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356章 联盟第一战,插兄弟两刀!

第356章 联盟第一战,插兄弟两刀!


第356章  联盟第一战,插兄弟两刀!

    「曹安民。」

    见荀攸提及曹安民,曹操越发头疼,自己前段时间才刚说曹安民窃取了情报回来,并且将计就计,试探了群臣人心,也确实诈出了几个通袁之贼。

    此番有功而无名,无端扣下杀害曹安民,恐失人心。

    但就这么放他回去,也觉得不妥。

    曹操揉了揉越发作痛的额角,看向荀攸。

    「公达既提此事,必有良策教我。

    今何不试言之?」

    荀攸拱手称是,答之曰:「此番曹安民主动献上袁术谋划,已彰忠心,虽袁术之谋还有后招,但此非曹安民所能知者,故也怨不得他。

    与其扣下曹安民,来日袁术再遣旁人出使,不若放曹安民回去,继续卧薪尝胆,以知根底。」

    曹操略一蹙眉,显然荀攸也知晓了曹安民的性子,来了曹营出卖袁营,回了袁营出卖曹营。

    但一来曹安民来后,备受监视,回去以后,就算想出卖也不知道多少曹营情报。

    二来,曹安民此人知根知底,如有机会,还能继续利用他配合己方,将计就计。

    倘使没了曹安民,袁术今后换一个不熟悉的人,担任这联络出使的任务,反而还不知能否相信,更不知如何防备,远不如曹安民这张明牌容易掌控。

    曹操颔首,但仍未松口,这些理由只能让他考虑是否放曹安民回去的利弊,但要他当即答应,却是不足。

    荀攸见状,继续为之道来。

    「今当以袁治袁,以袁术之道还治袁术之身。

    攸观丞相日夜操劳,为曹营内贼之事弹精竭虑,苦不堪言。

    然,丞相劳之,袁术何能不劳?丞相疑之,袁术亦复疑之矣。

    今可同样让曹安民回去后给袁营送信,袁营之中有夏侯渊、夏侯惇、李典等人,身居高位,执掌大军。

    窃以攸私心揣之,彼等未必真心降袁,或可以丞相书信说之,多陈昔年患难之情,创业之艰,几位将军复念丞相之情,犹未可知。

    哪怕攸所料有差,几位将军真心投袁,袁术又岂知彼等真心,焉能不防?

    而几位将军又岂知袁术知道他们忠心?如此猜疑成链,君臣离心,或为我军之机。

    就算曹安民入了袁营,便将一切出卖,也无所谓,或者说,正可以出卖这些信件,作为曹安民回袁营保命的投名状。

    若吾等复刻袁术之阳谋,还施于袁术,他又如何应对?

    届时这些通曹书信,便是如鲠在喉,给袁术埋下猜忌疑心的种子,也好给我军可乘之机。」

    曹操惊异之!

    曹操想到自己当下的处境,越想越觉得荀攸这个计策有理。

    不能只我一个人有吃不完的苦!

    将袁术的阳谋,还施给袁术,何其精妙?

    若袁术也没有解决办法,必将沦落到和自己同样的苦恼境地。

    而倘使袁术有解决办法,那就很好了!直接借鉴学习一下,当下的困局自可迎刃而解。

    虽说以如今袁曹之间的攻守形势,若也发三百封信,说什么袁营之人皆通曹,必不能信。

    但他完全可以贵精不贵多,若只是寄几封的话。

    袁术那边的夏侯惇、夏侯渊、乐进、李典等人,可都是自己曾经最心腹的大将。

    若在信中共叙旧情,晓之以理,这十数载恩义尚在,何愁袁术不疑?

    而只要离间了袁术君臣,往小了说,可使袁术不再信任夏侯惇等人,不敢再让他们担当重任,等于削弱了袁军战力。

    往大了说,万一能让袁术和夏侯惇等人离心离德,此辕关一战,或还有转机。

    而己方在整个计划中,所需要付出的不过是杀之无用,弃之可惜的曹安民,以及几封书信罢了口无论成与不成,付出的这点代价,根本不痛不痒。

    什么?就连曹安民也是袁术送来的使者?那更没事了!

    反正曹安民继续留在曹营,也为了掩盖他通袁而得帮他「卧薪尝胆」正名,令曹操见之就烦。

    再者曹安民下回说不定还得再来出卖袁术,算是个可重复利用人材。

    曹操微微颔首,遂言之。

    「公达此计甚妙。

    袁术麾下多有投降之人,本相疑之,袁术何不疑之?」

    他还就不信了,难道袁术对夏侯悍等人,心底就没有一丝一毫的疑心猜忌?

    此计若成,必教袁营君臣离间,使袁术满心猜忌,和自己一般无二,谁也别想好过。

    他说著,便吩咐荀攸下去安排,转头继续处理桌案之上,那堆积如山的公务军情。

    荀攸道了声「唯!」

    未几,曹安民返回袁营,入见袁术。

    大帐之中,文武左右而列,注视著归来的曹安民。

    曹安民当场伏匐地上,将曹操也藏了一众通曹书信之事出卖。

    袁术闻而笑之。

    「黔驴技穷也!

    朕对诸位将军之信任,岂受书信所疑?」  

    言罢即刻命人,查出书信若干,别说内容了,连分别是寄给谁的都不看,当场焚之。

    群臣遂称袁术以为:「圣君!」

    只有夏侯惇、夏侯渊等人互相对视一眼,心中苦笑。

    信任?疑心?

    袁术对他们何需这种东西?

    出行则大将护卫随行,言语则生死性命不由人。

    汉王从来就没信任过他们,完全把他们当俘虏的敌将来用,对从未信任的人,又何谈疑心猜忌?

    至于说曹操之所以不能效仿,是因为曹操那里有通袁可能的人太多了,派人去盯著,说不定被盯的那个不是通袁贼,反而被派去盯人的那个才是通袁贼。

    何况监察的事情闹大了,也容易人心惶惶,离心离德。

    反观袁营之中,截然相反。

    因为袁术大势将成,袁营之臣大多对此信心十足,就等著打下洛阳,加官进爵,同享富贵呢,这时候就算污这些人通曹,也没多少人信。

    因此只要以大量的袁营之人,光明正大盯住夏侯惇他们几个降臣,也不怕他们还能翻起什么浪花,足以保证袁营安稳,高枕而无忧。

    这便是袁营、曹营双方的基本国情不同,而导致的计策不适应性,曹操以自身的猜忌疑心,度袁术之青天云水,岂能计成?

    轻易处置了曹操夹带私货送来的书信,在群臣的恭维声中,袁术这才询问曹安民此去曹营的详细情报。

    曹安民也不负众望,拥有十分灵活的阵营底线,其身在曹营心在曹,到了袁营系汉王。

    就如同他在袁营时,袁术会对他有所防备,使他去了曹营,除了早就安排好的情报以外,其实也接触不到重要机密可以出卖。

    此刻他自曹营归来,显然也陷入了同样的窘迫,可见无论是袁术、曹操,都深谙曹安民的使用之法。

    不过曹营日常的基础情报,他还是能带回来不少的,只见袁术听闻了曹操并未与群臣离心,反而亲力亲为,尽收群臣之心。

    术遂皱眉,问之曰:「阿瞒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

    安民答之。

    「曹贼闻鼓而起,鸣金而眠,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居关隘上,身处陋室,军政庶务,操于一人。

    赏罚军功,无论大小,皆亲览焉。

    陟罚臧否,不论多少,乾纲独断。

    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

    所饮之水,日不足两次。」

    袁术颔首,复问之曰:「尝闻阿瞒有头风之症,今何如?」

    安民答:「惶惶惊惧,不敢用针,每日头疼,徒以药系。」

    袁术笑谓诸将曰:「今不必令士卒伤亡厮杀,每日多以佯攻为主。

    夜间鼓噪声势,增至十次,而十之一二,实战攻城,以恫吓阿瞒。

    每夜朕亦醒转一次,临城下指挥作战,亲擂鼓而击之,定教阿瞒惶惶不可终日,辗转难眠。

    诚如是,不日则轘辕关必破!」

    群臣问之,袁术笑而不语,自有弟子陆逊,代而答之。

    「曹操食少事烦,岂能久乎?

    病而不能医,夜而不能眠,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孰能长久?

    弹精竭虑,操劳用命,而惊惶十余日不得入眠。

    其头疼欲裂,神智昏聩,辕关何能不破?」

    众皆恍然。

    一座八万人驻守的天堑关隘,一整个最精锐的曹营集团,最终恐怕要覆灭在弹精竭虑的曹操手中。

    思及至此,众人对汉王的阴谋诡诈,怎不细思极恐,心中更为敬服。

    与此同时,在那遥远的北方。

    .

    随著公孙瓒携款私逃,渡海奔赴淮南,幽州大地上残余的反抗势力,很快就被袁绍的大军清剿。

    战多年,终于尽取幽州之地的袁绍,可算成为了彻底掌控冀青幽并四州的北方霸主。

    然而都没等他放松片刻呢,便收到了来自南方连绵不绝的战报。

    首先就是袁术发檄文于天下,号召吕布为羽翼,驱策八十三万大军北上伐曹,入洛阳营救天子。

    袁绍:「???」

    不是,兄弟,八十三万这个数字你是认真的吗?

    我人都看懵了啊喂!

    好容易在群贤的探讨下,大家估摸著这应该是袁术的号称兵力,汉国实际绝拿不出八十三万兵力。

    刚松口气没多久,就又听说南边曹操和袁术还没正式打起来呢,吕布先倒戈了袁术,刺杀袁术义子,结果转头袁术怒而发兵,就把吕布的齐国给灭了。

    好家伙,合著你们两个联盟伐曹,结果曹操没事,盟友吕布的齐国先亡了是吧?

    这一连串变化莫测的灵活阵营底线,好悬没把搁这天天干莽夫铁头娃公孙瓒,刷经验刷到现在的袁绍集团人都看傻了。

    你们发檄文于天下,是说要去打曹操的没错吧?

    见鬼的先把盟友灭国了,是几个意思啊!!!

    就在袁绍集团的众人,惊惧于袁术占据了荆、扬、豫、徐四州,同样为南方霸主,不可小觑。  

    于是大伙正商议著应该跟刚被袁术灭国的吕布联盟,利用吕布为剑,不断消耗袁术实力之时,南边就又有消息传来了。

    【吕布高举汉王大旗,奉汉王诏令,北上伐兖,以诛曹贼!】

    见鬼!!!

    当袁绍等人听到这个消息传来,真感觉自己活见鬼了。

    不是,我们没记错的话,袁术刚把你灭国了啊,大哥!!!

    为毛你俩联盟伐曹的时候,不好好伐曹,反而窝里斗。

    结果杀得仇深似海,灭国之恨时,你俩又开始哥俩好的执行最初那个伐曹计划了?

    袁绍:「???」

    难以置信!

    你们南方的人心这么复杂的吗?

    这阵营底线也太灵活了吧?

    结果谁能想到,就这还没完!

    袁绍集团刚开始应对崭新的情报,重新展开讨论与应对之策呢,然后没等讨论完,新的情况又出现了。

    【洛阳为了应对吕布伐兖的危急,派出了刘备和车胄带兵入兖州抵御。】

    谁能想到呢?

    熟悉的一幕再次上演!

    被派出来约好了一同讨伐吕布的刘备和车胄,同样在还没看见吕布人影的时候,发生了内乱,先自个打了一架,把车胄弄死了。

    紧接著放出来个【此必袁术阴谋】的名头,刘备就跟个没事人似的,兴冲冲赶往充州,扛著车胄的棺材,就继续按原计划讨伐吕布。

    袁绍:「!!!」

    你们南方是人啊?

    偌大的袁绍集团,人都麻了!

    你们南方是有什么先定一个小目标,召集兄弟联盟入伙,然后开战之前,先捅兄弟两刀,没捅死就继续原定计划,捅死了就带著兄弟的尸体,继续原定计划的作战传统吗?

    看完这些变换莫测的南方消息,袁绍集团罕见的达成了一致,众口一词谏袁绍曰:「主公,将来无论发生什么,绝对不能信任这些南方人!

    更不能信任他们的所谓联盟,这些南方人也太吓人了!

    南方诡诈,断不能信!」

    袁绍深以为然,答曰:「诸公所言甚是!」

    在这之后,因为又来了新的情报,于是袁绍麾下群臣又陷入了新一轮的争吵讨论,依旧谁也说服不了谁,但袁绍已经受不了了。

    「夜吵到明,明吵到夜,诸公欲吵死阿瞒、公路乎?」

    见他拍案而起,勃然大怒,众皆垂首,再不敢言。

    恰逢又有新的南方情报送来,言说吕布大破刘备,曹操请天子封刘备为王,并抽调了防备北方的段煨兵团部分兵力支援。

    才刚呵斥群臣,正处在英明神武状态下的袁绍当机立断,决意发兵南下!


  (https://www.shudi8.com/shu/739700/2837552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