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一道鸿沟
推荐阅读:月老甩锅给我,我慌了 浊染星辰 重生之网文教父 游戏降临:我转职SSS死灵剑皇 胎穿古代之璀璨一生 让我最烦躁的人 老巷书店的旧书笺 魂穿朱由检,重用魏忠贤! 抗魔系统:开局废柴,我和 刀剑月传奇
东山大学的校园,在晨曦中苏醒,呈现出与姜家坳截然不同的生机。鸟鸣清脆,夹杂着远处操场传来的晨练口号声和教学楼里隐隐的读书声。林荫道上,抱着书本的学生们步履匆匆,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求知的渴望。姜凌霜很早就醒了,躺在八人宿舍的上铺,听着室友们轻柔的呼吸和起床的窸窣声,内心充满了对新一天的憧憬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她轻手轻脚地爬下床,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看着镜子里自己那件洗得领口都有些毛边的旧格子衬衫和略显宽大的、褪色的蓝布裤子,再看看室友们挂在床头的各式各样的确良衬衫、连衣裙,她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衣角,将那份隐隐的自卑压下去。没关系,她告诉自己,她是来读书的。
上午是新生报到、熟悉环境和领取课程表。恢弘的教学楼、藏书浩瀚的图书馆、设施齐全的运动场……一切都让凌霜感到新奇和震撼。她像一块干燥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周围的一切信息。然而,这种新鲜感很快就被一种更具体、更尖锐的现实压力所取代。
中午,随着人流走进学生食堂。食堂宽敞明亮,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饭菜的香味。一个个打饭窗口上方,挂着醒目的菜价牌。凌霜挤在人群中,仰头看着那些价格,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红烧肉:四毛; 青椒肉丝:三毛五; 番茄炒蛋:两毛五; 素炒青菜:一毛; 白米饭:二两/五分; 馒头:五分/个……
价格旁边,还配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彩色的图片。这些在城市学生看来或许平常的菜价,对凌霜而言,却是一笔需要精打细算的开销。她飞快地心算着:一天三顿饭,就算只吃最便宜的素菜和馒头,一天也要将近两毛钱,一个月就是六块钱!这还不包括买学习用品、肥皂、邮票等其他开销。而她贴身藏着的、全村人凑的那笔“巨款”,是要支撑她一整个学年的学费、书费和生活费的!每一分钱都必须用在刀刃上。
她排着队,看着前面的同学熟练地指着想要的菜品,递上饭菜票或零钱,端着盛满米饭和菜肴的饭盒谈笑风生地离开,胃里因为饥饿而发出轻微的鸣叫,但更强烈的是一种经济上的窘迫感。轮到她了,打饭的阿姨看着她。
“同学,要点什么?”
凌霜深吸一口气,指着最便宜的格子:“一个馒头,一份咸菜。” 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
阿姨愣了一下,似乎有些意外,但还是麻利地夹了一个馒头,舀了一小勺咸菜丝放在她的饭盒里。“五分。”
凌霜从那个用手帕仔细包着的小钱袋里,数出五枚一分钱的硬币,递了过去。硬币落在托盘上,发出清脆却微弱的响声。她端起几乎空荡荡的饭盒,低着头,快速走到食堂一个最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坐下。
周围是嘈杂的谈笑声,同学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她听到他们谈论着昨晚看的电影里的情节,讨论着新出的流行歌曲磁带,交流着暑假去哪里旅游的见闻,甚至还有她完全听不懂的关于芭蕾舞、交响乐的话题……这些对她来说,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她默默地啃着干硬的馒头,就着咸涩的菜丝,味同嚼蜡。她试图融入,却发现连插话的切入点都找不到。她的世界是鸡鸣岭的大山、是田间的劳作、是生活的重压,而这些城市同学的日常,对她而言是如此遥远和陌生。一道无形的屏障,悄然立了起来。
下午,各班发放教材和课程表。当凌霜拿到那张长长的书单时,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政治经济学》、《微积分》、《大学英语》、《会计学原理》……每一门课都需要购买指定的教材和参考书。她随着同学来到校内教材科,看着书架上那一排排崭新的、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书籍,眼中流露出渴望。她拿起一本《微积分》教材,翻看版权页,看到定价:三元二角。她又看了看其他书,价格从一两元到四五元不等。粗略算下来,购买全部新教材,需要将近三十元钱!
三十元!这几乎是她两个月最基本的生活费!她捏着钱袋的手心沁出了冷汗。如果用这笔钱买了新书,她接下来的日子将更加捉襟见肘。
“同学,要哪些书?快点啊,后面还排着队呢。”教材科的老师催促道。
凌霜的脸颊有些发烫,她犹豫了一下,低声问:“老师,请问……有旧书卖吗?或者,哪里可以借到教材?”
老师看了她一眼,似乎明白了什么,语气缓和了些:“旧书不一定齐全,得自己去高年级同学那里打听,或者去校内的‘跳蚤市场’碰碰运气。图书馆也有部分教材,但只能阅览,不能外借,而且很抢手。”
“谢谢老师。”凌霜道了谢,默默退到一边,让后面的同学先买。她看着同学们抱着崭新的一摞摞教材,兴奋地讨论着,心里充满了失落和焦虑。
傍晚,她独自在校园里徘徊,打听到了图书馆的位置。她走进那座宏伟的建筑,里面安静得能听到落针的声音,高大的书架直通天花板,充满了书卷的香气,让她瞬间感到一种心灵的宁静。她在阅览区找到了经济学类的书架,果然找到了课程需要的几本教材,但书角已经卷边,内页也有不少笔记,而且仅限馆内阅读。
她在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翻开一本旧版的《政治经济学》。书页泛黄,但知识是相通的。她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暂时忘记了烦恼。然而,当闭馆的铃声响起,她必须将书放回原处时,现实的困境再次袭来。她不能总泡在图书馆,她需要有自己的书,可以随时勾画、复习。
夜晚,回到宿舍,室友们都在整理新书,或在写信、听收音机。凌霜坐在自己的书桌前(那是宿舍里唯一一张旧桌子,分配给她的),摊开从图书馆抄录的笔记,却有些心神不宁。她拿出那个蓝布包,摩挲着里面厚厚的纸币,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斗争。买新书,意味着生活将极度艰难;不买新书,学习可能会跟不上。
最终,她做出了决定。她将蓝布包重新贴身藏好。明天,她要去找高年级的老乡打听旧书,要去“跳蚤市场”淘书。她要更努力地去图书馆抢占座位。经济的窘迫是她必须面对的现实,但她不能因此耽误了最根本的学业。这道因贫富差距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鸿沟,真实而宽阔地横亘在她面前。她站在岸边,深知渡过去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和牺牲。但她没有退路,只能想方设法,泅渡而过。
(https://www.shudi8.com/shu/752718/3538426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