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章:太和殿烬
太和殿的烛火突然同时摇曳,黑影骨杖上的晶核爆发出刺目金光,殿顶的琉璃瓦在光芒中龟裂,露出夜空里翻滚的乌云。“烛龙残魂,借我躯壳!” 黑影嘶吼着将骨杖刺入心口,黑袍下的鳞片迅速蔓延,半张人脸彻底被金翅蛊复眼覆盖,背后展开两对薄如蝉翼的金色翅膀,翅膀扇动的频率越来越快,殿内的空气开始震颤,七亲王眉心的龙纹渗出鲜血,顺着地砖的纹路流向祭坛。
赵凛佩剑出鞘,龙纹在剑身上游走,与七亲王的鲜血产生共鸣:“临渊,护住孩子们!南宫先生,破他的蛊阵!” 他纵身跃起,剑气如银河倾泻,劈向黑影的翅膀,剑风扫过之处,烛火凝成冰棱,将袭来的蛊虫冻在半空。
萧临渊赤色长剑横扫,火焰在殿内筑起高墙,七亲王被护在墙后,安王攥着他的空袖哽咽:“萧叔叔,我不怕。” 萧临渊低头时,看见孩子掌心的茧子 —— 那是在雪山冰窖里,为了保护弟弟们,用石头磨出来的。他突然想起守山老者的话,抬手将长剑刺入地砖,火焰顺着血纹逆流,在祭坛中央炸开金色火花。
南宫羽折扇张开,扇骨上的银针如流星般射出,精准钉在黑影周身的七个方位,形成 “七星灭蛊阵”。古籍上说,此阵需以 “至纯之心” 催动,他咬破舌尖,将血沫喷在扇面,扇面的星图突然亮起,与七亲王的龙纹遥相呼应:“孩子们,想着你们最珍视的东西!”
七亲王同时闭眼,安王想起赵凛的胡须,宁王想起江南的学堂,其余孩子或念着牧民的歌声,或记着药庐的草药香。他们的意念化作七道流光,注入南宫羽的阵眼,银针突然爆发出太阳般的光芒,黑影翅膀上的鳞片开始脱落,露出底下溃烂的伤口,伤口中涌出的不是血,而是无数细小的控心蛊。
“不可能!” 黑影癫狂嘶吼,骨杖重重砸向地面,殿内的地砖尽数翻起,露出底下隐藏的血池 —— 竟是用历代血影阁成员的头骨砌成,池中央的青铜柱上,缠绕着最后一缕烛龙残魂,残魂在血池中痛苦挣扎,每一次翻腾都让殿外的乌云更浓。
萧临渊的火焰长剑与赵凛的龙纹佩剑在空中交汇,形成一柄巨大的光剑,光剑穿透血池,将青铜柱劈为两半。烛龙残魂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却在接触到七道流光时渐渐平静,残魂化作无数光点,融入七亲王的眉心,他们的龙纹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与常人无异的温润光泽。
黑影看着这一幕,突然发出绝望的惨笑:“我用一生追逐权力,却输给了几个孩子的念想……” 他的身体开始崩溃,蛊虫从七窍涌出,最终在光剑的照耀下化为灰烬,只留下那枚用瑞王头骨打磨的容器,容器在落地的瞬间裂开,露出里面刻着的字 ——“悔”。
当第一缕朝阳透过殿顶的破洞照进来时,血池已干涸,地砖下渗出的清泉冲刷着血迹,露出洁白的汉白玉。七亲王手拉手站在晨光中,脸上的沉静被孩童的笑容取代,安王指着殿外的朝霞大喊:“像萧叔叔剑上的火!”
三日后,太和殿重建工程启动。赵凛亲自搬起第一块砖时,发现地基下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先帝的笔迹:“王者,非执权柄,乃护苍生。” 萧临渊抚摸着石碑,突然明白,所谓 “七星镇龙阵”,从来不是为了锁住烛龙,而是为了让七位亲王在磨难中明白,真正的力量,源于对众生的守护。
南宫羽将血影阁的卷宗付之一炬,灰烬随风飘散在京城上空,像极了那年坤宁宫的血雨,只是这一次,落在百姓肩头的,是带着暖意的尘埃。秦风在北疆传来捷报,血影阁余孽尽数肃清,牧民们开始在狼居胥山脚下开垦农田,田埂的形状,与当年的 “民心策” 图谱惊人地相似。
半年后的上元节,京城的花灯照亮了护城河。萧临渊独臂牵着安王的手,看着赵凛与百姓一同猜灯谜,南宫羽则在天机阁的高台上,教七亲王辨认星象。当烟花在夜空绽放出 “国泰民安” 四个字时,安王突然问:“萧叔叔,烛龙真的消失了吗?”
萧临渊望向漫天星火,笑了:“没有消失,它变成了守护我们的光。”
远处的忠烈祠里,萧临渊的赤色长剑供奉在案上,剑穗在穿堂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回应着什么。而在更遥远的西域,守山老者的转经筒被牧民们拾起,铜铃的响声里,再也没有了诅咒,只有对新生的祝福。
这天下,终究如他们所愿,褪去了血色,迎来了真正的太平。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不过是过往的悲歌,而未来的篇章,将由每一个珍视安宁的人,共同书写。
(https://www.shudi8.com/shu/739304/3563989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