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黄台吉嗅到了覆灭的气息
推荐阅读:父兄流放?她白手起家再造名门望族 快穿:专业拯救黑化圣父 小轩窗,玉珠忙 这个中洲队强到离谱 诸天超人!从海贼开始 炮火弧线 重生之资本传奇 盛世嫡女:战王疼妻捧上天 奇幻领主:从开拓骑士开始 废材逆袭:全能神女她马甲遍地
“哈哈哈哈!”
畅快的笑声响起,辽南军的将士,都是欢呼雀跃。
在这一战开始之前,他们根本没想过这么轻松。就连主将杨嘉谟,都做好了万一战败、撤往大营的准备——
卢象升那一万天雄军,就是为此准备的。可以确保战败的情况下不溃败,依靠营寨继续防御。
哪想到建虏胆子这么小,连第一道地雷阵都没过,就骑着马匹逃窜。
若非杨嘉谟见机快,让监视海州的杨御蕃带着麾下骑兵参战。只怕连奈曼、敖汉二部都堵不住,会被他们逃窜。
此时,众将聚集在一起,杨御蕃道:
“大帅,这些蒙古人怎么办,什么时候歼灭?”
杨嘉谟想了一下,说道:
“先派人去喊话,若是愿意投降,可以定为归顺。”
“对归顺的蛮夷,朝廷以礼相待,保留首领的地位。”
田见秀张口欲言,最终忍不住道:
“那将士们的功劳呢?”
“应该怎么计算?”
杨嘉谟哈哈笑道:
“当然按抓获俘虏算。”
“这些蛮夷势穷之下投降,就算对他们的首领优待,也不可能把部下给他们。”
“今后要看他们立下多少功,再分配俘虏的蛮夷。”
田见秀等人这下满意了。
因为这样抓俘虏,立下的功劳或许比打下去还多点。
毕竟真打起来,他们没信心把这些人一个不漏歼灭。
更何况打仗就有伤亡,会增加他们的战损。
所以杨嘉谟这个命令,很快得到执行,前线的大明士兵,高喊着要求奈曼、敖汉归顺。
两部首领这时已走到穷途末路,他们的祖地先前就被明蒙联军摧毁,剩下的力量只有麾下这点人。
如果这些人都损失了,他们在草原上就再也称不上权贵。
最终,在明军士兵演练了一轮齐射后,麾下损失惨重的奈曼部衮楚克、敖汉部索诺木杜稜和塞臣卓礼克图,派人表示归顺。
杨嘉谟喜不自胜,当即命人把两部兵马缴械。并且对两部首领按承诺以礼相待,毫无折辱之意——
他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摸清建虏虚实,做到知己知彼。
在分开询问两部首领、并且承诺按功劳返还他们的部下后,两部首领很快把他们所知的建虏情况,一五一十地道出来。
从这些人口中,辽南众将得知黄台吉留在汗帐的兵马,只有两黄旗各一半,以及多铎麾下的正白旗。
这些兵马加起来,总数不到两万人。其他人都是靠蒙古人、朝鲜人、汉人充数,离开建虏就没多少战力。
多尔衮麾下同样不到五千人,今日损失数百后,最多只有四千人。
这么确切的消息,和大明的估测差不多。
众人摸清虚实后,一个个磨拳擦掌,誓要立功杀敌。
“大帅,你就下命令吧!”
“咱们这就去杀鞑子!”
没捞到战功的陈继盛率先道。
他和杨御蕃一起奉命监视海州城内的两红旗,结果里面的建虏刚出来,就因为看到镶白旗战败退了回去。
之后率领骑兵的杨御蕃被调去围攻奈曼、敖汉,他却什么都没有,只是空守了一阵。
现在迫不及待地想要立功,请缨围歼镶白旗。
杨嘉谟对这一战的成果同样很高兴,但是身处局中的他,知道这一战有多险。
如果不是卢象升及时压阵,说不定辽南镇的新军就会不战自溃。
那时纵然有地雷阵阻隔,建虏也有可能冒着伤亡追上去。
所以,在没有其他防御工事的情况下,他是不愿意和建虏野战的。笑着向陈继盛道:
“镶白旗四千人算什么?”
“城里的两红旗才是大功!”
“你率兵马好好围困,这一战交给你指挥。”
陈继盛呵呵大笑,很是欣喜地接下命令。
确实就像杨嘉谟所说,在镶白旗的救援失败后,海州城里的两红旗,已经是瓮中之鳖。
就算他们想放弃海州,如今也不可能轻易逃出去。
——
黄台吉同样察觉到这个危险,在收到多尔衮战败的消息后,他就很快意识到:
海州城里的两红旗很危险,有可能被明军一口吞下去。
甚至连他自己也是如此,知道奈曼、敖汉两部投降的他,气得险些要吐出血。
因为他之前就是用两部伪装两黄旗,让明军以为他还有很多兵力。
现在好了,这两部投降明军了。他这边的虚实,会被明军一五一十地摸清楚。
不相信两部首领会宁死不屈保守秘密,黄台吉立刻下令道:
“全军拔营,立刻救援海州!”
以救援两红旗为名,放弃了经营多日的防线,全军拔营而去。
这个动向,很快被对面的关宁军探知。
孙承宗等人最初还不明所以,收到海州那边传来的战报,才明白建虏为何要这样:
“海州胜了!”
“难怪鞑子要逃。”
孙承宗更是长叹道:
“虏酋是英主啊!”
“竟然如此果决。”
叹息关宁军又一次失去了战机。
他们和黄台吉的营帐说是不远,其实却有十多里距离。
在建虏提前准备的情况下,根本追不上去。
海军副将郑芝虎,很是不甘心地说道:
“难道就看着建虏跑了,咱们不派人去追?”
尤世禄摇了摇头道:
“建虏这次撤兵甚有准备,各军极有章法。”
“咱们能追击的只有骑兵,不但留不下他们,还可能被反包围。”
这也是大明如今的劣势,防守绰绰有余,攻击却极乏力。
就连杨嘉谟那边,这次野战也是靠防守反击,多尔衮率镶白旗一跑,他就无能为力。
郑芝虎却不管这么多,大喊道:
“追击不行,疏通河道总可以吧?”
“你们把海城河打通,我率舰队过去。”
这是他最大的诉求,率舰队直达海州城外。
孙承宗和众将商议一番,当即拍板同意。
他们留下一万兵马守营寨,其他四万士兵,则是一齐出动,疏浚被建虏堵塞的河道。
先前他们不敢这样做,是担心离开营寨后被建虏围歼。
如今得知黄台吉身边的真鞑子不过两万后,顿时毫无顾忌。
黄台吉收到这个消息后,确实有一瞬间想抓住机会围歼关宁军。
但是在收到海州那边的战报,还得知明军的战舰一直跟在关宁军后方后,放弃了这个念头。
不再管身后的关宁军如何,一心去海州救两红旗。
孙承宗等人得知这个消息,只能仰天长叹。他们一方面加快速度疏浚河道,一方面派曹文诏和孙应元率一万人,先去海州增援——
这一万人,都是从京城调来的新军,装备新式火器。
得知海州城外的战果后,他们对列阵稳守,已经有十足信心。
建虏不围攻他们还好,一旦决定围攻,他们会让建虏再认识下新式火器的威力。
黄台吉率领下的建虏,没有做这些无用功,他们先于明军的援军,抵达海州城外。
杨嘉谟列阵迎战,黄台吉置之不理。
他在观察海州城外明军的坑道后,神色凝重地道:
“明军不但擅长守城,还擅长攻城啊!”
“海州这边,已经守不下去。”
多尔衮闻言附和,他也是这个观点:
“明军极为谨慎,咱们的弓箭又乏力,射程不如火铳。”
“必须像萨哈廉所说,装备火炮、床弩,才能把城守下去。”
黄台吉不置可否,因为他想的更深点。
这几个月金国也不是没有铸成火炮,但是每一次他们的火炮在前线出现,都会被明军的火炮集火摧毁。
时至今日,黄台吉已不再妄想在炮战上胜过明军,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在守城上使用火炮,定然会被明军用更多的火炮摧毁。所谓的床弩也无法存活,使用一两次就会被明军炮击。
用这两种武器守城是不可能的事情,萨哈廉不过是头疼医头而已。
身为大汗的黄台吉,想的更加深远。他已经从海州之战,嗅到了金国覆灭的气息:
『海州不守,辽阳就能守吗?』
『过了辽阳之后,那可就是沈阳了。』
『难道我们大金国,要在我的手里覆灭?』
两年东征西讨,却又在最后功亏一篑。
今年更是遭到明军逼迫,放弃牛庄一带。
黄台吉知道以明军当前的守城本领,只要自己放弃海州,这里就不会再属于自己。
明军还会以此为据点,北上威胁辽阳一带。
他可以选择在辽阳囤积重兵,再打一场辽阳保卫战。
但是在看到明军的攻城战法后,他现在却觉得这样做没有什么意义:
『明军挖掘地道前进,或许不会速胜,但也不会速败。』
『我军出城野战,会遭遇明军的火器战阵。』
『胜不了火器战阵,明军就不会败。』
『必须要找到破阵之法,否则大金国就会失败!』
深刻地认识到眼前海州之战的意义,黄台吉觉得这就是大金和大明的决战:
自己若是胜了,那就一切好说。
如果失败了的话,趁早去找地方迁徙。
他不允许自己在沈阳等死,明国的攻城技术,也决定了他不可能把沈阳一直守下去。
他要在明军的火器战阵还不够成熟时,想法把它破开。(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668532/2837495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