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发表
推荐阅读:拳之下 见过发光料理吗,你就画美食番? 火影圆梦大师! 妃命难抗 三国:我是曹丕,开局曝光私房钱 冰汽神座 腐朽世界 重生1878:美利坚头号悍匪 榴莲味的星光 重生八零:她踹渣男,嫁八块腹肌!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自从拿给了《收获》之后,那边的李小琳就紧赶慢赶的开始改稿子了。
很快,在七月份不仅是周旭的评级下来了,这篇小说也随着七月份的《收获》发表了出来。
《收获》喜爱收录中长篇小说,所以这一次特意用了一个大的头版,标红发表了《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这篇小说说简单也简单,就以中日两个国家的小孩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有关“731”部队的事情。
9岁的佐藤阳翔原本生活在中国山东一栋宽敞明亮的别墅里,父亲是军国主义军官,母亲优雅温和,还有姐姐佐藤梅花相伴,日子过得无忧无虑。
他在战争开始后就跟着父亲来到了东北生活。
他喜欢和中国的伙伴们在街头追逐打闹,家中的仆人也总能满足他的小需求,那时的他对“战争”“军国”等词汇毫无概念,只知道生活充满阳光与欢笑。
然而,平静的生活被父亲的一次工作调动打破。父亲晋升为集中营领导后,全家被迫搬往偏远的乡下。新住所是一栋阴冷的灰色别墅,周围只有荒凉的草地和高高的铁丝网,看不到熟悉的街道与伙伴,这让佐藤阳翔满心抵触。
他不明白为何要离开熟悉的家,更不理解父亲口中“重要的工作”究竟是什么。姐姐佐藤梅花很快适应了新环境,甚至开始崇拜一名军国主义的年轻军官,收集关于“统一亚太”的海报,这让佐藤阳翔更加孤独。
百无聊赖的佐藤阳翔常常独自在别墅周围探险,母亲告诫他不要靠近铁丝网那边的“农场”,但好奇心驱使着他不断靠近边界。
一天,他在铁丝网附近发现了一个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张小嘎。张小嘎和佐藤阳翔年纪相仿,却瘦弱苍白,手臂上有一串奇怪的编号。
佐藤阳翔起初对张小嘎的“睡衣”感到好奇,还天真地问他“农场”里的生活是否有趣,张小嘎只是沉默地摇头。
此后,佐藤阳翔每天都会偷偷溜到铁丝网边和张小嘎见面。他们分享食物,谈论各自的生活:佐藤阳翔抱怨新环境的无聊,讲述以前的趣事;张小嘎则低声诉说着“农场”里的苦难——拥挤的住处、干不完的重活、常常挨饿,以及不知去向的家人。
佐藤阳翔虽然无法完全理解张小嘎的遭遇,却渐渐把他当成了唯一的朋友。他发现张小嘎的手指因为干活变得粗糙,还会因为偷偷藏食物而被士兵打骂,心中第一次对“农场”产生了疑惑。
随着相处日久,佐藤阳翔得知张小嘎的父亲失踪了,张小嘎每天都在寻找父亲的踪迹。看着朋友无助的样子,佐藤阳翔决定帮助他。
他偷偷从家里带来食物,还答应张小嘎会进入“农场”帮他一起找父亲。张小嘎为佐藤阳翔准备了一套条纹睡衣和铁丝网的缺口,佐藤阳翔趁家人不注意,换上睡衣钻进了铁丝网内。
进入“农场”后,佐藤阳翔才真正见识到这里的恐怖:拥挤的人群、难闻的气味、士兵的呵斥,所有人都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甚至还有着死相十分奇怪的人被抬走,他们似乎遭到了各种各样非人的对待。
他开始害怕,想要回家,却找不到来时的路。
此时,士兵们正将一批中国人赶往一个封闭的“淋浴间”,佐藤阳翔和张小嘎也被拥挤的人群推搡着走了进去。
狭小的空间里,灯光逐渐变暗,毒气开始弥漫。这里正是731毒气试验的地方,佐藤阳翔紧紧握住张小嘎的手,小声说“没关系,我们很快就能出去”,却不知道这是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
另一边,佐藤阳翔的家人发现他失踪后陷入恐慌。父亲调动所有士兵寻找,最终在铁丝网内发现了儿子的衣服和那套条纹睡衣。
直到这时,佐藤的父亲才后悔到自己负责的“集中营”真正的罪恶,而他亲手将儿子推向了死亡。母亲抱着佐藤阳翔的衣服崩溃大哭,姐姐佐藤梅花也终于明白“农场”的真相,曾经的军国主义信仰彻底崩塌。
这场由成人挑起的残酷战争,最终以两个无辜孩子的生命为代价,留下了无尽的悲痛与反思。
——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自2006年发表以来,一举斩获爱尔兰图书奖之年度童书、爱尔兰图书奖之年度读者之选、Bisto年度图书奖、西班牙 Qué Leer年度国际小说奖、柑橘奖读者俱乐部年度图书等5项大奖。
并入围英国图书奖、卡内基奖、国际 IMPAC文学奖等 16项大奖。几乎可以说是除去诺贝尔之外,横扫了无数的欧美文学大奖。
除去获奖之外,这部小说畅销50多个国家,销量突破1000万册,还成为《纽约时报》评选的畅销书、英国十大畅销书,并荣登欧洲许多畅销书排行榜。
与此同时,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也取得了多项的大奖,被认为是战争片的经典之作。
周旭对着这篇小说做出来了很大的改编。
其中从对于纳cui的批判改编成为对于日本的军国主义的批判,而且在故事内容的框架上填充了周旭在部队查阅的关于731部队的资料。
内容详实,情感充沛……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周旭写得并不血腥,属于青年人能看出来是悲剧,但是成年人才看得懂深度的作品。
这篇小说应该说是这么多年来少有的提及这一场灾难的作品。
要是没有周旭,国内较早且较为知名地揭露 731部队罪行的电影是《黑太阳 731》。
《黑太阳 731》由香港导演牟敦芾执导,于 1988年在香港上映。影片以半纪录片的方式,系统揭露了侵华日军 731部队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惨绝人寰的细菌战和人体实验。为追求真实,导演坚持在哈尔滨 731部队旧址实景拍摄,从公安局调来真实尸体作为道具。该片因大量血腥画面被香港列为限制级,但也以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当然现在没有这部电影,也就是说周旭是第一个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这个知识的作家。
“……”
首都。
此时的南锣鼓巷中戏门口,姜文走了出来。
旁边一人正是刘斌,另外跟着姜文走出来的是刘小宁,姜文、刘斌和刘小宁三人被称为“中戏三贱客”。
姜文带着两人走出来了大门,直接朝着对面的书报摊去了:“同志,来本《收获》!”
报摊同志摆摆手:“你自己拿。”
姜文帅气利落给钱。
刘小宁问道;“这么高雅?你啥时候还喜欢上看小说?哟还是《收获》!”
姜文翻开一页:“你不知道呀!周旭写的新的小说就发表在这一期的《收获》上面。”
“那是谁?”
刘斌撇了刘小宁一眼,说道:“周旭你都不知道,活该你写不了剧本?”
“啊?”
刘斌这么说也不奇怪,刘斌毕业之后直接去了战友歌舞团当创作员去了,写得最出名的还是《当兵的人》。
刘小宁也还行,拍了不少的抗战片。
三剑客都属于比较红的。
“写军事小说的作家呀!奇才来着的,《潜伏》《高山下的花环》都是周旭同志写的。”刘斌对着刘小宁解释道。
“《潜伏》?那我知道了。”
一群人直接去了路边摊开始点菜。
姜文和其余两人直接凑在一起,翻开小说看着。
看到一半,姜文一拍桌子:“nmd!”
刘小宁吓得一抖;“你小子干啥呀?”
“这日本鬼子干得真特么的出生!”姜文气性的说道:“你看看这个部队干的是人事吗?”
“啧!”刘斌眉头紧锁,紧跟着说了一句:“姜文说得没错,这使用毒气战实在是太可恶了,日本人怎么这么丧尽天良!!”
两人在桌上怒骂鬼子。
姜文说道;“要不是周旭同志,我还不知道还有这档子事情呢!”
“确实很让人心酸呀!”刘斌抽了一口烟。
三人看完小说,姜文立马说道:“要我说这个佐藤小鬼子死得好……啥也别说孩子是不是无辜的,罪恶的血脉应该尝尝自己的痛苦!!”
“嗯嗯!”刘斌点点头。
姜文看到末尾,用小字写下来一段:‘该文资料均来自部队档案’
“真是可恶呀!”
“疼恨呀!你说现在还和人家搞什么外交?”
“莫谈国事!莫谈国事!”路边摊同志端着两碗面走了过来,气愤的说了一句。
咳咳。
姜文立马点头。
确实二十出头的孩子都是这样容易气血上头,姜文还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当中畅想中苏开战,自己大杀四方呢。
当然中越开战,周旭是上去杀敌了。
下午,姜文三人写了一封信放入了信箱当中。
——
北方。
黑土地三省,风吹麦浪,稻花儿飘香,黑土地养育着咱的爹娘。每年的冬天,都大雪飞扬,热热的炕头上唠唠家常。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荡。清澈的小河在潺潺流淌,东北人爱吃那酸菜血肠,秧歌扭起来人们喜洋洋。
大东北是我的家乡。
呸!说多了。
此时的哈尔滨,是一座漂亮的城市。
下午放学时间。
一个小男孩拿着一本借阅的书进了屋子,妈妈问了一句:“晚上吃啥?”
“妈,随便来点吧。”初一的他已经学会了不听父母的话,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小孩子了。
妈妈一脸问号:“看什么书呢?”
看了一眼书的封面,《收获》呀?
那好吧,好歹是文学杂志,于是她也就没有骂孩子。
小男孩看着小说看到了最后面,他深深吸了一口凉气,感叹了一句:“哇!为什么佐藤和张小嘎都死了?”
不过很多小孩子第一次看《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之后,第一时间都会感到震撼!
两个主角都死在了最后的细菌房里,读者还替着两个小男孩感到可怜。
当然这就是反战题材的小说和电影的主要目的,小孩子看完小说之后,对于战争产生了厌恶情绪才是正确的。
“……”
妈妈听着儿子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感叹,倒是没太注意。
“干哈儿,你这孩子是脑子睡糊涂了?”
过了一会儿,老父亲从门外回来了,他直接走到了桌子前面,儿子刚刚跑进屋子里面去了,他就拿起来《收获》看着。
“啧!《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这不是童话故事吗?”他看了一两页之后确信这不是童话故事,而是一篇抗战小说。
直到看完之后,老父亲感叹了一句:“这小说……写得真是震撼人心,我好久没有看到这么有思想深度的小说了!”
妈妈走了过来。
老父亲立马说道;“大事情,大事情呀!”
“你也跟着发什么疯?”
也顾不上老婆吐槽,他立马把小说递给她看:“你看,细菌战,731部队!这是当年日本人对于我们哈尔滨的迫害呀!真是可恶!!”
“真的?”妈妈跟着他扫了一眼,果真瞧见了不少的细节:“啧?刚刚我儿子还在看呢?会不会写得太血腥了呀!”
于是妈妈朝着屋子里面喊道:“儿砸这篇小说你看了没?”
父亲说道:“瞎操心什么?看一本小说也没什么事情!让孩子们明白这些可憎的事情就好了!!!”
说完这些,现在这个年代能够住得起楼房的,而且面积如此大的一般都是领导。
“喂?接通给发行所?”
“处长?什么事情?”
处长咳嗽一声:“联系一下《收获》杂志社,就这么说,我们厂订阅一千份,要让全厂人都学习一下《收获》的小说。”
“《收获》?为什么不订阅《故事会》?”秘书问道。
“……”
处长继续说道:“你管那么多干什么?你不知道要干什么吗!这是大事情知道吗?”
哈尔滨上空,这几天弥漫着一股悲伤的情绪。
《收获》当中《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的火爆,这一次算是点燃了一群人的爱国之心,当然也有对于侵略者迫害的仇恨。
铭记暴行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不让“大屠杀”“人体实验”这类反人类罪行在未来重演,这是对所有生命的敬畏。
当然怒骂日本鬼子是最朴素的情感。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2804/2837576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