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唐僧肉
推荐阅读:拳之下 见过发光料理吗,你就画美食番? 火影圆梦大师! 妃命难抗 三国:我是曹丕,开局曝光私房钱 冰汽神座 腐朽世界 重生1878:美利坚头号悍匪 榴莲味的星光 重生八零:她踹渣男,嫁八块腹肌!
《收获》的拥趸其实在上海。
说个小故事,湾湾作家李敖坦言自己流亡到上海读书的时候,因英文跟不上、听不懂上海话而被欺负,于是他在学校用刀被记过了。
王安忆也说上海排斥她这个外地人,并没有给她一个十分美好的印象。
这个地方的人,好像自以往以来就有些排外,当然他们对于本地的杂志也相对于更加的拥簇。
而且《收获》《上海文学》举办的各类文学比赛的时候也喜爱偏心本地文学圈的人。
所以《收获》这半个月的时间,光光是在上海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已经卖了三十多万册,加上全国的销量也有六十万册,这个数字对于《收获》来说也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
毫无疑问,这是《收获》本身的影响力,加上周旭现在也有一定的粉丝群体,于是导致了《收获》这一次的销量的爆炸式增长。
除此之外,编辑部还收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来信,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已经到了三五百封了。
一般来说拆信回信都是由小编辑,新人编辑负责,但是李小琳比较在意这次的《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的成绩,所以她便是自己拆起来了信件。
首先有信件是来自孩子的,有的是小学、有的是初中,年纪都不算大:
“我在老师的推荐下面看完这篇小说,我想问问老师,张小嘎和佐藤是真的死了吗?!”
“这篇小说真的很奇怪,“条纹睡衣”代表什么,为什么男孩不能随便离开围栏,大人之间的紧张气氛从何而来?我完全搞不懂!”
大一点的孩子则是会问:“难道就因为张小嘎的父亲是农民,佐藤的父亲是军官,张小嘎就被关起来了吗?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吧?”
“……”
大人的评论质朴的多:“如果不是周旭同志,我甚至不知道日本人还在我们大东北有如此恶劣的行径!”
“军国主义是可耻的!当然看完小说之后,我也推荐给了我的孩子,它没有血腥的场景,很适合孩子学习!”
“张小嘎还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孩子,真的太可怜了,我想起来自己的儿子。”
原本的电影因为主要的视角在男主也就是军官的儿子身上,所以人们更多的可惜男主的离世,算是电影的一些讽刺或者说漏洞吧?
周旭对于原片做了一些处理,弱化了原主的属性,刻画多一些还是受迫害的中国孩子的可怜。
还有一封尤其长的信件。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这篇小说,不仅仅是关于描述中国苦难的一本书籍,我感觉它对于战争的剖析,对于人性的解析是十分客观的。
例如文中是以日本的孩子佐藤的视角观看小说,小说主角有些时候的自私和任性完全是合乎常理的。再说张小嘎,他不仅是单纯善良,而且也会生气有一定自己的情绪,只是他因为从小压抑的情绪无法释放……
在关于抗战片的深度上面来说,周旭写下来的《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无疑不是近来国内最为优秀的……”
李小琳收拾着稿件,这些稿件一堆又一堆,着实看的人是头皮发麻,但是李小琳心里比较高兴的是,《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取得的评价都还不错。
“郭卓?我拆这些来信的时候,看到不少的好评呢!你呢?”
郭卓忽然抬头,他感觉自己这几天睡觉都不踏实,倒不是干了什么亏心事,郭卓打哈欠:
“确实是!昨天哈尔滨一个工厂还给我打电话订阅了一千册呢!还挺大方!部队这次订阅量也是济南军区和沈阳军区订阅的比较多,加起来也有十五万册了。”
他最近主要负责安排杂志的销量和去向和发行所对接,所以经常睡不好觉。
李小琳闻言笑道:“那还不错。”
郭卓埋着脑袋想睡觉,但是心里还是异常激动的,他继续说道:“小琳,你可得把握机会了,把周旭同志这颗摇钱树给把握住!我感觉多出来几篇类似的作品,我们都跟着出名。”
李小琳同意的点点头。
周旭一共写了四篇小说了,除去第一篇的《长津湖》是处女作没什么巨大影响力之外。
后面不论是《高山下的花环》《潜伏》,还是现在的《穿条纹睡衣的男孩》,都是销量突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作品,如果是一次两次是运气好?
但是连续三次的作品都是这种爆款?那还是运气好吗?
说明周旭不止清晰了解市场动向,写作的作品都是精品。
他在文学界的关注度是与日俱增的,如果不是没有获奖,李小琳觉得周旭还能得到更高的成就,
“可是这样的作家恐怕我们不一定能把握住……”
郭卓拍拍李小琳肩膀,笑着说道:“《人民文学》得罪过他!现在国内除了《人民文学》还有什么杂志能和我们《收获》相匹敌呢?”
“……”李小琳问道:“什么得罪?”
郭卓把听到的八卦又说了一遍,李小琳点头:“难怪呢!《潜伏》确实是俗了一点,但是崔道义他们约稿了还要退稿,确实招人恨!!
不过我感觉《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深度确实提升不少,没了竞争对手,我们确实得把握住这唐僧肉。”
“……”
就在同一楼层。
不同的编辑部。
《上海文学》这边的动静就小的可怜了,张军也就是《上海文学》自创刊起的老编辑,看着《收获》这几天热闹非凡的程度。
他就酸溜溜说道:“他们这次运气真好。”
茹志娟拿起来《收获》的小说稿子,她感叹了一句:“这篇小说写得确实优秀,能火也是有原因的。安忆你觉得怎么样?”
王安忆抬起头来,她说道:“嗯……是一篇优秀的抗战小说。”
王安忆的文学之路到八十年代中后期才开始,现在的她还只是个写儿童童话的儿童文学作家呢。
“你多学学,你以前也是文工团的,你看看人家也是文工团的!咋的差距这么大呢?”茹志娟不禁摇摇头。
王安忆努嘴:“我知道了。”
就算她二十四五了,也要听父母说别人家的孩子……
……
又过了几天。
在武汉军区的周旭终于是收到了来自《收获》编辑部的信件还有自己的稿费,李小琳写的信里面包含了对于周旭新作品的夸耀,还介绍了一些小说近日的火爆程度呢。
因为今年的五月份稿费改革了。
现在已经是七月了,所以稿费自然是按照新标准来的。
给的周旭一共是1180的稿费。
这是周旭迄今为止收到的最多的稿费。
周旭存了快两千块了,最痛苦的还是这个钱用不了,只能在手里干着急呀呀!!
等着他走出了宿舍,来到了办公室,政委就和他说道:“这次去基层慰问的带队还是你去负责!”
“去哪里?”
“去孝感吧。”政委把文件递给他,安排好了工作就离开。
周旭倒是没什么情绪,毕竟安排自己带着队伍去基层慰问,也算是增添他作为领导的履历,不是单纯的创作员去军校进修,而是领导。
转眼便是到了去慰问的那天,早上周小领导起床换好衣服就在门口集合歌舞团的同志。
“咳咳,这一次是我带队去孝感慰问表演,各位多多关照!现在全体都有,上车。”周旭挥挥手。
孝感就在武汉北边一点所以坐车就能到。
周旭跟着一群人最后上车。
熊家源问道:“真的是您带队呀?以前不都是……”
雷远生说道:“周旭同志马上要升任我们新的小队长了。”
“哦~”熊家源紧跟着意味深长的答应了一声。
孝感其实名字来源很简单,孝感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而得名。当然这个董永还是泡七仙女的那个董永。
坐车也需要小半天时间。
车上的团员们无聊的翻开小说、有的就是互相聊天。
雷远生四处撇着:“咋的都是看的你写的小说。”
黄小瑞说道:“周旭同志写的小说优秀嘛!再说……这也是军区安排的。”
“……”
很快便是到了孝感的军区部队。
周旭上前和部队的干事握手:“您好,我们是胜利文工团的慰问表演队……”
“您是?”干事有点疑惑眼前的年轻人。
周旭笑道:“我就是胜利文工团这一次的领队周旭!”
“原来是周领队!久等了,团里昨天就发了通知,说你们今天到。我是负责对接的李干事,专门在这儿等你们。”
周旭顺势递上提前准备好的表演人员名单和节目单:“辛苦李干事了,这是我们这次的人员名册和节目流程,您先过目,有需要调整的地方随时跟我说。”
李干事接过单子快速扫了一眼,指着不远处的营房:“流程没问题,部队战士们早就等着了。舞台昨天已经搭好,就在操场那边,你们要不要先去看看场地?音响和道具存放的房间也准备好了。”
周旭点头:“太好了,我们正好想先调试下乐器。另外想跟您确认下,战士们有没有特别想听的曲目?我们可以临时加进返场节目里。”
“《强军战歌》和《当那一天来临》他们都只是听过别人说,没真实听过……所以都想看看你们团表演呢!”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2804/2837576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