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此心安处
五十年后的一个清晨,江南茶馆的木门被轻轻推开。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蹦跳着进来,手里攥着半块红糖糕,糕上的芝麻沾了些在她鼻尖,像极了当年安王幼时蹭在赵凛胡须上的点心渣。
“王婆婆,要一壶梅花茶!” 小姑娘的声音脆生生的,惊飞了檐下的燕子。正在擦拭茶具的老妇人抬起头,正是赵凛的皇后,如今已是满头银发,却依旧目光温和。她看着小姑娘胸前挂着的木雕 —— 七个小人围着独臂将军、帝王与书生,笑了:“阿蛮又来替爷爷买茶?”
阿蛮点点头,爬上竹凳,晃着双腿:“爷爷说,今天是萧太爷爷的忌日,要泡最好的茶纪念他。” 她指着窗外的稻田,“爷爷还说,那片田里的稻子,都是萧太爷爷当年教大家种的。”
王婆婆端来热茶,水汽氤氲中,她仿佛又看见赵凛坐在对面,笑盈盈地说 “这茶比御膳房的好”。那年赵凛走后,她便守着这家茶馆,看着学子们长大,看着稻子一茬茬成熟,看着当年的孩童变成如今的阿蛮爷爷,日子像门前的河水,静静流淌,却从未干涸。
此时的京城,新帝正站在安宁祠里,对着那盏孔明灯的复制品出神。灯壁上的图案已有些模糊,但独臂将军的赤色长剑依旧清晰。旁边的史官正在记录:“景和三十年春,帝祭英烈,观‘守心剑’,叹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守心剑如今被供奉在太庙,剑鞘上的 “守心” 二字被岁月磨得温润,却依旧透着力量。每年都有无数人来观瞻,有白发老者抚摸着剑鞘落泪,有孩童缠着大人问 “这是谁的剑”,而太庙里的老执事,总会一遍遍讲述那个独臂将军的故事,讲到最后,总要加一句:“他说,剑是用来守护的,不是用来杀人的。”
西域的安宁塔下,一群年轻的牧民正围着老萨满,听他讲 “七星镇龙阵” 的传说。老萨满的拐杖指向雪山:“当年的英雄们,把烛龙的怒火变成了雪山的融水,浇灌出这草原。”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突然问:“萨满爷爷,英雄们现在在哪里呀?”
老萨满笑着指向星空:“变成了星星,看着我们呢。你看那七颗最亮的星,就是七位亲王;旁边那颗最红的,是萧将军的剑;那颗最稳的,是赵皇帝的龙椅;还有那颗摇摇晃晃的,是南宫先生的扇子。”
小姑娘似懂非懂,却还是双手合十,对着星空拜了拜。她胸前的银锁片上,刻着小小的龙纹,正是当年七亲王龙纹的简化版,如今已是西域孩童最常见的饰品,寓意 “平安长大”。
江南的雨又开始下了,淅淅沥沥,打在茶馆的青瓦上,发出沙沙的响。阿蛮趴在窗边,看着雨滴在水缸里晕开的圈,突然指着水面的倒影喊:“王婆婆你看!水里有好多灯!”
王婆婆走过去,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水缸里的倒影中,仿佛真的有无数盏灯在摇曳,灯影里,独臂的将军在微笑,摇扇的书生在品茶,穿龙袍的帝王在田埂上弯腰,七个孩子围着他们嬉笑。
“那是英雄们来看我们啦。” 王婆婆轻轻抚摸着阿蛮的头,声音温柔得像江南的雨,“他们说,只要我们过得好,他们就安心了。”
阿蛮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把剩下的半块红糖糕放在窗台上,像是在供奉那些只存在于故事里的人。雨水中,红糖糕的甜味慢慢散开,混着泥土的芬芳,飘向远方,飘向那些被灯火照亮的田埂、书馆、草原,飘向每一个 “此心安处是吾乡” 的角落。
岁月流转,朝代更迭,“英烈传” 的版本换了一次又一次,故事里的人名或许会被记错,细节或许会被添改,但那些最核心的东西 —— 守护、和平、民心 —— 却像江南的雨、西域的风、京城的灯火,永远流传了下来。
就像镇国将军府旧址上的那棵桃树,当年南宫羽栽下时不过手腕粗细,如今已亭亭如盖,每年春天都会开出满树繁花,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一封封写给过往的信,信上只有三个字:
都好着。
(https://www.shudi8.com/shu/739304/3563535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