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桂花温酒,旧约如新
顾言归把铜书签和笔记本小心收进帆布包时,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巷口的路灯亮了,昏黄的光透过木格窗,在书店的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旧书的霉味里渐渐混进了晚饭的香气——巷尾张婶家的红烧肉、隔壁李奶奶家的炒青菜,还有远处飘来的糖炒栗子味,把老巷的夜晚衬得格外暖。
“陈叔,您还记得苏晚说的‘霜降带一壶热酒’吗?”顾言归忽然开口,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巴掌大的陶制酒壶。酒壶是浅褐色的,壶身上用细刀刻着“霜降”二字,字的周围还绕着圈小小的桂花纹,“我这次从南方回来,特意去了苏晚当年喜欢的那家酒坊,打了壶桂花酒,温一温刚好。”
陈叔眼睛一亮,转身从里屋拿出三个粗瓷碗——碗沿有些磕碰,却是苏晚当年常用的那套。林砚之帮忙找来了热水壶,三人围在柜台旁,把陶制酒壶放进装着热水的搪瓷盆里。水汽慢慢漫上来,带着桂花的甜香,混着旧书的味道,在小店里一点点散开。
“苏晚当年总说,霜降这天喝桂花酒,能暖一整年的胃。”顾言归用布擦了擦酒壶口,给两个碗里斟上酒。酒液是浅琥珀色的,里面浮着细小的桂花,倒在粗瓷碗里,还能听到轻轻的“叮咚”声,“她还说,等我回来,要在书店门口种一棵桂花树,秋天的时候,满巷都是桂花香,这样我就算闭着眼睛,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林砚之端起碗,轻轻抿了一口。甜酒滑过喉咙时,带着淡淡的暖意,桂花的香在舌尖散开,像忽然闯进了南方的秋天。她忽然想起去年霜降躲雨时,那个帮她捡书的男人——当时他手里的酒壶,好像也是这个样子,身上的桂花香,和这酒的味道分毫不差。
“顾先生,您去年去城南,是在找苏晚的消息吗?”林砚之放下碗,指尖还沾着酒的温热。
顾言归点头,又给自己添了点酒:“苏晚当年跟着亲戚搬去南方后,我找了她五年。后来在她老家的旧房子里,只找到半本被水泡过的日记,里面写着她总来老巷书店等我,还说要是我回来,就去巷尾的老槐树下等她。”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窗外的老槐树上,“我这几年跑遍了南方的旧书店,就想着说不定能遇到她,或者遇到像你这样,带着她东西的人。”
陈叔在一旁笑着摆手:“这就是缘分啊!当年苏晚丢了笔记本,偏偏被你捡到;你去年遇到老顾,今年又来书店找书签,这都是冥冥之中定好的。”他拿起碗喝了口酒,咂咂嘴,“说起来,苏晚当年还在书店后面的小院子里种了棵腊梅,每年冬天都开得特别好,就是不知道这几年长得怎么样了。”
“后院还有腊梅?”顾言归的眼睛亮了,放下碗就想去后院看。
陈叔笑着拦住他:“别急,等喝完酒再去。对了,砚之,你不是说喜欢旧书里的小纸条吗?我前几天整理书的时候,在一本《城南旧事》里发现了张老照片,你看看是不是你喜欢的风格。”他从柜台下拿出一本蓝封皮的旧书,翻开时,一张黑白照片掉了出来。
林砚之捡起照片,上面是个穿着旗袍的女人,站在老巷书店的门口,手里举着一枚刻着“秋分”的枫木签。照片的背面写着日期:1985年霜降。
“这是谁啊?”林砚之好奇地问。
“这是老巷书店的第一任店主,我的姑姑。”陈叔接过照片,眼神里满是怀念,“我姑姑当年也喜欢刻书签,说要给每个来书店的人留个纪念。苏晚的刻书签手艺,还是我姑姑教的呢。”
顾言归凑过来看照片,忽然指着女人手里的“秋分”签:“这枚签的纹路,和我刻的好像!苏晚说过,她刻签的手法是跟一位老店主学的,原来就是陈叔您的姑姑。”
三人聊着天,酒壶里的桂花酒慢慢见了底。窗外的月光爬进书店,落在两枚拼成整菊的书签上,温柔得像时光的手,轻轻抚过那些错过的岁月。
(https://www.shudi8.com/shu/752712/3542322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