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大明:穿成李景隆,开局北伐朱棣 > 第四章 家人与敌人

第四章 家人与敌人


“爹爹!”

见父亲朝自己走来,嫣儿脆生生唤了一声,小小的身子径直扑向了李景隆,稀疏的雨珠落在她单薄的肩头,打湿了衣襟。

“外面这样凉,怎么不在屋里等着?”

李景隆俯身将女儿稳稳抱起,脸上霎时漾开一抹暖意,与方才判若两人。

他抬手替嫣儿拢了拢被风吹乱的鬓发,指尖触到一片冰凉。

“娘亲记挂着您,祖母也坐不住,嫣儿就想着到府门来等。”嫣儿眨巴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声音里带着孩子气的认真,“晚膳早就备好了,就盼着爹爹回来呢。”

李景隆抬手遮在女儿头顶,快步踏上石阶:“那我们嫣儿呢?”

嫣儿愣了愣,随即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雀跃:“嫣儿当然也想爹爹!看到爹爹平安回来,心里头甜滋滋的!”

李景隆捏了捏她冻得发红的脸颊,心头涌上一股暖流:“果然是个既乖又机灵的小家伙。”

他本是随口一问,倒没想到这孩子立刻听出了话里的意思。

“嘿嘿……”嫣儿被夸得眉开眼笑,小脑袋在父亲怀里蹭了蹭。

“等很久了吧?”李景隆转头看向立在廊下的袁楚凝,这才真正将目光落在这位原主的妻子身上。

“没多久,就片刻功夫...”袁楚凝轻声应着,眉眼温顺,语气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夫君...一切安好?”

天牢里那一幕至今在她心头盘旋,她亲眼看着夫君挥刀,眼睁睁瞧着那位权倾朝野的黄子澄倒在血泊里。

那是她头一回见人殒命,还是死在自己夫君手中。

李景隆对上她怯生生的目光,放缓了语气:“我没事,这些日子,倒是让你担惊受怕了。”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眼下都过去了。”

袁楚凝明显松了口气,微微欠身:“既如此,快些入府吧,母亲还在前厅候着呢。”

李景隆没再多说,抱着嫣儿径直往里走。

他怎会看不出来?嫣儿的小脸和小手都冻得冰凉,显然不是等了“片刻”那么简单。

前厅里,一桌丰盛的晚膳早已布好。

李母端坐主位,李景隆的兄长与小弟分坐两侧。

见李景隆进门,三人齐齐起身。

“见过母亲。”李景隆将嫣儿放下,对着李母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李母拉过他的手,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这几日在牢里吃了不少苦,今日这顿晚膳,就当是庆祝咱们李家劫后余生。”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快坐!”

李景隆应了一声,寻了个位置坐下。

他不敢多言,怕说多错多。

他终究不是真的李景隆,学不来原主的行事做派,言多必失。

只盼着这三天赶紧过去,希望离了家,能有更多时间适应这个身份。

阖家团圆的暖意漫在席间,连空气都仿佛染上了温度。

可身旁的兄长与小弟却始终紧绷着脸,时不时瞪他一眼,欲言又止的模样格外扎眼。

“你们两个够了没有?!吃了饭就回房歇着去!”李母瞧出端倪,沉下脸呵斥,“还嫌天牢里的日子没过够?!”

“提天牢的事做什么?”大哥李增枝冷哼一声,终是按捺不住,“咱家落到这步田地,还不是拜老二所赐?若不是他屡次抗旨,咱们怎会被关进天牢?我和老三的官职,又怎会说没就没了?”

“住口!”李母用力敲了敲拐杖,脸色沉得能滴出水,“一家人哪能如此记恨?今日若不是景隆,咱们能平安回来?”

“母亲!这时候您还护着他!”李增枝脖子一梗,语气越发激动,“从小到大您就偏着他!别忘了,我才是长子!他闯下的祸,救咱们出来本就是应当!”

“何况他倒好,不仅没受罚,反倒被陛下封为征虏大将军!他当初惹事的时候,何曾想过我和老三的前程?!”

“就是!”三弟李芳英也跟着附和,“他这是去戴罪立功,我们俩却是实打实丢了官,往后想再翻身,难如登天!”

这兄弟二人,原本一个是前军都督府左都督,也算是位高权重,有了出头之日。

另一个是中都留守司留守,虽然官职是三个人中最低的,但也算年少有成。

但经此一事之后,二人全都丢了官职,而且天子似乎并没有要恢复他们官职的意思。

“这次的事,的确是我的不是,母亲不必替我辩解。”李景隆端起酒杯,看向两位兄弟,“不过大哥、三弟放心,待北境事了,我自会向陛下禀明,保你们官复原职。”

听闻这话,兄弟二人脸色稍缓,嘟囔了几句,没再言语。

李母见事态平息,暗暗朝李景隆点了点头,扬声道:“好了!今日是好日子,都别置气了!用膳!”

席间,李景隆一会儿给李母夹菜,一会儿替嫣儿剔去鱼刺,自己却没怎么动筷子。

心头事太多,实在没什么胃口。

没过多久,李增枝与李芳英便以“陪妻儿用膳”为由,先后离席。

李景隆知道他们仍有怨气,却没放在心上。

原主的记忆里,父母的确更疼这个二儿子,还让他执掌了家主之位。

加上太祖与今上朱允炆的器重,原主向来恩宠加身,官运亨通。这般境遇,难免让另外两位兄弟心生嫉妒。

散了席,李景隆辞别母亲,带着妻女回了自己的院子。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他顿时局促起来,手脚都不知该往哪放。

“热水已经备好了,”袁楚凝背对着李景隆默默收拾着床榻,声音细细的,“这几日在牢里定是累坏了,妾身服侍夫君梳洗后,早些歇息吧。”

李景隆瞥见那动人的背影,慌忙移开视线:“不必了,我今夜还有很多事要处理,估计会很晚,去书房睡。”

袁楚凝的动作猛地一顿,背影僵了僵,半晌没说话,空气中浮起一丝失落的沉默。

“少主,魏峥到了。”恰在此时,门外传来福生的声音。

李景隆松了口气:“带他去书房等着!”说罢起身便往门口走。

袁楚凝转过身,望着他仓促的背影,眼底掠过一丝哀怨,轻声道:“夜深了,夫君莫要熬得太晚,夜里凉,小心染了风寒。”

“知道了。”李景隆应了一声,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卧房。

...

踏入书房时,魏峥已从椅子上站起,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再没了不久之前在衙署里那副盛气凌人的模样。

“国公,这是拟好的随行名单和人员密档。”接着从怀中掏出两份文书,躬身呈上。

李景隆接过文书,在书案后坐下,冷冷扫了魏峥一眼,低头翻阅起来。

魏峥垂手立在一旁,大气不敢出。

他已得知,这位国公爷在天牢里,当着天子的面斩了权同宰辅的黄子澄!

黄子澄在朝中的威望无人能及,却死在了眼前这位国公爷刀下,这份狠戾,怎能不让人忌惮?

“你先回去吧。”良久,李景隆合上文书,抬眼看向魏峥,声音里不带一丝温度。

“告诉你手底下的人,此番北境平燕,干系重大。本公不管锦衣卫这几年私下里做了多少龌龊事,既然今后归我调遣,谁要是敢触我的霉头,绝不轻饶。”

“卑职遵命!”魏峥愣了愣,连忙躬身应下,缓缓退出了书房。

原本他以为李景隆会命他办一些差事,可是没想到居然就这样轻松放他离去。

李景隆望着魏峥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眼底闪过一丝杀意。

“少主,魏峥此人城府极深,需得提防。”候在门口的福生低声道。

李景隆重新翻开密档,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若是容易对付,怎么可能坐上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说着便抽出其中一份密档递给福生,“立刻找到这个人,带他来见我,不要惊动任何人!”

“是。”福生接过密档,躬身退下。

李景隆伸了个懒腰,缓缓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阴暗的夜色,眉头紧锁。

此去北境,前路难料,他要面对的,何止是一个作乱的燕王朱棣。

京都的秋夜浸着刺骨的寒意,冷风掠过窗棂,像刀子般刮过,李景隆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https://www.shudi8.com/shu/737658/3566841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