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直播珠峰单刷第一日!
推荐阅读:搬空家产去部队,禁欲长官痴宠我 从山雀开始七十二变 希腊:我就是宙斯! 从火影开始提前兑现未来 穿到七零,我成了全大院最靓的崽 末世:你惹她干嘛?她是修仙的 木叶:宇智波的绝对正义 路基艾尔弱?可曾听闻黑暗火花 海上兽世:罪雌人鱼她是万人迷 分身万界:憧憬成为光之巨人
第277章 直播珠峰单刷第一日!
相比于连峰,李悠南在网络上的舆论就明显要好很多了。
毕竟,作为一个千万级别的大主播,李悠南还没有什么黑粉,整个人的起号过程也基本上是以正能量和主旋律展开的。
所以,当他的视频发布以后,大家的核心聚焦点并不是李悠南的动机————没人会怀疑李悠南宣布要攀登珠峰,并且从上面速降滑雪是为了流量和噱头。
毕竟,一个从来没有吃过米其林三星的普通人发朋友圈,你会觉得他是在炫耀,但一个年入数亿的富豪朋友圈发一张在米其林吃饭的照片,你只会关注他是在吃午饭,吃得健不健康————总之,绝对不会往炫耀这件事上联想。
李悠南这种层级的大网红,还需要流量吗?
说句不好听的,别的运动员,包括不久前登上珠峰并且滑雪速降下去的波兰大神,以及更早以前的安德烈巴尔吉尔,都是要靠珠穆朗玛峰来破圈的————没有珠穆朗玛峰,谁知道他们啊?
但李悠南则是完全反过来的————同样说句不好听的话,李悠南在视频里直播撩妹,获得的流量都比那些登山大神九死一生地去挑战极限要来得多。
因为极高的知名度,反而是李悠南在发布了视频后,更多从来没有了解过珠穆朗玛峰登山的普通人,在开始了解这一项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
甚至,不少靠著切片李悠南视频为生的自媒体营销号,又找到了一个创作热点——详细地解剖李悠南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啦、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向普通人介绍攀登珠峰有多困难啦、分析李悠南攀登珠峰并且滑雪速降的成功可能性啦————等等等等。
对于珠峰,一般普通人自然还是十分敬畏的,毕竟,这可是全世界最高的山峰啊,无论是教科书还是各种文艺作品,珠穆朗玛峰都是以一个代表著人类极限的挑战对象存在的。
尽管,从真正的难度上来看,珠穆朗玛峰也未必是所有山峰中最难挑战的————但,它的高度就决定了无论如何,攀登上珠峰是每一个登山者心中的殿堂级挑战。
因为没有人怀疑李悠南的动机,而李悠南在视频中又没有明确地表达过自己是为什么而做出这个决定的,所以,一些猜测也逐渐形成了。
不为了流量噱头,那为了什么?
联想到不久前的连峰攀登失败,那么答案似乎就呼之欲出了。
众所周知,李悠南是一个非常正能量的人。
他的正能量体现在视频里的许许多多细节里。
他虽然从来没有在视频中主动高调地宣传过什么正能量方面的东西,但一个人的认知、思维方式,会不经意地从他发布的视频一点一点地透露出来。
无论是高大上的修复故宫文物,还是某个视频里不经意地一句感慨,他的认知、他发自内心地真诚、热忱,都一点一点地塑造了他的轮廓。
回到这件事本身————
显然,是李悠南在看到连峰的失败,以及网友们对失败的连峰团队的负面评价后————他忍不住了。
而此时,再联想到李悠南视频里轻描淡写的那一句「我没感觉到困难在哪里」,莫名其妙地————就燃起来了啊!
李悠南的粉丝们都开始意识到,这是一次正名。
当然,一些负面评价肯定是会有的,毕竟————人类是所有物种里多样性最为复杂的。
只是这些负面评价形成不了规模————毕竟这种极限挑战最大的黑点就是动机,黑不了李悠南是为了流量,那么杀伤力就不多了————最多就是一句,自不量力,要不就是鼓吹国外大神,而这些负面评价,被李悠南的粉丝们轮流嘲讽。
只是,李悠南同样很清楚,眼下关于自己的评论几乎都是一路向好,也未必是什么好事————还是那句话,国人对你的支持,都建立在「胜利」上,一旦他失败了,捧得多高,摔得越惨。
李悠南并不会被这些评论所影响。
他的心态极为平和————事实上,就算没有连峰的事件,他也会选择攀登珠峰的。
毕竟————来都来了。
而在随著越来越多的主播、营销号对李悠南的攀登进行解读以后,大家开始逐渐将注意放在了可能性上。
相比于连峰,事实上,大家对李悠南是更有信心的。
虽然李悠南唯一可查的高端战绩,仅仅是无氧登顶了贡嘎山。
但因为这一次的事件,上次攀登贡嘎山的经历被人再度翻出来细细分析————
上次攀登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许多细节都能找到,李悠南攀登贡嘎山,可不仅仅是攀登上去了那么简单。
他是全程无氧还顺便救了个人,而整个过程不能说轻轻松松,只能说是惬意悠闲————
而在滑雪方面,此时李悠南的高赞视频里,那条单板滑雪的视频又迎来了一波流量。
无论是滑雪还是登山,李悠南都是毫无争议的大神。
于是,带著绝大多数人殷切的希望、一些躲在暗处等著看他翻车的黑子的偷窥,李悠南抵达了珠峰大本营。
网络上说,珠峰大本营是很坑的————毕竟到这里,要收好几次费,但是不得不说,对于普通人来说,珠峰大本营已经是他们距离珠穆朗玛峰最近的一个地方了。
虽然尼泊尔那边南面的商业化程度更为完善,但仅仅是在大本营观赏珠峰,还是北坡的视野更壮美的。
不过李悠南的结论是————站在大本营看珠峰,不如在贡嘎山脚下看贡嘎。
毕竟,珠峰大本营的海拔已经来到了五千多,高低海拔落差也就三千多,这个数字甚至不如贡嘎山脚看贡嘎。
但没有人会怀疑攀登珠峰的难度。
刘璃下了车,她踮起脚轻吻了李悠南,随后认真地说:「你不管做什么选择我都会支持你,也不会为你担心,因为我相信我的男人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男人,只是如果没有你了,我大概也活不了了————」
李悠南愣了一下,用头磕了一下刘璃的额头:「说什么呢?快呸呸呸————」
「呸呸呸————」刘璃吐了吐舌头。
李悠南说:「这个山要麻烦一点,一天肯定是上不去了,所以,你得一个人在房车里待几天了。」
「车里的冰箱都塞满了,喜欢什么,自己做。」
「我会研究很好吃的菜,等你回来惊艳你,嘻嘻。」
「水和柴油都加满了,一个人能用很久呢,也不用太省,随便能坚持到我回来,但这里挺冷的,千万不要关掉柴暖机,免得车里水被冻住。」
「嗯嗯————」
「嗯嗯————」
「上次教过你了,还有一台备用的————另外,团团和玄幻要照顾好,要是玄幻欺负团团,就打它一顿————」
「他们俩现在相亲相爱呢————」
「要是晚上玄幻吵的话,就把它放进驾驶舱。」
李悠南耐性地给刘璃叮嘱了一阵子,刘璃乖巧地听话,都一一记下了。
只是当李悠南真的出发了,刘璃还是忍不住开始流泪了:「李悠南!」
「啊————还是哭了啊。」李悠南无奈地回头笑笑。
刘璃大声说:「要是————要是真的有困难的地方,就回来,不要逞强————我想抱著你睡!」
李悠南笑了笑,单指敬礼,转身离去。
在正式出发前,李悠南自然是认真检查过自己的装备的。
他的装备毫无疑问,都是最为顶尖的,因为是没有携带氧气瓶的,李悠南的——
装备理论上会轻一点————但事实上,并不是。
他多带了滑雪板、还有许多个直播用的充电宝。
毕竟,在高寒地区下,电池的续航会减少不少。
不过对于李悠南变态的负重能力来看,实在是微不足道了。
而李悠南一离开珠峰大本营,就打开了直播。
他直播用两个视角,一个是手机的直播画面,同时还有一个外接的全景摄像机视角。
这个全景摄像机被他固定在背上,用了直播杆隐藏功能,从这个视角看,就像是玩GTA的第三人称视角一般,给人极强的代入感。
珠峰的基站建设极为完善,在海拔7000米的地方,甚至还能搜索到5G信号,这你受得了?
当李悠南的直播打开以后,几乎是一瞬间,就涌入了大量的观众。
而抖音官方很快就注意到了李悠南的直播间,迅速反应给流量,并且直接给了更高的通道支持,李悠南的直播间很快就达到了数十万观众。
这一下,一些还有些怀疑的人才真正确信,李悠南一点都没玩虚的!
李悠南拿著手机,因为直播间的人数太多了,弹幕评论就像瀑布一样,滑得飞快,根本看不清楚大家在说什么。
李悠南原本还抱著想要和网友们聊聊天的心态,但一看这阵势,果断放弃了。
「哈————大家的评论太快了,没办法跟大家聊天了,那么,大家就听我说吧。」
「现在,我刚刚离开大本营————」
一面说著,李悠南一面饶有兴趣地回头,将手机的那个镜头对准后方的大本营,随后又转回来,说:「大家可以看看这里的风景————」
「从这里开始,是一段极为平坦开阔的平原,不过,沿路是这样的冰碛地,大家看看,是冻土和冰雪混合而成的,非常坚硬!」
李悠南在镜头里,用冰镐敲了敲地上尖锐的冰碛地。
「怎么说呢,我是刚刚到的珠峰大本营,就直接出发了,但是如果评论区有小伙伴也打算来珠峰试试高低深浅,不建议大家像我这样。」
「一般来说,还是建议大家在珠峰大本营适应三到七天的。」
「攀登珠峰的路线已经很成熟了,我也是第一次攀登珠峰,就不玩儿创新了,就按照比较常规的路线攀登————毕竟,一路上有挺多营地的,可以补充一下物资,休息。」
「从大本营出来,第一个目的地,是过度营地。」
「经常从北坡攀登珠峰的小伙伴都知道,这段路其实没有多困难的。」
李悠南一面悠闲地漫步,一面语气轻松地跟直播间里的观众们科普。
当然,此时直播间已经被他的这几句话给搞炸了。
虽然弹幕评论依旧飞快,但还是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吐槽。
「他叽里咕噜在说什么呢?经常从北坡攀登珠峰,怎么每个字我都能听懂,凑在一起就听不懂了?」
「没有多困难?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
「从理论上来说,此时老李所处的位置,氧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5%。
「背景是假的吗?」
直播间一分为二的视角,既有第一人称的镜头,也有第三人称的,观众体验非常棒。
到过渡营地的这段路是缓坡,海拔攀升不高,只有六百多,但距离很长,有足足十公里。
这样的距离也好,还是这里的海拔,对李悠南来说都没什么感觉。
毕竟,他的海拔体验要直接减掉5000米,所以,对李悠南来说,这里的海拔从身体体验上说,和几百米没什么差别————成都平原还有五六百的海拔呢。
正好趁著这段散步的距离,冥想一阵子。
开阔的冰碛平原,仰望珠穆朗玛峰,视野极好,看著那座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距离自己越来越接近,李悠南心头还是逐渐升起了一种豪迈的感觉。
因为目前的景色也没有多少可以介绍的,所以李悠南逐渐不怎么说话了,但直播间热度不减,大家仅仅是看李悠南走路,都能看很长时间。
突然,李悠南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嗯————珠峰看上去,还是挺高的哈——
」
「????」
直播间开始疯狂地飙起来「?」
李悠南咳嗽一声,他只是忽然的有感而发罢了————毕竟脑袋里一直想著贡嘎山,再加上对海拔的感受不明显,恍惚一阵,还真是容易忘记珠峰的海拔。
如此,一直走了三个多小时,李悠南便抵达了过渡营地。
前方已经出现了过渡营地的轮廓,李悠南看了看手表,显示的时间告诉他,他只用了三个小时零三分钟,就完成了这段路的行进。
李悠南又开始科普:「我用了三个小时,但是不建议直播间的观众们这么快————理论上说,这段路四到五个小时的行进速度比较合理一点。」
此时,直播间的观众们已经有一些开始适应李悠南一本正经地科普这些无用知识的风格了,开始纷纷玩梗:「看不起谁呢!我最多两个小时!记得抬我下去————」
「两小时的那位,建议直接火化————」
「哈哈哈哈————」
抵达前进营地后,李悠南才看到这里已经有另一支登山队伍了。
李悠南远远地拍摄,然后对观众们说:「攀登珠峰,并不是全年都能攀登的,有两个窗口期,春季窗口期是四月到五月,也就是现在这个时间段,夏秋则是九月到十月。」
「窗口期的意思是,一年中风力、降雪可能见度这些气象条件都比较好的时候。」
「所以在窗口期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登山队伍。」
「我们去跟那支登山队打个招呼吧。」
这一个登山队伍明显要准备得更加充分了。
而当他们看到李悠南戴著的直播设备后,都惊呆了。
「你————你上珠峰直播啊?」
「嗯————趁著海拔7000以下有信号,给粉丝们分享分享。」
「靠————你真不怕死。」
「呵呵————」
「欸,你是李悠南?」
「嗯。」
「我知道你!靠,无氧贡嘎,还救了个人?牛批啊!」
「哈哈————」
「你的向导呢?你的团队————你不会,不会————打算单人登珠峰吧?」
因为攀登珠峰要提前很长时间在这里进行适应训练,所有对外界的信息接受得就要滞后一些,最近李悠南在网际网路上的消息,他们都是不知道的。
李悠南说:「目前是这样计划的。」
「啊啊啊啊?」
「太危险了吧!」
「不要命了?」
「你这————」
随后,忽然他们看到了李悠南背上的滑雪板————
「等等————你,你要滑雪回撤?」
李悠南看了看滑雪板,只是笑笑:「是这样计划的————」
「一个人!北坡!单板!天呐————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行为了,太疯狂了!」
而让他们更震惊的事情还在后面,只是闲聊休息了一会儿,李悠南便打算再度出发了。
一开始,营地的这支登山队的队员们只是以为李悠南在进行适应性训练,但看他已经背上了所有装备,顿时不解:「你就打算继续出发了?」
要知道,每一个抵达过渡营地的登山队,至少都会在这里待上一两晚,来适应海拔。
李悠南点点头:「体力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就不休息了。」
「不是————什么休息啊!适应海拔啊!」
「呵呵————不用。」
在这支登山队每个队员目瞪口呆的表情中,李悠南继续出发了。
因为李悠南是自主登山,与之相对是商业登山,最大的区别是商业登山是不需要携带营地帐篷的,每个营地都有固定帐篷,由商业登山团队负责保障住宿、
餐饮、和医疗。
而李悠南则需要带上全套的帐篷装备。
当然,他是付过钱的,营地的餐饮和医疗补给,是可以使用的。
但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李悠南并不一定要抵达某个营地才能宿营休息。
他可以随时随地选择宿营的地点。
李悠南对著视频镜头说:「接下来,我们需要再走八九公里的样子,就会抵达下一个营地,被称为前进营地。」
「当然,直线距离没有那么远,但因为中途我们需要翻过很多冰碛垄,所以可能会耗费一些时间啦。」
不过总的来说,这段路程依旧不算困难。
李悠南依旧以极快的速度行进著,原本五六个小时的路程,李悠南依旧仅仅用了三个多小时就抵达了。
前进营地是攀登珠峰的最后一个补给点,绝大多数的物资只能运送到这里。
而抵达了前进营地,已经被冰雪覆盖了。
而再前进营地,此时同样有其他登山队,而且不是一支,是三支,其中两支是继续往上的商业登山队,一支是正在回撤的队伍。
李悠南抵达后,同样和营地的登山队进行了交流————
而之前在过渡营地时,那些登山队员感到震惊的事情,自然也震惊了这里的登山队员————不谈。
倒是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一直起哄,让李悠南告诉他们,自己是花了多长时间上来了————装个逼。
李悠南义正言辞地批评了直播间的观众,说:「我攀登珠峰是为了装逼炫耀吗?不好意思哈,我批评一下我的粉丝,他们老吵著让我到处说我从大本营上来只花了半天时间。」
「啊?」
要知道,这里的海拔已经来到了6500米。
这个海拔高度,至少需要两次适应性训练,才能安全地爬上来。
很多人认为攀登珠峰就是一直往上,事实上不是的————
真正攀登珠峰也好,还是别的什么七千米的山峰,都是一个上去又下来,再上去更高一点的地方,又返回下来————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
这里的这两支登山队,已经在前进营地带了三天时间,他们不久前刚刚从海拔7100米的C1营地回撤下来,用专业术语来描述,这个过程叫拔高适应性训练。
这支登山队已经完成了两次拔高适应性训练,此时,他们已经做好了等待下一个窗口期进行下一次拔高的准备。
前进营地是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地形位置里的,所以这里的风相对而言是没有那么大的,但是继续往上的c1营地,已经肉眼可见的风很大了,所以李悠南也打算稍微休息一下。
整个前进营地此时有上百人,除了三支登山队,还有国家勘探队的,以及当地的藏族同胞,在营地做著后勤保障工作。
李悠南将自己的帐篷扎好。
值得一提的是,营地的水源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附近的冰川。
营地的保障人员每天需要用冰镐敲下冰壁上的冰块,取几十袋冰,维持整个营地的运转。
李悠南此时反正也有些无聊,便饶有兴趣地开著直播,跟著工作人员去取冰,顺便给观众们展示一下真实的珠峰营地的日常是什么样的。
站在去冰点的位置,可以眺望下一站。
下一个重要节点叫C1营地,位于北坳。
地理不错的小伙伴们就很清楚,山坳指得是两座山之间低平的地带,也就是两山的鞍部,风小,地势平坦,容易搭建营地。
但要爬上珠峰的北坳,却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要从前进营地上北坳,需要爬上400米高的冰雪陡壁,冰裂缝密布。
而这也是北坡的第一道险关。
和取冰的工作人员闲聊,李悠南思考的则是————如果要滑雪下来,要如何设计线路的问题。
嗯————只能明天上去看看情况了。
当听到李悠南打算明天直接上去,工作人员一脸惊讶:「你————你不适应一下?虽然明天是窗口期,但————也没必要这么著急吧!」
李悠南笑著说:「没事的,我之前登贡嘎山,也没有适应过,如果不舒服,我会下来。」
「你————你还真是————登山圣体?」
>
(https://www.shudi8.com/shu/738722/2837559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