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君臣不和
推荐阅读:修真之星空图 满级闺蜜穿成皇帝 :全国男人任我挑! 敢惹判官崽崽?全都收拾下地府吧 我就钓个鱼,怎么大帝全跪下了? 裴玖言,这次换我不要你了! 穿到七零家破人亡前,我被退伍糙汉宠爆了 我们永远不变的爱 轮回图:乱世迷踪 八零男友是疯批?躺平做枕头公主了 被女帝离婚,我分走百倍大帝天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传旨副将念到一半,目光扫过挺立不动的李景隆,眉头微蹙。“朕闻李卿自奉命出征以来,忠勇可嘉,调度有方,连战连捷,致使贼势顿挫,国威大振!”
“此皆李卿运筹决胜之力也,朕心甚慰,特赐黄金千两,宅地百顷,以彰尔功!”
“望李卿不负朕望,乘此锐势,再鼓余勇。贼首朱棣,窃据北平,负隅顽抗,实为国贼。”
“尔当亲率大军,星夜兼程,直捣北平,务必一鼓作气,荡平逆巢,擒斩元凶,以安社稷!”
“钦此!”
圣旨读毕,李景隆的眉头已拧成死结。
他万万没料到,朱允炆竟还执着于直取北平的速战之计!
可他心里清楚,平燕之战哪有这般容易?贸然进军北平,先不论成败,单是攻克涿州、居庸关、永平、雄县几处关隘,就得填进去多少性命?
见李景隆久久不动,跪了半晌的郭英、盛庸和福生都迟疑着侧过头。
郭英眉头一蹙,假咳一声想提醒李景隆接旨,但李景隆却仍如桩子般立在原地。
“景帅?”副将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轻唤一声。
李景隆这才回过神,缓步上前接过圣旨,看都没看便递给起身的福生。
“景帅,耿老让末将问一句,陛下旨意已明,您打算如何决断?”副将凑近,刻意压低了声音。
“井陉关一战,我伤势未愈,怕是难以遵旨率军直取北平了。”李景隆眯起眼,“回去告诉耿老,让他如实奏报京都。我身子不适,还得在此多休养些时日。”
副将脸上掠过一丝苦涩,却不敢多言,只能躬身应下,随即告辞返程。
他本是奉耿炳文之命来接李景隆回真定的,如今看来,只能独自回去复命了。
“抗旨不尊,是为大逆...”郭英望着远方,叹了口气,神情无奈,“景帅如此做,不光会激怒陛下,还有都察院的言官,甚至朝中盘根错节的各方势力!”
“无论战事胜败,定会有无数人站到你对面,值得吗?”
时至今日,他早已打心底认可李景隆的能力,也曾亲眼见他两度救井陉关于危难。
可为官者总有身不由己,自古皆然。
“不是还有人站在我身边吗?”李景隆笑了笑,转头看向满脸担忧的郭英,“郭大统领打算站在哪边?”
郭英看他一眼,稍作迟疑:“只要你做的是对的,我便站在你身边。死都不怕,何惧莫须有的罪名和宵小搬弄是非?”
李景隆心中一暖,转头看向王忠方才站立的方向,却发现那里早已空无一人。
直觉告诉他,这道不合时宜的圣旨突然送到北境,定是王忠在给京都的奏报里说了些别的。
“景帅,您当真还要留在此地?”盛庸并未离去,望着神色凝重的李景隆,满眼忧色。同为武将,他深知一道圣旨对统帅决断的干预有多无奈。
“你也回去吧。”李景隆点头,转身向住处走去,“告诉耿老,继续坚守真定。还未到决一死战的时机,燕军定会再来,守株待兔即可。”
“再替我转告黄茂,不许懈怠。否则下次燕军来犯,就让他提刀上阵!”
“最后的决战,必在真定,也只能在真定!”
他从真定城开始背负骂名,便该在真定城彻底了结。
盛庸望着李景隆略显沉重的背影,皱了皱眉,随即转身匆匆离去。
他知道景帅为这场战事背负了多少,也清楚屡次抗旨会面临什么,可他无能为力,只能按景帅的吩咐,让真定上下一心,严阵以待。
...
七日后。
校场旁的观台上,李景隆与郭英邻座而坐,一同审视着校场中操练的上百名将士。
为稳固北境防线,李景隆已命真定火器工坊加急赶制了一批火器,分别送往井陉关与齐峰峡。
“今时不同往日。”郭英摇着头,眼中满是震撼,“亲眼见了这些火器的威力,才知刀剑与肉身有多么不堪一击!”
“所以我才视它们为扭转北境战局的关键。”李景隆面带笑意,语气中难掩自豪。
“难怪燕军近日屡次派小股骑兵袭扰真定,景帅却始终稳如泰山。”郭英转头看他,“您说这些火器叫热.兵器,对吧?”
“没错。”李景隆点头,忽然有些激动,“也可称作军火。只可惜条件有限,更精密、更高科技的热.兵器造不出来,否则我朝大可足不出户,便能轻易荡平邻国,天下无敌!”
他心里甚至闪过念头:若此时有飞机导弹,大明早就能称霸世界了。
“竟还有这等神兵利器?”郭英满脸不可思议。
“或许吧。”李景隆察觉失言,抿嘴笑了笑,含糊带过。
郭英将信将疑的打量了李景隆一眼,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生在几百年之前的他,是无法想象出未来的华夏将有多强大的。
正说着,李景隆忽然瞥见校场外一个熟悉身影,在一名副将引领下登上观台。
“他怎么来了?”身后的福生皱起眉。
“锦衣卫副指挥使萧云寒,景帅的人?”郭英扫了一眼,转头看向李景隆。这句“景帅的人”里藏着太多意味,两人却都默契地没点破。
李景隆笑了笑,没接话,眯眼打量萧云寒片刻,便将目光转回校场。
直觉告诉他,萧云寒突然到访,定是带了什么重要消息。
“见过景帅,郭将军。”萧云寒很快走到近前,恭敬行礼。
郭英微微颔首算是回应,随即转头看向校场,仿佛事不关己。
“京都的消息?”李景隆目光未动,语气平淡地问。
“是。”萧云寒愣了下,点头道,“京都传来消息,朝中对景帅在北境的所作所为议论纷纷,谗言不断。”
“有朝臣弹劾您屡次抗旨不尊、私造火器、拥兵自重。不光都察院,六部官员也开始蠢蠢欲动,为首的正是兵部尚书齐泰。”
他顿了顿,继续道:“陛下为平息此事,已派魏国公徐辉祖率领三万京军北上,说是来北境支援景帅,实则是要详查此事。”
李景隆忍不住冷笑,是支援还是提防监视,他用脚趾头想都能明白。
“我这就去杀了那阉人!”福生咬牙,攥着腰间匕首就要冲出去。
“福生!”李景隆眉头一皱,立刻喝止。
郭英还在一旁,福生此举只会坏了规矩,而且若监军死在郭英的驻地,郭英也难脱干系,他不想连累别人。
但他心里清楚,事情闹到这一步,王忠定在背后捣了不少鬼。
齐云被杀的消息,定然是王忠传回京都的。至于抗旨不尊、私造火器、拥兵自重这些罪名,除了王忠,他想不出第二个人。
都察院本就爱怼天怼地,他倒不放在心上。可得罪了顶头上司齐泰,却让他犯了难——毕竟麾下五十万大军,还得受兵部调遣。
“他终究还是信不过我。”李景隆沉默片刻,嘴角露出无奈苦笑,神情中添了几分落寞。
郭英始终沉默,似是不愿掺和,又或许,这样的局面他早已见得太多。
“大统领,看来我得启程回真定了。”李景隆笑了笑,缓缓起身。
“景帅此刻还笑得出来,末将便放心了。”郭英点头,依旧望着校场中操练的将士,嘴角噙着一丝淡笑,眉宇间的担忧渐渐散去。
“井陉关就托付给大统领了。”李景隆朗声道,“待平定燕乱,我必与大统领一醉方休!”说罢径直向观台下走去。
“我在此等候景帅平定燕乱,一统北境之日!”郭英终于转头,望着李景隆坚定的背影扬声回应,“若他日需人证明清白,我郭英第一个站出来!”
一阵爽朗的笑声远去,李景隆已带着萧云寒与福生渐行渐远。
自入北境,他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既要在战场上击败朱棣,平定叛乱,又要防备朝中各方势力的明枪暗箭。
这场棋局,仿佛从一开始起,每落一子,便已关乎生死...
(https://www.shudi8.com/shu/737658/3562671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