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老巷书店的旧书笺 > 第6章 铜签映菊,故人归巷

第6章 铜签映菊,故人归巷


风铃的叮当声还没在木梁上散尽,顾言归握着铜书签的指节已泛了白。那枚铜签边缘被岁月磨得发亮,正面刻着半朵蜷曲的秋菊,花瓣纹路里还嵌着些经年未褪的铜绿——林砚之盯着那纹路看了两秒,忽然想起自己手里枫木书签上“霜降”二字的起笔,竟是与这菊瓣的弧度分毫不差。

“这枚铜签……是您刻的?”林砚之的声音比刚才轻了些,指尖无意识地蹭过枫木书签背面那处极小的“砚”字,木纤维的粗糙感透过指尖,轻轻挠着她的心脏。

顾言归抬眼时,眼底还凝着未散的怔忡,他把铜书签轻轻放在“霜降”枫木签旁,两枚书签的纹路在午后的阳光里一触,竟恰好拼出一朵完整的菊花。“十年前走得急,把它落在了书店窗台。”他的声音带着点南方口音的软,却又藏着些长途跋涉的沙哑,“当时想着,等找到苏晚,就回来把它和最后一枚‘霜降’枫木签凑成对。”

“苏晚”两个字像颗浸了温茶的石子,在林砚之心里轻轻一沉。她猛地想起昨晚整理旧物时翻到的那本米白色笔记本——扉页上用钢笔写着“苏晚”二字,字迹娟秀得像初春的柳枝,里面还夹着一张泛褐的银杏叶,叶尖上留着一行小字:“等顾言归,共赴霜降约。”

“您说的苏晚,是不是喜欢在笔记本里夹银杏叶?”林砚之的手有点发颤,她从帆布背包里掏出那本笔记本,递过去时,封面上的银杏叶标本轻轻晃了晃,“我去年霜降在城南旧书店捡到的,当时里面还夹着张纸条,说要把本子带回老巷书店。”

顾言归的手指碰到笔记本的瞬间,呼吸猛地顿住。他翻开扉页的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什么,指腹反复摩挲着“苏晚”二字,眼眶慢慢红了。“这是她的本子,”他的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她总喜欢在书里夹叶子,说每片叶子都记着当天的故事。你看这儿——”他翻到笔记本第三页,指着一行被水洇过的字迹,“‘今日在老巷书店刻了枚“立春”签,顾言归说,等凑齐二十四节气,就带我去看南方的桂花开。’”

陈叔在一旁叹了口气,从柜台下的抽屉里拿出个铁皮饼干盒,打开时,里面整整齐齐叠着十几张老照片。他抽出最上面一张递给两人:照片里的顾言归还穿着白衬衫,手里举着刚刻好的“夏至”枫木签,身边的苏晚扎着马尾,正踮着脚帮他拂去肩上的木屑,书店的木格窗在他们身后投下细碎的光斑,窗台上还摆着半壶没喝完的桂花酒。

“这是你们走的前一天拍的,”陈叔的手指擦过照片里苏晚的笑脸,“苏晚说,等你回来,就把这张照片挂在书店最显眼的地方,让老巷的人都知道,她等的人回来了。”

林砚之看着照片里的画面,忽然想起去年霜降那天的雨——她抱着刚买的旧书躲在城南书店屋檐下,雨幕里冲过来一个男人,帮她捡了本掉在水里的《边城》。当时男人身上飘着淡淡的桂花香,手里提着个陶制酒壶,壶身上好像也刻着字,只是雨太大,她没看清。

“顾先生,去年霜降那天,您是不是在城南旧书店门口帮一个姑娘捡过书?”林砚之放下照片,目光落在顾言归的风衣上——风衣袖口还沾着点南方特有的桂花碎屑,和记忆里的味道一模一样。

顾言归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暖意:“是有这么回事。那天我去城南找苏晚的亲戚,路过旧书店时,看到你的书掉在雨里,就顺手捡了。怎么,你就是那个姑娘?”

林砚之点头时,心里的那些巧合忽然像串起的珍珠,终于连成了线。原来她兜兜转转带着笔记本来到老巷,原来她在雨里遇到的陌生人,原来这枚刻着“砚”字的“霜降”签,都是时光埋下的伏笔,把错过的人、未说的话,一点点拉回了原点。

窗外的老槐树忽然落下几片叶子,刚好飘在两枚拼成整菊的书签上,像是时光轻轻叹了口气,又像是在说,久等了。


  (https://www.shudi8.com/shu/752712/3542322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