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河套模式
推荐阅读:我为天地一仙人 希腊带恶人 玩家重载 离婚后才发现我被觊觎很久了 首辅 恋综:努力下头的我却让人上头 从零开始肝成神明 LOL:精忠报国,我满属性抗韩 武道狂歌 火影:反派模板的我被奉为救世主
虽然是疑虑重重,但程不识在行动上却没有丝毫迟疑。
得到程不识的相邀,河套各部头人,本就是带着期待来到博望城。
听闻程不识,是要和头人们搞个篝火晚会,各部头人虽然稍有些疑虑,但更多的也还是由衷的喜悦。
——如今的程不识,早已今非昔比。
早在太宗皇帝年间,程不识就已经是汉室军方新生代将领当中的代表性人物。
一个李广,一个程不识,几乎就已经是除郦寄、栾布、韩颓当等老将,以及一个天花板级别的周亚夫之外,汉室能拿出手的,仅有的新一代将领。
到了先孝景皇帝年间,周亚夫在吴楚之乱平定后,算是被用废了一次性体验卡,自此淡退出汉室军方。
而李广又被当时,尚还只是太子储君的当今刘荣所厌恶。
到当今刘荣即位,汉室军方将领的结构,就已经是一目了然了。
——郦寄、栾布、韩颓当等老将撑撑场面,新生代就一个程不识可以培养,好接这些老一辈将领的班。
而在汉匈朝那之战后,程不识虽然是饱受争议,总有人说程不识只会打防守战、被动应对战,但也不得不承认朝那之战,程不识证明了自己可以独当一面。
在独自掌兵,独自为一场战争、战役负责时,程不识有着合格线以上的下限。
而后,河套-马邑战役,程不识又在‘高下限’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上限,也并非世人刻板印象中的那么低。
再到过去这个冬天的高阙之战——不论天下人未来,会如何议论这场,无论这场战役的功臣,会被天下人定义为郅都还是程不识,有一点,是谁都无法否认的。
——如今的程不识,已然功勋卓著。
不知不觉间,自当今刘荣即位以来的三场汉匈大战,程不识无一缺席,且都有着相当程度的存在感。
如今的程不识,别说是在河套各部头人,又或是草原游牧民族面前了。
便是在汉地、在长安城,寻常人想要见到程不识,那都是难度相当之高。
如果说,太宗孝文皇帝年间,但凡是个彻侯、关内侯,又或但凡有个千儿八百石秩禄的人,就能在程不识面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到了先孝景皇帝年间,吴楚之乱还没爆发的时候,程不识也依旧是一个小透明、小年轻;
吴楚乱平后,程不识与李广各自崭露头角,成了长安功侯贵戚值得投资的潜力股。
那么,如今的程不识,就连往日的上官:周亚夫想见一面,都得看程不识有没有时间,甚至是想不想见。
论功绩、武勋,如今汉室,恐怕也只有淡退的条侯周亚夫,能稍压程不识一头。
论资历,程不识虽然仍旧算不上老臣、老将,但也绝对不再青涩、资历也不再浅薄。
论身份、地位,如今的程不识官至朔方太守,实际上的河套地区军、政一把手!
将职达到车骑将军,仅次于太尉改制后的大司马,以及外戚才能出任的大将军。
同时,程不识还是当今刘荣潜邸时期,唯一一位活跃在军中的肱骨心腹,又是刘荣所封的第一位军功侯。
结合此间种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今的长安城,想要见程不识,却不需要巴结程不识的门房的人,大概率不超过十指之数。
这么一个地位显赫的新贵,在长安都是朝公大臣、功侯贵戚趋之若鹜的大人物;
自更别提在河套各部头人眼中这么一个大人物,邀请自己参加的篝火晚会了。
对于篝火晚会,游牧之民也并不陌生。
这种被汉人用来稳定军心、提振军心士气的犒军模式,在草原往往用于招待客人。
而且,在草原游牧之民心中,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甚至不会被说出口的默契。
——某人邀请你参加篝火晚会,必然是有好处要分享给你。
往小了说,是这场晚会上会出现的牛羊肉、马奶酒,以及宴会后,随机刷新在你被窝里的女人。
往大了说,便是对部族有利的东西,比如资源,又或是一场低风险、高回报的掠夺。
而今天,程不识邀请了河套几乎所有部族的头人,于博望城郊参加篝火晚会。
这就很难不让各部头人浮想联翩。
“难道,是皇帝陛下感受到了我们的忠心,要给我们封侯?”
如是想着,各部头人环视向左右,暗下盘算着如果有人要被封后,哪几个人得封的概率更大、更有资格得封。
怎说河套地区,也已经在汉家的统治下,度过了一整年的时间。
河套地区的各部头人,即便再怎么迟钝、愚昧,也不至于连汉家的状况、汉家对待臣服外族的安置手段都没有搞清楚。
好比此刻,各部头人从程不识以篝火晚会示好的活动中,都只看到了自己被封侯的可能,却根本没有敢想封王。
因为众人都清楚:早在几十年前,汉人的开国皇帝,被接连出现的异姓诸侯之乱搞崩心态,甚至拖累致死后,汉家就已经不再封异姓为王了。
据说这位开国之君的妻子,曾在丈夫死去后,将自己的娘家人封了王。
结果等这位‘吕太后’去世之后,所有姓吕的人都被清洗,长安都血流成河!
自那以后,即便是和当年的吕氏毫无瓜葛、关联的人,只要姓吕,也多半得不到赏识、重用——尤其得不到信任。
所以,大家伙很清楚:封侯,就是自己能达到的上限,封王想都不用想。
再有,便是即便封侯,也并非什么人都能得封。
按照汉人往常的惯例,某一个群落或某一片地区臣服自己,也就是所谓的‘归义’,多半只会象征性的封一到两个人为侯。
而且这个侯,与草原上的部族头人、裨小王不同,大都是荣誉性质、象征性质的身份。
可饶是如此,此时围坐在篝火周围,暗下各怀鬼胎的各部头人,望向程不识的目光,也已是比篝火都还要炙热。
——所有人心里都清楚,长安天子对在场各位的印象,乃至于判定,都完全取决于程不识的评价!
程不识能在发往长安的奏报中,提一句‘某某部头人颇为恭顺、本分’,那长安的天子,就会为这个人贴上忠臣——至少是‘非不稳定因素’的正面标签!
反之,任何人被程不识,在奏报中提一嘴‘谁谁谁不大安分’,那长安天子也必然会把那个人,当做是影响河套地区和谐安定的不稳定因素。
自河套为汉家所有以来,虽然已经有几人被封了侯,并被接去了长安,过上了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但众人心里都很清楚:河套地区,还有至少三到五个归义侯的位置,还没有被确定下来。
即便抛开这几个归义侯的位置不谈,往后的河套,也多半是由程不识这个封疆大吏说了算。
能交好程不识,在程不识心中留下个好印象,那就等同于未来,能在河套地区生活的顺风顺水,甚至好处多多。
若无法交好,甚至得罪程不识,自也会让部族未来在河套地区的生活,面临许多意料之外的麻烦和阻碍。
毫不夸张的说:在河套地区全部被退草还耕,并迁移来百八十万户汉地农人,又或是被匈奴人重新夺回之前,朔方太守兼大汉车骑将军程不识,就是河套地区,乃至周边地区的土皇帝!
河套各部的一切,都将于程不识这个土皇帝,产生密不可分的微妙联系……
“今日,召各位头人来,乃是奉陛下之令。”
酒过三巡,肉过五味。
程不识终是以如是一语,将在场众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程不识治军严谨,极重军令是不假。
但这并不意味着程不识,只会向麾下将士下达军令。
甚至可以说,恰恰是因为程不识治军严谨,麾下将士无论身体还是精神,所经受的压力都相当之高,所以‘治军严谨’的程不识,反倒是如今汉室,对类似篝火晚会这种犒军、让将士们放松心情的方式最熟悉,最熟练的高级将领。
平时在军中,就没少为麾下将士搞篝火晚会,此时为河套各部头人搞,程不识自也是手到擒来。
只是程不识一声还算寻常的开场白,传入各部头人耳中,却是全然变了味。
——长安皇帝陛下之令!
果然,要在河套再封归义侯了吗?
那几位‘先行者’在长安过的日子,大家可都听说了的!
有牢固的大房子,恭顺的仆人,每年都固定到手的钱财,还有皇帝陛下赐予的美人!
不愁吃喝,甚至不愁物欲——除了失去对部族的掌控、领导权,根本找不出第二个可以挑毛病的地方!
至于那仅有的一项弊端,在那多到数不清的好处面前,甚至都未必还能算做是坏处了。
——都做汉人的彻侯了,谁还要那破部族啊?
有点啥都得给底下分,虽然最好的一部分可以自己留下,但总归是要把大部分分下去。
封了侯多好,部族也不用管了,得到什么就拥有什么,根本没人和自己分好东西。
封侯入朝+失去部族,这不纯双喜临门?
于是,一时间,原本还推杯换盏,大口吃肉的各部头人们,齐齐放下了手中的棒骨、酒碗,齐齐翘首望向程不识。
一时间,手掌在衣服上的摩擦声此起彼伏的响起,惹得程不识也是无奈摇头一笑。
经过这一年多的时间,程不识也算是基本了解了游牧之民的脾性。
——耿直,率真,心思都恨不能写在脸上!
与此同时,又有在草原艰难求生,所养出来的小精明。
后世人常说,东北人耿直,好相处。
程不识对这些河套部族头人的感官,也大致如此。
只是好相处归好相处,程不识也并没有因此,而放下心中的本能防备。
目光随意的在会场扫视一周,尤其重点看向那几个中大型部族的头人。
待众人都点头哈腰,甚至搓手谄笑着看向自己,程不识才再度翘起嘴角。
“陛下的心意,各部头人,当也是有所知解的。”
“——河西,是我汉家下一步,非图谋不可得要害之地。”
“但陛下心怀仁义,不忍在河西打造杀戮。”
“又担心河西各部,没有各位头人这般深明大义,能顺从的接受教化。”
“便传令于某,想要让某先在河套,试行一套治理游牧之民的新制度。”
…
“如果试行效果不错,便用于日后,统御河西之名。”
“河套各部,亦然。”
大致道明这场篝火晚会的主题,程不识先是刻意顿了顿,算是给各部头人一个消化的时间,顺带观察一下各部头人的反应。
不出程不识所料——对于自己口中的‘新制度’,各部头人顿时面生疑虑,面面相觑间,与左右熟人交换起眼神。
这个反应,程不识倒不觉得有什么。
改革新制这种事,本就不可能让人生出‘这样再好不过’的本能反应。
好一点的,是疑虑、是迟疑,差一点的,更直接皱起眉头,盘算着如何劝阻——这才正常。
真要有人求之不得的第一时间叩首应命,程不识反倒要怀疑那人,是不是有什么别样的心思了。
见各部头人没什么剧烈反应,程不识心里也大概有了数。
便故作随意地端起酒碗,稍皱着眉,略显抗拒的抿下一口。
嘴上,也不忘云淡风轻地说道:“新制试行最好的三个部族,陛下不吝裂土以侯之。”
“另可有五个部族头人,得封关内侯。”
这话一出,各部头人面上疑虑顿消,再次恢复到先前,那畅笑不止,点头哈腰的谄媚模样。
——在草原,根本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无法得到,或失去的。
只要价码合适,牧畜能卖,部众能卖,甚至妻子、儿女,也不是完全卖不得。
至于这即将在河套地区试行的新制,对于各部头人而言,确实算不得好事。
但如果能换回封侯的好处,那就值得了。
还是那句话。
都能做汉人的侯爵了,谁还管那破部族啊?
管他是放牧还是种地,管他是新制还是旧法——爱咋着咋着。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671250/2837535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