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各方
推荐阅读:去父留子的夫君竟想我为妾 高考觉醒失败?反手合体帝皇铠甲 四合院:从天道酬勤开始 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斗罗:我的召唤卡能摇封号斗罗 神印王座:法神降世,魔潮破晓 1980:我有一口灵泉 万古神帝:唯我帝一 全职法师:双倍返还,牛马莫凡 斗罗,杀神归来,开局覆灭七宝
夜深风静,魏央在雍安的掌印府的檐角像一把半出鞘的刀。
级别上来了,郡一级掌印府的规制很大,
魏家的仆役向来极少,院子一大,廊下风铃一响一停,都能荡出回声。
书房内,魏央还未来得及卸朝服,襟角仍带着堂上檀香的冷味。
他未点灯,静静坐着。
不知多久,魏夫人捧灯而入,“薛郎君擅杀案,可出结果?”
魏央面无表情,低声回道,“他无事。”
“魏平被他们弄上堂了,他们找魏平做什么?”
魏夫人直直盯着魏央。
魏央心里咯噔一下,知道魏夫人什么都知道了。
书房顿时安静下来,风从门缝里挤进来,撩了一下魏夫人掌中的烛焰。
半晌,魏央方道,“我有我的苦衷。”
魏夫人依旧盯着魏央,目光极静,“苦衷?
当年我看重你,正是你的重情重义。
你说‘做人先直,后巧’,我记到现在。
如今,你自己还认得自己么?
为了往上走,弄些机巧本无伤大雅。
可薛向是谁?他是你的学生啊。
天地君亲师,你当众背刺自己学生,你怎么能做出如此不要脸的事。”
“住口!”
魏央眉心竖起一道长纹,眼神骤冷,“你对薛向的关心,是不是过了头?
牡丹会上的事,当我不知道么?”
魏夫人指向魏央的手指倏然收紧,袖下青筋起伏。
她极力稳住声音,“好,好,魏央,魏忠德,你竟如此辱我。
事已至此,你我夫妻缘尽,你速写休书与我。”
魏央脑子嗡的一下,脸色霎白,猛地上前一步,几乎要跪,“夫人息怒,是我妄言,是我气昏了头,夫人……”
魏夫人娘家势力非小,魏央素来倚重。
加之,他不过是被魏夫人说急了,才口不择言。
他自己都不相信薛向会和魏夫人有什么私情。
魏夫人不再说话,放下油灯,最后看他一眼,冷声道,“直而不挠,义不苟取。”
言罢,她转身出门。
纱帘掀开,夜气扑入,灯焰一缩又长。
她的背影在门槛上顿了一瞬,像是把什么旧梦放下,然后头也不回地消失在长廊尽头。
魏央僵在原地,默默回味着魏夫人的那句“直而不挠,义不苟取”。
此句,正是他当年与魏夫人初见,为显露风骨,所诵之词。
现在看来,竟成了埋葬这份感情的悼词。
………………
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沈家灵田的田埂上已人影簇簇。
薛向立在一处青石界桩旁,手执一杆细长的阵旗,旗面淡金,阵纹隐现,随着他一抖,阵脚在地面悄然亮开,泛出一圈温润的白光。
阵旗所到之处,尺量如丝,寸分不差。
每丈出一寸,白光便轻轻一闪,阵盘上随之浮现新的数字。
四面田埂上,围观的百姓与修士渐聚渐多,有人踮起脚尖张望,有人低声议论,更多人只是看着,眼神里带着一种说不清的热度。
雾气之上,日头渐露,阳光从薄雾里洒下来,照得薛向衣角生辉。
与此同时,沈家祖宅,议事厅气氛沉凝。
沈君远端坐案后,神色冷淡。
堂中围了七八人,都是沈氏骨干。
有人怒拍案几,声音拔高,“家主!薛向今日丈量灵田,无异于抄家!
我看该立刻发动族兵,把他从田里赶出去!”
另一人接口,“有灵阵配合,造些烟雾,阵旗丈量必失准,再趁乱冲一拨,将姓薛的弄残。
料谁也抓不到把柄。”
沈君远的眉心微拢,脑仁生疼。
坐在下首的沈守山,缓缓摇头,“痴人说梦。”
“七叔此话怎讲?”
有人不服。
沈守山目光扫过众人,,“还是那句话,有些事,不上秤没四两,上了秤千斤打不住。
薛向在正一堂闹过那一出后,咱家的灵田清理,等于被他搬上了秤,千斤打不住啊。”
忽地,沈守山指向窗外天光,“现在他丈量个灵田,便引得千人围观。
这等关注度——宛若烈阳,什么鬼蜮阴私,都晒死了。
这个时候,搞任何小动作,都是自寻死路。
堂中一静,只有院外风过竹林的簌簌声,宛若叹息。
………………
午后,凌云峰的山风夹着淡淡的梅花香,沿着青石栈道一路卷来。
薛向乘着一辆雕花辇车缓缓而上,车轮碾过落花,发出细细的脆响。
远处,半山腰间的朱檐金瓦,正是新落成的欢喜宗山门。
几道彩旗猎猎飘动,映着天光,颇有几分张扬之气。
今日,正是赵欢欢请他前来。
辇车在一片新铺的白玉广场上停下,赵欢欢一袭水红长裙立在廊下,腰线收得极细,长发挽成飞云髻,眉眼里带着熟稔的笑意。
她身后,一座正在修建的大殿已显雏形,檐角悬着鎏金铃铎,风过时清脆可闻。
两人寒暄几句,便并肩走进一间临崖的偏厅。
厅内铺着新制的细纹毛毯,炉火正温。
赵欢欢先替他斟了杯碧螺春,纤指轻轻推到案前,“沈家的灵田案,大人办完了?”
薛向点点头,“抄检出两千余亩,业已造册备案,发去州里了。”
“这下你可把沈家得罪狠了。”
赵欢欢嘴角一弯。
薛向笑道,“说得好像我什么也不做,他们就能看我顺眼一般。
怕事儿就不要做官,做官就别怕事儿。
赵宗主,你今日请我来,总不会是听我论坛为官之道的吧。”
赵欢欢洒然一笑,灿若繁花,“大人硬骨头啃完,接下来,自然该我上场了。
我想办一场酒会,凡是涉案待查的高门大族,宗门,帮派,我都给他们发一张请柬如何?”
“人家未必会来。”
薛向的手指在茶盏沿上缓缓摩挲,似在权衡利弊。
赵欢欢往前倾了倾身,声音压得更低,“光靠我,他们自然不会给面子,但我会在送请帖之时,暗示你会到场。
到时,你只要在酒会上露上一面,一切水到渠成。
自此后,你无须和这些人再会面,一切皆由我来操办。
你得你该得的,半点污秽不会染上你的衣袍。”
“你要什么?”
薛向盯着赵欢欢,越看越觉这女人像是一杯加了春药的酒。
“我要你……”
“嗯?”
“哈哈哈……”
赵欢欢笑声清脆如铃,忽又眉目婉转,“我要你罩着我啦,小女子支撑一个宗门,十分辛苦。
若无大人照拂,小女子便如这厅中盆栽,经不起一场风霜。”
“这个容易,还有别的要求么?一并说了。”
薛向还是很感谢赵欢欢的。
没她指路,薛向恐怕正在为去哪儿弄筑基丹发愁呢。
赵欢欢慢慢放下茶盏,眼波含笑,却带着一丝犹豫,“大人非让我说,我还真有个不情之请。”
“说。”
“有人找上我……想借这凌云峰的水火双灵脉,做筑基道场。”
她的声音轻软,带着几分试探,
“双灵脉还有这作用?”
薛向大喜。
若果有助力筑基的作用,将来自己筑基时,就不用满世界找福地了。
“反正清出来的灵脉,又搬不走。上面暂时也顾不上,设下大阵封禁,临时管理权就在我手里。”
薛向念头转了转,“这样吧,你就在灵脉旁边弄个小房子,我给你挂个牌子,上面就行灵产代管室,你就坐镇此处,充当灵产清理室的外围执事。
到时,我给你弄个凭证。”
赵欢欢的眼睛瞬间亮了,“大人真是太可心了,若有大人的牌子,那就千万分便利了。”
赵欢欢紧紧盯着薛向,越看越是欢喜,恨不能在薛向俊脸上轻啄一口。
毕竟,薛向给出的哪里是块牌子,分明是个超级大礼包。
以前,守着个双灵脉,只能看不能动。
现在好了,官方备案,牌子一挂,只要不弄得大张旗鼓,几乎可以公开对外营业了。
毕竟双灵汇聚之地,天然是适合筑基的福地。
接客一回,只怕能顶上欢喜宗一个月的进项。
…………
年关将近,雍安城的街巷渐渐热闹起来。
茶楼酒肆的檐下挂起了红灯笼,街口的糖画摊前围满了孩子,雪后的空气带着桂皮与腊肉的香气。
薛向原是打算回云梦过年。
可宋庭芳留在雍安城过年。
柳知微与她情同姐妹,几乎隔三差五便去拜访。
宋庭芳既是薛向的便宜师伯,又曾在他困厄时伸出援手,如今年节将至,他若让她孤身过年,未免显得薄情寡义。
于是,薛向索性定下,全家今年就在雍安过年。
腊月二十一,夜色方沉,雍安城南的凌云台上,灯火如昼。
赵欢欢一身月白流纱裙,笑迎四方宾客,金钗摇曳,步步生姿。
她所举办的酒会宾朋满座,香气与笑语在厅内流转,薛向也在其间,被一轮又一轮地敬酒、寒暄,陪着赵欢欢走完了流程。
腊月二十三,冷翠峰封衙。
而从腊月二十三起,薛向的宅院门便热闹起来。
各种年货,年礼,纷纷从云梦、绥阳送来,推都推不了。
最让薛向感动的是,有不少绥阳镇的百姓,专门请货商送来了成车的自制腊货、蜜饯,果脯。
腊月二十八,一早薛家便总动员了。
今天是备菜日,需提前备好春节待客的卤菜和蒸菜。
廊下的大木案上,热气氤氲,香气四溢。
铁锅里正猪蹄与牛肉被滚沸的汤汁煮得浓稠泛油,八角、桂皮、花椒的香味在院中弥散开来。
另一旁的大木盆里,腌好的猪脸肉正静静入味,表面撒着细细的胡椒粉与葱姜末。
挂在灶间的香肠一排排,色泽红亮,油光在光影间闪着暖意。
蒸笼里则传来阵阵肉香,那是切好的五花肉、排骨,与糯米和香菇层层铺叠,蒸气裹着香味,从竹笼缝隙间袅袅升起。
柳知微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围裙,忙得脚不沾地。
时而翻看锅中火候,时而吩咐小适去取调料,又一边照看灶台旁的蒸笼。
薛向正夹了一筷子粉蒸肉塞入口来,门外,范友义驾着马车到了。
他小心地扶着薛母下车。
原来,前段时间,薛母心绪不佳,加之薛向又要以身入局。
薛向便提前将薛母送至云梦,拜托给舅父宋元照顾。
果然,薛母一回云梦,找到牌搭子,玩得十分酣畅。
今日再见,薛母的气色明显好了不少。
“郎君,时间不早了,可以去喊宋姐姐了。”
柳知微麻利地调着凉拌菜的料汁。
柳知微和宋庭芳的交情,是在宋庭芳替柳知微压制灵血时建立起来的。
连薛向都不知道,这二人是怎么越来越投契的。
半柱香后,薛向提着一只雕花紫檀礼匣,沿着青石小径来到宋庭芳的临时官宅。
这宅子是府衙分的,旧时属一位外放官员所居,院落不算大,却格局方正,檐角覆着薄雪,显得清寒而静雅。
薛向到时,宅门虚掩。
宋庭芳不喜外人,不仅没安排门子把守,连个佣人都没雇下。
薛向在门前叫了两句,见没动静,便推门而入。
前院找了一圈,不见满庭芳踪影。
薛向穿过两道回廊,来到偏厅暖阁时,檀香的气息伴着暖炉的炭香扑面而来。
宋庭芳正半倚在榻上,外衫解到腰间,露出一截雪白的中衣,下裙高高撩起,露出白嫩且丰腴的长腿。
她一手捧书,眉目凝神,一手律动。
薛向才招呼一声,宋庭芳如遭雷击,身子一震,手中的书“啪”地滑落在锦褥上,又翻摔到地面。
她神色微变,几乎是下意识地抬手一摄,书便飞回手中,像藏匿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般迅速收入袖中。
可薛向的目光还是捕捉到纸页上清晰的“黄蓉”二字。
“嘶!”
薛向暗抽一口凉气,这不是自己写给柳知微的闺房情趣读物么?
“你来做什么?”
宋庭芳的面色带着几分不自然的嫣红,眼中慌乱已经平复。
薛向拱手行礼,“师伯,今日腊月二十八,家中正忙着备年菜,特来请您过去相聚。”
宋庭芳的神情这才缓了几分,抬眸看他,“好,稍后我便去。”
薛向起身告辞,转身正要出门,却听宋庭芳道,“宗门给你的那枚筑基丹,还在么?”
“在。”
“你若用不着,先给柳知微用。”
见薛向露出几分迟疑,她又补了一句,“灵族筑基,从未听说过要用两枚筑基丹的。”
薛向大喜,赶忙应下。
…………
申时二刻,薛宅内红灯高挂,香气从厨房一直氤氲到外廊。
半柱香后,薛向一家人,加上宋庭芳,一同围坐在暖烘烘的炭炉旁享用晚餐。
桌上热气腾腾,粉蒸肉的香味尤其浓郁——米粉裹得恰到好处,蒸得松软入味,肥而不腻。
宋庭芳尝了一口,眸子微亮,忍不住又夹了第二筷,“你们家的粉蒸肉,比我在江南吃过的还要香。”
薛母听了,笑得合不拢嘴,“好吃,妹妹多用些。”
关于对宋庭芳的称呼,薛家早就乱了套。
薛向喊师伯,这没什么好说的。
而柳知微和宋庭芳交好,她喊宋庭芳为姐姐。
这会儿,薛母站在薛向的立场,又认宋庭芳为妹妹。
如此一算,柳知微倒和薛母成了平辈。
宋庭芳似乎也很享受薛宅的年味。
晚饭结束,她也不告辞离开。
薛母兴起,张罗搓麻,麻将桌才支起来,宋庭芳便墩在柳知微身后,看她操作。
宋庭芳天资聪颖,不消片刻,便领会了麻将的路数,竟将范友义挤下牌桌,自己亲自上场。
薛向正看得津津有味,忽地,门前驰来一道黑影。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328/2837573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