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杀鞑子,分田地
推荐阅读:父兄流放?她白手起家再造名门望族 快穿:专业拯救黑化圣父 小轩窗,玉珠忙 这个中洲队强到离谱 诸天超人!从海贼开始 炮火弧线 重生之资本传奇 盛世嫡女:战王疼妻捧上天 奇幻领主:从开拓骑士开始 废材逆袭:全能神女她马甲遍地
两红旗不断求援,自然惊动了黄台吉。
海州他是不想放弃的,但是率着大军救援,他又担心关宁军的威胁——
原本驻扎在辽河大营的关宁军,此时已全压上来。
只要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对方一口吞下去。
此时,他有些恼怒代善的无能,同时也有些不敢相信:
“代善怎么搞的?”
“被辽南的乌合之众堵在城里。”
“他难道不知道自己带的是骑兵,在城外才能发挥出威力?”
一众八旗高层闻言,一时面面相觑。
其实他们明白代善的选择,因为大宁之战后,金国将士对于骑兵冲阵,已经产生畏惧。
但是骑兵没有了冲击力,那就是拔了牙的老虎。
所谓机动性的优势,在牛庄、海州的防御战上也很难发挥。
明军的攻城他们更不能无视,因为明军进了城,将会更难应对。
所以代善的选择,在他们看来很正常。
就连黄台吉抱怨之后,也只能帮他收拾首尾——
不管怎么说,代善都是支持他的。
若非这位大贝勒压着,阿敏、莽古尔泰将会更加桀骜不驯。
看着帐中的一众将领,黄台吉点将道:
“多尔衮,你去把大贝勒从城里救出来,只留萨哈廉守城就可以。”
多尔衮有些犹豫,询问黄台吉道:
“只带镶白旗吗?”
“请大汗多派些兵马。”
他的镶白旗有三十个牛录,但是其中十五个属于阿济格,在大宁之战已经被打残了。
就算他们都说辽南镇是乌合之众,多尔衮也没信心带着不到五千人迎战五万人。
黄台吉思索了一下,自己的两黄旗不能轻动,能动的就只有两白旗。
但是如果把正白旗派给多尔衮,那他的本部就只剩下两黄旗。
如果两黄旗完整还好说,但是不巧的是,之前他派了一半兵力去救援科尔沁,如今还未回归。
只靠剩下的一半两黄旗保卫自己,实在太危险了。
考虑到明军已经和科尔沁交战、多半猜到自己派两黄旗过去,黄台吉道:
“我把奈曼、敖汉两部派给你,你带着他们一起支援两红旗。”
“记住,一定要灵活些,不要和明军硬拼!”
显然,黄台吉担心多尔衮像阿济格一样冲阵,把剩下的镶白旗士兵全部搭上去。
多尔衮当然不会如此不智,但他实在没想到,明军早已不是先前的明军。
他刚率兵抵达海州附近,就收到探子的奏报,明军在前方列阵,早已严阵以待:
“这支明军,怎么如此有勇气?”
“比关宁军还有胆子!”
没有坚城依靠,直接就敢在野外邀战,这是只有满桂才敢做的事,多尔衮没料到辽南军竟然也敢。
“难道说,这些人不是乌合之众,而是可比东平军的精锐?”
泛起这个念头,多尔衮派出一队骑兵上去试探。
但见对面的明军一阵慌乱,还是靠军官呵斥,这才稳定下来。
透过望远镜看到这一幕的多尔衮,顿时哈哈大笑:
“还以为是精锐,没想到是傻大胆。”
“左右,随我一起上前,从两边击其侧翼。”
指挥着镶白旗从右侧冲击、奈曼敖汉两部从左侧,想要把这支慌乱的明军击溃。
——
辽南镇新军都是刚组建的,他们勇气可嘉,却没有能力在战斗中变阵。
见到建虏也有些慌乱,有些人想转换阵型,有些人则不知所措。
杨嘉谟看到这一幕,当即就下令道:
“保持阵型,不得变阵!”
“炮兵、骑兵出列。”
把步兵留在阵中,炮兵、骑兵则调出来。
这些技术兵种,是他从神机营带出来的。训练有素不说,也是他真正的亲信。
剩下的步兵大多是新兵,在他看来完全是耗材。
瞅到那些脱离阵型的新兵,杨嘉谟毫不客气道:
“亲兵上前,斩杀脱阵之人。”
“军官和军法官,执行战场纪律!”
命令亲兵队拔出马刀,砍杀敢脱离阵型的士卒。
他本人大声呼喝,命令新兵稳住。
但是一些士兵颤抖着仍想逃跑,在他们被军官和亲兵击毙后,反而有更多的人害怕起来。
一些人越来越动摇,想起了被建虏残杀的恐惧。
就在这个时候,卢象升率着亲兵,从大营中赶了过来。
他就算再没有经验,也知道稳定军心是第一位。
和士兵多有交流的他,向左右大声吩咐道:
“随我一起大声喊:”
“杀鞑子,分田地!”
数百人一齐喊出,很快就带动周围的士兵喊了起来。
同时卢象升急调留在营寨里的天雄军,派五千人上阵。
众多新兵听到这个声音,顿时想起了前段时间打蛮夷分田地的经历。
他们开始认识到鞑子也不可怕,只是他们立功的对象而已。
一些人想到自己立下的功劳,还有那些被当做逃兵处置的士兵,紧握手中火铳,不再想着逃窜。
尤其是留作预备队的天雄军上来后,他们随卢象升一起大喊“杀鞑子,分田地”,声音直冲云霄,压下了新兵的畏惧心理。
杨嘉谟见此一喜,对卢象升这位进士出身的护军大为改观。觉得他平时看着温和,战场上却能承担压力。
在士兵声音稍落后,杨嘉谟大声命令道:
“此次主力会战,所有人战功翻倍。”
命令左右大喊,“战功翻倍”的声音,在战场上响起。
一众将士听到,更是热血沸腾。
尤其是那些军官,使出了十二分力气。
先前的抓蛮夷因为作战难度低,他们是没有多少指挥功劳的。
但是这次在战场上,他们的战功不但能足额计算,还能比平时翻倍。
这些人的积极性彻底被调动出来,大声命令着士兵保持阵型,稍有不齐就用脚踹了上去。
在他们平时积累的威势下,士兵宛如木偶,听着他们指挥。
——
远处,多尔衮并没有看到这一幕,不知明军的阵势已经稳定下来。
他随着镶白旗的骑兵冲到百步左右,就看到明军两侧的士兵,开始举铳射击。
齐射什么的自然是没有的,这些新兵根本就没有练出来。
但是在山林中打猎物、抓蛮夷的他们,准头却还不错。没练好射击的新兵,都被留在了后面。
很快,建虏的骑兵就开始稀稀落落倒下,甚至有更远的人被击毙。
但是多尔衮这时,却是心中一喜:
『只能打到百步,而且没有齐射,这支军队远不如东平军。』
仔细研究过大宁之战的他,知道满桂是在七十步左右才开火,而且一开火就是齐射,把最前面的士兵几乎杀戮殆尽。
眼前这些人稀稀拉拉的火力,却不足以击溃他们。
受到鼓舞的多尔衮,大声命令部下冲阵。只要冲到七十步左右,他们的弓箭就能发威。
眼看着建虏骑兵越来越近,甚至能看到他们张弓射箭。明军士卒的考验,此时也真正到来。
很少有人看到冲过来的骑兵不害怕,有些新兵颤抖着已无法装弹。
在建虏的箭矢落到头上后,一些心理素质差的士兵,更是几乎崩溃。
但是就在这时,工兵提前布设的地雷,终于发挥了作用——
对辽南镇新兵信心不高的杨嘉谟,在七十步外就布设了地雷。
建虏在冲到七十步时,顿时进入了明军布设的雷区。
一时间,轰隆隆的爆炸声响起,有些建虏甚至连人带马、都被大装药量的地雷炸起来。
明军的火炮更是开始发射,装着碎石子、小铁珠的霰弹,开始在这个距离上发威。
杨嘉谟从神机营带来的炮兵装备了很多迫击炮,此时他们就用虎蹲炮的战法,对着建虏平射。
一时间,建虏甚至分不清爆炸物来自哪里,冲锋的阵型一阵混乱。
明军士兵见到他们如猎物一般被屠杀,顿时士气大震。
他们的腿也不颤了、手也不抖了,熟练地把子弹装进火铳,对着建虏发射。
在他们发挥出打猎的本领后,建虏的伤亡猛然增大起来。
很多建虏开始想起大宁之战的恐怖,调转马头逃窜。
多尔衮在听到爆炸声后,则是脑子一轰,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
『我中计了!』
『这支明军在以弱示敌!』
临危不乱的士兵、训练有素的炮手,怎么看都不是乌合之众。
多尔衮此时猜测,他遇到了明军的精锐。
大宁之战的恐怖,同样浮现在他的心里。他可不想像阿济格那样,成为闲散贝勒。
只是稍一犹豫,多尔衮便命令部下后撤,还没忘通知奈曼、敖汉两部,同样可以撤下来。
不过,那两部的蒙古人,远没有多尔衮见机快。
在他们想要撤退时,已损失许多人员。
辽南镇的骑兵,纷纷开始出动。杨御蕃、马科等人,紧追他们不止。
多尔衮想要去救援,却见到一队数百人的明军骑兵,勇敢地冲了过来。
为首的主将更是曹变蛟,在朝鲜打出了名气。
这让多尔衮心中剧震,更确信遇到了明军精锐:
『曹变蛟是明国皇帝的亲信,他带的兵一定是精锐。』
『我们这次中计了,辽南镇不是乌合之众。』
『他们相比关宁军,才更像是主力!』
怀着这个认识的他,当即命令部下脱离。
此时他已经不再去想击败明军,而是要保存实力。
依附建虏的奈曼、敖汉两部残余人员,则在其余明军的围攻下,很快迎来覆灭。(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668532/2837495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