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祖龙赤蛇 > 第63章 灭楚

第63章 灭楚


顺流而下的秦舰见楚军出现在自己身后,就想转过头来,重新与楚军交战,但在转舵的过程中,遭遇楚军猛烈的射击。楚军三艘舰集中打击最尾部的秦舰,构成强大的火力优势。而秦舰正在转弯,行动不便,几乎在静止的状态下硬接楚军的打击。

秦军的窘态被黄石矶山头上观点的蒙武看得明明白白,他觉察到,秦军的战术动作远不如楚军流畅,在实力相差不大时,只会吃亏。于是他下令再派出四艘战舰前往接应,后面还跟着十余艘小船。

随着号角声响,号旗招展,四艘秦军大舰启碇出港,向下游的楚军冲过去。楚军虽然占据优势,但一时半会也击不溃秦舰,见秦舰出来接应,楚将没有兴趣同样派船出来迎战,鸣金收兵。这时三艘大船才彻底掉过头来,向上游驶来,与前来接应的战船汇合。前来接应的大船也费了点劲才掉过头来,尾随上三艘插满了箭矢的大船,一起往水寨而去。

回港后清点,好在有船沿遮挡,三艘大船上的士卒中箭者约百余人,主要集中在被尾击的最后一条船上,而且伤势也不算重,主要是被流矢所伤,直接命中的不多。尽管如此,秦军在江面上笨拙的操作还是让韩腾不敢轻举妄动,特别是与楚军流畅的动作相比,秦军的战船几乎就是白给。自己只有两万人,远离作战基地,兵力损失几乎无法弥补。第一天的战斗看似焚毁了楚军三艘战船,但蜀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二十多艘小船被毁,千余人伤亡或失踪(其实就是溺死在江中了)。这样打下去,蜀军伤亡殆尽,也干不掉楚军。

眼见蕲城难以攻陷,韩腾决定避开蕲城,顺江而下,另外寻找战机。第二天,韩腾他们以战斗的姿态,二十多艘大船在前,二百余艘小船在后,一起出发,向下游而去。由于秦军的战船沿南岸而行,没有进入江北的航道,蕲城的战船只派出了几艘战船加以监视,也没有越过中线;等秦军出了蕲城境界,他们也就回去了。

船至下游百余里,江面先是分成多个河汊,过了河汊后,江面突然开阔,几乎成为一片大湖;两座高山伸入湖内,使得这处湖面成为一段湖口。大湖周围,有相当数量的稻田,湖上有大批渔船。这些人见上游突然下来了大批战船,都有些吃惊,但也只让开航道,并没有闪避,更没有采取什么敌对行动。

韩腾让水军叫住一艘渔船,询问周围的情景,得知往南有县名波阳,往北有城名皖城。韩腾遂在湖口停泊了一夜,第二天让渔民带路前往皖城。

皖城曾是古皖国的国都,不在江边,而位于江水的支流皖水边。皖城很早就被别的国家灭了,楚国占领这片区域后,对皖城有些看不上眼,既没有设县,几乎没有什么防御兵力,已经降级成为一座普通的城邑。韩腾到达后,派出使者前往招降,皖城自知无力抵抗,开城投降。

韩腾对皖城的官员十分优待,让他们带路继续沿江骚扰楚国地区。一路进兵,竟然突入了居巢。

如果秦军只在江水沿岸骚扰,那还仅仅是骚扰,无关大局。但居巢不一样。居巢沿岸是寿春重要的粮食产区,是众多贵族家产所在,属于楚国的核心区域。在王翦进至淮水一线后,居巢的力量被调集到淮水一线进行守御,居巢反而十分空虚;。秦军进入居巢,一下子打在了楚军的脊背上。秦军四出侵扰,夺取了一个又一个城邑。前线的军心开始不稳。

与秦军进入居巢几乎同时,蒙武也向沘水上游延伸兵力。楚军除了要防御淮水一线外,还要再守御沘水一线。楚军兵力开始捉襟见肘。

秦军攻略的淮水以南区域,有大量可以通航的河流,它们都注入淮水。蒙武从这些地区征调了大批船只,经淮水转入沘水。沘水河面并不很宽阔,楚国平时这里没有配备大型战船。蒙武调集来的小船,反而取得了沘水的制水权。楚军只能沿河岸筑垒,防止蒙武渡河。

蒙武每到一处,就组织一次强渡作战;如果作战不成功,就继续向上游寻找机会。而楚军也向上游延展兵力,与蒙武对抗。在这一过程中,楚军不断从核心区域调出,加强河流沿岸的防御力量。核心区域的力量越来越弱,这给了韩腾可乘之机,得以突入居巢。

蒙武一直将兵力延展到大别山脚下,才最终找到机会。从沘水上游发起的渡河作战大获成功,占领了沘水上游的重要城邑六城。

六城曾是六国的国都,扼沘水出大别山河口。所谓“英六地区”就是指以英城和六城为代表的大别山区域。这里河流众多,许多地方是湖泊沼泽湿地,是种植水稻的好地方。这里也曾是诸侯遍布,属于富庶的区域。

六城的失守,相当于断了楚国一臂。而蒙武在占领六城后,得知居巢竟然出现了秦军。他大喜过望,立即派人前去联络。几天后,军使回报,这支秦军是蜀郡、南郡动员的水军,他们正在居巢沿岸进行劫掠。

蒙武立即向居巢方向派出兵力。六城距离居巢不过一百多里,蒙武派出的两万人一路攻占城池,与韩腾取得了联系。

蒙武与韩腾取得联系,意味着寿春的后背遭受威胁。楚王被迫从淮水一线向居巢抽调大军,填补漏洞。王翦哪里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立即组织了强渡作战。经过一番激战,秦军在多个点位突破楚军防御,占领了滩头阵地。王翦大军遂从各滩头渡过河后,不断扩大占领区域。蒙武也在敌后顽强作战,连续击溃前来增援的楚军。

经过半个月的作战,楚军终于力竭,秦军兵临寿春城下。

围城一个月后,楚王负刍开城投降。

楚王负刍开城投降的时间,与燕王喜开城投降在同一个月。这当然不是巧合,而是秦军战争与和平的节奏决定的:秦军一般在十月新年后发兵,一般作战两三个月,战役就应该初见成效——如果打成相持,一般会等明天十月重新征发新兵上战场后,重新打破僵局。

王翦与楚军在淮水一线打成了相持,于是他重新调整兵力,投入新的有生力量,开辟新的战场,重新打开了局面,从多个方面突破了淮水防线。王贲在北方,任务只是清扫燕军的残余势力,在冬季来临,海边的道路畅通后,也很快兵临襄平城下。

咸阳的秦王先后得到南北两边的战报,燕王和楚王几乎同时就擒,这让秦王十分兴奋。他立即会同各府官员,设立郡县,委任地方官,派出工作组接收新的疆域,推行秦法。但同时,他也对王家父子同时建立不世功勋,感到深深的忧虑。当初,王翦灭了赵国,王贲灭了魏国;随后王翦攻破燕国国都;现在,王翦活捉了楚王,王贲活捉了燕王。目前全国几乎所有士卒都在王家父子的麾下作战,而几乎不约而同,王氏父子同时表示,他们愿继续率领部队扫除燕、楚的残余势力,让整个疆域归于一统。

秦王几乎没有犹豫,就同意了他们的意见,同时对两地郡县官员的委派也加快了步伐。

王贲新打下燕地还基本按原样被分为五郡,秦王还特别任命王贲为将军,统领范围除燕地的五个边郡,还加上赵地的三个边郡。这明里是提高了王贲的地位,暗中其实是给王贲的势力掺了沙子。王贲想一次搞定八个郡守,二十四名郡级官员,不是件容易的事。

对于王翦,除了有蒙武外,秦王还派出了韩腾。蒙家在军政两界的力量不亚于王家,足以对抗王翦。秦王将新夺取的楚国寿春周围疆域设为九江郡,任命蒙武为九江守;而将大别山区所谓英六之地设为衡山郡。——随着楚王的出降,曾经给韩腾造成了些麻烦的蕲城等地也随之投降。

所谓楚国的“残余”势力,其实并不小,包括江水以南的几乎所有地区。

楚国在淮水一线的所有水军尽数南下,取道邗沟,入太湖,攻略太湖沿岸各地。进入江水后,兵分两路,一路加强给韩腾,攻略彭泽以南区域,另一路则东进,一直到达海边,征服了越人,越君投降。至此,南岭以北的全部区域尽入秦国。秦王在越人居住的区域设会稽郡,彭泽周围则划归九江郡。

五月,所有战事结束:北方的王贲击灭了代王,收复了上谷;南方王翦降服了越君,设会稽。大军解散,各自归乡,按功授爵。王翦回到咸阳,被封为武成侯。同时下令大酺天下。

依秦律,喝酒只许一两个人独饮,三人以上聚饮将被罚款。“大酺”就是开放这一禁令,允许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三天)聚众饮酒庆祝。

战国七雄中,现在只剩下齐国了。


  (https://www.shudi8.com/shu/697716/3554653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