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老巷书店的旧书笺 > 第三十六章:巷口的樱花开了

第三十六章:巷口的樱花开了


三月的风总算褪去了冬末的凛冽,裹着江南特有的温润,慢悠悠地钻进青石板铺就的老巷。巷口那棵守了几十年的老樱花树,枝桠上终于冒出了星星点点的花苞,粉白相间的花骨朵挤在褐色的枝条间,像谁不小心撒了一把碎糖,又像缀了满枝的小灯笼,透着股怯生生的可爱。

陈爷爷的书店就开在樱花树旁,木质的门板上还留着经年累月的划痕,却被擦拭得一尘不染。每天清晨六点半,他总会准时推开店门,第一件事不是整理书架,而是拎着个搪瓷小水壶,绕到樱花树下细细查看。这棵树是老巷的念想,去年冬天格外冷,几场冻雨下来,原本还带着些绿意的枝条渐渐枯了,树皮皲裂得能看见里面的木质,街坊们路过时都忍不住叹气——老樱花树陪了几代人长大,谁也舍不得它就这么没了。

后来还是陈爷爷先提了话:“咱们一起救救它吧,这树要是没了,老巷就少了魂。”那天傍晚,张婶从家里抱来旧棉被,李叔扛着梯子爬上树缠草绳,放学的孩子们则蹲在树下,把家里的温水一点点浇在树根旁。林小雅那时刚接手巷尾的花店,特意抱来几袋营养土,和大家一起给樱花树松了土、施了肥。寒风里,青石板路上满是忙碌的身影,老人们的呵气成了白雾,孩子们的脸蛋冻得通红,却没一个人喊累。就这么折腾了半个月,樱花树的枝条总算没再继续枯下去,可直到开春,也没见着一点要开花的迹象,陈爷爷心里总悬着块石头,每天来看树的次数,也从一次变成了三次。

这天清晨,林小雅刚把花店的玻璃门擦干净,就看见陈爷爷站在樱花树下,背着手笑得像个孩子。“小雅!小雅你快来看!”陈爷爷的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激动,手指着最高那根横枝,“第一朵花开了!真的开了!”

林小雅赶紧放下抹布跑过去,顺着陈爷爷指的方向抬头——只见那根曾被冻得发黑的枝条上,一朵樱花正半开着,花瓣粉得透亮,像浸了蜜的胭脂,边缘还沾着几颗晶莹的晨露,风一吹,花瓣轻轻晃着,连带着露珠也滚来滚去,生怕摔碎了似的。她忍不住凑得更近了些,鼻尖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不浓烈,却像老巷里的炊烟一样,让人心里发暖。

“得让街坊们都来看看,咱们的樱花树活过来了。”林小雅掏出手机,小心翼翼地调整角度,生怕惊扰了那朵娇嫩的花。她拍了张特写,又站在巷口拍了张樱花树的全景,配了句“老巷樱花,今日初开”,发在了街坊群里。

消息传得比巷子里的风还快。上午九点多,张婶提着菜篮子路过时,特意绕到樱花树下,放下篮子就伸手摸了摸树干——树皮还是有些粗糙,却比冬天时软了些,指尖能隐约感觉到一丝潮气。“这树总算开花了,去年冬天我还担心它挺不过去呢。”张婶笑着叹了口气,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她从菜篮子最底下拿出个蓝布袋子,掀开袋子口,一股甜香就飘了出来,“我今早特意起早煮了樱花糕,你们尝尝,就当给樱花树贺喜。”

袋子里的樱花糕是淡粉色的,上面还印着小小的樱花图案,咬一口,嘴里满是樱花的清甜,还带着点糯米的软糯。陈爷爷接过一块,慢慢嚼着,忽然想起小时候,他母亲也总在樱花开时做樱花糕,那时的樱花树比现在矮些,他总爬上去摘花瓣,母亲就在树下笑着喊他小心。

没过多久,李叔背着吉他也来了。他是老巷里出了名的“音乐达人”,平时总在巷口的小广场上弹唱,谁家有喜事,他也乐意去凑个热闹。今天他没去广场,径直走到樱花树下,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调了调琴弦,指尖轻轻拨了起来。曲子是新写的,旋律温柔得像三月的风,没有复杂的节奏,却透着股让人安心的暖意。风吹过樱花树,枝桠上的花苞轻轻摇晃,沙沙声混着吉他声,老巷里的时光仿佛都慢了下来。

几个孩子背着书包跑过来,是附近小学的学生,中午放学特意绕到巷口来看樱花。他们踮着脚尖,仰着脖子看枝头的花苞,有的还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小心翼翼地把落在地上的花瓣夹进去。小宇是陈爷爷的邻居,今年上二年级,平时最爱听陈爷爷讲老巷的故事。他捡了片最大的花瓣,花瓣边缘还带着点浅粉,捧着跑到陈爷爷面前,仰着小脸说:“陈爷爷,我要把花瓣夹进故事本里,让它变成故事的一部分,这样以后我翻故事本,就能想起今天的樱花了。”

陈爷爷看着小宇认真的模样,忍不住笑了,他转身回书店,从书架最上层拿下那个红封面的故事本——本子是牛皮纸做的封面,上面用毛笔写着“老巷故事”四个字,边角已经有些磨损,却是陈爷爷最宝贝的东西。他翻开新的一页,页面上还留着淡淡的纸香,让小宇把花瓣轻轻夹在里面。“以后咱们的故事里,就有樱花的香味了。”陈爷爷摸着小宇的头说,小宇看着夹在本子里的花瓣,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林小雅看着眼前的热闹,忽然想起早上开店时,还觉得今天会和往常一样平淡,却没想到一朵樱花的开放,能让老巷变得这么有生气。她回花店找了张米白色的卡纸,用黑色的马克笔写下“巷口樱花开,欢迎来赏樱、讲故事”,贴在书店门口的玻璃上。路过的街坊看到纸条,有的停下来赏樱,有的则走进书店,坐在靠窗的椅子上,和陈爷爷聊起了关于樱花树的回忆。

赵奶奶是老巷里年纪最大的人,今年已经八十七岁了,平时很少出门,今天听说樱花树开了,特意让孙子扶着来巷口。她坐在樱花树下的藤椅上,看着枝头的花苞,慢慢说起了几十年前的事:“那时候这棵树还没这么粗,我和你陈爷爷还是孩子,春天樱花开了,我们就坐在树下跳皮筋,你陈爷爷总抢我的皮筋,还把花瓣撒在我头发上。”陈爷爷听着,也忍不住笑了:“你还说我,那年你偷偷摘了樱花,想做樱花酱,结果把糖放多了,最后齁得没人吃,全给扔了。”赵奶奶被说得有点不好意思,拍了拍陈爷爷的胳膊,巷子里满是两人的笑声。

李叔还在弹吉他,不过曲子换成了几十年前的老歌,熟悉的旋律让在场的老人们都跟着轻轻哼唱。林小雅从花店搬来几张小桌子,又泡了几杯菊花茶,放在桌子上,供赏樱的街坊们饮用。小宇和几个孩子则围着樱花树,玩起了“樱花传花”的游戏,他们把花瓣放在手心,传给下一个人,谁的花瓣先掉在地上,就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春天的小故事。

傍晚的时候,夕阳渐渐西沉,金色的余晖洒在老巷里,给青石板路镀上了一层暖光。樱花树下聚满了人,大家有的坐着聊天,有的站着赏樱,还有的在给樱花树拍照。张婶又从家里带来了刚煮好的糖水,用搪瓷碗盛着,分给大家喝;李叔则收起了吉他,和街坊们聊起了新曲子的创作灵感;小满是个高中生,平时最爱喂巷里的流浪猫,她抱着一只橘色的流浪猫“小年糕”,坐在樱花树下,给它喂着猫粮,“小年糕”蹭了蹭她的手,又抬头看了看枝头的樱花,仿佛也在欣赏这春天的美景。

陈爷爷看着眼前的热闹,心里那悬了几个月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拿出红封面的故事本,坐在樱花树下,借着夕阳的光,用钢笔慢慢写下:“三月樱花开,老巷藏着春天的故事,也藏着大家的暖。这棵樱花树,不仅活了过来,还把老巷的人都聚在了一起,就像从前一样。以后每年春天,它都会开花,我们的故事,也会一直写下去。”

风又吹来了,这次带着更浓的樱花香,枝头的花苞又开了几朵,粉白的花瓣在夕阳下轻轻摇晃,像是在回应陈爷爷的话。老巷里的笑声、说话声、风吹樱花的沙沙声,混在一起,成了春天里最动听的声音。


  (https://www.shudi8.com/shu/752712/3540742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