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老巷书店的旧书笺 > 第三十七章:夹在《诗经》里的银杏叶

第三十七章:夹在《诗经》里的银杏叶


四月的雨总来得缠绵,淅淅沥沥打在书店的木窗上,溅起细碎的水花。陈爷爷正整理书架顶层的旧书,指尖突然触到一本泛黄的《诗经》,书脊用棉线缝过,边角磨得发亮,是三十年前常客周先生留下的。

他轻轻翻开,一片干枯的银杏叶从书页间滑落,落在铺着蓝布的桌面上。叶片边缘有些卷曲,却依旧保持着浅黄的纹路,像被时光精心熨烫过。陈爷爷捡起银杏叶,指腹摩挲着叶面的纹路,忽然想起周先生当年的模样——总穿一件灰布长衫,戴圆框眼镜,每次来都要在书店角落的藤椅上坐一下午,翻这本《诗经》时,嘴角总带着浅淡的笑意。

“陈爷爷,我来还书啦!”门口传来林小雅的声音,她撑着一把碎花伞,怀里抱着本《城南旧事》,伞沿还滴着水珠。看见陈爷爷手里的银杏叶,她好奇地凑过来:“这是哪位客人留下的呀?”

“是周先生的。”陈爷爷把银杏叶夹回《诗经》里,指尖轻轻按着书页,“他以前总说,银杏叶能留住秋天的味道,就像好诗能记住心里的事。三十年前他搬去外地,说等银杏再黄时就回来,可这一去,就没了消息。”

林小雅看着那本《诗经》,忽然想起前几天整理花店旧物时,发现一个褪色的信封,收件人写着“老巷书店周先生”,邮戳日期是十年前。她当时以为是错寄的,没敢拆开,现在想来,或许和这位周先生有关。

“陈爷爷,我好像见过周先生的信!”她放下书,转身往花店跑,雨丝沾湿了她的发梢,却没影响她脚步的急切。没过多久,她举着个牛皮纸信封回来,信封边角有些磨损,邮票已经泛黄,上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

陈爷爷接过信封,手指有些发颤。他轻轻拆开,里面是一张折得整齐的信纸,纸上的字迹清隽,开头写着“陈兄亲启”。周先生在信里说,他在外地开了家小书店,日子过得安稳,只是总想起老巷的樱花树和书店的藤椅;还说去年秋天他去公园捡了很多银杏叶,想寄来给陈爷爷,却总担心路远会损坏,最后只寄了这封信。信的末尾写着地址,在邻市的老街区,还附了一串电话号码。

窗外的雨渐渐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进来,落在信纸上,给字迹镀上了一层暖光。陈爷爷拿着信纸,反复读了几遍,眼眶有些发热。他找出老花镜,小心翼翼地把电话号码抄在笔记本上,又把银杏叶和信纸一起夹回《诗经》里,放回书架原来的位置。

“等天气晴了,咱们给周先生打个电话吧?”林小雅看着陈爷爷泛红的眼眶,轻声提议。陈爷爷点点头,手指轻轻拍了拍书架上的《诗经》,像是在和老朋友约定:“好,告诉他,老巷的樱花谢了,银杏还等着他回来看呢。”


  (https://www.shudi8.com/shu/752712/3540741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