    幸亏安庆府城是安徽省城,又有安徽巡抚朱珪以老迈之身,亲自坐镇城楼鼓舞士气。

    而此前的湖口大战,突围逃跑的江南提督王柄和狼山总兵陈安邦,这俩货率领麾下残部亲兵已经退到了池州府。

    朱珪得知湖口之战清军大败,两江总督战死,十万大军全军覆灭。

    虽然怒不可遏,连骂了三声李奉瀚是个蠢货,但为了大局考虑,不让江南的局势继续恶化,只能默许二人戴罪立功。

    先守住池州城,抵御九江的汉贼乘胜追击,沿池州北上夹击安庆。

    因为朱珪强硬守城,白楠打了两次,没打下来,就不再强攻,改为围城。

    至今,围城已近半月。

    “怎样,汉贼今日可有动静?”朱珪日常巡视城楼,身上披着巡抚官袍,对站岗的兵卒问道。

    “回大人的话,汉贼暂无动静。”兵卒连忙跪下回答。

    朱珪微微点头,目光望向城外,汉军大营乌压压一片,倒是并不算太绵长,仅从大营范围来看,汉军顶多不会超过一万人。

    而安庆城中的守军,起码已经募集超过两万。

    两万打一万,不说优势在我,那也是守城无虞。

    可朱珪对此还是深感忧虑不安,他虽然不会打仗,但也是博览群书,对兵书也有涉猎,知道久守必失的道理。

    就算安庆城中钱粮还很充足,可钱粮再多也抵不住人心士气的低落。

    朱珪观望了片刻,回到城楼,招来几个守城将官。

    两万多的安庆府守军,九成九都是乡勇,战力弱到可以忽略不计。

    朱珪手上真正可战之兵,仅有自己的抚标左右二营、安庆左右协营以及南下的六安营。

    合起来满打满算不到两千人,还得分出去指挥两万多的乡勇,压力不可谓不大。

    “抚帅!”几个守城将官齐声拱手。

    朱珪说道:“汉贼大军围城已近半月,安庆虽暂时无忧,然久守必失,诸位都是带兵的,肯定比本抚这个文人更懂,不知可有什么扰敌鼓舞之策?”

    朱珪已经说的很委婉,他也不抱期望这几个人能有退敌方略,只求能够稍微滋扰一下汉军,鼓舞己方的军心士气,总不能真的一味死守。

    听到朱珪问话,几个清军将官面面相觑,让他们守城都已经够呛,还要他们扰敌鼓舞士气?

    六安营千总赵大山,忍不住说道:“抚帅,我军守城兵力虽有两万,远超城外围城的汉贼大军,但打仗不是这么打的。汉贼兵力虽少,但纵观其过往战绩,实在凶悍异常,就算我等麾下官兵,都不能说包赢。何况如今这两万多大军俱是多勇,操练不足数月,战力更是堪忧,守城都还勉强,就不用提什么出城袭扰。一旦出城野战,这些乡勇必溃!”

    说的很不客气,但都是实话实说。

    这些将官已经摸清了朱珪这位抚帅的性子,知道只要说的是实话,对方就不会随意怪罪责罚。

    朱珪无奈叹息:“本抚也知晓这两万乡勇不堪大用,可安庆城中可战之士不足两千,若不以乡勇,怕是安庆早在汉贼大军来到第一天,就已经破城了。”

    说着,顿了顿,忽然满脸凝重道:“此战,朝廷不能再败了,大清也不能再败了。李总督已经战死疆场,江西局势已经不可挽回,若安庆再失,江南半壁都将坠入万劫不复。”

    “本抚在此与诸位保证,城破以前本抚绝不离开城楼半步!”

    此话一出,清军众将浑身一震。

    那位六安营的赵千总,连忙俯身拱手:“唯有死战!”

    “唯有死战!”

    其余几人很快反应过来,跟着俯身拱手。

    这么一番鼓舞表态,朱这才满意,而后继续与众将官议事。

    商议来商议去,没议出什么好的办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清军就是单纯的兵力不足,战力不精。

    看着有两万大军,实则能打的正规军不到两千,就这两千清军战力都参差不齐,还是在于平时吃空饷吃的太严重。

    湖广西南都还好些,因为这里时常有苗子起义,但就算如此也就是稍微好些。

    真要没人吃空饷,历史上的白莲教不至于能打十年,前后阵亡战死的地方总兵、千总、把总不计其数,甚至还死了好几个提督。

    经常打仗的地方,吃空饷都如此严重,就更不用说几乎打不了仗,太平盛世的江南地区了。

    反复商议半天,几个清军将官一致认为,应当以守城为先,出城浪战就是送,他们打不过汉贼的,还是固守城池,等待援军方为上策!

    朱珪虽然心中深感忧虑,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再派信使出城求援。

    此时此刻,寿春总兵李昌贵的大军刚到庐州府。

    这货也很懵,明明一个月前宿松县的汉军还只有两千,只能算作汉军的偏师,顶多就是来牵制他们安微的清军。

    怎么这才一个月不到,汉军突然就从宿松县一路打到安庆府了,还干脆围困了安庆府城。

    朱珪为了以防万一,派去寿州的求援信使,没有透露两江总督在九江大败的消息,只是一味催促李昌贵的寿春镇从速南下救援。

    李昌贵不明情况,还以为两江总督的十万大军尚在,所以虽然带着寿春镇主力南下了,但行军速度非常慢,不到二百里的路程愣是能走半个多月,到现在才刚到庐州府。

    李昌贵的想法很简单,他知道自己几年的吃空饷下,麾下的将兵压根不满编,战力只能说堪忧。实在没信心跟凶悍的汉贼打仗,就连之前宿松县只有汉贼的偏师两千人,他都不敢去打,反而以防备河南白莲教为由推诿出兵。

    现在,既然两江总督就在南边,那完全可以先等总督大军北上回援。

    安庆府城被围,总督大人肯定不会坐视不管,而他就慢吞吞的行军,反正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朱珪完全没想到,被自己寄予了厚望的援军,此刻都还在庐州府慢吞吞的南下,没有半个月压根到不了安庆府地界。

    半个月的时间,安庆府城或许能守得住,但城中的那些商人却是要打不住了。

    安庆城中,几家商人正在秘密串联。

    带头串联的商人名叫王瑜,这货率先开口说道:“两军交战,民不聊生啊!”

    一个中年商人也说:“不能再这么等下去了,继续等下去,不知要打到猴年马月。”

    另一商人连忙摇头:“可官府也说了,汉贼围城大军不过万人,反而城中守军逾两万。再加上安庆城中钱粮充足,汉贼怕是很难打得下来安庆。”

    那中年商人顿时嗤笑:“这话你都相信?要真打不下来,官军有着优势,为何不直接出城跟贼军接战?反而只能死守,说到底还是打不过罢了。”

    又一胖商人趁机插话:“诸位,其实谁能赢并不重要,关键是这场仗必定打的旷日持久,而一旦打成了拉锯战,那我等的损失可就太大了。毕竟,官府可是已经开始收缴我们几家的粮食、食盐,要是打的太久,后果不堪设想!”

    胖商人的这番话才算是说到了重点,谁赢了他们不在乎,关键是这场仗不论谁打赢,时间上肯定都会打的很久。

    作为商人,他们不怕打仗,就怕仗打的太久,让他们做不了生意,甚至官府还要抢他们的钱财货物。

    现在的局面,汉贼和官府,明显汉贼赢面更大。

    而且,听说汉贼那边对商人也很是优待,还出台了全新的律法政策鼓励商业。

    略一权衡,这些商人决定支持汉贼,不,应该是大汉王师了。

    天下局势已经进入到了乱世,到处都有反贼在造反,战报能骗百姓,粮食物价骗不了商人。

    这大清估摸着是要顶不住了,还是赶快找个反贼先上船了再说。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448/2837556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