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绑定打卡系统,我成了悠闲旅行家 > 第276章 珠峰无氧攀登滑雪速降?我没感觉难在哪里

第276章 珠峰无氧攀登滑雪速降?我没感觉难在哪里


第276章  珠峰无氧攀登滑雪速降?我没感觉难在哪里

    在日喀则,有两个打卡地点,分别是市区和珠峰大本营。

    而李悠南几乎猜都能猜得到,珠峰大本营的打卡任务一定是登上珠峰。

    事实上,系统并不会刻意设计一些出人意料的任务,毕竟珠峰是全世界最高的山峰,人都来到这里了,不安排一个登上去的任务,实在是说不过去。

    拥有了那么多技能的加成,这件事情对于李悠南来说,并没有常人想像中的那么困难。

    而在日喀则市区的打卡任务,则要复杂一些。

    这个任务需要他拍摄50张大师级的照片,并且必须是带有强烈的藏地人文、

    自然、民俗场景特色。

    毫无疑问,这会是一个非常耗费时间的任务,不过好在李悠南的心态一向平和悠闲。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便带著刘璃四处溜达,每天跑到日喀则附近的景点去打卡拍照,诸如扎什伦布寺、白居寺、萨迦寺一类的寺庙。

    又或者羊卓雍措、普莫雍措、年楚河等等地方的自然风景。

    再或者日喀则市区的集市、居民居住地等等地方。

    就像一个旅行中的摄影师。

    而要拍出大师级的照片,哪怕对于李悠南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当场景出现在眼前的时候,他自然有著大师级别的捕捉能力,但不是每一个场景都有著构建成为大师级作品的潜力,这需要带上一些运气和努力的搜寻。

    于是时间一天天过去,这段时间里,小乌鸦玄幻也逐渐从半雏鸟期蜕变成了可以飞翔的成年鸟。

    李悠南从网上学著训练乌鸦的方法技巧,尝试让玄幻理解一些事情,而这个过程容易得让他有些瞠目结舌。

    他开始真正理解到了乌鸦为什么被称为最聪明的鸟类,其中最令他惊讶的就是,玄幻是懂双向沟通的。

    它不是被动地接收指令,而是会尝试让李悠南理解它的一些想法,这你能受得了?

    比如饿的时候,它不只会叫,还会叼著空盘跑到李悠南的旁边,如果李悠南没有注意到,它甚至会将不锈钢的餐盘叮叮当当敲个不停,直到被注意到为止。

    除此之外,有一回李悠南出门的时候,明明记得自己给玄幻关上了它小屋的玻璃门,但回来的时候,玄幻却大摇大摆地在卡座的桌子上蹦跶。

    李悠南还以为是自己记错了,后来一看视频回放,竟然是这小家伙模仿之前李悠南开门的动作,用嘴勾著插销打开了门。

    啊?

    这合理吗?

    而类似的场景,刘璃也跟他反映过。

    刘璃说的发生在玄幻身上的事情就更加玄幻了————

    房车里的智能AI中枢,可以接受语音指令,刘璃经常用语音让AI帮忙关灯。

    随后的一次,李悠南在外面溜达的时候,刘璃坐在卡座上学习,忽然听到一声闷沉的语音指令:「阿斯拉达。」

    「我在,主人。」

    刘璃还在懵逼,随后又听到一声:「关灯。」

    然后灯就关了。

    刘璃差点以为自己见鬼了。

    这声音当然是玄幻发出来的。

    对于乌鸦能学人说话,刘璃早就有心理准备,所以她对此不是那么意外,然而,这乌鸦竟然偷偷模仿著语音指令的日常操作就给学会了?

    而逐渐开始显露出智商的玄幻,彻底将团团给踩在了脚下。

    相比于玄幻,团团就显得要笨多了。

    玄幻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现了团团不仅性格温顺,而且白天的时候有视力不好,精神差的软肋,便经常恶作剧地欺负团团。

    比如当团团白天趴在栖息架上睡大觉的时候,玄幻会故意飞到它旁边,用嘴啄它的耳羽,拍它的翅膀,啄一下就赶紧跳开。

    有时候还会叼著一些小玩意儿丢在团团的脑袋上,甚至还用走调的叫声模仿团团的叫声。

    团团睡不踏实,只能眯著眼睛瞪它。

    好在这种情况在被李悠南揍了一顿之后,玄幻就老实多了。

    而「被揍就变得老实」这件事本身,也挺让李悠南无语的。

    说明,这玩意儿是真的懂自己为什么挨揍的。

    明明在收养玄幻之前,李悠南和刘璃都觉得团团还是挺聪明的,而现在看来,团团果真像一只哈士奇————

    玄幻则是不折不扣的边牧,还是贼调皮的那种。

    在日喀则待了一段时间后,照片也拍摄的差不多了,还差两三张,李悠南打算去珠峰大本营完成最后的拍摄。

    而就在李悠南刚刚进入日喀则的时候,他们之前遇到的那个年轻人连峰,就已经开始了他的宏伟计划。

    让李悠南有些意外的是,连峰在第一条视频发布后被诸多质疑,很快他又发布了第二条视频,在第二条视频里针对第一条视频中的一些质疑做出了回应。

    连峰并没有受到那些恶评差评的影响,他在视频里平静地向众人解释:「我想大家都弄错了一件事情,看了大家的评论,我才明白自己的表述太有问题了,这里就跟大家简单回应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  

    「首先第一个,我在第一个视频里说,我们在5200米海拔雪山训练了半年的登滑,大家就以为我们只是攀登过5200米的山峰,就敢来挑战珠峰了,呵呵,大家弄错了。」

    「我说的5200米的训练,仅仅是登滑的训练。」

    「事实上我们训练的那座雪山,从地势上来说,并不比珠峰简单,同样有著冰川、暗冰裂缝、50度的坡,这里可以极大地模拟进行速滑时,在珠峰可能遇到的地形障碍。」

    「选择在那里进行蹬滑速降的训练,仅仅是因为海拔比较低,身体可以多尝试一些次数。」

    「其次,对于攀登珠峰,尤其是从北坡登顶这件事,我们比各位观众更明白这件事情的难度,我们同样敬畏这一趟的旅途。」

    「各位以前没有关注过登山的朋友可能不太了解,事实上要攀登珠峰是有著严格的前置条件的,需要取得攀登的许可证,才能够进行攀登。」

    「我只能这么说,每一个可以获得从北坡攀登珠峰许可证的人,要么是至少攀登过两座7千米海拔以上的高峰,要么是攀登过一座8千米海拔以上的高峰「」

    「这是硬性条件,任何一个要选择从北坡登珠峰的人,都必须至少达成这两个条件中的其中一个!」

    「而事实上,我们团队已经攀登过三座海拔超过7千米的高峰了,而我本人曾经在南坡也登顶过珠穆朗玛峰,这是我的登山证明。」

    随后在视频中插入了连峰的攀登证书,以及他登顶时候拍摄的照片。

    「这一次攀登北坡,我们的团队中还有两名经验丰富的向导,他们也分别登上过一两次珠穆朗玛。」

    「所以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技能能力上,大家不必为我们担心。

    「而对于这一次的攀登珠峰,事实上我们准备的时间也已经超过一年了,上个视频说的半年,仅仅是针对登滑速降的专项训练。」

    「之所以上一个视频,我们只是在介绍5200米海拔雪山的登滑,是因为这种海拔的登滑在国内已经是一个空白的领域,我们这一次挑战的重点也不是从北坡攀登珠峰,忽略了大家对于攀登珠峰的认识不足,在这里向大家道个歉。」

    「下一个的登山窗口期即将到来,而我们的海拔适应已经做的差不多了,请大家拭目以待,三天以后我们就将正式出发!」

    这个视频里,当连峰晒出他曾经攀登过珠穆朗玛峰的证明,以及他们专项进行登滑速降训练的视频后,网络上的舆论再次发生了瞠目结舌的反转。

    之前批判的声音,忽然就变成了殷切的期望。

    「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之前骂人的那群人快出来滑跪!!这登山的履历比我的简历还厚。」

    「登过南坡——黑子们脸疼吗?这实力妥妥国家队水平啊!」

    「科普一下,北坡许可证条件是真的!能拿到的基本都是大神。之前骂的人根本不懂登山圈。」

    「重点,国内登滑空白领域!!这是要载入史册的节奏啊!黑子们睁眼看世界吧!」

    「别再鬼叫什么波兰大神了,大清都亡了100多年了,老外能做到的,我们怎么就做不到?」

    刘璃看著这些评论有些想笑,说:「网友们真有意思啊,说变脸就变脸,这舆论导向也翻转得太快了吧。」

    李悠南却微微叹了口气,大有深意地说了一句:「未必是什么好事。」

    「嗯?」刘璃疑惑地望了过来。

    日喀则的夜晚,空气清冽。

    房车里暖意融融,刘璃蜷在沙发上刷著手机,李悠南则在整理接下来前往珠峰大本营的行李。

    「李悠南————」刘璃说:「连峰他们————好像出事了!」

    李悠南动作一顿,走到她身边。

    屏幕上,是一个关注度正在急速攀升的话题:连峰团队珠峰北坡攀登失联。

    他拿过手机,快速翻阅著零碎的信息。

    救援已经展开,但具体情况不明。

    网络上已经开始弥漫各种猜测和刺耳的声音。

    狂风像无数把冰冷的刀子,撕扯著鲜艳的高山帐篷。

    连峰透过结满冰霜的帐篷窗望出去,外面是一片混沌的白色世界。

    「队长,风速还在加剧,超过80了!」负责气象监测的队员阿杰喊道,他的声音在风噪中有些失真。

    连峰脸上被冻伤和高原紫外线灼出的痕迹更深了。

    他看了看表,又看了看疲惫但眼神依旧坚定的队员们。

    他们比计划提前抵达这里,体能和士气都是最佳状态。

    「原定窗口期还有6小时,我们不能等。」

    连峰的声音沙哑却坚决,「这风不知道要刮多久,拖下去,我们的体力和氧气都撑不住。抓住机会,冲顶后立刻下撤!」

    没有人反对。

    能走到这里的,都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勇士。

    他们迅速检查装备:冰镐、上升器、安全锁、氧气面罩————每一个动作都因寒冷和缺氧而变得迟缓,却又无比精准。

    阿杰在检查自己的上升器时,手指在一个固定螺丝上略微停顿了一下。

    极寒让金属触感变得模糊,他似乎感觉到一丝微不可查的松动,但狂风和紧迫的时间容不得他细想,他用力紧了紧,便将这细微的疑虑抛诸脑后。  

    队伍像一串黑色的蚂蚁,融入狂暴的白色世界。

    通往顶峰的「鬼见愁」地带,是冰与岩的混合地狱。

    能见度不足十米,队员们依靠路绳和上升器,在近乎垂直的冰壁上艰难挪动。

    每一次挥镐,每一次踢冰,都耗费著巨大的体力。

    狂风试图将他们从岩壁上剥离,他们必须用尽全身力气与之对抗。

    就在通过一段尤为陡峭的冰壁时,灾难发生了。

    阿杰正将身体重量转移到上升器上,准备进行下一个动作。

    「咔嚓—」

    一声轻微却清脆的断裂声,在风啸中几乎微不可闻。

    但阿杰手上的感觉却无比清晰一他赖以支撑的上升器突然失效了!固定螺丝彻底崩断!

    「啊—!」

    惊呼声被狂风吞没。

    阿杰的身体瞬间失控,像断线的风筝,在安全绳的牵引下猛地向侧下方的冰壁撞去!

    「砰!」沉重的撞击声令人心悸。

    「阿杰!!」前面的队员惊恐地回头。

    连峰的心沉到谷底。

    他迅速利用保护站稳住自己,向下望去。

    阿杰被安全绳悬在半空,剧烈地咳嗽著,面罩上溅上了星星点点的血红。

    「我————我的肋骨————」阿杰的声音充满痛苦,随即开始不受控制地呕吐,这是急性高山病的征兆。

    救援开始了。

    这是在8600米的死亡地带。

    每一分钟,体温都在流失,氧气在消耗,狂风在持续削弱他们的意志。

    一个小时后,阿杰才被艰难地移动到相对可以施救的位置,但他已几乎失去自主行动能力。

    下撤,成为唯一的选择。

    而撤退,往往比攀登更加凶险。

    拖著一名重伤员,在狂风肆虐的陡峭冰壁上下行,每一步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

    在通过著名的「第二台阶」,下那架「中国梯」时,一阵毫无征兆的、更猛烈的旋风袭来!

    队伍剧烈摇晃,负责在下方保护阿杰的年轻队员脚下一滑,瞬间失去平衡,连带拖著阿杰一起向下滑去!

    在梯队上方断后的连峰,几乎是本能地做出了反应。

    他猛地将冰镐更深地扎入冰层,用身体作为锚点,死死拉住连接著队员和阿杰的绳索!

    巨大的冲击力瞬间通过绳索传来!

    「呃——!」连峰发出一声闷哼,感觉小腿处传来一阵钻心的剧痛。

    但他没有松手,牙关紧咬,额头青筋暴起,硬生生止住了队友下坠的势头。

    队伍得救了。

    但当他们终于安全撤回到前进营地时,连峰的左小腿已经以一个不自然的角度弯曲著一胫骨开放性骨折。

    阿杰则因严重的肺水肿和高山脑水肿,陷入昏迷。

    几天后,官方通报和连峰团队艰难的声明终于发布:「挑战北坡登滑失败,队长连峰骨折,队员阿杰正在抢救,全员已下撤至安全区域,感谢各界关心————」

    声明下的评论区,迅速被各种声音淹没。

    有心痛和祝福,但更多是刺眼的质疑和嘲讽:「呵呵,果然是炒作,玩脱了吧?」

    「早就说了是送死队,浪费公共救援资源!」

    「还是人家波兰大神牛逼,这帮人就是不自量力!」

    「中国人就不适合玩这个,认清现实吧!」

    刘璃看著这些评论,十分难过,说:「这些人的评论又变了————」

    李悠南没有说话。

    他安静地接过手机,默默地翻看著那些刺眼的评论。

    「炒作」、「丢人」、「不自量力。」

    当看到那条被顶到热评第一的——「早就说了,中国人玩不转这种顶级极限运动,老老实实拍点旅游vlog算了」

    李悠南的手指停顿了一下。

    刘璃说:「那个波兰人的视频下面全是吹捧————甚至因为连峰的失败,那个波兰人的视频更火了,好多人跑去打卡————」

    「因为他成功了。」

    李悠南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得有些异常。

    他放下手机,走到窗边,望著日喀则远处隐约可见的连绵山影。

    房间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沉重。

    李悠南又平静地说:「我们国家自古以来都在强调一个东西,叫做中庸。」

    「但是事实是,越是反复提及的东西,就说明越是在追求,而越是追求的,或许————我们就越是从未拥有过。」

    「鲁迅曾经批评过我们的国民性,那就是总是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喊了上千年的中庸,其实从来没有真正中庸过。」

    「就比如,在甲午海战之前,中国人极端的自信,哪怕同时代的西方国家已经是坚船利炮,建起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我们依旧以天朝上国自居,觉得我们国家的一切都是最好的。」

    「但一场失败,就彻底让中国人变得极端的自卑起来,认为只要是西方的就是最好的,只要是自己国家的,那就一定是落后的,愚昧的丑陋的。」  

    「当时的****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这种情况甚至持续了上百年。」

    「而现在这种极端的自卑似乎又在朝著极端的另一面演变了————呵呵,扯远了,我是想说——

    」

    「尤其是在对待运动员的时候,这种极端,被发挥到了极致。」

    「曾经的李宁、后来的刘翔,再后来的姚明,每一个人都承受过我们的国民性的这种极端带来的铺天盖地的谩骂。」

    「如果表现的好,那么国民就会把你吹捧上天,世界第一、宇宙第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一旦你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又会被狠狠的踩到谷底去,好像愧而作为中国人。」

    「我们从未中庸过。」

    「李悠南?」刘璃小声唤道。

    「但是这是一把双刃剑。」

    「我不是想批判什么,但是既然大家都喜欢胜利————这件事情上,如果可以胜利的话————就带给他们一场胜利吧!」

    李悠南没有回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这片土地诉说:「南坡,双板,分两天————他们管这个叫速滑,然后站在山顶,接受所有人的顶礼膜拜。」

    他顿了顿,转过身,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而我们的登山者,在北坡摔断了腿,换来一句不自量力」。」

    突然他笑了笑,转头望向了刘璃。

    「但是,所谓的波兰大神————我没感觉到难在哪里。」

    这句话从他口中轻描淡写地说出来,却带著千钧之力。

    就在连峰的团队登顶珠峰失败后的当天晚上,李悠南发了一条视频。

    李悠南站在镜头前平静地诉说著一段宣言。

    李悠南认真地说:「我无意贬低一个攀登珠峰并且完成了速滑的登山大师,他是值得敬佩的,因为这确实是珠峰上的第一次如此震惊世人的举动。」

    「但是,首先是南坡登顶,其次是从南坡速滑,再其次用的是双板,再再其次,整个速降的过程用了两天时间————你们确定这是速降吗?想一想,一般的滑雪场,让你滑七八千米的滑雪道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所以说实话——————我没感觉到难在哪里。」

    「既然,我来都来了,那么我会在刚刚指出来的地方,进一步让各位观众重新认识一下登山速滑这件事情。」

    视频中的李悠南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出这些话,尤其是他面无表情地说出那句「我没感觉到难在哪里」,毫无疑问会掀起滔天的波浪。

    毕竟就在不久前,声称要挑战从北坡登顶速滑的年轻团队刚刚在这件事情上折戟沉沙,并且还断了腿。

    所以,李悠南也很清楚,这个视频发布出来以后会网络上掀起了巨大的讨论,很快形成一个热点。

    甚至当天就已经开始出现这种趋势了,毕竟李悠南是一个千万级别的超级大主播,他的每一条视频都有著极高的流量,而且还是这种踩著热点上发布的极具话题性的言论、决定。

    在此之前,李悠南的身份已经有了很多个标签,他不仅是一个攀登上贡嘎雪山的登山大师,同时在《荒野独居》节目的精彩表现也让所有关注他的粉丝都明白,李悠南有著极强的野外生存能力,这也从侧面能够显示出他对野外的了解和惊人的身体素质。

    而在这个基础上,诸如故宫文物修复专家、精通跑酷的旅行家、神射手,会电工、泥瓦工、木工等等身份标签,则让李悠南的这个决定显得更加不可思议。

    毕竟,这么多可以说是互相全无关联的能力,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会带来极强的反差感,就好像是你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鸡哥除了在唱跳、rap领域大放光彩,还能参加奥运举重比赛并且拿到冠军————

    然而这不是段子,李悠南他真的是这样的一个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悠南就像一个当代达文西一般,在多个领域都有著令人瞠目结舌的成就。

    要攀登珠峰并不是拍拍脑袋就能马上去做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相当复杂。

    正如连峰的那一条视频里描述的那样,珠峰和一般的山峰不同,要攀登它必须要获得官方的登山许可证。

    如果私自登山是违法行为,将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国北坡的攀登规定,要获得攀登资质,至少需要提供一次8千米以上海拔高峰的登顶证明,或者两次7千米以上的登顶证明。

    除此之外,还要提供近期的全面体检报告,在大本营完成高反适应,还需要支付一笔登山许可费。

    这笔费用中国比尼泊尔那边要更贵一些,大约在40多万人民币。

    有一句话说的是,能攀登珠峰的没有一个穷鬼,穷人甚至连攀登珠峰的资格都没有。

    当然,在尼泊尔那边这种情况会更加明显一些,尼泊尔攀登珠峰的都是有钱人,每年从南坡登顶的人数量也比北坡要多得多。

    不仅是因为南坡攀登的难度更低,更是因为尼泊尔方面的商业化更加完善,在登山营地甚至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服务,不像北坡要求纪律环保,甚至连垃圾都不允许随便乱丢。

    而当李悠南做出了这个决定以后,前往珠峰大本营的计划又暂缓了几天。

    一方面是去办理攀登珠峰的许可证,他虽然没有攀登8千米以上海拔高峰的记录,也没有两座7千米海拔的攀登记录,但是贡嘎山因为其与珠穆朗玛峰类似的攀登环境,是国家队练习攀登珠峰的训练地点,所以也能作为获得许可证的前置条件。

    除此之外,还要办理边防许可证。

    缴纳了费用以后,李悠南可以合法去攀登珠峰了。

    李悠南并不需要向导,所以在费用上要比其他人要少一些。

    攀登珠峰当然不能带上刘璃,等到了大本营以后,就让刘璃待在营地好了。

    而耽误的这几天,除了办理一些相关的手续,还有一件事情就是等待单板。

    和滑雪板顺丰一起空运过来的,还有一个全景摄像机,这种摄像机有自拍杆、隐身等功能便能给观众一个惊险刺激的第3人称视角。

    值得一提的是,珠峰在海拔7千米以下都是有5G信号的,李悠南这一次打算全程直播自己的攀登过程!

    当所有准备工作就绪,李悠南准备出发。

    与此同时,他之前发布的那条视频,在网络上的舆论也开始发酵到了一个极为夸张的程度。


  (https://www.shudi8.com/shu/738722/2837559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