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大明:穿成李景隆,开局北伐朱棣 > 第二十二章 杀人魔头

第二十二章 杀人魔头


“大将军,好端端的为何派兵抓我?这到底是何意?”齐云扫过身旁那些熟悉的面孔,心头猛地一紧,面上却装出一脸无辜。

李景隆没有搭话,甚至没抬眼瞧他,只自顾自晃着手中茶杯,碧绿的茶汤在杯盏里轻轻晃漾。

“跪下!”福生厉喝一声,一脚踹在齐云腿弯。

“扑通”一声,齐云重重跪倒,脸颊险些撞上李景隆的脚面。

可他敢怒不敢言,只转头狠狠剜了福生一眼。

“大将军,末将正想向您禀报!”齐云连忙换上谄媚神色,语气义愤填膺,“这些人吃里扒外,成天散播南军兵败的谣言,末将本已下令缉拿,谁知他们竟提前跑了,当了逃兵!”

“幸亏大将军及时擒回!按大明军律,此等败类理应凌迟处死!”他说着,眼底闪过一丝阴狠。

“你这搬弄是非的本事,是跟你叔父学的吧?”李景隆撇了撇嘴,啐出一口茶沫,冷冷看向满脸堆笑的齐云。

齐云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咬牙片刻,又装傻道:“大将军这话是什么意思?末将愚钝,听不懂。”

“不过前几日收到京都家书,叔父还说大将军德才兼备,让末将好生跟着您学。”他话锋一转,刻意抬高了声调,“今后大将军但凡有所差遣,不光末将,整个齐家都会全力以赴!”

“毕竟,我叔父如今可是陛下最信任的人,他说的话,陛下总会听几分的。”

这话看似攀关系,实则藏着威胁——我京都有靠山,你最好掂量着来。

李景隆却不吃这一套,反倒发出一阵阴恻恻的笑。

那笑声听得人头皮发麻,齐云和周围的逃兵都攥紧了拳头,心提到了嗓子眼。

“你克扣军饷、私放高利的事,认还是不认?”笑声戛然而止,李景隆盯着跪在地上的齐云,声音冷得像冰。

“什么?克扣军饷?私放高利?!”齐云猛地拔高声音,满脸怒容,“是谁在构陷末将?!末将一向恪尽职守,为朝廷鞠躬尽瘁,为何要如此害我?!”

“是谁?有种站出来!我要与他当面对质!”

“要证据?”李景隆嗤笑一声,“福生。”

福生应声探入怀中,掏出一沓文书,“啪”地甩在齐云脸上。

五花大绑的齐云低头扫去,瞬间面无血色,虽只匆匆瞥了几张,但已经足够令他心胆俱寒!

那上面全是他的罪证,一笔笔写得清清楚楚。

“恶人先告状的人我见得多了,反咬一口的狗倒是少见。”李景隆勾了勾脚尖,抬起齐云的下巴,目光如刀,“你犯的罪行,十根手指都数不完,真当你叔父能救得了你?”

“别人怕你齐家,我偏不怕!今日栽在我手里,算你倒霉!”

齐云面如死灰,“咚咚”磕着头:“求大将军再给一次机会!我叔父是陛下跟前的红人,只要他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这点过错陛下绝不会放在心上!”

“大将军今日放了我,日后谁也不敢多嘴!何必如此较真呢?”

李景隆脸色骤沉,一脚蹬在齐云脸上:“你好大的胆子!你当朝廷是你齐家的吗?!你把陛下当成什么了?简直无法无天!”

“来人,推出去斩了!”

福生二话不说,带着玄衣锦卫架起被踹倒的齐云,大步向外拖去。

“大将军!有话好好说!”

“李景隆!我是兵部尚书齐泰的亲侄子!你杀了我,齐家绝不会放过李家!”

“你这个混——”

“啊!”

惨叫声戛然而止,院外瞬间归于寂静。

福生的刀从不含糊,尤其齐云敢拿李家威胁李景隆,若不是怕脏了院子,他早就在院内动手了。

当朝宠臣的亲侄子,就这么死在了大门外,鲜血顺着石阶蜿蜒而下,染红了青石板。

院内的一百多名逃兵全都低下了头,不敢看椅子上的李景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齐泰的侄子竟会被如此干脆利落地斩了。

“既然开了头,就按名单把人都抓来。”李景隆呷了口茶,淡淡看向回来的福生,“罪大恶极者,就地正法,罪行较轻的,逐出南军,发配南疆。”

“是!”福生应着,大手一挥,带着十几名玄衣锦卫匆匆离去。

“都散了吧。”李景隆站起身,冷冷丢下一句,“真定的天要变了。记住今日所见所闻,往后再敢当逃兵,齐云就是榜样。”

说罢,他转身向内院走去。

“遵命!”

一百多名逃兵齐声应道,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敬畏,每个人望向李景隆背影的眼神里,都多了几分发自心底的惧意。

...

议事厅内。

“耿老,出事了!”一名参将大步冲进厅内,对着正低头翻阅练兵军报的耿炳文急声喊道。

“何事如此慌张?”耿炳文抬眼,脸上掠过一丝不悦。

参将眉头紧锁,下意识压低了声音:“齐云死了。”

“什么?!”耿炳文猛地一愣,满脸震惊地瞪大了眼,“怎么回事?怎么死的?”

参将上前一步,附耳道:“今日大将军抓了批逃兵,都是齐云麾下的人。随后就派人把齐云绑了去,听说他克扣军饷、私放高利的事被查实了,大将军直接下令斩了。”

耿炳文神色凝重起来,眉宇间爬满担忧:“齐泰膝下无子,向来把这个侄子当亲儿子疼,这才托关系把他齐云安插在军中,原是想让这个侄子靠着自己的权势往上爬...”

“如今齐云被杀,这消息若是传回京都,谁知道齐泰会闹出什么乱子?!”

齐云的事,其实他早就已经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但碍于其背后的身份,一直没有深究,但他没想到李景隆居然如此雷厉风行,再怎么说那也是齐家的人,居然说杀就杀!

“耿老在担心什么?”参将看着神色复杂的耿炳文,轻声询问了一句。

“齐云一死,大将军怕是要有麻烦了,”耿炳文皱眉踱步,脸上的担忧之色更甚,他顿了顿,沉声道:“传我命令,今日之事严密封锁,谁也不许再提!能瞒多久是多久!”

“京都晚知道一刻,大将军便多一分转圜余地。”

“若届时陛下怪罪下来,老夫自会出面为他分辩。”

参将躬身应下,迟疑片刻又道:“耿老,不止齐云。大将军正命人在军中大肆缉拿,已经抓了不少人了。”

“有我们查清底细的,也有那些各方势力安插.进来、一直被咱们暗中监视的...看来这次他是动真格的了。”

耿炳文眉头紧锁,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传令下去,全力配合大将军肃清南军!正好借这个机会,把各方安插的眼线连根拔了!”

他望着厅外,语气带着几分感慨:“我们这位小国公,早不是当年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纨绔了。有他在,北境安定可期啊。”

话音落时,耿炳文眼中流露出一丝钦佩,甚至带着些许激动。

这样的统帅,或许才是南军真正需要的!

此刻他已无比确定,李景隆比自己更配得上南军主帅之位。

...

接下来的半个月,福生带着玄衣锦卫几乎把南军翻了个底朝天,从普通士兵到总兵、参将,陆续被缉拿的足有上百人。

其中有怯战畏缩的,有私下散播谣言动摇军心的,也有摇摆不定、涉嫌叛逃的。

这些存有二心者,全都被逐出了南军,并且押往京都交由朝廷发落。

而那些太后以及各路藩王的眼线,乃至燕军细作,李景隆没留半分情面,要么斩首示众,要么施以酷刑废为庶人。

原本从内部开始崩塌的南军,经此一番清洗,渐渐凝聚起来,全军上下都对李景隆唯命是从。

只是李景隆的名声,也从最初的“纨绔”,变成了令人谈之色变的“杀人魔头”。

这半月间,燕军多次袭扰真定,但无论对方如何叫阵,李景隆都只下令坚守不出,他自己则整日泡在火器工坊,谁也不见。

久而久之,军中高层渐渐有了些不和谐的声音,不少将领找到副帅耿炳文,希望他能出面请李景隆出来,共商平燕战略。

这日,耿炳文带着一众将领,一同来到了北街的火器工坊,希望讨个说法...


  (https://www.shudi8.com/shu/737658/3563429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