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大哥别卷了,你都卷成汉中祖了 > 第149章 刘备虑天下势,黄忠显神射(求追订

第149章 刘备虑天下势,黄忠显神射(求追订


武关。

    战火余烟散尽后,因袁术偷袭长安而被阻挡入关的南阳士民,再次聚集在武关下,有序的进入。

    依托天下士望袁氏的袁术,以五万大军浩浩荡荡攻打关中,结果却在关中一败涂地,更在刘备的追杀下割须弃袍惶惶而奔。

    就连袁术的红袍,此刻都悬挂在关前,更有军士不厌其烦的向入关的南阳士民介绍:“此乃袁术割须弃袍时所弃红袍。”,更绘声绘色的讲袁术当时是如何割须弃袍的。

    关上。

    刘备饶有兴致的看着城下正在围观“袁术红袍”的南阳士民,低声轻语:

    “等天下安定后,或可在此处增设旅游点,再立个碑文上书‘割须弃袍’,应能让武关周围因旅游业而繁荣。”

    虽然是武将出身,但刘备并不喜欢打仗。

    譬如这回袁术打关中,受袁术裹挟的荆州军士以及想要入关中的南阳士民,或死或伤,反而挑起战祸的袁术却只是受了割须弃袍的羞辱,安然无恙的回了宛城。

    自内心讲,刘备挺讨厌这感觉,却又不得不为。

    乱世中想要完全避免祸事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刘备有仁德之心也仅仅只是减少杀戮而非杜绝杀戮。

    故而,此时看到关下雍州兵跟南阳士民相处融洽的情景,让刘备内心不由感受到一阵久违的怀念。

    读书使人明理。

    雍州兵读书越多,就越能理解刘备为什么要坚持宣传“冻死不折屋,饿死不虏掠。”

    理解了“冻死不折屋,饿死不虏掠。”,体会到军民鱼水情后,也有助于减少雍州兵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行军打仗,会让军士因为死亡的恐惧和战场的杀戮等等变得极为压抑,若不能让军士将负面情绪发泄排解,就容易让军士变得疯狂。

    绝大部分的将军,都会以类似于“破城之后,劫掠三日”的方式来让军士发泄情绪。

    故而常有乱世人命不如狗、兵就是匪的说法,每逢乱世就会有一大批人死于战场之外的战祸,譬如屠城。

    也常有人为此振振有词:屠城是必须的,这是乱世,慈不掌兵。

    刘备一向秉持仁义,极为讨厌这种方式,也不认可慈不掌兵就得屠城。

    后世刘备曾看到某西方小国在某东方大国处拜师学艺后,他们的军士会自豪的对俘虏称“我们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而战”。

    外门弟子都能理解并能成功执行。

    刘备这个内门弟子若不能理解不能成功执行,那就太丢脸了。

    之所以设军侯副史、都伯副史和什长副史,除了增加军队凝聚力外,还有思想启蒙之意。

    或许刚开始,军士不会懂这些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大道理。

    等天下大乱,诸侯比烂的时候,道理不用人教都能认同。

    刘备也希望有一天,雍州兵的每个军士都能自豪的喊出“我们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而战”。

    将这一代人的仗打完,下一代人就不用打仗了。

    正怡然自乐间,人报孙坚求谒。

    刘备遂收起心思,请孙坚登关。

    “刘皇叔此战,令袁术割须弃袍惶惶而奔,今后袁术闻刘皇叔之名恐怕都要丧胆了。”孙坚由衷而敬。

    “孙太守过誉了。此战若非孙太守相助,我又岂能成此大功?”刘备温润而笑。

    话虽如此,但孙坚却只当刘备是在谦逊。

    让袁术割须弃袍惶惶而奔,这是孙坚想都不敢想的,偏偏刘备就成功的做到了。

    等消息传入其他州郡,刘备必会一战而令天下惊。

    这让孙坚心头既敬又畏。

    在这一战之前,双方没正式打过一场,单刀赴会让孙坚看到的是刘备的胆略,袁术大败也与孙坚的倒戈息息相关。

    故而,即便双方结盟,孙坚对刘备也只是有敬而无畏。

    而今。

    刘备却用战绩告诉孙坚:你不敢打的,我敢打;你做不到的,我能做;一往无前,所向披靡,天下英雄闻我之名无不闻风丧胆。

    这让孙坚对刘备敬佩的同时也生出了畏惧。

    叙聊片刻,孙坚向刘备提出辞行:“眼下袁术虽败,但诸州郡袁氏势力尚存,我得尽快赶回江东,否则我与军中诸将家眷族人或会受袁氏所害。之后诸事,我就不便参与了。”

    刘备点头,又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信递给孙坚,道:“孙太守要回江东,需借道汉江,可先派人将此信送与刘表,以免误会。”

    孙坚接过信,谢道:“刘皇叔关照之意,必有后报。后会有期。”

    看着徐徐离关而去的孙坚军,刘备脑海中将天下大势分布及未来趋势也快速的过了一遍。

    如今袁术兵败,豫州的黄琬便可引兵北上威胁袁绍等人,攻不破虎牢关又面临后方威胁,袁绍等人也难以持久。

    今后的格局,就会演变成南北二袁、制袁同盟、黄巾、地方豪强私兵等之间的混战,而后大鱼吃小鱼。

    弱者被兼并,强者会越强。

    与之相对应,没了关东盟军威胁的董卓,必不会甘心政不出洛阳,极有可能转而对付刘备,并剪除刘备在雍州以外的羽翼。

    刘备想要成强秦之势,同样要挤占董卓的利益,在外患暂消后,双方的矛盾会逐渐变得不可调和。

    “袁绍在河北成势,亦不过数年之间;黄琬和盖勋皆已年迈,守不住豫州和徐州。我的时间并不充裕,也是时候优先解决掉董卓了。”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刘备与董卓本就不是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刘备不先手,董卓亦会先手。

    制衡袁氏的同盟也只适用于制衡袁氏,等袁氏覆灭,同盟也就会随之破灭。

    想要将天下大势牢牢执掌在手,刘备就必须比袁绍、袁术、曹操等人更卷,卷到所有人都只配仰望。

    “何曼。”

    “主公。”

    看着愈发变得沉稳的何曼,刘备语气微凛:“你回一趟豫州,告诉何仪和黄邵,葛陂已非安稳之地。肯信我者,可速走颍川入南阳宛县。”

    “再告诉何仪、黄邵、龚都,倘若有一天黄琬不再出任豫州牧,不要有任何犹豫,立即带葛陂兵入南阳占据宛城。”

    何曼吃了一惊,问道:“既是迁徙,为何不直接走武关入关中?”

    刘备摇了摇头:“不是我不想,而是道路崎岖,粮食有限,若自葛陂入关中,途中饿死累死将不知会多少。”

    “袁术经此一败,必不会再留南阳,以袁术此人的秉性,必会将宛县及周围劫掠一空,不论士民还是钱粮都会被强迁而走。”

    “既然不愿应我号召入关中避祸,那便只能受袁术之祸,我如今的力量,也只能保护肯信我之人。”

    “若来日宛县又遇祸事,再将葛陂众人迁徙入关中也不迟。”

    何曼恍然大悟:“我明白主公之意了,必不负主公所托。”

    作为葛陂众出身的何曼,自然不愿意看到昔日乡邻在葛陂遭遇祸事而无法自救,亦不愿何仪、黄邵、龚都今后为别的势力效力而成为敌人。

    而对刘备而言,十余万葛陂且不提能来多少,只要能来的,今后都会成为刘备的核心嫡系。

    尤其是那三千葛陂兵,那可是刘备昔日借给黄琬定豫州用的。

    黄琬继续当豫州牧,刘备不介意三千葛陂在豫州,黄琬若不当豫州牧了,就不能再给别人了。

    刘备也无法断定黄琬离开豫州会,失去依靠的何仪三人会投奔谁。

    若又跟历史上一般跑去跟袁术合作,那就该刘备气得吐血了,辛辛苦苦培植的力量结果被袁术一波带走,刘备是不能接受的。

    入了宛城虽然名义上隶属于刘表,但以刘备跟刘表如今的关系,让三千葛陂兵在宛城驻兵为荆州守北部门户是完全没问题的。

    将诸事安定后。

    刘备又看向了入关的南阳士民以及正在为南阳士民讲解“袁术割须弃袍”的军士们。

    数日后。

    一辆马车徐徐抵达武关下。

    看着面有忐忑的黄忠,许攸不由轻笑安抚:“黄校尉怎还有担忧?莫不是怕刘皇叔会怨恨你昔日不去西园军?”

    黄忠面有惭色:“以前刘皇叔请我去,我不去;如今却是我主动去,这心头难免有些不自在。”

    许攸大笑:“黄校尉,你这心性怎反不如小儿?你看他倆一点都不忐忑。”

    黄忠看向正坐在马车前方眺望武关,更是一惊一乍的魏延和黄叙,无奈扶额。

    这两小儿又怎能懂我心中不安?

    许攸摇头笑了笑,没再言语。

    就在黄忠忐忑不安时,马车前方来了一支十余人的骑兵,为首者正是刘备。

    得知刘备就在武关后,许攸昨日就派人去将招募黄忠诸事告知了刘备。

    在武关驻留期间,刘备也派了人去寻访黄忠。

    只不过南阳几十万户,又刚经战乱,想找个不知道具体位置的黄忠是很困难的。

    就在刘备以为会错过时,许攸却派人告诉刘备,已经替刘备招募昔日征辟未至的黄忠。

    这让刘备如何不喜?

    真就应了那句: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如今蜀汉五大虎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都已归位,仅剩下南阳黄忠一直没能招募。

    虽然马超还小,但也是五大虎将之一。

    而今寻访多日的黄忠也来了,还是个壮年黄忠,对刘备而言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我乃雍州牧皇叔刘备,车中可是南阳黄忠黄汉升?”清朗的声音吸引了周围的南阳士民。

    众人纷纷惊愕的看向刘备,随后又看向马车,好奇不已。

    雍州牧皇叔刘备亲自出关,只为来见一个南阳人?

    “这黄忠,何许人也?我南阳阴钊怎么没听说过?”

    “能让刘皇叔亲自来见,必是不凡之辈。不过,我所知南阳名士,未曾有黄忠这号人。”

    “怪哉!怪哉!既非名士,又岂能让刘皇叔亲自来见?我倒要看看此人有何本事!”

    “.”

    周围南阳士民议论纷纷,车中的黄忠已经惊呆了,僵硬的转过脖子看向许攸,眼中满是疑惑。

    仿佛在问:刘皇叔问的不是我这辆车吧?应该是同郡同姓同名同表字吧?

    “黄校尉,可不要让皇叔等太久啊。”许攸轻笑一声,伸手请道。

    黄忠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跳下马车,目光看向刘备方向。

    又见刘备拱手再问:“敢问阁下可是南阳黄忠黄汉升?我乃雍州牧皇叔刘备,有礼了。”

    黄忠心头更惊,忙大步近前行礼:“乡民黄忠,不敢当刘皇叔大礼。”

    见黄忠明显的武夫打扮,又听黄忠自称“乡民”,周围原本好奇的南阳士民忍不住一阵唏嘘低语。

    “我还以为是什么名士,没曾想就一乡勇村夫,如此寒微之人竟也让皇叔亲自来见?”

    “我阴钊竟然不如一村夫?实在是令人恼恨。”

    “皇叔该不会真以为此人有大本事吧?莫不是被人给骗了,误以为此人有本事。”

    “.”

    黄忠也听到了周围的低语,顿感面红耳燥,低着头不敢再言。

    觉察到黄忠的窘态,刘备给陈到使了个眼神,陈到会意大呼:“我乃皇叔麾下神箭手,听闻你能开两石之弓,百发百中,皇叔故而亲自来见。”

    “观你方才举动,眉宇之间无半点神箭手之意,莫非是沽名钓誉之辈?你若有胆,可敢用我手中铁胎弓,箭射百步之外?”

    黄忠吃了一惊,又见刘备含笑点头,顿知刘备之意,心中感动不已,也大呼回应:“有何不敢!”

    见黄忠接弓,陈到又取箭给黄忠,故意激将道:“可射那件绿袍,你若射中,我便服你。”

    早有骑士将绿袍挂在百步外的细竹竿上。

    周围议论低语的南阳士民,更是惊愕,没人相信黄忠能这般本事可射百步外的绿袍。

    黄忠也不理会周围的议论声,直接跳上马车,借着马车的高度将铁胎弓弯弓如满月。

    只听得一声弓弦声响,箭矢便嗖的一声消失,下一瞬便射折了挂着绿袍的细竹竿。

    刹那间,周围议论低语的南阳士民,尽皆瞠目结舌。

    随后又见黄忠疾步向前,拾起掉在地上的绿袍披在身上,抱拳大呼:“谢皇叔赠袍!”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2854/2837571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