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大明:穿成李景隆,开局北伐朱棣 > 第十八章 朱棣的回马枪

第十八章 朱棣的回马枪


议事厅内很快便空了下来,只剩下李景隆与耿炳文二人。盛庸和福生已退至厅外石阶,持刀肃立。

“耿老就这般信得过我?”李景隆嘴角噙着笑意问道。

耿炳文郑重颔首:“大将军的军事才能有目共睹,京都文官们的构陷之言,老夫从不轻信。在我看来,大将军的确担得起征虏大将军之职!”他顿了顿,目光诚恳,“至于为人品性,老夫昨日已亲眼见证,自然信得过。既大将军已有决断,想必自有道理。”

“多谢耿老谬赞,在下受宠若惊。”李景隆拱手还礼,再看耿炳文时,先前那份咄咄逼人的锐气似已淡去不少。

“好说。”耿炳文亦拱手作答,“若大将军无事,老夫便先退下了,既然您已胸有成竹,我等也需各司其职,不敢懈怠。”

李景隆抬手示意他稍等,眉头微蹙:“我总疑心燕军会趁两军换防之际偷袭真定,可至今毫无动静,耿老不觉得反常吗?”

耿炳文一怔,眉宇间浮起疑云:“大将军所言,老夫也曾琢磨过。或许是燕军损失过重?又或是朱棣仓促返回北平,无暇他顾?”

李景隆摇头,心头那股不祥之感骤然浓烈——这绝非源于耿炳文那只木盒,而是直觉在警示。

朱棣处心积虑助他坐上南军统帅之位,怎会放过如此良机?首战失利便就此蛰伏,绝非朱棣的性子!

如果连一个自己都瞧不上的人都斗不过,他怎会甘心?!

想到这里,李景隆猛地起身,快步走到墙上的舆图前:“除了攻破真定防线直抵江南,还有哪条路能威胁京都?”

耿炳文脸色骤变,似是猛然想起什么,指尖重重戳向舆图一处:“井陉关!”

“由何人驻守?”李景隆追问,目光以井陉关为中心快速扫过舆图,很快便发现那里果然藏着一条趁虚直逼京都的路径!寻常人不会留意此处,只因井陉关易守难攻,即便攻破,也难越天险。

但李景隆深知,世上本无绝对的不可能。以朱棣的野心,绝不会放过这般机会!

“前羽林卫大统领郭英!”

耿炳文脱口而出,神色依然无比凝重。

“盛庸!立刻率领五万精兵,随我即刻赶往井陉关!”李景隆厉声下令,转身便向外走。

“大将军!”耿炳文急忙唤住他,神色凝重,“情况当真如此危急?井陉关地势险要,郭大统领率五万精兵驻守,一直相安无事,况且燕军此前已经奇袭受挫,损失惨重,未必会再犯吧?”

李景隆脚步不停,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朱棣在真定吃了亏,绝不会善罢甘休!即便他已回到北平,也定会另寻突破口!井陉关虽险,并非无懈可击!我必须亲往!真定就拜托耿老了!”

话音未落,他已踏出院落。福生牵着白马候在阶下,见他出来立刻禀报:“少主,盛庸将军已率五万精兵在城外待命!”

李景隆接过缰绳翻身上马,银枪在风中划出一声锐啸:“出发!”

福生带着数十名锦衣卫策马跟上,马蹄声急促如鼓。

耿炳文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沉声唤来部下:“传令全军,即刻进入最高戒备,严防燕军偷袭!在大将军返回之前,真定城绝不能有任何差池!”

片刻之后,整座真定城都笼罩在了肃杀的戒备气氛中,风声似乎都带上了几分寒意。

...

夜幕如墨,李景隆率领五万精兵赶到井陉关时,漫天火光已将半边夜空烧得通红。喊杀声与金铁交鸣声撕裂夜幕,震得人耳膜发颤。

“果然如大将军所料,朱棣竟真的还藏着后招!”盛庸望着眼前的惨烈战局,脸色凝重,看向李景隆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惊佩。

李景隆立在高处,冷眼看着不远处的厮杀,眉头拧成了疙瘩。

他猜对了朱棣的算计,却终究晚了一步——井陉关守军不过五万,此刻正被两倍于己的燕军死死压制,阵脚早已松动,显然伤亡惨重。

“传我号令,全军出击!一个不留!”他大手一挥,银枪直指敌阵,“福生,带锦衣卫从两翼穿插,专斩燕军将官!”

“杀——!”

号令既出,五万援军如决堤洪流般扑向战场,数十名锦衣卫如暗夜鬼魅,悄无声息地绕向敌军侧翼。

本已濒临崩溃的井陉关守军骤然松了口气,燕军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冲击搅得阵脚大乱。

“大统领!是真定的援军!”山头之上,副将指着燕军后方,声音里带着劫后余生的激动。

守将郭英眯眼望去,眉宇间满是惊愕:“我派去传讯的人已全被截杀,他们怎会收到消息?”

“管不了那么多了!”他猛地提刀,“既然援兵已到,那便随我杀出去,把这群逆贼斩尽杀绝!”

话音未落,郭英已策马冲出关隘,残余守军见状士气大振,紧随其后开始反扑。

战局瞬息万变,本以为胜券在握的燕军突遭前后夹击,又被两翼锦衣卫精准狙杀将官,顷刻间指挥失灵,成了群龙无首的乱兵。

厮杀不知持续了多久,燕军十万兵马折损过半,尸横遍野。

“撤!”燕军主将张玉嘶吼着下令,率领残部试图突围,战场顿时陷入更混乱的绞杀。

李景隆立于尸山血海之中,白马已被鲜血染成暗红,他望着张玉的背影沉声喝问:“那是谁?”

“回大将军,他是朱棣麾下一员猛将,名叫张玉!”一名断臂的井陉关将领恰好经过,大声回话。

李景隆转头瞟了一眼,不由得皱了皱眉头,此人因为刚才的血战已经丢掉了半只左臂!伤口上还在滴血!

“大将军不认得末将了?当年我在令尊麾下,随他北征过好几次呢!”那人左臂残缺却依然能面带笑意,“没想到居然是大将军您亲自来驰援井陉关!瞧您这架势,丝毫不比当年令尊逊色啊!”

李景隆愣了一下,没想到竟是李文忠旧部。

“先赢了再说旧话。”李景隆点头示意,握着银枪直奔张玉的方向杀了过去,“你伤势太重,退下去疗伤,这里交给我。”

“这点伤算什么!”那将领大笑一声,提刀再度冲入敌阵,“就让我陪大将军再杀一阵!”

喊杀声再次掀起高潮,比先前更显惨烈。

当最后一声厮杀落下,硝烟与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浓得化不开。

李景隆浑身浴血,银枪滴着血珠,胯下白马喘着粗气,蹄边尽是残肢断骸。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直面战争,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死人和残肢断臂。

这远比舆图上的推演残酷百倍!

正在这时,脚步声由远及近,郭英满身血污地走来,拱手时声音沙哑:“若非大将军驰援,井陉关今日必破,末将替关上万余将士谢过大将军!”

“郭将军言重了。”李景隆翻身下马,看着同样浴血的郭英,“你以五万守十万,已是奇迹。”

郭英苦笑摇头:“若不是大将军来得及时...对了,您究竟是如何得知井陉关危急的?”

李景隆望向战场尽头,眉头仍未舒展:“猜的,”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但我宁愿猜错了。”

夜风掠过尸骸,卷起浓重的血腥,仿佛在低语这场胜利背后的代价...


  (https://www.shudi8.com/shu/737658/3563748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