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大哥别卷了,你都卷成汉中祖了 > 第120章 何进浪死了,刘备大开杀戒(求追订

第120章 何进浪死了,刘备大开杀戒(求追订


“妇人坏我大事!”

    大将军府内,何进又急又气。

    昨夜,何进强势入宫,让袁术的虎贲替换了驻守长乐宫的黄门。

    何太后见何进来真的,只能当着何进的面,下诏让诸常侍黄门离宫回乡,希望何进能给诸常侍黄门一个活命的机会。

    何进也不想跟何太后闹得太僵,便假意答应,然后返回大将军府待命,同时让虎贲守住长乐宫不许诸常侍黄门私底下见何太后,以免再生意外。

    只等诸常侍黄门离开洛阳后,便可尽数抓捕,届时生米煮成熟饭,何太后即便想救诸常侍黄门也无能为力。

    何进虽然想得很好,但诸常侍黄门也非坐以待毙之徒,张让为求活命,更是急寻儿媳何氏。

    虽然张让是个宦官,但宦官收养子义子很常见。

    除了运送钱财去雍州的义子张丰外,还有个养子张奉,现如今为太医令。

    何进兄妹跟宦官的关系极乱,张奉娶的妻就是何太后的妹妹。

    等何氏一到,张让直接来了一招苦情计,对着何氏就磕头诉苦,称“离开之前请求能再次进宫看望太后和皇上,回去之后死也没遗憾了。”

    何氏心软,又不敢直接去找何进,于是直接找到了舞阳君求情。

    舞阳君为何太后生母,最初嫁给朱氏,生下儿子朱苗后再嫁南阳人何真,朱苗即为何苗。

    何氏则是何真的婢生女,认舞阳君为母。

    由于舞阳君并非何进生母,且宦官又常送钱财给舞阳君和何苗让二人在何进面前美言,再加上何苗跟何进又不和睦,故而何进只是名义上承认舞阳君为母,平素也不往来。

    值此大事,舞阳君也不敢直接去找何进求情,于是直接入宫寻何太后为张让等人求情。

    昔日何太后毒杀王美人时,刘宏大怒要将何太后废黜,是张让等人各出千万钱才护住何太后,何太后本就因诏命遣散诸常侍黄门而心有愧疚,于是又诏命诸常侍进宫。

    虎贲虽然把守长乐宫,但也不敢违背何太后的诏命,只能先张让等人入宫,然后传讯何进。

    昨夜刚让何太后诏命诸常侍黄门离宫回乡,今朝何太后又诏诸常侍入宫,这般夕令朝改,这可把何进气惨了!

    “早知如此,还不如昨夜直接让本初带兵入宫将诸常侍黄门杀个干净!”

    见何进发怒,虎贲中郎将袁术趁机进言:“诸常侍入宫,必会哭求太后,太后又心软念旧,或会让诸常侍继续留在宫中,届时再想杀,就难了。”

    “以我之见,大将军不如先入长乐宫请太后尽诛诸常侍之下,再选三署郎入住宦宫。诸常侍没了党羽,就算侥幸苟命也不足为虑,大将军也不用跟太后的关系闹得太僵。”

    三署郎是光禄勋辖下的郎官统称,由五官署、左署、右署郎官共同构成。

    其成员通过郡国察举孝廉入选,主要承担宫廷宿卫、随侍君主等职责,并作为尚书郎的重要选补来源。

    袁术这话看似为何进谋划,实际上是在为袁氏谋划,只因三署郎中多有袁氏门生故吏及其子侄。

    诛杀宦官后让三署郎取代宦官入住宦宫,那宦官的势力就相当于被袁氏吞并。

    最重要的是:宦宫有张让等人这些年聚集的大量钱财,三署郎入住宦宫,这些钱财不都是袁氏的?

    不,这些钱都是我袁术的!

    袁术暗暗舔了舔嘴唇,仿佛宦宫的钱财已经尽在掌控之中。

    何进没想太多,此刻心中忿忿,哼道:“何须如此麻烦,可直接召本初调兵入宫,某要尽诛诸常侍黄门!”

    袁术与袁绍本就不合,此刻哪里再肯让袁绍插手,遂又谏道:“昔日大将军杀蹇硕,宫中就曾有流言称大将军欲专权以弱陛下,太后对此颇有疑虑。”

    “倘若大将军召本初调兵入宫,太后必疑大将军之心,再有诸常侍蛊惑圣听,太后和陛下必会以为大将军欺君。今有虎贲驻守长乐宫,想杀诸常侍易如反掌,又何须再召本初调兵入宫?”

    “更何况,西园军还需提防外将以防外将生变,雍州牧刘备前些时日又收了张让数百车的钱财,而今更是在城内结交官吏豪士,不可不防啊。”

    一听袁术这话,何进顿时迟疑。

    若真让何太后起了疑心,那诛杀宦官的计划又得延期。

    而在洛阳城内的雍州牧刘备立场不明,也让何进颇为忌惮。

    何进此刻才真正体会到了何为请神容易送神难,刘备这尊大神立在洛阳城内,即便什么都不干何进也不敢掉以轻心。

    何进冷哼一声:“既如此,那就派人通传本初,让其盯紧刘备。再让吴匡、张璋等人盯紧车骑将军府,而今舞阳君助诸常侍入宫,何苗也难逃干系!”

    想到何苗,何进又是一阵烦躁。

    我不嫌何苗为朱氏子而视何苗为弟,何苗却不愿与我同心,何其令人心寒!

    袁术暗喜。

    袁绍、吴匡、张璋都各有军务,那跟着何进入宫的就只有他袁术了,遂道:“我这就调派虎贲和三署郎,今日定要令诸常侍黄门再也不敢忤逆大将军之威。”

    为防生变,何进也不迟疑,带着袁术等人就急急前往长乐宫。

    得知消息的张让等人大惊失色,又派人去偷听消息,探得何进要尽诛诸常侍之下,再选三署郎入住宦宫,张让等人更是惊慌。

    他们这些人能有今日势力,不就是靠着宦宫数千宦官为爪牙吗?倘若爪牙被诛,今后谁还会将他们这些常侍当回事?

    张让急聚诸常侍,愤慨道:“我等已经同意归乡,何进此时进宫,竟想效仿窦武之事。诸位,事急矣。若不除掉何进,死的就是我等。”

    屡助何进兄妹郭胜也忿忿不平:“昔日若无我,何进兄妹又岂会被先帝宠信?蹇硕要诛杀何进时,也是我助何进杀蹇硕。如今何进得了势,就不记得我这恩人了。凉薄之人,果然该死!”

    赵忠、段珪、毕岚等几十人也恼恨不已。

    众人商议后,决定先下手为强。

    也合该何进命终,自恃长乐宫中都有虎贲把守,也不作防备,竟孤身出入!

    又见郭胜称太后有事另诏,何进也不疑虑。

    何进更还假惺惺的向郭胜许诺:“郭常侍你放心,我只诛其他人,不会诛你。你我都是南阳人,先帝在时也多有帮衬,若非你告密,我都不知道蹇硕密谋害我。”

    “只是诛杀宦官乃天下之望,哪怕我身为大将军也不能忤逆天下之意啊。稍后见了太后我也会在太后面前为你求情,你今后就不要再留在宫中了,等此间事了,你就回南阳养老吧。”

    郭胜暗暗鄙夷:你要真记得我的恩惠,又岂会将我逼到绝路?没了我,你就能得到天下之望了?你只是一个屠夫!你姓何,不姓袁!你以为那群世家大臣会高看你几眼?还替我求情!呵呵,我不谎称太后有事另诏,你会假惺惺的说要替我求情吗?

    心头虽然这么想,但郭胜却佯装大喜,道:“谢大将军不杀之恩。大将军你放心,等回了南阳,我就改名易姓,绝不会让大将军为难。”

    郭胜一路陪着笑,何进也是心中畅快。

    直到入坐禁闼后,何进才觉察到不对劲,向郭胜喝道:“郭胜,太后在何处?”

    郭胜冷哼:“太后自然在太后该在的地方。”

    见张让等数十人持剑围上,何进顿感头皮发麻,厉声再喝:“贼子,意欲何为?”

    张让抽剑指着何进:“何进,你不识好歹。这天下大乱难道就只是我等的罪吗?昔日若非我等哭泣解救又各人拿出千万家财为礼物,先帝早将太后废黜,你又岂会有今日权势?”

    “我等只想依托你何氏的门户而已,你居然还想杀我等?狗都比你讲诚信!你说宫中污秽肮脏,可满朝公卿州郡官吏又有几个忠诚廉洁?你就非得死咬着我们不放吗?”

    扫了一眼周围,何进按住剑柄,小心翼翼的赔笑:“误会!这都是误会!太后已有诏命,让尔等离宫回乡,我又岂会杀尔等呢?尔等若是不信,我们现在就去见太后。”

    “见太后?”张让冷笑:“见了太后我等还能活命?今日能挟持大将军,焉知明日不会挟持太后?事到如今,说再多也无益。尚方监渠穆何在,速速斩杀何进!”

    何进大惊失色,刚要转身,却被渠穆一剑砍中面门,又复起一剑,直接将何进斩杀。

    “既杀何进,可速矫诏送至尚书台,以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驱逐袁绍接管西园军;以少府许相为河南尹,驱逐王允安抚诸吏。”

    诸常侍黄门掌权多年,不少大臣都与之亲近,樊陵和许相二人便是诸常侍党羽。

    中黄门将诏板送至尚书台,卢植自刘备军营中返回后,心头一直在思考刘备今日所说。

    骤见诏板,不由起疑:“陛下怎会忽然更改司隶校尉和河南尹?大将军可知此事?”

    话音刚落,却见中黄门将何进首级扔向卢植,高喝:“何进谋反,已伏诛矣。”

    刹那间。

    整个尚书台众官吏皆是惊愕不已。

    有不信者上前辨认后,吓得连连后退。

    “贼子敢尔!”卢植也是个暴脾气,拔剑就指向中黄门:“阉宦之贼,怎敢谋害大将军!”

    本就是昔日讨伐黄巾执掌三军的北中郎将,虽然平日里一身轻服看起来跟寻常的儒生没什么区别,但发起怒来这气势也不是寻常人能承受的。

    “卢植,你也要谋反吗?”中黄门又惊又惧,又向尚书台众人喝道:“陛下诏命在此,敢不遵命者,皆视为何进同党!”

    宦官积威本就重,一众官吏大抵选择了后退。

    卢植却是气不过,直接一脚踢翻中黄门,扬长而去。

    中黄门又怒又无奈,不敢去追卢植,让尚书台众人即刻拟任命文书。

    卢植出了尚书台后,一路急奔刘备军营。

    见卢植去而复返,又颇为焦急,刘备已然猜到了缘由。

    未及询问,卢植便高呼入内:“玄德,大事不妙。宦官杀了大将军,又矫诏尚书台,欲以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以少府许相为河南尹。此二人皆与宦官亲近,万不可让其得逞。”

    见刘备并无惊讶,卢植不由心惊:“玄德莫非早已得知?”

    刘备摇头,道:“恩师走后,我又听闻大将军昨夜入宫后,太后就诏命诸常侍黄门离宫回乡。便猜到大将军必为宦官所害。”

    卢植恍然,又问:“那玄德现在意欲如何?”

    刘备语气一肃:“宦官擅杀大将军,我身为雍州牧,当杀宦官,翊戴嗣君。”

    卢植亦是一肃:“我与玄德同往。”

    刘备摇头:“兵事由我,恩师可去联络能翊戴嗣君的大臣,等董卓持密诏入洛阳,就是翊戴嗣君之时。”

    由于变故来得太快,卢植还没来得及去联络能翊戴嗣君的大臣,譬如马日磾等。

    马日磾是马融的族孙,与卢植关系也颇为亲密,亦可信任。

    “也可。兵事就交给玄德了。”卢植也不耽误,转身离营。

    虽然变故来得很快,但并未打乱刘备的计划。

    刘备唤来许攸近前叮嘱:“子远,我分你二百人,你立即去城中寻先前愿存钱粮入雍州泉府的官吏豪士,多借些车辆,速速入宦宫外等候。宦宫中多有财货,皆是宦官历年贪墨所得,既然要杀宦官,这些财货能取多少就取多少。”

    许攸凛然应命:“使君放心,绝不会误事。”

    随后。

    刘备又派法正前往隔壁西园军驻营通知曹操。

    既然选择了跟曹操合作,自然也得拿出诚意让曹操分享诛杀宦官的功劳。

    诛杀宦官的功劳,那都是今后能用来招贤纳士的政治资源。

    等将诸事安排妥当,刘备又策马来到将台,召集诸营猛士,厉声喝道:

    “我奉先帝遗命,诛锄元恶,翊戴嗣君,而今何进已死,宦官尚存。诸君可随我杀入宦宫,先诛宦官,再奉陈留王为天子!”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2854/2837575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