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我许子远有一个惊世计划!
推荐阅读:诡秘:最后一个牧羊人 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开局投资柳神!我杀穿完美世界! 既然做不了好人,主母重生灭你满门 斗罗:千寻疾的快乐人生 一统光之国后,入侵平行光之国 爱上他的理由 甲木仙经 斗罗:我为诡秘天尊 红尘仙途
第357章 我许子远有一个惊世计划!
「孤意南下,诸公何以教我?」
议事殿上,袁绍打断了众人的争吵,拍案而起。
继续让这些人吵下去,指不定是否发兵南下的问题都没讨论出结果,一会南方又有新的情报传来,到时候又得重新吵一遍。
亲身经历了数次这种事情后,袁绍可谓对此身心俱疲,再懒得听这群人折腾了。
然而他很快就后悔方才问计于群贤的决定了,因为这群人是不继续吵吵是否南下了,但就怎么南下又开始争论。
沮授谏之曰:「魏王累叶台辅,世济忠义。
今大汉倾颓,宗庙残毁,国有大盗,假托汉相,实为汉贼,外有叛逆,自诩汉王,实为汉寇,遍观诸州,而未有忧存社稷者。
且今北方已定,兵强士附,若要南下,何不剑指洛阳,以迎大驾,即宫邺都。
举大义而兴汉室,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言罢,沮授略一拱手,拜之曰:「依授之计,当发兵从冀州南下,经黎阳,过白马渡,破官渡,直指洛阳。
冀州乃王上统治核心,若发兵自此路线沿黄河西岸南下,轻易可以控制黄河北岸重镇黎阳。
再渡过黄河攻取白马渡口,此后沿济水向南推进至官渡,这里便是朝廷最后防线,破官渡,抵洛阳,迎驾天子,进位摄政,鞭笞天下,名正言顺。
此路不仅距离洛阳较近,且沿途地势相对平坦,便于子远的新式重骑集群推进,可谓挡者披靡,无物不破。」
袁绍颔首,将从其计。
「沮公所言甚是,此前于黄河营救天子之事,为曹操抢先,这些年被他仗著大义,轻易收复了中原地界。
今孤若掌天子,想来日后与术弟相斗之时,也能得不少便利。」
郭图见之,急劝之曰:「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
且诸王并起,各据州郡,连徒聚众,动有万计,大则成国,小则定邦。
纵挟天子,持大义,能令汉、齐之王乎?
徒享大名,而无实利,反如曹操,深受骂名,为众矢之的,覆灭就在眼前。
此前车之鉴也,吾王不得不防。」
郭图说著,也拱手一拜曰:「依图之计,与其争天子而得虚名,反受制于大义,不如计实利为重。
今可发兵从并州南下,经河东郡,渡黄河取长安,以做国祚之基。
并州乃是我王最近关中之地,此路线能以最快速度沿汾水南下,先攻取并州南部的河东郡,再破朝廷西部防线。
其后从河东郡西渡黄河,直接进入关中平原,沿渭水向东抵达长安。
此路距长安最近,可避开洛阳附近的朝廷核心区域,攻取较为空虚的关中地带,一马平川,长驱直入,以最短时间鲸吞司隶,占据最多地盘,以免曹操回援,亦或是袁术、吕布再来争抢。
且河东郡若被我军控制,可直接切断曹操在中原与关中的联系,断绝他最近的回援路线,为西进长安扫清障碍。
最好能将他堵死在辕关,同袁术死战,以助我王避实击虚,在曹操彻底覆灭前,提前夺取胜利果实。
待尽得关中司隶之地,再趁袁术打败曹操,兵疲虚弱之时,同他争夺洛阳一带,可得万胜!」
袁绍:「???」
郭公竟也有此等计谋?
果然在如何跟人争夺利益,窃取他人胜利果实方面,你永远可以信任郭公。
不得不说,比起沮授让他去夺天子,占大义的计策,郭图这个趁曹操和袁术举国一战之时,往曹操兵力空虚的地盘跑马圈地之计,确实让袁绍心动。
毕竟曹操同袁术大战,后方再怎么空虚,有天子所在洛阳一带,必然也是最难啃的骨头。
但关中长安一带则不同,一来大量兵马被抽调去辕关,本就空虚。
二来若是洛阳被攻击了,曹操指不定舍了袁术,亦或是咬牙挤出兵力来也要相救,长安则不然。
眼下抽不开身的他,根本没有那么强烈的救援长安意愿,打长安的话,说不定只要一路打打郡兵,就能使诸郡望风而降,鲸吞关中。
袁绍越想越觉得此计甚妙,遂颔首而笑。
「郭公所言甚是,此计甚合孤意。」
眼见郭图这个颍川人,此番竟然提出来一个不错的计策,甚得魏王喜爱,审配忙出列谏言,支持沮授曰:「主公勿信小人,且听我一言。
今迎朝廷,于义为得,于时为宜。
王若不取,反为袁术所得,必将遗祸无穷。
袁公路之为人也,自诩大汉忠良,更以汉王为号,逢人便彰三兴炎汉之志,仁人志士多有受其愚弄者。
且其阴谋诡谲,冠绝天下,假称忠良,蒙蔽视听,必有所图,居心叵测。
若使天子落入其手,今时不显,久必为祸。
届时袁公路出则讨逆,入则匡汉,使天下之人心所向,大势之所趋异也,孰能敌之?」
审配言罢,亦拱手长拜不起。
「郭图,小人也!
只图眼前之利,不计长远之失,若从此人,虽逞一时之快,而失天下人心,孰能长久乎?
沮公之策,深谋而远虑,王上当慎思之。」
袁绍:
」
」
怎么感觉你说的也有点道理?
一个是眼前的发展,一个是长远的得失,到底该如何抉择呢?
袁绍迟疑间,忽间许攸老神在在,傲视众人,中立于两派之间,面有得色。
袁绍知此人必有良策在怀,遂问之曰:「子远若有良计,何不试言之?」
许攸似早等著袁绍主动来问他了,闻听此言,上前一步,眸光扫视众人,睥睨群臣,语不惊人死不休!
「攸有一计,本初用之,可一战而平定天下,取九州如囊中之物。」
袁绍惊异之,忙问其计策。
许攸一捻胡须,轻笑言之。
「方今天下,天子何足贵,关中何足取?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袁!
曹袁若死,我王要取天下,如反掌耳!
今当走东路,自青州西渡黄河,经兖州北部迁回,收合刘备、吕布流散之士,直取轘辕关。
目下充州一片大乱,刘、吕鹬蚌相争,已杀得头破血流,我王若从青州出兵,西渡黄河,趁刘备、吕布两败俱伤之际,倾四州之兵,骤然杀出,二人敦能敌之?
先灭刘、吕,尽取兖州,再推进至辕关,趁曹操、袁术二人杀得头破血流,两败俱伤之际,我王举国之兵,如神兵天降,曹袁孰能敌之?
一战覆灭曹操,重创袁术,试问天下谁敌手?
如此反复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计,最终灭尽群雄,俯视八方,将袁术堵截在辕关外。
届时在鲸吞中原两京之地,无论天子,亦或关中,岂非探囊取物,如在掌中?
自此三分天下有其二,袁公路纵得南方,不过冢中枯骨,我王来日必擒之。
此非一战而天下定,一计以平九州乎?
非吾之良谋,孰能为之?」
许攸此计一出,群臣默然片刻,便喧哗沸腾,没有不指责许攸奇谋弄险的。
「许子远,汝出此下策,是要断绝我主偌大基业,葬送目下大好局势吗?
你安得什么居心?」
「奇谋弄险,以至于厮。
依你之言,或可一战以平天下,亦恐一计而覆大魏!」
「就是,次次等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间变数实在太大。
汝怎知刘备、吕布、曹操、袁术,皆按汝之计策行事?
自青州发举国之兵长途跋涉,途径刘备、吕布,抵达曹操,孤军深入辕关,其间风险,难以估量。
汝可知,此计一旦事败,便是满盘皆输。」
本来傲视众人,自以为提出了惊世智慧,准备等著魏王与群臣对自己惊为天人的许攸,此刻面对所有人的指责与不看好,不由涨红了脸,只听他嘟囔著反驳了几句。
「吾之良谋,岂为汝等凡俗所知?
如何黄雀在后,攸自有良策在怀。
汝等不信我良计,将来悔之晚矣!」
但他一人,面对沮授、郭图两党人的群起攻讦,自然势微,不由将目光期待著望向袁绍。
袁绍本来听许攸气势如虹,信誓旦旦说著什么「一战而天下定,一计以平九州。」;「天下英雄谁敌手?」之语。
也被说的热血沸腾,觉得许攸说的颇为道理,若能趁此千载难逢之时机,一战平定天下,又何必拖延?
可转眼间无论沮授等人,还是郭图等人都在指责许攸,他那句「许公所言甚是」赶紧憋回了肚子里。
袁绍还是难得看见麾下群臣如此意见统一,共同反对同一个计划的,这么看来许攸此计,定然弊病良多。
他暗自庆幸自己反应及时,没将认同许攸计策的话说出来,否则岂非在群臣面前丢人?
然而实际上所有人都反对,也并非是许攸之计,真的没有可取之处。
虽则许攸之计,确实比沮授、郭图之计,风险高了许多,但收益也远非他二人能比。
况且如何挑选时机,如何螳螂捕蝉,都可容后仔细谋之。
乃至于最后就算没能在辕关战胜曹操、袁术,也可退而求其次,自充州往洛阳夺取天子,复行沮授之计。
众人所以众口一词,反对许攸,正是因为他既不是郭图一党,也不是沮授一党,而是以个人利益为核心的「游离派」。
偏偏许攸此计,若是失败,自不必说,便如众人眼下所指责的一般,奇谋弄险,葬送大局。
然而若是让许攸此计真的成功了,那更完蛋!
你许子远都「一战而天下定,一计以平九州」了,那还要我们这许多谋臣做什么?
所有的功劳全被你得,以后你许攸就是开国第一臣,魏王所以登九五,主社稷,和我们两党全没关系!
你许攸还是个孤身一人的游离派,这不反对你,反对谁?
在群臣的严辞攻讦,以及袁绍的不作为下,许攸「异想天开」的奇谋,很快就泯然众人。
之后袁绍便陷入了熟悉的流程之中,沮授、郭图两党各执一词,一主攻洛阳,一主取长安,各家派系内的谋臣你方唱罢我登场,你吵我来我骂你,闹的不可开交。
袁绍犹豫不决间,终是忍无可忍,最终制止了双方的争吵,决断曰:「既诸公皆有理,何不两路齐出,齐头并进?
天子孤所欲也,关中亦孤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迎天子亦取关中者也。」
群臣:「???」
迎著群臣茫然的眸光,袁绍自以为得计,拍板曰:「今发十万大军,从郭公之计,从并州南下,经河东郡,渡黄河,取长安。
此路兵马以张郃、高览为将,郭公为军师,荀谌等人为参谋,当鲸吞中原,尽取关中,为孤定鼎天下之基业。」
张郃、高览上前领命,郭图等人亦拱手而退。
袁绍见此,满意颔首,这才继而言之。
「再由孤亲率十万大军,从冀州南下,经黎阳,过白马渡,破官渡,直指洛阳,以迎天子。
此路兵马以颜良、文丑、淳于琼为将,田丰为军师,许攸等人随军参谋。」
颜良、文丑,淳于琼遂上前领命,田丰等人亦拱手而退。
袁绍这才看向沮授,谓之曰:「沮公掌十万大军在魏,审公辅之,坐镇后方,随时支援,以备不测。
孤出征后,魏国大事还需仰仗沮公,调度粮草、支援各方,悉交汝决,勿负孤望。」
沮授、审配躬身领命而退。
如此众人又计议其间细节琐事,待诸般议定,各自归去,为出征之事做准备安排。
未几,魏王袁绍发檄文于天下!
【曹操者,阉宦之后,流毒之人。
其狼子野心,挟持天子,擅弄朝权,欺凌圣躬。
杀刘表、诛刘繇,残害宗亲,虐杀忠良。
结党营私,排抑异己,祸乱朝纲,屠戮百姓,恶行昭彰,天人共怒!
孤袁绍,四世三公之忠良,受封魏王,世沐汉恩。
今响应汉王之衣带诏,发兵百万南下,兴复汉室,营救天子,扫清奸凶,匡扶社稷。
望天下义士、各州牧守,同举义旗,共保国家。
剿除国贼,还政天子,复社稷安宁,慰天地民心!
国朝养士四百载,仗义死节,就在今日!】
(https://www.shudi8.com/shu/739700/2837552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