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 > 第 60 章:万家灯火

第 60 章:万家灯火


  三年后的上元节,京城的花灯比往年更加璀璨。护城河上漂浮着千盏河灯,烛光映在水面,与岸边的灯火连成一片,仿佛银河落人间。

萧临渊站在镇国将军府的回廊上,看着府内嬉闹的孩子们。七亲王已长成半大少年,安王正带着弟弟们放孔明灯,灯上写满了稚嫩的愿望  ——“愿天下无饥寒”“愿萧叔叔的手臂好起来”“愿陛下安康”。

“在想什么?”  赵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已褪去龙袍,换上常服,手中提着两盏兔子灯。三年来,他时常微服出宫,与萧临渊、南宫羽相聚,褪去帝王的威严,更像个温和的兄长。

萧临渊接过兔子灯,目光落在安王身上:“想起当年在雪山,他还只是个会哭鼻子的孩子。”  如今的安王,眉宇间已有了少年人的英气,正指挥着弟弟们调整孔明灯的引线,动作有模有样。

南宫羽摇着折扇走来,扇面上多了一幅  “万家灯火图”:“天机阁夜观星象,见北斗七星光芒璀璨,预示着天下太平。西域传来消息,守山老者的转经筒被建成了一座塔,牧民们称之为‘安宁塔’,塔下的草原,牛羊成群,再也没有蛊虫作祟。”

说话间,孔明灯纷纷升空,带着孩子们的愿望飞向夜空。其中一盏飞得最高,灯壁上画着一柄赤色长剑,剑旁依偎着七个小人,小人的手中牵着一个独臂将军、一个年轻帝王和一个摇扇书生。

“那是安王画的。”  赵凛笑着说,眼中满是暖意,“他说,这是守护天下的人。”

萧临渊望着那盏孔明灯,突然感觉左臂空袖被轻轻拉住。安王仰着头,眼中闪烁着星光:“萧叔叔,南宫先生说,您的剑能劈开黑暗,那您说,天下会不会一直这么亮下去?”

萧临渊蹲下身,握紧孩子的手:“会的。因为有像你一样的孩子,记得光明的模样;有像陛下一样的君主,守护光明的方向;还有无数百姓,用双手点亮自己的灯火。”

远处的街市传来阵阵欢歌,舞龙的队伍正穿过朱雀大街,龙头上的宝珠映着万家灯火,熠熠生辉。赵凛望着那片繁华,轻声道:“当年乳母说,江山是百姓的江山。如今看来,她是对的。”

南宫羽折扇轻摇,指向天边的圆月:“月有阴晴圆缺,但只要灯火不灭,黑暗就永远无法得逞。”  他的目光落在天机阁的方向,那里的学子们正挑灯夜读,他们的书桌上,都放着一本《民心策》。

夜深了,孩子们渐渐睡去,脸上带着甜甜的笑容。萧临渊、赵凛和南宫羽并肩站在回廊上,看着满城灯火,久久不语。

萧临渊的赤色长剑挂在墙上,剑穗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峥嵘。但它不再燃烧火焰,因为这天下,已无需烈焰来照亮。

赵凛的案头,放着一份新的奏折,上面写着  “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墨迹未干,却透着对苍生的关怀。

南宫羽的书桌上,摊开着一张新的舆图,上面标注着七亲王的封地,每个封地上都画着一所学堂、一座药庐和一片良田。

月光洒在三人身上,也洒在满城的灯火上。所谓守护,从来不是一时的热血,而是日复一日的坚守;所谓盛世,也不是帝王的功绩,而是万家灯火的安宁。

远处的钟楼传来三更的钟声,清脆而悠扬,回荡在京城的夜空。这钟声里,没有了血与火的记忆,只有国泰民安的期许,和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时代,早已落幕。如今的天下,正被无数平凡的灯火,照亮得温暖而明亮。而那些曾经守护过这片土地的人,也终将与万家灯火一起,被永远铭记。


  (https://www.shudi8.com/shu/739304/3563988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