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兰芳 戴燕
推荐阅读:从斗罗大陆开始共享诸天 斗罗:本源双生,镇压绝世 斗罗:武魂碧蛇三花瞳,万蛇之主 恶姐当家,开局娘要嫁人 网罗魔头做枭雄,猎魔成神 大明:实习也算工龄 开箱吧,导演! 七零大厂美人,改造反派崽暴富 七零:辣妻随军,冷面糙汉不经撩 盘龙,磁场转动
嘉庆和崇祯真的太像了,两个人都是捡来的皇位。
性格上也是相似的优柔寡断、朝令夕改,对文官集团也都没有很好的办法,看似拥有实权,实则朝堂内外完全就是筛子。
甚至于两人面对的形势局面都是差不多。
崇祯年间,大明内忧外患,农民军和关外的清军、蒙古人反复折腾。
嘉庆年间,白莲教大起义,波及半个中国,还跟着引爆了西南少族纷纷起义,清军完全没有能力镇压,只能依赖于地方豪族地主组织起来的团练寨堡。
光论起义的规模,还有持续的时间,崇祯和嘉庆几乎不相上下。
二者唯一的不同,就是嘉庆时的伪清尚有余力,而且身后有着退路,哪怕最终打不赢,也能退回关外老家,苟延残喘。
崇祯不行,崇祯年间的大明已经基本瓦解,他只能孤注一掷。
历史上,嘉庆靠给土绅地主们让权,虽然最终打赢了白莲教,但也把清廷打得元气大伤,至此一蹶不振。
因为嘉庆让出来的权力太多,伪清在地方的控制力迅速衰弱,而且是不可逆的衰弱,地方官府开始收不上来税了。
没有了财税,伪清国力难以恢复,无法继续压制地主,就更收不上来税,无限恶性循环。
现在,这个时空因为聂宇的到来,嘉庆面对的局面形势只会比历史上来的更糟糕。
嘉庆已经撑不了多久了,各种意义上的撑不了多久。
……
婆罗洲(加里曼丹岛),兰芳国。
兰芳国全称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地处婆罗洲以西,领土面积达到极盛时占据西婆罗洲的三分之一。
第一任总长罗芳伯为广东嘉应人,最初是受到了婆罗洲金矿吸引,带着一批广东家乡的老表“过番(出海)”淘金。
这种“过番”谋生活的方式,在清初到清中时期十分常见,因为彼时的福建和广东,确实太穷了,人多地少,压根不够分的。
闽粤百姓为了谋生路,只能漂洋过海到海外讨生活,再加上许多造反的农民军、天地会党成员,同样也会在失败以后出海“过番”,来逃避清廷的追捕。
前前后后上百年的时间里,南洋一共出海了700多万中国人。
又因为广东人喜欢做生意,也善于经商贸易,所以来到婆罗洲的华人普遍都得到了当地土著酋长的欢迎。
这些华人为了在婆罗洲站稳脚跟,同时扩大贸易盈利,以及抱团取暖,对抗欧洲殖民者(主要为荷兰人),就创办了一个个“公司”性质的结社组织。
一开始,西婆罗洲势力最大的华人结社为吴元盛带领的“聚胜公司”。这个吴元盛来头也不小,他的真实身份为广东天地会成员。因为三十年前起义失败,被迫出海逃奔婆罗洲,并创办了“聚胜公司”称霸西婆罗洲。
罗芳伯之前也是“聚胜公司”的下属,跟着吴元盛后面混的公司头目,后来罗芳伯势力变强,超过了吴元盛,就自立门户创办“兰芳公司”。
西历1777年,也就是二十三年前,罗芳伯的“兰芳公司”地盘已经非常庞大。在好几个公司头目以及各部托庇的土著酋长劝说下,罗芳伯在东万律正式成立“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并担任第一任的“大唐总长”。
当然,什么大总长在荷兰人,还有当地土著酋长的眼里,那都是幌子。
罗芳伯实际就该是兰芳国的国王。
罗芳伯这个大总长,一共执政了17年,差不多在五年前才因病卸任去世,临终前推举江戊伯继任大总长。
兰芳都城,东万律。
阙四伯满脸不敢置信:“大总长,您说您要归国?”
江戊伯有些无奈,对这个没什么文化的老四解释道:“我不是要归国,我是去朝觐的。去年英国人路过咱们新港,带来消息说大清国内发生大变故,有一位大汉国王,已经基本统治了大清以南。”
一旁的老六古六伯连忙说道:“不错,我之前也见到了几个广东商人,他们也带回消息,好像是说大清国已经快不行了,大清南方现在已经是大汉皇帝的天下。”
老七宋插伯微微点头:“所以,大总长这是准备朝觐大汉皇帝?”
宋插伯这么说,也是有着合理依据,别看他们兰芳国已经基本称霸西婆罗洲,甚至算上罗芳伯去世后,江戊伯继任这五年,靠着武力又不断打服周边各部土著。
可以说,整个婆罗洲几乎没有兰芳国的敌手,岛上的土著要么是兰芳国的附属,要么就臣服于兰芳国。
但即便势力已经这么强大,兰芳国对婆罗洲华人圈的自称,还是以“兰芳总公司”和“兰芳大统制”,完全不敢以国家自称。
就连现在的兰芳国,还是靠着之前冒充外夷商船,前往广州十三行贸易,让觊觎兰芳国的荷兰人误以为兰芳是大清的臣属。
而大清在英法等国眼里什么水平不清楚,反正在荷兰人眼里那肯定是不好惹的。因为国姓爷当年干翻了台湾岛的荷兰人,而国姓爷举旗反清的大明,又是被大清灭亡。
所以,荷兰人逻辑,大清大于大明,大明大于荷兰,即大清大于荷兰。
罗芳伯在位时也曾想过带着兰芳内附清廷,成为清廷的藩属,将婆罗洲纳入到中国版图。
然而,这个想法最终被乾隆严词拒绝了。
因为在乾隆老狗的眼里,罗芳伯不仅是私自出海建国,而且这家伙还是个汉人,是乾隆眼里低贱的尼堪。
一个低贱的汉人尼堪,居然敢出海建国,这种歪风邪气,要是纵容其滋长下去,那还得了?
要不是乾隆对海外过于警惕,怕是都忍不住要发兵出海,把罗芳伯这个胆大包天的尼堪贱民,给抓回来千刀万剐了。
大清都还在,你一个汉人出海建国,视大清皇帝的威严何在?
而且,罗芳伯同时还自称大唐总长,这又是想干嘛?
是不是想反清反满,恢复他们汉人的天下?
罗芳伯内附清廷失败,只能带着兰芳公司,在婆罗洲挣扎求存,同时又在临终前告诫几个把子兄弟,有机会一定要想办法归国内附,再不济也要把他骨灰带回广东老家。
原本,没有英国商人和广东商人带来的消息,江戊伯都打算今年带上大哥罗芳伯的骨灰,回到广东家乡入土安葬。
可随着大汉的消息传来兰芳,江戊伯产生了一些别样的心思。
既然大清那边不行,那换成大汉又如何呢?
江戊伯可是听说了,现在的这个大汉,是他们汉人自己创建的政权,又是新开国不久,肯定没什么外藩朝贡。
若是兰芳这时候前往朝贡,那成功内附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江戊伯决定赌一把,以兰芳国使的身份,前往大陆觐见大汉皇帝。
只要大汉最终能得天下,那他们兰芳就是稳赚不赔,纵使大汉得不了天下,兰芳地处中原海外,基本也受不到多少影响。
江戊伯简单解释清楚自己此行目的,众人这才终于放下心来。江戊伯又接着对阙四伯说道:“老四,趁我回国觐见的这段日子,就由你来暂时署理兰芳大总长,管理好咱们的兰芳。”
“三哥放心吧!”阙四伯连忙拍拍胸脯说道。
江戊伯看着老四那总有些不太靠谱的样子,心底也是涌起一阵无奈,这个老四确实有些呆了。
但江戊伯对此又没什么办法,大哥罗芳伯死后,他就成了一把手,二哥刘台二不喜欢做首领,老五已经死了很久,老六老七资历太轻,没法胜任。
江戊伯想了想又补充道:“记住,做事不要冲动,多听兄弟几个的意见。”说着,又看向老神在在的刘台二说道:“二哥,老四就麻烦你们多照顾了。”
向来稳重老成的刘台二点点头:“大总长,你放心去吧!这也是为了我兰芳华人的未来,总是这般狐假虎威,终究是不得长久。”
趁着寒冬的最后几天,海水气温骤降,台风渐渐刮不起来,江戊伯乘坐海船离开坤甸新港,准备前往大陆的广州港。
跟着江戊伯一起出发的,还有戴燕女王派出的一名国使。
戴燕王国地处兰芳国南部,是反清失败的吴元盛打下了戴燕国后称王建立的婆罗洲小国,历史上算上他老婆摄政,一共传了三代。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1448/2837546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