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刘备任雍州牧,官要兵也要(求首订求
推荐阅读:火影圆梦大师! 君见妖否? 拳之下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1978:从参军开始的文豪 清冷师祖要修无情道?我离,闺蜜也离!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日本战国:真田家的野望 我名黄天,苍天已死什么鬼? 冰汽神座
“参见大将军!”
“参见辩皇子!”
张让、袁隗等人纷纷向何进和刘辩行礼。
能在此刻到场的,基本都是支持刘辩的。
“蹇硕可还在宫内?”
何进眉宇间有煞气,若非潘隐示警,昨夜差点就被蹇硕给砍了,如此大恨,岂能善罢甘休?
“大将军,大事为重。”袁隗看出何进的杀意,凑近劝道。
若何进在今日杀了蹇硕,反会让支持刘辩的宦官大臣心惧。
刘辩尚未正式继位,何进就要清算政敌,这今后掌权后岂不是更加恣意妄为?
“哼!暂且饶他一命。”虽然很想杀了蹇硕,但何进也明白袁隗的担忧。
随着何进及刘辩引宦官大臣入内,蹇硕也在刘协的授意下,宣读了刘宏的临终遗命。
“陛下临终时,本欲以协皇子继嗣大统,然协皇子以为,长幼有序,当以辩皇子继嗣大统。陛下赞其孝悌之义,遂改辩皇子继嗣大统。”
“可有诏书?”
“只有口谕。”
“虽然只有口谕,但蹇校尉和协皇子都能证明口谕真假,我等当请辩皇子继位!”
“国不可一日无君,我等恭请辩皇子继位!”
如同预设好的剧本一般,刘辩在众臣的恭请下,于刘宏灵前继位。
并尊何皇后为皇太后,封九岁的刘协为渤海王,封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同录尚书事。
与此同时,刘辩又在何进的授意下,调盖勋入洛阳为议郎,改下军校尉刘备为雍州牧。
在听到刘辩以刘备为雍州牧时,不论是蹇硕还是刘协,皆是脸色大变。
蹇硕内心又惊又惧:刘备如今当了雍州牧,还会执行密诏吗?
刘协则是下意识的想到了刘宏的嘱托:倘若蹇硕诛杀何进失败,你可以不信任何人,但一定要信任刘备。
然而在刘协心底,却是疑虑不定:刘备,真值得信任吗?
在刘辩灵前继位后,何进心情大好,也懒得再去理会不安的蹇硕和刘协。
为了表示诚意,何进又让何咸亲自去给刘备送任命文书。
何咸不敢怠慢,策马直奔西城门,将雍州牧的任命文书亲自送到刘备手中,又传达何进之意:“家父已经兑现承诺,还请刘雍州也能兑现承诺,早日前往雍州。”
刘备仔细检查了任命文书,确认无假后,这才抬头看向何咸:“西园军我能否全部带走?”
何咸愣了愣:“家父没说。况且,西园军乃天子亲军,又怎能跟着刘雍州去雍州?这,恐怕不合规矩。”
刘备轻笑:“少将军有所不知。西园军将士皆受我恩义,也情愿意为我效力。还请少将军回禀大将军,许我调西园军同往雍州,效力边垂。”
何咸顿感头皮发麻,又是“少将军有所不知”,我就真的很无知吗?
西园军为天子亲军,你竟然还想全部带去雍州?
这事家父能答应?
这不摆明了让我白跑几趟吗?
“刘雍州,这恐怕不妥。”何咸挤出笑容。
刘备亦笑:“少将军有所不知。我不是在商量,而是告知。当然,少将军也可以不回禀,身为西园军下军校尉,我理当提兵吊唁。”
何咸脸色大变。
提兵吊唁?
你那是去吊唁吗?
“刘雍州息怒,先帝灵前,不宜动刀兵,我这就回禀家父。”何咸心中惊骇,也顾不得疲倦,急匆匆的策马返回。
看着策马飞奔的何咸,关羽近前道:“大哥要带走全部西园军,何进未必肯答应。”
刘备不以为意:“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就看何进怎么还价了。”
话锋一转,刘备又问:“你与三弟分掌中军营和典军营,有把握带走多少人?”
关羽沉吟片刻,道:“眼下时日尚浅,愿跟着大哥去雍州的,恐怕最多百人。”
“百人也不错了。”刘备思索道:“若再加上其余诸营,足以带走两千人马。兵贵精不贵多,带不走人,我难道还带不走甲胄武器战马?”
两千人马虽然少,但能入西园军的本就是想走天子亲军这条捷径的各州郡猛士。
这些猛士中能有两千人愿意跟着刘备去雍州吃苦,已经远远超过刘备的预期了。
满打满算,刘备入西园军都还没一年,正式执掌西园八营都还没两个月。
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带走刘宏自各州郡招募而来的两千猛士,刘宏若还是活着都得大骂西园兵不讲武德。
吃朕的喝朕的穿朕的用朕的,结果你们跟着刘备走?
另一边。
何咸急匆匆的返回,向何进转告刘备之意。
何进面色大变,又惊又怒:“刘备疯了吗?他凭什么以为能带走全部西园军?”
之所以会答应刘备当雍州牧,除了刘备以兵威胁外,何进是想来个秋后算账。
雍州牧又如何?
盖勋也是雍州牧,还不是一纸文书送去长安就得乖乖回洛阳当议郎?
何进想等彻底掌权后,先除掉宦官,然后再跟刘备算总账,没想到刘备一开口就要带走全部西园兵。
这八千西园兵若都跟着去了长安,今后还如何让刘备俯首听命?
“刘备要去雍州上任,按规矩是不能带走西园兵的。此番索要,我料其并非是要带走全部西园兵,而是想要一个调兵的文书。”袁隗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刘备的用意。
“何某若是不给呢!”何进瞪着眼。
袁隗沉默片刻,道:“大将军,大事为重。”
又是大事为重!
何进心头恼恨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唤来何咸:“回去告诉刘备!他最多带走三千人马,若是不肯,那就不用再谈了!”
何咸见何进没给文书,只让传话,不由面色凄苦。
我这到底要跑几趟啊!
何咸不敢顶撞何进,只能再次策马去见刘备,去得快回来得也快,何咸带来了刘备新的回话。
“禀大将军,刘雍州说,为了感谢大将军的支持,他决定退一步,只要两千人马。”何咸气喘呼呼。
“刘备有这么好心?”何进气得咬牙切齿:“分明是他带不走更多人,还好意思说退一步。无耻之徒!可恶至极!”
何进不想再节外生枝了,当即拟了文书,又叮嘱何咸:“告诉刘备,何某不想再看到他了,拿了文书就早早去雍州上任。”
就在何进以为办妥后,何咸再次策马返回,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语气也委屈不已:“大将军,刘雍州又说,他刚才忘记问卢尚书有没有自请去当右扶风,如果没有,就再给一份让卢尚书去当右扶风的任命文书。”
何进气得想跳脚:“刘备还有完没完?他就不能一次性说清楚吗?”
何咸更是委屈。
我也想啊!
我都跑了三个来回了!
“大将军——”
“不用说了,何某知道,大事为重。”
何进打断了袁隗的劝说,也不管卢植没有自请去当右扶风,直接拟了一份让卢植去当右扶风的任命文书,让何咸再次给刘备送去。
“大将军,能不能换个人?”何咸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何进瞪了何咸一眼:“何某如此英雄,怎会有你这般羸弱儿子?再敢废言,家法伺候!”
何咸脖子一缩,只能颤巍巍的接过文书再次来到西城门,将卢植的右扶风任命文书递上。
“少将军辛苦了,今后有缘再见了。”刘备笑眯眯的将任命文书收好。
何咸累得翻白眼,有气无力的回礼。
有缘再见?
最好不见!
看着到手的雍州牧任命文书、调兵文书、右扶风任命文书,刘备敛容肃声,将右扶风任命文书交予关羽,叮嘱道:
“二弟,你走一趟卢府,将文书亲自送到卢师手中。再转告卢师:洛阳大变未止,请卢师慎思。我会在平乐观静候卢师十日。”
卢植多日未给刘备回复,刘备心头也能猜到卢植的想法。
不论以前多么的意气风发,如今年龄大了也就不太想动了,再加上卢植还抱着辅佐刘辩安定万民的想法,就更不愿去当雍州右扶风了。
对此,刘备也无法强求。
身为门生,刘备能谋划的都谋划了,若最终不成,刘备也只能感慨一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回到平乐观后。
刘备直接将全体将士都召集到校场,并当众宣布了就任雍州牧的任命,又道:
“西园军乃天子亲军,新天子继位,尔等今后将会听命于新天子。”
“新天子已许我调兵文书,我可调走两千人马前往雍州除贼安民。”
“愿从我入雍州者,可自行前往诸营校尉司马处报名;不愿从我者,可留在平乐观,等候新天子检阅。”
“我需要向诸位讲明:雍州艰苦,比不上洛阳繁华。到了雍州后,你们或许享受不到在平乐观时的足衣足食,甚至还可能因缺粮而挨饿、因缺衣而受冻。不仅如此,你们还要与叛军在战场上厮杀,稍有不慎就得埋骨他乡。”
“若尔等没有足够的觉悟就不要报名,若是到了雍州后,既嫌弃雍州艰苦又害怕战场凶险,等待你们的只有军法处置。”
嘹亮的嗓音在校场上响起,众将士不由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以往将军调兵,恨不得将所有人都打包带走;反观刘备,竟然真诚的告诉众人:若没有足够的觉悟就不要报名。
“刘校尉一向赏罚分明,若是跟着刘校尉去雍州,不仅能有机会立功,还不怕被贪墨功劳,留在洛阳虽然足衣足食,但立功的机会也少,我也难有机会晋升。”
“我等来洛阳就是为了功名前程的,若只为了足衣足食,我不如留在本郡,这雍州我是肯定要去的。”
“我不敢苟同,一朝天子一朝臣。刘校尉本为天子亲军,如今却要外放到雍州苦寒之地,今后前途难料。若是跟着去雍州,我等不仅得不到晋升还有可能受到牵累。”
“我也这般想,刘校尉得罪了太多人,如今被外放雍州,朝中人又如何肯为刘校尉论功?我决定留在平乐观。”
“.”
如刘备预料,西园八营并非人人都愿意跟着去雍州。
与活不下去才被迫当兵的不同,西园八营大部分都是为了各自前程和利益才入西园军。
而当天子亲军是获取前程的捷径,不是谁都想放弃捷径然后去边郡苦哈哈的杀敌。
董卓厉害吧?
大小数十战才当了个雁门郡广武令,还很快被免职了。
袁绍一开始就是郎官,然后直接当濮阳县长,边郡苦哈哈多年得到的官职,结果只是京官子弟的起点。
刘备也没有阻止众将士的私下议论,愿意去的不会因为旁人议论就动摇心志,不愿去的说破天也会嫌弃雍州的艰苦。
数日后。
关羽在帐中汇报报名人数:“大哥,目前报名去雍州的将士,只有一千七百余人,其中下军营有八百余人。”
张飞闻言,瞪眼喝道:“下军营竟然还有二百人不愿报名?一群白眼狼,白瞎了大哥往日的恩情。”
“三弟不可胡言。”刘备止住张飞的呵斥,道:“不到一年的时间,能让八百余健儿为我所用,这应是值得高兴的事。至于不愿去者,人各有志,亦不可强求。”
正说间。
人报夏牟、赵融、冯芳求见。
“大哥——”张飞刚要开口,又见刘备摇头,只能闷闷的低头。
片刻后,三人入内。
“刘雍州,实在抱歉,我等家眷都在洛阳,不能同往雍州了。”夏牟面有惭色。
作为曾跟刘备一并去汝南讨贼的左校尉,夏牟很清楚刘备的本事,但夏牟毕竟曾为谏议大夫,跟着刘备去雍州对夏牟而言,舍弃太大。
赵融、冯芳亦是如此,都是京官出身,哪里肯再去边郡受苦。
“无妨!”刘备近前扶起三人,道:“虽然不能再共事,但也不能因此而成为敌人。三位今后若是遇到困难,也可入雍州来寻我。”
夏牟三人更觉羞愧,寒暄几句后便请辞离去。
三人走后,张辽张扬也相继入内。
与夏牟三人不同,不论是右校尉张辽还是上军营司马张扬,都愿跟着刘备入雍州。
二人本就是并州从事出身,也不惧边郡苦寒和凶险,反而更希望在边郡立功。
刘备闻言大喜,扶起张辽、张扬:“文远、稚叔肯同往雍州,我之幸也。必不相负!”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2854/2837578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